欢迎访问九江市图书馆陶渊明特色库!
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陶渊明诗歌比的变性--陶诗言说方式新探
作者: 黄以明  来源:北京师范大学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语境    自然  直指 
描述:陶渊明诗歌比的变性--陶诗言说方式新探
全文:
先唐文人文学形象的建构与变迁:以屈原、东方朔、司马相如与陶渊明为中心
作者: 王振军  来源: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建构  变迁  文学形象  先唐文人 
描述:先唐文人文学形象的建构与变迁:以屈原、东方朔、司马相如与陶渊明为中心
全文:
隐逸诗人陶渊明的成就及对唐宋诗坛的影响
作者: 聂鸿飞  来源:北京师范大学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田园  诗歌  影响  隐逸 
描述:隐逸诗人陶渊明的成就及对唐宋诗坛的影响
全文:
陶渊明《饮酒(五)》及其英译文主位结构对比分析
作者: 韩艳辉  来源:西南交通大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功能语法  主位结构  《饮酒》(五)  古诗英译 
描述:韩礼德建构功能语法的目的之一是为语篇分析提供一个分析框架。其中主位结构理论已经成为语篇分析的重要方法之一,被广泛用于同一或不同类型的语篇研究中。近几年来也有不少学者将其运用于翻译领域的研究,例如用来探讨古诗英译,小说英译的问题。本文拟以韩礼德的功能语法为理论工具,分析陶渊明的五言绝句《饮酒》(五)的
全文:用来探讨古诗英译,小说英译的问题。本文拟以韩礼德的功能语法为理论工具,分析陶渊明的五言绝句《饮酒》(五)的三个英译本的主位结构。研究发现,由于中文古典诗歌内容的模糊性和形式的独特性,其主位结构有较大
方重翻译思想研究——主体以《陶渊明诗文选译》为例
作者: 张思语  来源:扬州大学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陶渊明诗文选译》  方重  翻译思想  翻译策略 
描述:完成了《乔叟文集》(1962)、《理查三世》(1978)及《陶渊明诗文选译》(1984)。方重在长期的翻
全文:完成了《乔叟文集》(1962)、《理查三世》(1978)及《陶渊明诗文选译》(1984)。方重在长期的翻译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翻译经验,形成了自己的翻译理念和翻译思想,是“苏籍翻译家群体”的主要成员之一
论译者主体性在陶渊明田园诗英译中的适度发挥:以陶诗两英译本为例
作者: 叶春露  来源:四川师范大学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陶渊明田园诗歌  亚瑟·韦利  许渊冲  适度发挥  译者主体性 
描述:古典诗歌翻译是艺术性与科学性的最集中体现,译者在其中的作用至关重要。他既是原诗歌的读者,又是目标文本的作者。因此,他的主体性发挥适度与否将直接关系到诗歌翻译的长远发展。自上世纪七十年代起,随着“文化转向”的出现,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作用得到广泛认可、地位也得到极大提升,译者主体性的研究层出不穷。陶渊明
全文:转向”的出现,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作用得到广泛认可、地位也得到极大提升,译者主体性的研究层出不穷。陶渊明田园诗歌素以语言质朴、风格清新、情景交融著称,是中国古典诗歌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长期以来受到
隐逸主题下陶渊明与艾米丽·狄金森诗歌意象比较研究
作者: 陈颂  来源:华东交通大学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社会  隐者  隐逸  比较研究  自然  意象 
描述:中西隐逸文化具有相通之处,特别是在追求个人精神自由和独立存在价值,以及在与自然互动中寻求生命意义方面。陶渊明作为中国“隐逸诗人之宗”,艾米丽·狄金森被称为“白衣修女”,两位诗人在隐居生活中,会面
全文:中西隐逸文化具有相通之处,特别是在追求个人精神自由和独立存在价值,以及在与自然互动中寻求生命意义方面。陶渊明作为中国“隐逸诗人之宗”,艾米丽·狄金森被称为“白衣修女”,两位诗人在隐居生活中,会面
苏轼和陶诗与陶渊明诗歌之比较研究
作者: 杨松冀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比较  陶诗  和陶诗 
描述:陶渊明为“千古隐逸诗人之宗”,苏轼为宋型文化的典型代表,乃百代罕见全才,陶、苏二人对华夏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的形成,皆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论文选择苏轼和陶诗与陶诗进行比较研究,通过对他们的创作以及生命
全文:陶渊明为“千古隐逸诗人之宗”,苏轼为宋型文化的典型代表,乃百代罕见全才,陶、苏二人对华夏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的形成,皆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论文选择苏轼和陶诗与陶诗进行比较研究,通过对他们的创作以及生命
翻译适应选择论视角下的陶渊明诗歌英译对比研究
作者: 肖光亮  来源:长沙理工大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译者中心地位  翻译适应选择论  翻译生态环境  陶渊明诗歌 
描述:随着翻译研究转向文化问题方面时,译者的主体性吸引了国内外大 批学者的关注,并成为了翻译领域的热门话题之一。但在此基础上,根 据胡庚申教授提出的一个新的理论,即翻译适应选择论的观点来看(以 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中的“适应/选择”学说为基础建立的),译者扮演了 一个更加重要的角色,即译者处于一种中心地位,并
全文:生物进化论中的“适应/选择”学说为基础建立的),译者扮演了 一个更加重要的角色,即译者处于一种中心地位,并处于主导地位。基 于此理论,通过对比分析陶渊明诗歌的两个译本,本文主要来探讨译者 的中心主导地位
高丽中期苏东坡热与陶渊明文学的接受:以李仁老、陈华、李奎报为中心
作者: 李红燕  来源:延边大学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李仁老  陈华  高丽中期  形象接受  苏东坡热潮  李奎报  陶渊明形象 
描述:“苏东坡热潮”在高丽中期到达了顶点,其原因主要在于此时的宋朝和高丽两国具备了可以进行密切交流的环境,而且这与苏东坡的人品和他的诗文中强烈的魅力是分不开的。高丽的文人们想探索苏东坡爱国爱民的精神、不迎合腐败势力的刚直性格、洒脱的人生观、天人合一的思想、把困难化为忧患的意识和在文学方面卓越的表现力,通过
全文:迎合腐败势力的刚直性格、洒脱的人生观、天人合一的思想、把困难化为忧患的意识和在文学方面卓越的表现力,通过创作诗歌传承自己的“苏东坡文化精神”。 “苏东坡热潮”是在学者们探索其与陶渊明形象的密切联系中形成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