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九江市图书馆陶渊明特色库!
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论陶渊明“固穷节”对苏轼晚年“处穷”生活的影响
作者: 梅大圣  来源:九江师专学报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固穷节  陶渊明  苏轼  处穷生活 
描述:本文认为:陶渊明是“十分自觉”的主动趋穷,苏武是因卑鄙凶恶的小人围攻迫害致穷的;晚年苏武在困顿中,接受陶渊明“固穷节”的深刻影响,调整心境和行为方式,使自己随遇而安,进而获得了人生与文学的双丰收。
全文:本文认为:陶渊明是“十分自觉”的主动趋穷,苏武是因卑鄙凶恶的小人围攻迫害致穷的;晚年苏武在困顿中,接受陶渊明“固穷节”的深刻影响,调整心境和行为方式,使自己随遇而安,进而获得了人生与文学的双丰收。
再论苏轼学陶“固穷节”的文化内涵──兼谈陶渊明与苏轼理想人格模式
作者: 梅大圣  来源:鄂州大学学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固穷节  陶渊明  苏轼  理想人格模式  诗文乐志 
描述:本文认为,陶渊明是“十分自觉”的主动趋穷,苏轼是因卑鄙凶恶的小人围攻迫害致穷;苏轼晚年在困顿中,接受陶渊明“国穷节”的深刻影响,调整心境和行为方式,获得了人生与文学的双丰收;文章进而揭示了陶、苏二公在背逆情境下的人生选择及其实现人生价值的理想人格模式。同时,该文对陶学研究上的“陶渊明以诗文传世思想”
全文:本文认为,陶渊明是“十分自觉”的主动趋穷,苏轼是因卑鄙凶恶的小人围攻迫害致穷;苏轼晚年在困顿中,接受陶渊明“国穷节”的深刻影响,调整心境和行为方式,获得了人生与文学的双丰收;文章进而揭示了陶、苏二公在背逆情境下的人生选择及其实现人生价值的理想人格模式。同时,该文对陶学研究上的“陶渊明以诗文传世思想”提出了商榷意见。
陶渊明
作者: 斯波六郎 叶军  来源:中国文学研究(辑刊)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固穷节  孤独感  无常  影子  庄子  饮酒  陶渊明  杂诗  中国文学研究  人生 
描述:陶渊明(四一五世纪)生活在东晋中叶至刘宋初年,他中年以后社会更不稳定,权谋之士活跃,虚伪充斥。渊明天性闲适,厌弃阴谋虚伪无处不在的社会,时常体会到人生的无常。可以说渊明之诗几乎都是由孤独的生活生发的作品,这些孤独感大致可分为两类:无法与世调和的孤独感和作品所充盈
全文:陶渊明(四一五世纪)生活在东晋中叶至刘宋初年,他中年以后社会更不稳定,权谋之士活跃,虚伪充斥。渊明天性闲适,厌弃阴谋虚伪无处不在的社会,时常体会到人生的无常。可以说渊明之诗几乎都是由孤独的生活生发的作品,这些孤独感大致可分为两类:无法与世调和的孤独感和作品所充盈
关于陶渊明《饮酒》诗的两个问题
作者: 纪永祥  来源:九江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固穷节  介然  任真自得  陶渊明  心情  人生观  为贫而仕  次酒  “真”  两个问题 
描述:探讨陶渊明的归隐问题,需要先讨论一下他的出仕问题。有的研究者认为,陶渊明出仕的一个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原因,就是“为贫而仕”。这个观点当然不是凭空臆测的无稽之谈。因为,陶渊明确实屡申此意。他回忆自己刚刚踏入官场作州祭酒时说,“畴昔苦长饥,投耒去学仕。将养不得节,冻馁固缠己。是时向立年,意志多所耻。遂尽
全文:探讨陶渊明的归隐问题,需要先讨论一下他的出仕问题。有的研究者认为,陶渊明出仕的一个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原因,就是“为贫而仕”。这个观点当然不是凭空臆测的无稽之谈。因为,陶渊明确实屡申此意。他回忆自己刚刚踏入官场作州祭酒时说,“畴昔苦长饥,投耒去学仕。将养不得节,冻馁固缠己。是时向立年,意志多所耻。遂尽介然分,终死归田里。”(《饮酒·十九》)回忆作镇军参军时说,“此行谁使然,
陶渊明《饮酒》诗二十首说略
作者: 钱华堂  来源:零陵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说略  固穷节  南山  饮酒诗  摘句  田父  幽兰  陶渊明  生活情趣  小序 
描述:陶渊明五十三岁时写下了《饮酒》诗二十首。诗前有小序,小序是研究他的思想和创作的重要资料。历代陶诗研究者已作了不少有益的探讨,为我们今天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借鉴。本文就是对陶诗研究中的一些问题,谈点不成熟的看法,不当之处企望读者和方家教正。
全文:陶渊明五十三岁时写下了《饮酒》诗二十首。诗前有小序,小序是研究他的思想和创作的重要资料。历代陶诗研究者已作了不少有益的探讨,为我们今天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借鉴。本文就是对陶诗研究中的一些问题,谈点不成熟的看法,不当之处企望读者和方家教正。
陶渊明仕宦理想的诗意化表达
作者: 曹庆鸿  来源:北方论丛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陶渊明诗文  固穷节  人民文学出版社  《鲁迅全集》  诗意化  魏晋风度  陶渊明  仕宦  功业理想  陶渊明研究 
描述:陶渊明仕宦理想的诗意化表达曹庆鸿吴云先生曾说:“陶渊明这个貌似旷达的老先生,即便在临死的时候,他思想中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也未解决,他的‘猛志’也未完全磨掉。”①那么,陶渊明到底有着怎样的“猛志”,即仕宦理想呢?他又是怎样表达出来的呢?追求功名是中国文人...
全文:陶渊明仕宦理想的诗意化表达曹庆鸿吴云先生曾说:“陶渊明这个貌似旷达的老先生,即便在临死的时候,他思想中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也未解决,他的‘猛志’也未完全磨掉。”①那么,陶渊明到底有着怎样的“猛志”,即仕宦理想呢?他又是怎样表达出来的呢?追求功名是中国文人...
“莫信诗人竟平淡,二分《梁文》一分《骚》”——谈陶渊明归隐后的思想
作者: 王利华  来源:语文学刊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固穷节  学术思想  道家思想  儒术  陶渊明  田园诗  玄学  人生理想  儒家  汉末 
描述:陶渊明四十一岁左右归隐田园,次年作《归去来兮辞》,表明与官场的水火不容、彻底诀别,并宣告了“守拙归田”的人生抉择。以后的二十余年里,陶渊明“竟抱固穷节”,在乡村躬耕自给,直至去世。这期间,他写了大
全文:陶渊明四十一岁左右归隐田园,次年作《归去来兮辞》,表明与官场的水火不容、彻底诀别,并宣告了“守拙归田”的人生抉择。以后的二十余年里,陶渊明“竟抱固穷节”,在乡村躬耕自给,直至去世。这期间,他写了大
论陶渊明“固穷节”对苏轼晚年“处穷”生活的影响
作者: 梅大圣  来源:乐山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归园田居》  固穷节  有益于世  陶渊明  李泽厚  《陶渊明集》  和陶诗  人生理想  苏轼  苏拭 
描述:陶渊明在苏轼的心灵中。苏轼晚年遭贬儋耳时,“剧喜陶渊明,追和者几遍”;还说,“流转海外如逃空谷,既无与语者,又书籍举无有,惟陶渊明一集。柳子厚诗文数册,常置左右,目为二友”李泽厚说苏轼塑造了超脱人世的陶潜形象,亦证明了苏轼“剧喜”陶渊明的程度。那么,陶渊明给予苏轼的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结合苏轼一
全文:陶渊明在苏轼的心灵中。苏轼晚年遭贬儋耳时,“剧喜陶渊明,追和者几遍”;还说,“流转海外如逃空谷,既无与语者,又书籍举无有,惟陶渊明一集。柳子厚诗文数册,常置左右,目为二友”李泽厚说苏轼塑造了超脱人世的陶潜形象,亦证明了苏轼“剧喜”陶渊明的程度。那么,陶渊明给予苏轼的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结合苏轼一生行迹和其性格看,主导面应是积极的,尤其是陶渊明那种“固穷节”思想,对苏轼在儋耳“处穷”中如何坚持自己的理想,保持不断进取精神,产生了积极抗争的力量。
《咏贫士》:陶渊明归田心态及其理想人格模式构想的描述
作者: 梅大圣  来源: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固穷节  文化精神  归田心态  《咏贫士》  陶渊明  《五柳先生传》  魏正申  知识分子  模式构想  理想人格模式 
描述:《咏贫士》:陶渊明归田心态及其理想人格模式构想的描述
全文: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