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九江市图书馆陶渊明特色库!
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2)
报纸(1)
按栏目分组
学术研究 (2)
人物生平 (1)
按年份分组
2016(1)
2005(1)
1983(1)
按来源分组
人民政协报(1)
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1)
相关搜索词
评陶渊明—《陶渊明集》校注代前言*
作者: 逯钦立  来源: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宇宙观  阶级  评论  隐居  个人主义  陶渊明  陶酒 
描述:陶渊明是没落的门阀世族出身的地主文人,他的世袭阶级地位决定了他有浓重的门阀观念和忠于一朝一姓的封建主义思想,也决定了他的思想信仰—青年时期信仰经学,壮年以后信仰玄学。陶渊明所坚持的玄学家的自然观,其本身具有朴素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兼备的矛盾性。陶渊明的"民主个人主义"思想表现在坚持门阀观念并维护家族地
全文:陶渊明是没落的门阀世族出身的地主文人,他的世袭阶级地位决定了他有浓重的门阀观念和忠于一朝一姓的封建主义思想,也决定了他的思想信仰—青年时期信仰经学,壮年以后信仰玄学。陶渊明所坚持的玄学家的自然观,其本身具有朴素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兼备的矛盾性。陶渊明的"民主个人主义"思想表现在坚持门阀观念并维护家族地位而不与刘裕新政权合作,同时又逃避现实,过着隐士生活。陶渊明不单单是"浑身静穆",也有"金刚怒目"的一面。陶渊明的饮酒诗反映了人生无常、及时行乐的没落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桃花源记》多少带有民主性和革命性,是陶渊明诗文中的特殊成就,但《桃花源记》的"无政府主义"思想也反映了作者的落后世界观。
陶渊明尊崇上帝吗
作者: 唐满先  来源: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山海经  刑天  精卫  宇宙观  校改  尊崇  评论  陶渊明  上帝  郭沫若 
描述:《文艺报》一九八二年第十一期发表了郭沫若同志作于一九七○年的《读诗札记四则》,其中第四则是评论陶渊明《读山海经》中的第十首《精卫衔微木》的。郭沫若同志认为,这首诗中的“形夭无千岁”校改为“刑天舞干戚”是不对的,因为陶渊明十分尊崇上帝,不可能为英勇反抗上帝的刑天唱颂歌。本文不准备讨论这句诗的校改问题,
全文:《文艺报》一九八二年第十一期发表了郭沫若同志作于一九七○年的《读诗札记四则》,其中第四则是评论陶渊明《读山海经》中的第十首《精卫衔微木》的。郭沫若同志认为,这首诗中的“形夭无千岁”校改为“刑天舞干戚”是不对的,因为陶渊明十分尊崇上帝,不可能为英勇反抗上帝的刑天唱颂歌。本文不准备讨论这句诗的校改问题,只对郭沫若同志在这
老庄是陶渊明思想的哲学根源
作者: 白达素  来源:人民政协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统治者  历史观  道家  宇宙观  朴素唯物主义  生命观  陶渊明  哲学根源  札记  庄周 
描述:陶渊明的思想与道家一脉相承,老庄是他人格形成的哲学根源。这从反映他精神实质的两件最重要的作品,一件是《归去来兮辞并序》,一件是《桃花源记并诗》,其中包含的道家倾向便可断定。他没有像一般魏晋知识分子学道而陷入玄学迷宫,而是以聪敏的天资汲取老庄精华,在反复的社会实践中,炼成了实现其特殊人生价值的精神武器
全文:陶渊明的思想与道家一脉相承,老庄是他人格形成的哲学根源。这从反映他精神实质的两件最重要的作品,一件是《归去来兮辞并序》,一件是《桃花源记并诗》,其中包含的道家倾向便可断定。他没有像一般魏晋知识分子学道而陷入玄学迷宫,而是以聪敏的天资汲取老庄精华,在反复的社会实践中,炼成了实现其特殊人生价值的精神武器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