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九江市图书馆陶渊明特色库!
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7)
按栏目分组
学术研究 (7)
按年份分组
2008(1)
2003(2)
2000(1)
1998(1)
1991(1)
1984(1)
按来源分组
九江师专学报(1)
语文月刊(1)
博览群书(1)
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
古典文学知识(1)
远程教育杂志(1)
北方论丛(1)
相关搜索词
沈约、江淹与陶渊明
作者: 刘中文  来源:北方论丛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沈约  江淹  陶渊明 
描述:齐梁时代是陶渊明这一文化原型成型的关键而又重要的时期,陶学与陶渊明接受的成就都达到了南北朝时代的高峰。作者认为,沈约用大量的史实完成了陶渊明这一隐逸文化原型的打造。江淹第一次在文学史上对陶渊明的诗风给予界定,第一次认定陶渊明的田园诗的开创之功,并首次确立了陶渊明的文学创作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全文:齐梁时代是陶渊明这一文化原型成型的关键而又重要的时期,陶学与陶渊明接受的成就都达到了南北朝时代的高峰。作者认为,沈约用大量的史实完成了陶渊明这一隐逸文化原型的打造。江淹第一次在文学史上对陶渊明的诗风给予界定,第一次认定陶渊明的田园诗的开创之功,并首次确立了陶渊明的文学创作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陶渊明的风度
作者: 卫军英  来源:远程教育杂志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沈约  隐逸诗人  中国历史  陶渊明  《诗品》  风度  苏轼 
描述:陶渊明是中国历史上被误解最多的诗人之一,自从钟蝾《诗品》称之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以来,经过苏轼的渲染,在一般人的眼中,仿佛陶渊明成了一个不预世事的活神仙。但是依照沈约《宋书·隐逸传》考察其生平,从二十九岁到四十二岁,凡十三年间出仕五次,这不可不谓之多。
全文:陶渊明是中国历史上被误解最多的诗人之一,自从钟蝾《诗品》称之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以来,经过苏轼的渲染,在一般人的眼中,仿佛陶渊明成了一个不预世事的活神仙。但是依照沈约《宋书·隐逸传》考察其生平,从二十九岁到四十二岁,凡十三年间出仕五次,这不可不谓之多。
陶渊明“江州祭酒”辨
作者: 敖雪岗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宋书  设置  刺史  沈约  江州祭酒  陶渊明  汉魏六朝文学  职务  天师道  职位 
描述:沈约《宋书·百官志》云:"晋成帝咸康中,江州又有别驾祭酒,居僚职之上,而别驾从事史如故,今则无也。"逯钦立以为陶渊明为江州祭酒即是此一别驾祭酒,并进而认为别驾祭酒是王羲之于江州任上所设,与天师道有关(参见《汉魏六朝文学论集》页255至259页)。
全文:沈约《宋书·百官志》云:"晋成帝咸康中,江州又有别驾祭酒,居僚职之上,而别驾从事史如故,今则无也。"逯钦立以为陶渊明为江州祭酒即是此一别驾祭酒,并进而认为别驾祭酒是王羲之于江州任上所设,与天师道有关(参见《汉魏六朝文学论集》页255至259页)。
关于陶渊明的享年问题
作者: 李文初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宋书》  沈约  享年问题  梁启超  魏晋南北朝  《自祭文》  “老子”  陶渊明  《宋书·陶潜传》  颜延之 
描述:关于陶渊明的享年问题
陶渊明妻“与其同志”说献疑
作者: 郭景华  来源:博览群书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陶诗  接受者  沈约  家庭责任感  陶渊明  红颜知己  历史上  列女传  妻子  生活状况 
描述:陶渊明有《和刘柴桑》云:山泽久见招,胡事乃踌躇?直为亲旧故,未忍言索居。渊明实在是一个有家庭责任感的男人。历史上在评价陶渊明时,有相当部分接受者把他作为高洁
全文:陶渊明有《和刘柴桑》云:山泽久见招,胡事乃踌躇?直为亲旧故,未忍言索居。渊明实在是一个有家庭责任感的男人。历史上在评价陶渊明时,有相当部分接受者把他作为高洁
今日见余晖——关于陶渊明研究的点滴杂感
作者: 孙静  来源:九江师专学报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杂感  太元  沈约  《咏贫士》  十九岁  刘裕  仕宦  颜延之  陶渊明研究  刘敬宣 
描述:陶渊明《咏贫士》其一说:“万族各有托,孤云独无依。暖暖空中灭,何时见余晖!”一朵孤云,飘荡无依,它凝成了,又消散了,似乎没有留下什么痕迹,无声无息地自生自灭了。这朵浮游的白云就是诗人及其一生命运的象征。它高洁,却找不到落脚处;它想有作为却不可能有什么作为,只能充满幻灭之感。诗人通过这朵白云发出深沉的
全文:陶渊明《咏贫士》其一说:“万族各有托,孤云独无依。暖暖空中灭,何时见余晖!”一朵孤云,飘荡无依,它凝成了,又消散了,似乎没有留下什么痕迹,无声无息地自生自灭了。这朵浮游的白云就是诗人及其一生命运的象征。它高洁,却找不到落脚处;它想有作为却不可能有什么作为,只能充满幻灭之感。诗人通过这朵白云发出深沉的叹息:“何时见余晖!”他是不会被当时污秽庸俗的社会所理解和容纳的,只有在珍视和继承一切优秀文化遗产的今天,他的真实价值才被日益充分地揭示出来。如果陶渊明有知,他可以吐口气说:“今日见余晖”了。当然这项工作仍在不断推进当中,没有也不会达到终点的。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