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九江市图书馆陶渊明特色库!
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浅谈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美
作者: 郭满录  来源:东岳论丛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士大夫阶层  人民性  追求名利  陶渊明  田园诗  逃避现实  文学史  艺术美  立身  魏晋时代 
描述:在我国文学史上,自陶渊明始,形成了所谓田园诗派。但读其诗作,我以为只有陶渊明的田园诗独一无二,其他大都缺乏田园真味。下面试从三个方面谈谈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美。纯真的美魏晋时代,士大夫多逃避现实,隐逸之风大炽。但有个特点,即隐者不必尽遁迹山泽林薮或回归田庐躬耕,而是立身朝廷,高官厚禄;但不营世务,静默
全文:在我国文学史上,自陶渊明始,形成了所谓田园诗派。但读其诗作,我以为只有陶渊明的田园诗独一无二,其他大都缺乏田园真味。下面试从三个方面谈谈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美。纯真的美魏晋时代,士大夫多逃避现实,隐逸之风大炽。但有个特点,即隐者不必尽遁迹山泽林薮或回归田庐躬耕,而是立身朝廷,高官厚禄;但不营世务,静默守玄,以求超然无累。这样,既可借“隐”之清名抬高身价,又可生活优厚,饱食安步,把“仕”与“隐”统一起来,一举数得,这就叫“朝隐”。但陶渊明不同,他不追求名利富贵,真心宣布归隐田里去种田,尽管他归隐之初有奴仆代作,他还是参加劳动。以后随着生活的日渐贫困,躬耕亦多,与农民的距离越来越小,共同情趣越来越多。这是陶渊明田园诗富有人民性和纯真美的根本原因。其次,他性格尚真,以真为美,以伪为恶。《宋书本传》赞他“率
陶渊明《饮酒(五)》及三篇英译文主位结构对比分析
作者: 韩艳辉  来源:西南交通大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主位结构  《饮酒》(五)  古诗英译 
描述:韩礼德建构系统功能语法的目的之一是为语篇分析提供一个分析框架。其中主位结构理论已经成为语篇分析的重要方法之一,被广泛用于同一或不同类型的语篇研究中。近几年来也有不少国外和国内学者将其运用于翻译领域的研究,例如用来探讨古诗英译,小说英译的问题。本文拟从语篇功能中的主位结构方面入手,分析陶渊明的五言绝句
全文:翻译研究特别是诗歌翻译中的一些难题,同时也希望通过本文的讨论来检验主位结构在诗歌翻译分析中的可操作和可应用
中外现代陶渊明接受之研究
作者: 田晋芳  来源:复旦大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现代接受模式  接受类型  陶渊明接受  西方汉学  文化意识 
描述:陶渊明(公元365~427)是我国古代著名诗人和杰出的文学家,他的影响力穿越了时代和地域,以其独特的艺术风采感动着一代代读者,直至现代世界。从比较文学的角度看,则正是中外读者的持续的接受,构成了陶渊明至今不灭的艺术生命力。聚焦于这一现象,以比较文学的接受研究为途径,探讨其中不同的历史文化因子和中外文
全文:的学科,运用新的观念和方法,来探讨一位古典诗人在现代全球化语境下得到接受的图景的尝试。 论文主体由序论与四章内容构成。序论包括:第一,关于中西文化交汇下的陶渊明及其研究的课题史。第二,接受研究的理论
框架理论下的隐喻翻译研究:以陶渊明、王维、孟浩然田园诗为例
作者: 陈娟  来源:辽宁师范大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隐喻翻译  田园诗  认知语言学  框架理论 
描述:任何语言都离不开隐喻,作为中国艺术瑰宝的田园诗歌也不例外。诗人在将自然的美丽及田园生活的安逸与宁静呈现在诗中的同时,往往运用隐喻来暗达自己的情感。框架理论是著名语言学家Fillmore (1975)提出的认知语言学理论,它认为框架是记忆中适于表达客观现实的知识框架,语言的意义主要依赖于认知框架,语言
全文:隐喻进行概括总结和分析,通过对三首田园诗英译本的对比分析,探讨框架理论应用于隐喻翻译的可行,并提出了相应的翻译策略,以期对汉诗英译提供一定的启示。
陶淵明與魏晉風流之研究
作者: 陳燕玲  来源:国立成功大学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魏晉風流,是魏晉時期十分鮮明的時代精神和社會面貌。所謂的「魏晉風流」,在本文中,根據史書典籍的記載與歸納分析,認為它是魏晉名士所追求的一種美,這種美,是包括外在美與內在氣質外顯的精神美,同時,這種超逸的美感,又深具魅力與影響力,形成人人爭先模仿的普遍風潮,然而,魏晉這股風流的形成,實與各種學術思潮、
全文:魏晉風流,是魏晉時期十分鮮明的時代精神和社會面貌。所謂的「魏晉風流」,在本文中,根據史書典籍的記載與歸納分析,認為它是魏晉名士所追求的一種美,這種美,是包括外在美與內在氣質外顯的精神美,同時,這種超逸的美感,又深具魅力與影響力,形成人人爭先模仿的普遍風潮,然而,魏晉這股風流的形成,實與各種學術思潮、經濟、政局、文化、社會、宗教的交織影響有關,更重要的是,魏晉名士在這股風流中,展現了高度的自覺意識以及貴真的精神,也因為個體自覺所致,所以,諸位名士所外顯的精神面貌,也將是多元、多樣化的,於是,進而展露出自己獨特的風流出來。 至於,身處晉宋之交的陶淵明,也不免深受魏晉風流的浸潤與薰陶,繼承了魏晉風流一貫的精神--自覺與崇真,除了對自我的認識之外,還有在出處進退間、情感流露中,與文學創作裡,都展現了極大的自覺力,同時,在情感流露的自覺下,懂得以深情看待人間世的一切,並建構一個任真自得的人生觀,營造心目中理想的淳真桃源,因此,個體自覺與任真的人生觀,將成為詩人發展自我獨特風流的主要核心精神。然而,淵明又因個人所接觸的思想、家庭背景、社政局勢以及自我處境,與諸位魏晉名士的殊異,而產生了不同韻味的風流特色,加之,魏晉風流是當時社會的一股風氣,因此,它不會風行一段時間之後,就銷聲匿跡,從此停擺,反而,造成了各階段有各自的特色,是故,本文將企圖透過陶淵明與魏晉名士的比較,來進一步地揭示陶淵明的獨特風流,是整體表現趨於和諧、超逸、閒雅、情真、豁達與自然,同時,再與阮籍、嵇康、謝安這三位魏晉風流精神的主要領導者相較,如此是為了彰顯出陶淵明的風流,是魏晉風流中最優秀的代表者,也就是最得魏晉風流之真髓者,與僅得其皮毛的名士是截然不同的。 因此,本專題研究--「陶淵明與魏晉風流」中的「與」,是意指將陶淵明與魏晉風流之間建立一定的關係,也就是說,淵明在魏晉風流思潮影響下,表現了哪些符合魏晉風流特徵者,或與其他名士所不同的獨特之處,進而推論出,陶淵明是真正展現出魏晉風流的真精神與最大風流者,所以,本論文共分六章:第一章緒論,說明研究動機、方法、概況與期望。第二章對「魏晉風流」一詞,根據史籍記載,為本文所論述的「魏晉風流」下一明確的定義,並且說明魏晉風流形成的成因與其特徵所在,而其特徵又分為共通性與獨特性兩大類,共通性為魏晉風流的核心精神,獨特性則為魏晉名士,在核心精神的主導下,所展演的多元氣韻神貌。第三章則說明陶淵明繼承魏晉風流中自覺與貴真的核心精神。第四章則探究陶淵明在繼承魏晉風流的核心精神下,又為自我風流發展獨特的韻味出來。第五章則為了彰顯陶淵明風流的獨特性,是將魏晉風流發展出精髓者,而試舉阮籍、嵇康、謝安為代表,與淵明相較,從互較中,對淵明的風流作最大的肯定。第六章結論,則就何謂魏晉風流,以及陶淵明深受魏晉風流影響,使其風流帶有魏晉風流的共通性特徵,也進一步發展出自己獨特的風流出來,並與諸位魏晉名士相較,發現淵明可謂魏晉風流最優秀的代表之歷程,作一簡單的回顧。
清诗话中陶渊明诗歌的研究
作者: 吕苗苗  来源:上海师范大学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后世影响  艺术特质  诗歌源流  陶渊明 
描述:从颜延之作《陶征士诔》开始,对陶渊明的研究迄今已持续一千五百余年之久,中国文坛的陶渊明研究历经了逐渐丰富完善的过程,对其诗歌的研究资料也多如烟海,尤其是关于陶诗的源流问题、对后世的影响以及艺术特质等的研究更是不胜枚举。清代是诗话写作的鼎盛时期,陶渊明淡泊名利的人格、朴素真淳的诗格深受清代世人的推崇,
全文:分别论述,以求对陶渊明及其诗歌有更明确的源流认识。第二部分论述陶渊明诗歌对后世诗人的影响。其中选取李白、韦应物、白居易等人,他们推崇陶诗,学习陶诗,但在后世论诗中又存在不小的争议。本论文以他们各自
从接受美学视角看陶渊明诗歌中的意象翻译
作者: 张洁  来源:苏州大学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陶渊明  翻译策略  接受美学  意象 
描述: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位著名诗人。他的诗歌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意象。众所周知,意象是诗歌的灵魂。因此,诗歌翻译中对于意象的翻译就显得尤其重要,也充满了困难。那么如何能够恰当地将这些意象翻译成英语就成了一大问题。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如文化、读者接受等,我们不能一直采用直译的方法来翻译意象,而需要采用
全文: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位著名诗人。他的诗歌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意象。众所周知,意象是诗歌的灵魂。因此,诗歌翻译中对于意象的翻译就显得尤其重要,也充满了困难。那么如何能够恰当地将这些意象翻译成英语就成了一大问题。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如文化、读者接受等,我们不能一直采用直译的方法来翻译意象,而需要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来让目标语读者能像本语读者一样明白意象所传达的意义。这篇论文主要从接受美学的角度讨论了陶渊明诗歌中意象的翻译。接受美学首次将重心由文本转向了文本与读者的关系上,并提出文本与读者之间的交流才构成了一部作品的意义。这个理论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视角。接受美学的主要概念包括读者期待、文本的不确定性以及读者的角色和地位。译者应根据接受美学的观点选择不同的翻译策略,从而让读者更好地理解意象及其传达的意义。因此,本文推荐了几种翻译策略。除了简介与参考文献,这篇论文由五章构成。第一章首先对这篇论文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其次介绍了陶渊明的生活和他的诗歌以及译者对于这些诗歌的翻译情况,还介绍了意象的定义。第二章是文献综述部分,主要介绍了接受美学的理论来源和发展。另外,还介绍了与意象翻译相关的研究。第三章阐述了该理论的三个主要概念,即“读者期待”、“文本的不确定性”和“读者的角色和地位”。之后还讨论了接受美学在翻译过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第四章首先介绍了陶渊明诗歌中的意象,以及意象与文化的关系。接着给出了四种翻译策略,来翻译陶渊明诗歌中出现的意象。它们分别是直译、直译加词、改译及省略译法。第五章是结论部分,概括了本篇论文,指出了该篇论文得出的重要成果,同时也指出了局限性,并给出了适用于未来研究的建议。
陶渊明的父爱
作者: 周凯  来源:幸福·悦读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父亲  精神独立  陶渊明  责任  勤务员  彭泽  辞官  幸福  江西  佣人 
描述:想给孩子写封信。 之所以想给孩子写信,是因为我看到了陶渊明写给他孩子的信,前后两封。 第一封信是陶渊明在江西彭泽当县长时写的,信上说:上头派给爸爸一个勤务员,爸爸用不着,想到你们哥儿几个在家懒散惯了,又雇不起佣人,砍柴打水的活儿都得自己干,肯定很辛苦,爸爸就把那个勤务员送给你们使唤吧。记住,他也是好
全文:,又雇不起佣人,砍柴打水的活儿都得自己干,肯定很辛苦,爸爸就把那个勤务员送给你们使唤吧。记住,他也是好人家的孩子,好好待他,别打别骂。 第二封信差不多是陶渊明的绝笔,大意是:爸爸一辈子高气傲,不愿
陶渊明诗赋的《楚辞》渊源研究
作者: 陈怡良  来源:六朝学刊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归去来兮辞  闲情赋  陶渊明  楚辞  屈原 
描述:陶渊明诗,语淡味腴,自然深粹。辞赋虽仅三篇,却都是素怀洒落,逸气流行。萧统赞扬渊明文章是:「文章不群,词采精拔,跌宕昭彰,独超众类,抑扬爽朗,莫之与京。」(〈陶渊明集序〉),其人被誉为田园派宗师,安道苦节之大贤,影响後世,至深且钜,因而奠定其在中国文学史上之崇高地位。 本文分四层探讨,首为前言,论述
全文:道苦节之大贤,影响後世,至深且钜,因而奠定其在中国文学史上之崇高地位。 本文分四层探讨,首为前言,论述为知人论世故,探讨诗人作家之文学渊源有其必要,盖不穷其源,就不辨其流,若不晓得其变;则不识其途
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论陶渊明田园诗对中国诗境的开拓
作者: 刘启云  来源:江汉论坛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文心雕龙  人生解脱  谢灵运  山水自然  山水诗派  陶渊明  诗歌创作  田园诗  玄言诗  中国诗境 
描述:在南朝晋、宋诗坛,出现过两位卓尔不群的大诗人,一个是开创了山水诗派的谢灵运,一个则是田园诗派的奠基者陶渊明。尽管他们的创作题材不同,美学理想、审美情趣与艺术追求也迥异,但是他们在推进玄言诗从枯燥地敷陈庄玄名理,到理思哲辨向着诗人的审美对象、主体情感靠拢、渐浸直至浑然融洽的纵深演进过程中,都表现出非凡
全文:敷陈庄玄名理,到理思哲辨向着诗人的审美对象、主体情感靠拢、渐浸直至浑然融洽的纵深演进过程中,都表现出非凡的艺术创造和廓大的开拓精神,共同为中古诗歌的变革和发展作出了前所未有的贡献。特别是陶渊明,中古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