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
委运任化 返朴归真——浅论陶渊明的艺术及人生观
-
作者:
胡勇 来源: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艺术 陶渊明 人生观 自然
-
描述:陶渊明一生都处于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中,其解决方式是通过自然寻找真趣,在现实的世界里获得生命的超越意义,在宁静平和的田园中追求一种真淳、质朴、与天地精神往来的更加理想的、更加完美的人生,新的理想和新的现实和谐统一。
-
全文:陶渊明一生都处于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中,其解决方式是通过自然寻找真趣,在现实的世界里获得生命的超越意义,在宁静平和的田园中追求一种真淳、质朴、与天地精神往来的更加理想的、更加完美的人生,新的理想和新的现实和谐统一。
-
陶渊明与苏轼归田情怀之比较
-
作者:
何阿珺 来源:中国文化研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归田 情怀 陶渊明 苏轼
-
描述:本文从陶渊明与苏轼的生活环境以及所处的时代背景出发,分析了两人在面对仕与隐这对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所必须面对的人生命题时不同的态度,特别是在“归田”问题上两人不同的情怀。陶渊明与苏轼虽都在言"归"、写
-
全文:本文从陶渊明与苏轼的生活环境以及所处的时代背景出发,分析了两人在面对仕与隐这对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所必须面对的人生命题时不同的态度,特别是在“归田”问题上两人不同的情怀。陶渊明与苏轼虽都在言"归"、写
-
艾米莉·狄金森与陶渊明诗的自然观比较
-
作者:
张娜 来源:淮北师范大学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人生 自然 矛盾 和谐
-
描述:中西方在自然观问题上有着截然不同的认识,中国人认为自然万物是主体的外化,在天人合一的境界中感悟人与自然的冥合。西方人在文明进程中强调人类征服自然的崇高感,自然与个体无法达于圆融和谐。在东西方不同文化背景之下,艾米莉·狄金森与陶渊明两位诗人有着相似却又不同的人生之旅与解脱之路,他们的共鸣基于相似的生命
-
全文:文化背景之下,艾米莉·狄金森与陶渊明两位诗人有着相似却又不同的人生之旅与解脱之路,他们的共鸣基于相似的生命体验,看破浮世的纷扰后,都选择隐匿田园,在自然中找到心灵内在的超越。艾米莉·狄金森拒绝宗教对内
-
精神生态下的陶渊明研究
-
作者:
杨建生 来源:海南大学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知音 琴 虚舟 精神生态 陶渊明 死亡
-
描述:随着生态批评理论的建立,文学批评也有了新的批评空间。本文在精神生态学的框架下解读陶渊明的诗文,从中发现陶渊明的精神世界的忧虑,对生命、人生及死亡的价值思考和精神维度。陶渊明的读书与写作是其重要的精神生活内容。读书是获得精神力量的一种方式,写作则是表达精神世界的方式。通过解读《读山海经十三首》发现诗人
-
全文:随着生态批评理论的建立,文学批评也有了新的批评空间。本文在精神生态学的框架下解读陶渊明的诗文,从中发现陶渊明的精神世界的忧虑,对生命、人生及死亡的价值思考和精神维度。陶渊明的读书与写作是其重要
-
《澄明之境:陶渊明新论》
-
作者:
戴建业 来源:文艺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接受史 人格理想 明之 古典文学研究 生命境界 魏晋玄学 书则 存在论 陶渊明研究 上海古籍出版社
-
描述: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12月出版此书最初出版于1998年,曾被誉为20世纪最重要的陶学著作之一。此前的论陶者多从政治学、社会学、伦理学角度解读陶渊明,此书则独辟蹊径,从存在论的角度深入阐释了陶渊明的生命境界,以及这一境界与其诗歌境界的内在联系。作者认为,陶渊明是魏晋人格理想的实现和完成,他以自己的
-
全文:的生命境界,以及这一境界与其诗歌境界的内在联系。作者认为,陶渊明是魏晋人格理想的实现和完成,他以自己的生命境界展示了魏晋玄学主题的深度,他经由忧勤克己的工夫而臻于洒落悠然的境界,解脱了一切功利、成
-
试论陶渊明之悲情与解脱
-
作者:
曹庆鸿 来源: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哲学精神 审美体验 解脱 悲情
-
描述:的渺小与悲哀。人生短暂,他既不能赞同儒家的“固穷”、“守道”,也做不到庄子的逍遥。他要抓住活泼泼的生命,求
-
全文:的渺小与悲哀。人生短暂,他既不能赞同儒家的“固穷”、“守道”,也做不到庄子的逍遥。他要抓住活泼泼的生命,求得一个真实的自我。所以陶渊明以他对生命的独特审美体验,于诗文中,表现出了深刻的哲学精神
-
陶渊明的海外“自然盟友”?
-
作者:
鲁枢元 来源:中州大学学报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陶渊明 中西文化交流 自然盟友 生态批评
-
描述:从人类文化思想史的角度看,陶渊明更贴近欧洲浪漫主义本初的精神实质,在同属“自然浪漫主义”这一基础之上,陶渊明与西方世界的许多作家、诗人、学者也就具备了比较研究的可能。本文尝试为陶渊明在世界各地寻求的“盟友”有伊壁鸠鲁、卢梭、爱默生、梭罗、惠特曼、华兹华斯、高更、荣格等。而“结盟”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已
-
全文:的“盟友”有伊壁鸠鲁、卢梭、爱默生、梭罗、惠特曼、华兹华斯、高更、荣格等。而“结盟”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已经漏洞太多的现代人的价值观念,改善现代人难以为续的生存方式;为了人类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为了人类社会在地球上的健全发展。
-
陶渊明诗文中的时间焦虑及其超越
-
作者:
刘伟安 邓帮云 来源: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美学风格 时间焦虑 超越 陶渊明
-
描述:对于文明社会中的人类而言,时间有两个维度:自然维度和人文维度。归隐后的陶渊明既体验到了“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这种人文维度上的时间焦虑,也体验到了“从古皆有没,念之中心焦”这种自然维度上的时间焦虑。但他又“时忘四运周”,仿佛遗忘了时间的存在,进入了“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的生命境界。可以说,对于
-
全文:。但他又“时忘四运周”,仿佛遗忘了时间的存在,进入了“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的生命境界。可以说,对于时间的高度焦虑和大彻大悟后的归依神奇地交融在陶渊明的精神世界之中,而这不但折射了他从士人到隐者身份
-
陶渊明〈自祭文〉与徐志摩〈歌〉的死亡观点与态度之探讨
-
作者:
张雅端 来源:台湾观光学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面对死亡的态度 徐志摩 陶渊明 死亡观点
-
描述:相隔一千五百多年的陶渊明和徐志摩, 在作品((自祭文)和(歌))中有着相似的 死亡观点及面对死亡的态度。处於不同时空背景的三个个体生命, 何以发出如此相似的 兴叹, 是历史的偶然,或是主客交织下
-
全文:相隔一千五百多年的陶渊明和徐志摩, 在作品((自祭文)和(歌))中有着相似的 死亡观点及面对死亡的态度。处於不同时空背景的三个个体生命, 何以发出如此相似的 兴叹, 是历史的偶然,或是主客交织下
-
陶渊明、谢灵运与道教关系之再审视
-
作者:
姚素华 来源: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谢灵运 道教 陶渊明 天命
-
描述:陶渊明、谢灵运其人其文深受道教的影响。以往的研究者常常只强调陶、谢对于道教的虔诚皈依,事实上皈依之路,艰难而执着。陶渊明和谢灵运作为道教徒在艰难的求仙之途领悟到了生命的真谛,使其在异常昏暗的政治环境
-
全文:陶渊明、谢灵运其人其文深受道教的影响。以往的研究者常常只强调陶、谢对于道教的虔诚皈依,事实上皈依之路,艰难而执着。陶渊明和谢灵运作为道教徒在艰难的求仙之途领悟到了生命的真谛,使其在异常昏暗的政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