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评高文先生的《和谐与回归——陶渊明精神家园体系研究》
-
作者:
范进军 来源: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 山水 人格魅力 家园 和谐 回归 精神 古典诗词
-
描述:我在讲授《中国古典诗词修养》选修课时,曾用一首七绝来概括魏晋南北朝的诗歌:“山水方滋庄老退,渊明高格颂田园。左思风力刘琨壮,鲍照悲歌一脉连。所谓“渊明高格”,即是指开创我国田园诗派的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诗。他的诗不仅给玄言诗盛行的魏晋诗坛注入了一股新鲜的空气,更为重要的是,诗人以自己不愿同浊世同流合污
-
全文:文艺美学和接受美学的观点和方法,通过构建陶诗“精神家园”的生存空间,来扫描当代人生价值取向的轨迹,追求生存境界和人本的和谐意识,为陶诗的研究开创了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可以说高文先生的《和谐与回归——陶渊明
-
论陶渊明对魏晋玄学的改造与发挥
-
作者:
韩国良 来源: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陶渊明 直觉论 宇宙论 玄学 人性论
-
描述:陶渊明一方面继承了王充的天地生物论,而扬弃了其人性善恶论,以及由此而生的教化论。另一方面又继承了魏晋玄学的人性至善论,以及由此而生的直觉论,而扬弃了其本体论。对魏晋玄学本体论的生成论改造使他避免了他的学说的神秘性、抽象性;对魏晋玄学仁义观与直觉论的继承和发挥又使他保住了自己的哲学的时代性、超越性。陶
-
全文:陶渊明一方面继承了王充的天地生物论,而扬弃了其人性善恶论,以及由此而生的教化论。另一方面又继承了魏晋玄学的人性至善论,以及由此而生的直觉论,而扬弃了其本体论。对魏晋玄学本体论的生成论改造使他避免了他的学说的神秘性、抽象性;对魏晋玄学仁义观与直觉论的继承和发挥又使他保住了自己的哲学的时代性、超越性。陶渊明是一位哲人,也是一位诗人,他之所以对当时盛极一时的玄学思想采用既改造又发挥的态度,是由他诗哲合一的独特气质决定的。
-
论陶渊明对林逋的影响
-
作者:
葛伟 来源:黄山学院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影响 陶渊明 林逋
-
描述:的思想,为林逋所继承,并成为其后来长期隐居孤山的精神支柱;同时林逋种梅、饮酒、抚琴等情趣,也明显受到了陶渊
-
全文:林逋是宋初晚唐体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高尚隐逸情操备受后世景仰。这种思想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方面,就是他接受了东晋“隐逸诗人之宗”陶渊明的影响。陶渊明崇尚自然,不爱官场、富贵,安贫乐道的思想,为林逋所继承,并成为其后来长期隐居孤山的精神支柱;同时林逋种梅、饮酒、抚琴等情趣,也明显受到了陶渊明隐逸时生活情趣的影响;在诗歌创作上,林逋也吸收了陶渊明创作手法,形成了“平淡邃美”的风格。
-
试论陶渊明田园诗的思想主题和艺术特色
-
作者:
潘琳 来源:学理论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思想主题 艺术风格 陶渊明 田园诗
-
描述:的心境;抒发自己参加农耕的深切体会,赞美农业劳动的美好;表达了诗人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在艺术风格上,陶渊
-
全文:陶渊明是我国东晋时期最伟大的诗人,他所创作的田园诗是我国诗歌史上的瑰宝。陶渊明的田园诗具有与众不同的思想主题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在思想主题上,他的诗歌描写恬淡静穆的田园风光,抒发诗人怡然自得的心境;抒发自己参加农耕的深切体会,赞美农业劳动的美好;表达了诗人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在艺术风格上,陶渊明田园诗诗风清新自然,语言朴实无华;善于从平凡事物中营造出不平凡的意境,所创作的诗歌具有独特的意境美;并且他的诗含蓄深厚,意境深远。
-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接受史研究
-
作者:
傅明善 余洁 来源: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版)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 接受
-
描述:从接受史的角度对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进行研究,考察后代读者对陶诗自南北朝至清代这千年接受历程,按接受美学理论,从效果史、阐释史、影响史这三方面进行论述。陶诗并不是一开始就为人接受,这其中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以陶渊明田园诗代表作《归园田居·其一》为例,各代的诗评家对其接受程度并不相同.而对陶
-
全文:从接受史的角度对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进行研究,考察后代读者对陶诗自南北朝至清代这千年接受历程,按接受美学理论,从效果史、阐释史、影响史这三方面进行论述。陶诗并不是一开始就为人接受,这其中
-
主体继承与价值选择——陶渊明思想发展浅论
-
作者:
刘娟 杨克飞 来源: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平衡 陶渊明 发展 儒家
-
描述:陶渊明的思想发展变化经历了入仕前、入仕、时仕时隐到归隐四个人生阶段。入仕前 ,陶渊明接受的是完整正规的儒家思想 ;入仕后 ,儒家思想与现实发生了一次又一次的碰撞 ,使其在陶渊明思想体系中处于一种失衡的状态。陶渊明选择加强了儒家思想中的固穷守节的价值观 ,最终在其归隐之后达到一种新的平衡。所以说 ,陶
-
全文:陶渊明的思想发展变化经历了入仕前、入仕、时仕时隐到归隐四个人生阶段。入仕前 ,陶渊明接受的是完整正规的儒家思想 ;入仕后 ,儒家思想与现实发生了一次又一次的碰撞 ,使其在陶渊明思想体系中处于一种失衡的状态。陶渊明选择加强了儒家思想中的固穷守节的价值观 ,最终在其归隐之后达到一种新的平衡。所以说 ,陶渊明的思想主体是儒家思想 ,是一种发展变化的儒家思想
-
陶渊明人格、诗文风格与批评研究
-
作者:
高巍 来源:海南师范大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诗歌 陶渊明 人格 风格
-
描述:化也是陶渊明的生存方式,在这一方式之下,他任真自得,纵浪大化,顺应自然,以归隐消解了隐与仕的矛盾。陶渊
-
全文:陶渊明的人格主要体现在委运任化、安贫守志和重亲情友情三个方面。其委运自然是真正地期待回归自然,在躬耕南山时将生活与理想寄托于自然,享受着田园的自由和闲适。所以他在隐居南山时,找回了本我。同时,委运任化也是陶渊明的生存方式,在这一方式之下,他任真自得,纵浪大化,顺应自然,以归隐消解了隐与仕的矛盾。陶渊明安贫守志,不掩饰对田园的热爱,关键是“质性自然”,不愿意“违己交病”,所以归于田园而不顾及生活的贫困。他面对贫穷的坦然安逸,与对富贵的认识有关。他不愿意以富贵役形,安贫乐道,心胸旷达。并在诗歌里再现自己的躬耕生活,不在意现实的苦痛和艰辛。陶渊明心态宁静而平和,但他仍然深富情感,诗歌真率幽默的语言里透出的是骨肉亲情。从他的诗里,可以看到对儿子的教诲和期望,对兄弟姊妹一往情深。同时,他为人的真情也体现在朋友身上,在“念来存故人”的咏叹中,足见他对友情的珍视。这些体现了陶渊明人格的另一面。陶渊明诗歌风格平淡自然。这与诗歌的题材、语言的表现形式有关,更重要的是他将自己的人格及因之产生的闲适恬淡心境融入诗中,使诗歌透出一个“真”来。陶渊明的“真”还表现在酒上。但他并非以酒掩饰自我的内心世界,否则,他的自然率真得不到彰显。同时,陶渊明诗歌平淡中兼有豪放,自然清新与激昂慷慨并存。由于其豪放与亲切相融,故能使豪放来得不觉。
-
《形影神》与陶渊明对玄言诗的改制
-
作者:
胡大雷 来源:广西语言文学学会第九次学术年会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一)南朝人对陶渊明诗作的评价魏晋是一个玄学的时代,此时代的美学思潮,其哲学基础也是玄学。玄风自晋宋之际开始逐步退出历史舞台,晋宋之际的美学思潮也开始有所转化。一般来说,身处晋宋之际的陶渊明,其诗风或许随着时代风气的转变而转变,既有一些玄言诗的色彩,又体现出新时代的特点。但情况是否真是如此,还要看陶
-
全文:(一)南朝人对陶渊明诗作的评价魏晋是一个玄学的时代,此时代的美学思潮,其哲学基础也是玄学。玄风自晋宋之际开始逐步退出历史舞台,晋宋之际的美学思潮也开始有所转化。一般来说,身处晋宋之际的陶渊明,其诗风或许随着时代风气的转变而转变,既有一些玄言诗的色彩,又体现出新时代的特点。但情况是否真是如此,还要看陶渊明诗歌的实际。我们先看稍后于陶渊明时代的人们
-
南北朝陶渊明接受史研究
-
作者:
李娜 来源:首都师范大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接受史 陶渊明 接受美学 南北朝
-
描述:陶渊明接受研究历来是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重镇,同时也是中国美学研究的重镇。纵观陶渊明接受史研究,每个朝代都有各自的接受特点,历史上曾出现唐—宋—清三个高潮,80年代后,接受理论的传播和运用,给陶学研究带来新的契机,陶诗的价值和意义还在不断地被发掘和评定。然而,作为陶渊明接受开端的南北朝时期,受到的关注
-
全文:《文选》以及陈代的徐陵、张正见、江总等士人的拟陶诗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他们各自对陶渊明接受的特点,从而进一步归纳梁陈时代对陶渊明接受的规律。第四章,以北朝阳休之《陶集序录》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他提出的陶诗
-
陶渊明的父爱
-
作者:
周凯 来源:幸福·悦读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父亲 精神独立 陶渊明 责任 勤务员 彭泽 辞官 幸福 江西 佣人
-
描述:想给孩子写封信。 之所以想给孩子写信,是因为我看到了陶渊明写给他孩子的信,前后两封。 第一封信是陶渊明在江西彭泽当县长时写的,信上说:上头派给爸爸一个勤务员,爸爸用不着,想到你们哥儿几个在家懒散惯了,又雇不起佣人,砍柴打水的活儿都得自己干,肯定很辛苦,爸爸就把那个勤务员送给你们使唤吧。记住,他也是好
-
全文:,就应该让你们过上好日子,可我都做了些什么呢?一分钱遗产也没留给你们!一想到这个,我就心里难受。 这两封信,在各种版本的《陶渊明集》里都能找到,相信有不少朋友读过,因为我不止一次听到这种评论:陶渊明写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