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九江市图书馆陶渊明特色库!
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706)
学位论文(73)
报纸(22)
图书(16)
新闻(5)
会议论文(5)
按栏目分组
学术研究 (800)
人物生平 (22)
作品著述 (4)
缅怀纪念 (1)
按年份分组
2017(16)
2016(46)
2015(49)
2014(60)
2013(45)
2012(44)
2011(68)
2010(86)
2009(53)
2008(51)
2007(50)
2006(31)
2005(26)
2004(33)
2003(29)
2002(14)
2001(21)
2000(14)
1999(11)
1998(14)
1997(11)
1996(15)
1995(5)
1994(5)
1993(9)
1992(3)
1991(9)
1990(3)
1986(2)
1985(1)
按来源分组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7)
安徽文学(下半月)(5)
九江学院学报(4)
现代语文(文学研究)(4)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3)
现代语文(3)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3)
文艺生活·文艺理论(3)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
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
黔西南民族师专学报(1)
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
中华文史论丛(1)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
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
海南师范大学(1)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1)
中国中古文学研究——中国中古(汉—唐)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1)
决策与信息(下旬刊)(1)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
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
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
中国教育导刊(1)
内蒙古大学(1)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
相关搜索词
自我实现”的成本——关于陶渊明的随想
作者: 黄波  来源:杂文选刊(职场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成本  自我实现  年轮  人生经验  国际大都市  少年  陶渊明  城市生活  渐近  中年 
描述:人不到渐近中年的时候不能懂得陶渊明,人没有在城市生活的经历,也不能懂得陶渊明。近段我一直在读《陶渊明集》。这是我从故乡漂泊到另一个据称要向"国际大都市"迈进的城市的第三个年头,也是我的人生年轮向中年迈进的时候
全文:人不到渐近中年的时候不能懂得陶渊明,人没有在城市生活的经历,也不能懂得陶渊明。近段我一直在读《陶渊明集》。这是我从故乡漂泊到另一个据称要向"国际大都市"迈进的城市的第三个年头,也是我的人生年轮向中年迈进的时候
论陶渊明的“自我实现”与强者风范
作者: 高原  来源: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精神生态平衡  自我实现  强者  自由  陶渊明  精神 
描述:陶渊明其人其诗是—个十分复杂的认知对象,其人格与诗格非凡的超越性往往远在世俗人们的目力与心力的观察与感受范围之外,因而对其判断就容易流于表面而失真.陶渊明并非消极的逃避者,而是生活真正意义上的强者.他的存在提醒我们,精神生活的自由与独立究竟有多么重要!
全文:陶渊明其人其诗是—个十分复杂的认知对象,其人格与诗格非凡的超越性往往远在世俗人们的目力与心力的观察与感受范围之外,因而对其判断就容易流于表面而失真.陶渊明并非消极的逃避者,而是生活真正意义上的强者.他的存在提醒我们,精神生活的自由与独立究竟有多么重要!
陶渊明人格的心理学分析
作者: 李珺平  来源:东方丛刊(1998年第4辑 总第二十六辑)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一、"人格"辨析及方法论人格(Personality)是外来词,中国古代只有人品、人极等类似概念。人品指人的品质,人极指做人的最高标准。~①由于这两个概念分别来自品藻余波所及的南朝梁代和北宋理学家,所以其涵义都单纯指向道德领域,与西方的人格概念并不完全等同。作为心理学概念,人格来源于拉丁文Perso
全文:一、"人格"辨析及方法论人格(Personality)是外来词,中国古代只有人品、人极等类似概念。人品指人的品质,人极指做人的最高标准。~①由于这两个概念分别来自品藻余波所及的南朝梁代和北宋理学家
人格宿命:陶渊明“归去来”原因管窥
作者: 张居玲  来源:黑河学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归隐  归去来兮辞  陶渊明  人格特质 
描述:人格特质对人的生活方式以及人的一生都具有决定性的作用。通过《归去来兮辞》解读陶渊明的人格特质,能够探寻其时仕时隐、最终归隐的内在原因。
全文:人格特质对人的生活方式以及人的一生都具有决定性的作用。通过《归去来兮辞》解读陶渊明的人格特质,能够探寻其时仕时隐、最终归隐的内在原因。
论陶渊明人格与诗格的形成和发展
作者: 田明雨  来源:人间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宗族  质性自然  儒释道 
描述:自魏晋以后,陶渊明逐渐成为了一种文学符号。他的人格魅力与诗歌艺术价值让后世许多文人志士望尘莫及。但一个文人人格与诗格的形成因素并不是单一的,它可能是内在的,外在的;主观的和客观的。从陶渊明家族宗室到父母妻儿;从其平淡冲和到渐进自然;从儒道杂糅到生死思辨综合形成了陶的人格与诗格。并通过这些方面,以对陶
全文:自魏晋以后,陶渊明逐渐成为了一种文学符号。他的人格魅力与诗歌艺术价值让后世许多文人志士望尘莫及。但一个文人人格与诗格的形成因素并不是单一的,它可能是内在的,外在的;主观的和客观的。从陶渊明家族宗室到
论陶渊明田园诗自我形象及其对诗风形成的影响
作者: 王侠  来源:青海师专学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陶渊明  田园诗  自我形象 
描述:陶诗平淡自然风格之成因,很大程度由其田园诗中真实的自我形象使然。即其诗作是诗人在躬耕自资的过程中完成的,其中贯注了诗人对田园最真实的感受。他不是站在旁观的角度对田园风光的欣赏,而是以自我躬耕的实践去贴近田园、土地。因而,其田园诗的价值就在于其中凸现了一个真实的躬耕陇亩的诗人形象,在于他笔下是一个充满
全文:陶诗平淡自然风格之成因,很大程度由其田园诗中真实的自我形象使然。即其诗作是诗人在躬耕自资的过程中完成的,其中贯注了诗人对田园最真实的感受。他不是站在旁观的角度对田园风光的欣赏,而是以自我躬耕的实践去
前期陶渊明的双重人格
作者: 顾农  来源:社会科学辑刊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归园田居》  《归去来兮辞》  中国古代  双重人格  陶渊明  颜延之  江州刺史  《五柳先生传》  委运任化  “真” 
描述:陶渊明和中国古代许多一流诗人一样,决不仅仅是诗写得好,他还有一种独特的极富于个人魅力的人格之美。古今评论家为此发过许多议论,写过许多赞辞。这一点完全可以理解,象陶渊明所具有的那种高尚真率旷达平和的人格美,在古代作家中是很不多见的。 可是陶渊明及其作品是一个复杂的存在。他的诗文,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在“
全文:陶渊明和中国古代许多一流诗人一样,决不仅仅是诗写得好,他还有一种独特的极富于个人魅力的人格之美。古今评论家为此发过许多议论,写过许多赞辞。这一点完全可以理解,象陶渊明所具有的那种高尚真率旷达平和的人格
朱熹论陶渊明
作者: 韩钟文  来源: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陶诗  陶潜  研究朱熹  儒道互补  艺术风格  哲学精神  陶渊明  人格  文化哲学观  以美启真 
描述:陶潜是魏晋南北朝时代的杰出诗人,他的诗歌体现了“儒道互补”的文化哲学精神。朱熹酷爱陶诗,推崇陶潜的人格,他从陶诗中发现了以美启真与以美储善的哲学精神,并从文化哲学的高度作了较系统的分析。从文化哲学的角度研究朱熹的陶潜论,有助于我们对陶潜与朱熹作更深入的认识。
全文:陶潜是魏晋南北朝时代的杰出诗人,他的诗歌体现了“儒道互补”的文化哲学精神。朱熹酷爱陶诗,推崇陶潜的人格,他从陶诗中发现了以美启真与以美储善的哲学精神,并从文化哲学的高度作了较系统的分析。从文化哲学的角度研究朱熹的陶潜论,有助于我们对陶潜与朱熹作更深入的认识。
陶渊明与王绩的归隐比较研究
作者: 玉弩  来源:东疆学刊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王绩  田园  隐逸诗人  世道  老庄之道  陶渊明  逸趣  隐居生活  人格  比较研究 
描述:陶渊明和王绩都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隐逸诗人.陶渊明生活在晋末宋初,王绩生活于隋末唐初.世道的跌宕,朝代的更替,礼乐的崩溃,官场的凶险无情地将他们的理想化为泡沫,现实社会的污浊与人格高洁的巨大反差
全文:陶渊明和王绩都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隐逸诗人.陶渊明生活在晋末宋初,王绩生活于隋末唐初.世道的跌宕,朝代的更替,礼乐的崩溃,官场的凶险无情地将他们的理想化为泡沫,现实社会的污浊与人格高洁的巨大反差
陶渊明与王绩的归隐比较研究
作者: 玉弩  来源:东疆学刊(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王绩  田园  隐逸诗人  世道  老庄之道  陶渊明  逸趣  隐居生活  人格  比较研究 
描述:陶渊明和王绩都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隐逸诗人.陶渊明生活在晋末宋初,王绩生活于隋末唐初.世道的跌宕,朝代的更替,礼乐的崩溃,官场的凶险无情地将他们的理想化为泡沫,现实社会的污浊与人格高洁的巨大反差
全文:陶渊明和王绩都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隐逸诗人.陶渊明生活在晋末宋初,王绩生活于隋末唐初.世道的跌宕,朝代的更替,礼乐的崩溃,官场的凶险无情地将他们的理想化为泡沫,现实社会的污浊与人格高洁的巨大反差
上页 1 2 3 ... 11 12 13 ... 81 82 83 下页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