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九江市图书馆陶渊明特色库!
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在隐逸身形的背后:浅析精神层面上的陶渊明及其影响
作者: 郭阳卿  来源:武汉大学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田园  精神层面  陶渊明  人格  自然 
描述:在我国历史上,陶渊明是知名的隐士,更是一流的文学家。陶渊明不囿于时代风气,躬耕南山,放歌丘壑,开垦出一方自己的精神家园。他牺牲了物质享受而以清贫为代价换取精神自由,显示了精神对物质的高度驾驭。然而在他反复仕隐的人生道路、在他隐逸身形的背后,有着深刻的精神矛盾与精神危机,显现了其精神层面的复杂性。从
全文:在他反复仕隐的人生道路、在他隐逸身形的背后,有着深刻的精神矛盾与精神危机,显现了其精神层面的复杂性。从理想人格与现实人格的碰撞、交织到两种人格的对立统一,陶渊明选择了回归自然、躬耕田园的生活道路,在对
陈与义对陶渊明的接受及其清远平淡诗风的形成
作者: 左福生  来源:重庆师范大学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陶渊明  接受  陈与义  清远平淡 
描述:”的气节操守和人格精神,以及遗世独立、躬耕田园的生活方式。在一吟一咏,时以陶渊明自比,在精神上追求陶渊明式
全文:”的气节操守和人格精神,以及遗世独立、躬耕田园的生活方式。在一吟一咏,时以陶渊明自比,在精神上追求陶渊明式的生存方式与处世态度。反映在他的诗歌上便是摆脱了江西诗派的雕绘刻镂、用典使事。语言接近陶柳诗的淡朴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评高文先生的《和谐与回归——陶渊明精神家园体系研究》
作者: 范进军  来源: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  山水  人格魅力  家园  和谐  回归  精神  古典诗词 
描述:我在讲授《中国古典诗词修养》选修课时,曾用一首七绝来概括魏晋南北朝的诗歌:“山水方滋庄老退,渊明高格颂田园。左思风力刘琨壮,鲍照悲歌一脉连。所谓“渊明高格”,即是指开创我国田园诗派的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诗。他的诗不仅给玄言诗盛行的魏晋诗坛注入了一股新鲜的空气,更为重要的是,诗人以自己不愿同浊世同流合污
全文:我在讲授《中国古典诗词修养》选修课时,曾用一首七绝来概括魏晋南北朝的诗歌:“山水方滋庄老退,渊明高格颂田园。左思风力刘琨壮,鲍照悲歌一脉连。所谓“渊明高格”,即是指开创我国田园诗派的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诗。他的诗不仅给玄言诗盛行的魏晋诗坛注入了一股新鲜的空气,更为重要的是,诗人以自己不愿同浊世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为历代一切有理想的知识分子树立了洁身自好的榜样。正因为陶渊明诗作艺术上的“高格”和人格魅力上的高格,中国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给予了他极高的评价。像陶渊明这样的著名大诗人,自唐代以来,人们研究的著作可谓不知有多少。今人要想再有所突破,其难度可想而知,然而,高文先生却独辟蹊径,借鉴时下文艺美学和接受美学的观点和方法,通过构建陶诗“精神家园”的生存空间,来扫描当代人生价值取向的轨迹,追求生存境界和人本的和谐意识,为陶诗的研究开创了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可以说高文先生的《和谐与回归——陶渊明精神家园体系研究》一书,以自觉的学术意识,从一个全新的视角,一方面用静态的、共时的方法研究中国文学史上持续升温的陶渊明现象,另一方面则把陶渊明精神家园与后代诗人及诗歌的关系紧密结合起来,从思想史和接受史的角度,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去分析考察,对中国封建士大夫崇陶、研陶、拟陶、效陶、和陶的文化现象进行挖掘剖析,对他们挥之不去的“陶渊明情结”进行全面而系统的爬梳与解构、探论与评判。
从陶渊明、李白、苏轼的政治表现与文学创作谈性情文人与政治
作者: 蒋琛  来源:武汉大学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政治  性情  李白  文学创作  陶渊明 
描述:陶渊明、李白、苏轼都是具有政治情结的诗人。客观政治环境的影响兼以本身政治元素的缺乏或不足使得他们在政治仕途上屡屡失意,潦倒不堪。作为诗人,其诗歌创作体现出其异彩纷呈的“性情”本色;其从政生涯也别具政治性情。儒家思想的政治引导,知识分子出路一元化的社会体制以及读者评价文人作品时政治偏向等因素导致了性情
全文:,拒绝政治,而是秉承“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爱国忧民情怀,保持其醇真质朴的性情本色,深刻地思考政治,透视政治,穿越政治,在入世追求,在出世消解,最终有意或无意地实现自己的艺术人生。
论陶渊明的内心世界
作者: 潘多灵  来源:中南民族大学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学创作  陶渊明  内心世界  晋宋时期  田园诗歌 
描述: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伟大诗人,但是经过接受史的重重堆叠,“经典化”之后的陶渊明呈现出了单一化的形象特征。陶渊明的文学成就是毋庸置疑的,而单一化的诗人如何能产生伟大的文学作品,这便很可怀疑。 因此本文以大量陶渊明的诗文为佐证,用最直观的方式来亲近陶渊明的内心世界,经过细致地分析与归类,发掘陶渊明内心
全文:人生旅途中挥之不去的生命情绪,在孤独诗人完成了人生智慧的增长与丰富。诗人一面为孤独所苦,另一方面又主动迎接这种普遍情绪的考验,且坚定的以此种方式实践自己对“道”的维护。因此诗人在忍受孤独的同时又努力构建了一个自足
陶渊明身世千古之谜
作者: 邓安  来源:大江周刊(焦点纪实)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柴桑  陶潜  中国文学史  江西省  陶渊明  颜延之  故里  公元  考证  宜丰 
描述:29岁前:出生成长于宜丰,29岁后:出仕隐居于九江身世之谜千古悬疑陶渊明,江西最伟大的诗人,也是中国文学史上堪与屈原、李白、杜甫、苏轼比肩的伟大诗人。陶渊明究竟是何方人氏,文学史上似早有定论。刘大杰先生的《中国文学发展史》引述梁启超的考征,认为陶渊明生卒年为公元372年至427年,浔阳柴桑(即今江西
全文:先生的《中国文学发展史》引述梁启超的考征,认为陶渊明生卒年为公元372年至427年,浔阳柴桑(即今江西九江人);朱东润先生在1962年由中华书局出版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也持同一说法,国内其他陶渊明研究学者在介
《陶渊明全集》重言现象的语法分析
作者: 王永华 罗伯东  来源: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词的重叠  重言  全集  魏晋南北朝  陶渊明  语言现象  语法分析  诗文作品 
描述:陶渊明的诗文作品今存130余篇,其中文13篇,诗120余首。《陶渊明全集》(以下简称《陶》)包括四卷诗、三卷文,共81篇。其中"重言"即词的重叠共90个(不计重复出现的次数)。如《停云并序》:"霭霭停云,蒙蒙时雨。"《时运并序》:"迈迈时运,穆穆良朝。"对于这种语言现象,前修时贤已有论述,如柳士镇先
全文:停云,蒙蒙时雨。"《时运并序》:"迈迈时运,穆穆良朝。"对于这种语言现象,前修时贤已有论述,如柳士镇先生在其《魏晋南北朝历史语法》中讲到:"汉语动词的重叠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单音节动词重叠的从式,二是双音节动词重叠的ABAB式。
陶渊明思想研究
作者: 刘明辉  来源:南开大学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嵇康思想  隐士形象  生命意识  陶渊明  田园诗  玄学   
描述:陶渊明(365-427年),中国田园诗之祖,后来成为中国历史上“隐士”形象的文化符号。在陶渊明生活的时代,儒学与道家争鸣互摄,佛教与道教盛极一时,儒家士人多嗜老庄著述,道家人物与佛教名僧交好,思想流派甚众而又交相影响。在此历史背景下,观陶渊明诗文所体现出的思想,绝无囿于一家思想而对他家流派闭目塞听之
全文:南北朝特殊的历史背景,通过对他诗文的分析解读,把他还原为一位真实的思想者。尽管陶渊明思想存在着许多抵牾之处,本文力求展现陶渊明完整而复杂的思想图景。
陶渊明文化形象研究
作者: 吕菊  来源:复旦大学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偶像崇拜  舟船与渔夫  生活态度  身份  文化形象  面容  社交  演变    北窗高卧  居所    自我神化  桃花源  异域  陶渊明  性格  思想  争论  读者 
描述:本文主要分了五个部分来展开论述,分别是陶渊明形象的建构基础、建构过程、建构层面、建构力量及其留下的文化印迹。第一部分陶渊明形象的建构基础,主要是陶渊明的基本真实和自我神化。前者从形貌、居所与社交三方面的情况来进行考察。从最直观的美术作品中看到的陶渊明形象,就已经经过了民族心理、文化理想的包装和美化。
全文:则表明其形象在流传过程渗入的其它文化因素和固有形象的变形。陶渊明的居所是自然化的形态,他充满爱意的语气和诗意化的描绘以及方位词语在环境描绘的普遍使用表明“吾庐”是他对自我和人生进行透彻的思考和再三
陶渊明《饮酒》诗作年考——兼论"亭亭复一纪"之年代问题
作者: 邓小军  来源:晋阳学刊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年代  《饮酒》  刘宋 
描述:历来注家皆认为《饮酒》作于东晋,本文提出《饮酒》作于刘宋.《饮酒》用邵平典故寄托易代之感,言新朝也会灭亡,当作于入宋.据《宋书》纪传、谢灵运《永初三年七月十六日之郡初发都诗》及陆游《入蜀记》自建康溯江抵达江州需时22日,可知颜延之自京贬始安郡路过江州,是在宋永初三年八月八日左右;《饮酒》序"余闲居寡
全文:,日日造潜,每往必酣饮致醉,临去,留二万钱与潜,潜悉送酒家,稍就取酒"日期、事实相合;《饮酒》当作于永初三年秋分之后."比夜已长"与《述酒》"流泪抱叹,倾耳听司晨"皆以黑夜象征刘宋政治黑暗.以饮酒象征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