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九江市图书馆陶渊明特色库!
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放达之中见悲愤 豪健之中藏忧勤--读陶渊明的《杂诗》
作者: 曹海东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隐逸诗人  陶渊明  杂诗  《诗品》  纵浪大化  豪健  沈德潜  “隐士”  文学批评家 
描述:自从梁朝文学批评家钟嵘的《诗品》把陶渊明奉为“隐逸诗人之宗”后,陶氏似乎与“隐士”之名结下了不解之缘。的确,陶氏归居田园,澹泊自处,或“采菊东篱下”,“灵府长独闲”,或“种豆南山下”,“穷通靡攸虑”,或“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俨然一派“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的道家风骨,与那些岩穴孤处、浮云
全文:自从梁朝文学批评家钟嵘的《诗品》把陶渊明奉为“隐逸诗人之宗”后,陶氏似乎与“隐士”之名结下了不解之缘。的确,陶氏归居田园,澹泊自处,或“采菊东篱下”,“灵府长独闲”,或“种豆南山下”,“穷通靡攸虑”,或“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俨然一派“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的道家风骨,与那些岩穴孤处、浮云野鹤般的隐士颇多相类之处。但是,这只看到了问题的一方面,如果仔细品味一下陶氏流传至今的诗文,便不难发现,在那淡忘世情、怡情自得的表层下,潜藏着他那情系现实、愤世疾俗的滚荡的心。诚如前贤所指出的:“他于世事也并没有遗忘和冷淡”(鲁迅语);“晋人多尚放,独渊明有忧勤语,……有悲愤语”(沈德潜《说诗睟语》)。在此,品读这篇《杂诗》,我们可以感到诗中一颗历尽人生磨难后的心灵在震
李纲对陶渊明的接受
作者: 黄关蓉  来源:四川师范大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陶渊明  李纲  诗品  和陶诗  人品  接受 
描述:本文以李纲对陶渊明的接受为研究对象。至目前,学术界对李纲的研究取得了不俗的成就,特别是近几年来成果颇丰,但其中更多的是从宏观的角度做概略性的论述,不够具体,不够深入,也不够全面,尚存拓宽进深之余地。尤其是“李纲对陶渊明的接受”研究论文非常少,仅有少数论文有所提及,但都没有对李纲是如何继承和学习陶渊明
全文:本文以李纲对陶渊明的接受为研究对象。至目前,学术界对李纲的研究取得了不俗的成就,特别是近几年来成果颇丰,但其中更多的是从宏观的角度做概略性的论述,不够具体,不够深入,也不够全面,尚存拓宽进深之余地。尤其是“李纲对陶渊明的接受”研究论文非常少,仅有少数论文有所提及,但都没有对李纲是如何继承和学习陶渊明作专题研究。基于此,本人不揣浅陋,以此为题,以就正于方家。本论文具体内容分为二章:第一章研究李纲对陶渊明人品的接受,主要从其二人相似的人生经历、李纲诗文作品中对陶渊明人品的赞叹和敬仰两方面讨论;第二章为李纲对陶渊明诗品的接受,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从其对陶诗题材的继承出发,讨论了他对陶诗饮酒、咏菊题材的沿袭,第二部分讨论了李纲和陶诗的内容、艺术特征两个方面。通过这二部分的论述,以此来丰富“李纲对陶渊明的接受”的研究。
陶淵明與隱逸之風研究
作者: 林昭毅  来源:国立成功大学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隱逸  真淳  陶淵明  審美  獨特 
描述:遠從先秦時代開始,隱逸即是中國歷代不曾缺少的現象。而歷代隱士亦隨著當代的學術思潮、民生經濟、政治局勢、社會風氣、宗教信仰、文化內涵等不同的背景,加上個人性格與素養的差異,而在另一種生命型態中,詮釋著不同的隱逸特色,發展出更深刻、豐富的隱逸內涵,並在道德修持、藝術審美、知識傳布、學術研究等方面,彰顯著
全文:的本性、曠達的胸襟、委運任化的人生觀等因素交織的影響,沉浸於詩中情韻、酒中深味、琴中希聲、書中智慧、田園山水、天倫親情的懷抱之中,在濁世營造了一方有情的美麗世界,在我國學史上享有「隱逸詩人之宗」的美譽
“处”与“出”:陶渊明和谢灵运之比较
作者: 张淑焕  来源: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谢灵运  “处”  陶渊明  “出” 
描述:陶渊明和谢灵运的研究一直是文学论题中热点的话题,陶谢的比较也是古已有之的话题,一方面因为陶谢生活的时代接近,陶渊明(365-427)、谢灵运(385-433)都由晋入宋,且在刘宋历经武帝、少帝、文帝三朝而卒于永嘉年间的诗人;另一方面,陶渊明和谢灵运两人分别作为我国田园诗派和山水诗派的代表和奠基人,在
全文:的影响。正文共分四章:第1章先说明了在陶谢的比较研究中引入“出”、“处”这一学主题的原因,并对陶谢之前一段时期“出”、“处”这一学主题在士人群体中的演进情况做了梳理,接着对陶渊明“处”之一端的生存状态
《挽歌》赏析
作者:暂无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描述:‍‍‍‍‍‍‍‍‍‍‍‍‍‍‍‍       陶诗一大特点,便是他怎么想就怎么说,基本上是直陈其事的“赋”笔,运用比兴手法的地方是不多的。故造语虽浅而涵义实深,虽出之平淡而实有至理,看似不讲求写作技巧而更得自然之趣。‍‍‍‍‍‍‍‍‍‍‍‍‍‍这就‍‍是‍‍苏轼‍‍所说的“似枯而实腴”。‍‍‍‍‍‍
全文:盛满了酒,却只能任其摆在那里了。“春醪”,指春天新酿熟的酒。一般新酒,大抵于秋收后开始酝酿,第二年春天便可饮用。“浮蚁”,酒的表面泛起一层泡沫,如蚁浮于上,语出张衡《南赋》。这里说春酒虽好,已是来年
《拟挽歌辞三首》评论赏析
作者: 佚名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描述:‍‍‍‍‍‍       陶诗一大特点,便是他怎么想就怎么说,基本上是直陈其事的“赋”笔,运用比兴手法的地方是不多的。故造语虽浅而涵义实深,虽出之平淡而实有至理,看似不讲求写作技巧而更得自然之趣。这就是苏轼所说的“似枯而实腴”。魏晋人侈尚清谈,多言生死。但贤如王羲之,尚不免有“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全文:灵前虽然觞中盛满了酒,却只能任其摆在那里了。“春醪”,指春天新酿熟的酒。一般新酒,大抵于秋收后开始酝酿,第二年春天便可饮用。“浮蚁”,酒的表面泛起一层泡沫,如蚁浮于上,语出张衡《南赋》。这里说春酒虽
试比较陶渊明和鸭长明的隐逸
作者: 孙立立  来源:吉林大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比较  陶渊明  鸭长明  隐逸 
描述:隐士文化是特殊时代精神所孕育的独特文化形式。隐逸文化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一批名士遁迹山林,当起隐士。笔者选择了中日隐士中的代表人物进行探讨,以此来标本性地研究中日隐士在隐逸方面的异同。中国隐士的代表,选择了被称为“古今隐逸之宗”的陶渊明。日本隐士的代表选择了“日本中世隐士文学的开拓者”鸭长明。本论文试图
全文:三方面展开。第一部分分析二人隐逸社会原因的异同。陶渊明和鸭长明隐逸的共同点是虽然生活在不同的国度,不同的时代,但他们生活于乱世。此外,二人走向隐逸的道路,都与其所处时代思想意识的变化密切相关。东晋
生态美学视角下的陶渊明田园诗研究
作者: 贺利霞  来源:中南民族大学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态审美意蕴  陶渊明  田园诗  生态启示意义 
描述: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和散文家,他的作品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尤其是他的田园诗,为中国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诗中描述了农村风光和田园生活,巧妙地将情、景、理三者结合起来。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描写细腻,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田园诗是他为中国文学增添的一种新的题材,他以自己的田园生活为内容,真
全文:、自然,描写细腻,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田园诗是他为中国文学增添的一种新的题材,他以自己的田园生活为内容,真切地写出了躬耕之甘苦。隋唐以后大批以田园诗创作著称的诗人和诗作陆续涌现,直接或间接地受到陶渊明
养真衡庐,人淡如菊:陶渊明与司空图比较研究
作者: 梁琦  来源:西北大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司空图  影响  人生选择  陶渊明  诗歌创作 
描述:陶渊明与司空图,两位与隐逸结下不解之缘的著名诗人。儒家济世的豪情曾让两位诗人共同走向仕途,但黑暗动荡的现实将他们最初的理想化为泡影。“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这让一心向往田园风光的陶渊明彻底走向了归隐,即使是“夏夜长抱饥,寒夜无被眠”的贫穷,诗人也始终不离不弃;对于始终怀着“一举高科,两朝美宦”之
全文:。相近的生活经历使他们诗歌创作的主要内容反映在回归题材上,陶渊明侧重于田园,司空图意在山水。秋菊、归鸟,酒等意象共同出现在他们的诗作中,形成相近的自然淡远的艺术风格。司空图还从理论的角度来研究诗作
事迹描述
作者:暂无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陶渊明一生不图名利,不慕虚荣,就是特别喜欢喝酒,可是由于家贫,不能常常买酒喝。亲戚朋友知道了,时常请他喝酒。他一去,总是喝得酩酊大醉。 陶渊明曾担任江州祭酒、彭泽令等小官职。彭泽县令,是他仕途生活中的最后一任官职。这在萧统的《陶渊明传》中叙述得最为详细。《传》中说他由于生活所迫,不得不去当彭泽令。他
全文:,每晚饮。一个人饮酒,很快就醉了。等到酒醒之后,就题诗自娱,这不过是单纯为了欢笑罢了。”他有时一个人独饮,更多的是和乡亲父老对饮,从中取得某些安慰和乐趣。更重要的是在饮酒中,可抒发自己不愿和腐朽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