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九江市图书馆陶渊明特色库!
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萧统《陶渊明集》与《文选》的不同文学价值取向
作者: 丁永忠  来源:九江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文学批评  文学价值取向  萧统  《文选》  《陶渊明集》 
描述:在我国文学发展史上,南朝梁代昭明太子萧统是一位酷爱文学的人物。然而检索文献,我们发现,在昭明短促的生命中,却干了一件令人十分费解的事。据载,昭明“性宽和容众,喜愠不形于色”,一生似未明确褒贬过任何历史人物,独独前他七十四年而卒的“南岳幽居之士”陶渊明,却嬴得了他异乎寻常的尊敬。昭明不仅以其“重明之位
全文:在我国文学发展史上,南朝梁代昭明太子萧统是一位酷爱文学的人物。然而检索文献,我们发现,在昭明短促的生命中,却干了一件令人十分费解的事。据载,昭明“性宽和容众,喜愠不形于色”,一生似未明确褒贬过任何历史人物,独独前他七十四年而卒的“南岳幽居之士”陶渊明,却嬴得了他异乎寻常的尊敬。昭明不仅以其“重明之位,正体之尊”,首次编撰了《陶渊明集》,而且特为之立传作序。就在《陶集序》中,他颇不寻常地评价了陶渊明。说: 其文章不群,词采精拔,趺宕昭彰,独超众类,抑扬爽朗,莫之与京。……加以贞志不体,安道苦节,不以躬耕为耻,不以无财为病,自非大贤笃志,与道污隆,孰能如此乎! 余爱嗜其文,不能释手,尚想其德,恨不同时。故更强搜求,粗为区目,……并粗点定其传,编之于录。
"质而实绮,癯而实腴"——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特色
作者: 钱惠梅  来源:文教资料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平淡自然  陶渊明  田园诗  真淳高远 
描述:陶渊明以田园风光和田园生活为题材创作了大量诗篇,成为田园诗派的开山师祖.他的田园诗写的是平淡的田园风光和日常的农村生活,反映的是归隐后恬淡的心境与情趣;多用白描手法,语言质朴自然;陶诗还善于将深刻的哲理融入诗歌的形象中,使平凡的素材表现出不平凡的意境.
全文:陶渊明以田园风光和田园生活为题材创作了大量诗篇,成为田园诗派的开山师祖.他的田园诗写的是平淡的田园风光和日常的农村生活,反映的是归隐后恬淡的心境与情趣;多用白描手法,语言质朴自然;陶诗还善于将深刻的哲理融入诗歌的形象中,使平凡的素材表现出不平凡的意境.
“以文为诗”始于陶渊明——兼答张明华、魏宏灿先生的质疑
作者: 高建新  来源: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陶渊明  玄言诗  以文为诗  散文化 
描述:陶渊明的“以文为诗”首先是一个写作方法问题,是诗歌艺术表现手法,跟“运动”不“运动”实在是没有什么关系!至于“以文为诗”应“载道”问题就更是如此。陶渊明要表达的是现实人生中的真情、真境,而“以文为诗”作为一种艺术手法,自然朴实,无需雕饰,正好应和了陶渊明的这种需求。所以“以文为诗”由陶渊明发端,是再
全文:陶渊明的“以文为诗”首先是一个写作方法问题,是诗歌艺术表现手法,跟“运动”不“运动”实在是没有什么关系!至于“以文为诗”应“载道”问题就更是如此。陶渊明要表达的是现实人生中的真情、真境,而“以文为诗”作为一种艺术手法,自然朴实,无需雕饰,正好应和了陶渊明的这种需求。所以“以文为诗”由陶渊明发端,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
伤老悲志中的省思——陶渊明《杂诗》前八首析
作者: 齐益寿  来源:中国韵文学刊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恋昔情结  伤老  陶渊明  杂诗  悲志 
描述:陶渊明《杂诗》有十二首,前八首是内容复杂、充满矛盾的一组诗:既伤老之已至,又悲志之不遂;而在伤老与悲志的情怀中,又荡漾着强烈的恋昔情结。就在伤老与悲志的熬炼下,对于生命的本质以及生存的意义,陶渊明有了不同于以往的省思。他发现人生竟是一场无根之旅:起于“无根”,终于死亡!如此,生存的意义又在那里?自觉
全文:陶渊明《杂诗》有十二首,前八首是内容复杂、充满矛盾的一组诗:既伤老之已至,又悲志之不遂;而在伤老与悲志的情怀中,又荡漾着强烈的恋昔情结。就在伤老与悲志的熬炼下,对于生命的本质以及生存的意义,陶渊明有了不同于以往的省思。他发现人生竟是一场无根之旅:起于“无根”,终于死亡!如此,生存的意义又在那里?自觉迟暮已甚的陶渊明,这时最大的愿望竟然是:“我愿不知老。亲戚共一处,子孙还相保。”当年超越四海的壮志、大济苍生的宏愿,已不再居重要的位置。去过一种平凡自在而欢乐温馨的生活,才是生存意义之所在。在伤老与悲志的交错中,也同时荡漾着强烈的恋昔情结。此一恋昔情结,既型塑了陶渊明的性情,也是其诗文中情感与思想的基础。有此恋昔情结,使《杂诗》前八首这一组诗,在伤老的苍凉中并不颓唐,在悲志的感慨中亦非消沉,反而激发出对生命的灵思慧悟,表现于清疏朴厚的诗句中,在意境风格上可谓别具一格。
“归来偶似老渊明”——陆游对陶渊明的接受过程
作者: 徐丹丽  来源:湖北社会科学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陆游  过程  陶渊明  接受 
描述:陶渊明的诗风是有宋一代的审美风尚,陆游因为在用韵、意趣上化用陶诗,表现出宋人学陶的普遍方式,所以常常被人们忽视。陆游学习陶诗的契合点与他的人生经历有很大的关系,他对陶渊明的接受经过了一个从否定到肯定的过程,并以自己的人生体验理解了陶渊明的归隐情趣。陆游晚年退居山阴之后才大力学陶,是陆游晚年诗风与前期
全文:陶渊明的诗风是有宋一代的审美风尚,陆游因为在用韵、意趣上化用陶诗,表现出宋人学陶的普遍方式,所以常常被人们忽视。陆游学习陶诗的契合点与他的人生经历有很大的关系,他对陶渊明的接受经过了一个从否定到肯定的过程,并以自己的人生体验理解了陶渊明的归隐情趣。陆游晚年退居山阴之后才大力学陶,是陆游晚年诗风与前期不同的一个原因。
直为亲旧故,未忍言索居——陶渊明的人间情怀
作者: 马银华  来源:山东电大学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平和深情  人间情怀 
描述:陶渊明深得隐逸文化的真谛意蕴,他出世而不避世,隐居而不绝俗,是一个有人间情怀、有生活气息 而又志趣高远的“隐逸诗人”。
全文:陶渊明深得隐逸文化的真谛意蕴,他出世而不避世,隐居而不绝俗,是一个有人间情怀、有生活气息 而又志趣高远的“隐逸诗人”。
直为亲旧故 未忍言索居——陶渊明的人间情怀
作者: 马银华  来源: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平和深情  人间情怀 
描述:陶渊明深得隐逸文化的真谛,他出世而不避世,隐居而不绝俗,是一个有人间情怀、有生活气息而又志趣高远的“隐逸诗人”。
全文:陶渊明深得隐逸文化的真谛,他出世而不避世,隐居而不绝俗,是一个有人间情怀、有生活气息而又志趣高远的“隐逸诗人”。
“何以慰吾怀 赖古多此贤”:陶渊明《咏贫士》七首
作者: 王艳  来源:克山师专学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美学价值  《咏贫士》  主题  咏史组诗 
描述:陶氏《咏贫士》不仅思想内蕴丰富,结构浑然一体,构思巧妙,咏史体式丰富多样,而且在咏史诗的发展方面也有其独特贡献:首次集中表达固穷安贫主题;在美学意义上,侧重精神理念的展示标举;在文体上,自觉进行咏史组诗创作并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
全文:陶氏《咏贫士》不仅思想内蕴丰富,结构浑然一体,构思巧妙,咏史体式丰富多样,而且在咏史诗的发展方面也有其独特贡献:首次集中表达固穷安贫主题;在美学意义上,侧重精神理念的展示标举;在文体上,自觉进行咏史组诗创作并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
主体的消融与主体的张扬──陶渊明和华滋华斯的归隐自然之路
作者: 李增  来源:外国语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主体  张扬  消融  客体  自然 
描述:陶渊明与华滋华斯为中西方著名的诗人。为了摆脱尘世的烦恼,缓解自身与社会的冲突,他们都走上了归隐自然之路。然而,鉴于中西方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两人的归隐自然之路表现出不同的取向:陶渊明试图在自然中消融其主体的存在,以达到“无我”的境界,而华滋华斯却在自然中张扬其主体的存在,以实现“有我”的个性。本文从
全文:陶渊明与华滋华斯为中西方著名的诗人。为了摆脱尘世的烦恼,缓解自身与社会的冲突,他们都走上了归隐自然之路。然而,鉴于中西方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两人的归隐自然之路表现出不同的取向:陶渊明试图在自然中消融其主体的存在,以达到“无我”的境界,而华滋华斯却在自然中张扬其主体的存在,以实现“有我”的个性。本文从两人的诗歌创作入手,具体描述和分析这两种不同的归隐自然的方式,深刻揭示这两种选择的文化意义。
陶渊明“固穷节”对苏轼晚年“处穷”生活的影响
作者: 梅大圣  来源:乐山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归园田居》  固穷节  有益于世  陶渊明  李泽厚  《陶渊明集》  和陶诗  人生理想  苏轼  苏拭 
描述:陶渊明在苏轼的心灵中。苏轼晚年遭贬儋耳时,“剧喜陶渊明,追和者几遍”;还说,“流转海外如逃空谷,既无与语者,又书籍举无有,惟陶渊明一集。柳子厚诗文数册,常置左右,目为二友”李泽厚说苏轼塑造了超脱人世的陶潜形象,亦证明了苏轼“剧喜”陶渊明的程度。那么,陶渊明给予苏轼的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结合苏轼一
全文:陶渊明在苏轼的心灵中。苏轼晚年遭贬儋耳时,“剧喜陶渊明,追和者几遍”;还说,“流转海外如逃空谷,既无与语者,又书籍举无有,惟陶渊明一集。柳子厚诗文数册,常置左右,目为二友”李泽厚说苏轼塑造了超脱人世的陶潜形象,亦证明了苏轼“剧喜”陶渊明的程度。那么,陶渊明给予苏轼的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结合苏轼一生行迹和其性格看,主导面应是积极的,尤其是陶渊明那种“固穷节”思想,对苏轼在儋耳“处穷”中如何坚持自己的理想,保持不断进取精神,产生了积极抗争的力量。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