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九江市图书馆陶渊明特色库!
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从陶渊明作品看其"出淤泥而不染"的伟大人格
作者: 关中州  来源:安阳工学院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高尚情操  弃官归田  陶渊明 
描述:陶渊明面对黑暗的社会、腐败的官场,毅然决定辞官归田,这是一种难能可贵的人生选择,为中国古代的士人树起了一座另类的精神丰碑.不能仅仅把陶渊明看作只求自己生活安逸恬淡的一般意义上的隐士.
全文:陶渊明面对黑暗的社会、腐败的官场,毅然决定辞官归田,这是一种难能可贵的人生选择,为中国古代的士人树起了一座另类的精神丰碑.不能仅仅把陶渊明看作只求自己生活安逸恬淡的一般意义上的隐士.
从《归园田居》看陶渊明——反璞归真的真渊明
作者: 李旸熙  来源:科技咨询导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真淳自然  高洁旷达  守志不阿 
描述:从《归园田居》看,陶渊明诗的特点就是真淳朴素,感情真挚,写时若不经意,自肺腑中油然而生,表面平淡而内含丰富的内容和情感。其实,陶渊明描写乡村风物的诗也都类似与此,虽然写的是景物,却在心中有所感慨。陶渊明隐居前不得意,归隐后生活也很贫苦,不过灾荒、战乱都无法掩盖他对生活的热爱,并将这种热爱倾注到诗篇中
全文:从《归园田居》看,陶渊明诗的特点就是真淳朴素,感情真挚,写时若不经意,自肺腑中油然而生,表面平淡而内含丰富的内容和情感。其实,陶渊明描写乡村风物的诗也都类似与此,虽然写的是景物,却在心中有所感慨。陶渊明隐居前不得意,归隐后生活也很贫苦,不过灾荒、战乱都无法掩盖他对生活的热爱,并将这种热爱倾注到诗篇中,融入自然,写景,也写心。
译者的主体性——陶渊明诗歌英译文本的分析讨论
作者: 陈建秋  来源:苏州大学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译者  迦达默尔阐释学  译者主体性 
描述:近年来随着翻译学的文化转向,译者主体性逐步受到国内外翻译学者的关注而成为了翻译界热烈讨论的话题之一。本文以译者主体性问题为研究对象,在总结以往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首先讨论“谁是翻译中的主体”这个问题,界定译者主体性的概念,说明译者主体性发挥的必然性和主要性。然而任何论题的讨论都有它的理论基础,译者主体
全文:了陶渊明诗歌的不同译本,总结出译者主体性几乎无处不在,译者尝试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主体性。然而必须承认的是无论译者如何发挥其主体性,其翻译的作品都不可能完美无瑕,译者主体性的发挥需要把握好翻译过程中其它因素的协调。
译者的主体性—陶渊明诗歌英译文本的分析讨论
作者:暂无 来源:苏州大学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Translator  Gadamer’s  Hermeneutics 
描述:近年来随着翻译学的文化转向,译者主体性逐步受到国内外翻译学者的关注而成为了翻译界热烈讨论的话题之一。本文以译者主体性问题为研究对象,在总结以往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首先讨论“谁是翻译中的主体”这个问题,界定译者主体性的概念,说明译者主体性发挥的必然性和主要性。 然而任何论题的讨论都有它的理论基础,译者主
全文:了陶渊明诗歌的不同译本,总结出译者主体性几乎无处不在,译者尝试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主体性。然而必须承认的是无论译者如何发挥其主体性,其翻译的作品都不可能完美无瑕,译者主体性的发挥需要把握好翻译过程中其它因素的协调。
陶渊明
作者:暂无 来源:中文自修(中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诗人  时代思潮  辞赋家  晚年  别号  陶渊明  家庭环境  外祖父 
描述:陶渊明(365-427),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潜,东晋著名诗人,辞赋家。幼年时母亲居住在外祖父孟嘉家里,孟嘉是当时的名士,在思想为人方面给予陶渊明极大的影响。在家庭环境时代思潮的双重作用下,陶渊明接受了儒道两家思想,养成了“猛志逸四海”和“性本爱丘山”的两种不同的志趣。[第一段]
全文:陶渊明(365-427),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潜,东晋著名诗人,辞赋家。幼年时母亲居住在外祖父孟嘉家里,孟嘉是当时的名士,在思想为人方面给予陶渊明极大的影响。在家庭环境时代思潮的双重作用下,陶渊明接受了儒道两家思想,养成了“猛志逸四海”和“性本爱丘山”的两种不同的志趣。[第一段]
论李清照对陶渊明的接受
作者: 唐月琴  来源:湖南社会科学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静治堂  菊花  易安  归来堂 
描述:李清照二个室名“归来堂”、“静治堂”一个自号“易安居士”都出自于陶渊明的作品;李清照爱喝酒,喜赏菊也陶渊明如出一辙。在李清照的生活和作品中常常可见陶渊明的痕迹影响。本文从室名自号作品两个方面论述李清照对陶渊明的接受。
全文:李清照二个室名“归来堂”、“静治堂”一个自号“易安居士”都出自于陶渊明的作品;李清照爱喝酒,喜赏菊也陶渊明如出一辙。在李清照的生活和作品中常常可见陶渊明的痕迹影响。本文从室名自号作品两个方面论述李清照对陶渊明的接受。
[0图]石涛陶渊明诗意图册
作者:   石涛绘 故宫博物院  来源:北京:紫禁城出版社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清代  作品集  中国  中国画 
描述: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四僧”代表画家石涛绘画的精品册页。彩色精印。附有大量局部图及故宫专家撰写的相关介绍鉴赏文章。
全文: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四僧”代表画家石涛绘画的精品册页。彩色精印。附有大量局部图及故宫专家撰写的相关介绍鉴赏文章。
玄学陶渊明的田园诗——陶渊明诗歌风格探源
作者: 李开明  来源: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诗歌风格  陶渊明  田园诗  玄学 
描述:陶渊明,在中国古典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其田园诗影响深远。为世人耳熟能详的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不仅表现了诗人平静悠闲、自由自在的目标追求和生活情趣,同时也道出了诗人返朴守真、任性自然的哲理,陶渊明在平淡中饱含着炽热思想感情和浓郁生活气息的诗歌风格,应该说和老、庄哲学是一脉相承的,陶渊明的
全文:陶渊明,在中国古典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其田园诗影响深远。为世人耳熟能详的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不仅表现了诗人平静悠闲、自由自在的目标追求和生活情趣,同时也道出了诗人返朴守真、任性自然的哲理,陶渊明在平淡中饱含着炽热思想感情和浓郁生活气息的诗歌风格,应该说和老、庄哲学是一脉相承的,陶渊明的田园诗深深烙下了东汉“玄学”的印记,形成了朴素自然的特点,创造出一种“静穆”的美学境界。
魏晋的隐逸文化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
作者: 朱秋萍  来源: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陶渊明  隐逸文化  魏晋 
描述:魏晋时期的隐逸文化是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产生的重要背景,同样,这篇文章也反映了魏晋时期隐逸文化的时代特点。《归去来兮辞》反映了魏晋时期知识分子弃儒入道的总体趋向,但并不是向佛道的回归。
全文:魏晋时期的隐逸文化是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产生的重要背景,同样,这篇文章也反映了魏晋时期隐逸文化的时代特点。《归去来兮辞》反映了魏晋时期知识分子弃儒入道的总体趋向,但并不是向佛道的回归。
魏晋的隐逸文化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
作者: 朱秋萍  来源:语文学刊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陶渊明  隐逸文化  魏晋 
描述:魏晋时期的隐逸文化是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产生的重要背景,同样,这篇文章也反映了魏晋时期隐逸文化的时代特点。《归去来兮辞》反映了魏晋时期知识分子弃儒入道的总体趋向,但并不是向佛道的回归。
全文:魏晋时期的隐逸文化是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产生的重要背景,同样,这篇文章也反映了魏晋时期隐逸文化的时代特点。《归去来兮辞》反映了魏晋时期知识分子弃儒入道的总体趋向,但并不是向佛道的回归。
上页 1 2 3 ... 13 14 15 ... 19 20 21 下页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