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
试论陶渊明诗歌的审美意识
-
作者:
杨晓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诗歌 审美意识 陶渊明
-
描述:在陶渊明的诗作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于世间风景的审美观照,而作者的审美理想就寄托和浸淫在这些诗作之中。陶渊明的诗句在人格的审美层面上做到了儒道互补,在田园的审美层面上虚静淡然,在社会的审美层面上则和谐敦厚,为我们留下珍贵的精神食粮和美学范本。本文分析了陶渊明审美意识的渊源,并在此基础上详细阐述了陶渊明
-
全文:在陶渊明的诗作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于世间风景的审美观照,而作者的审美理想就寄托和浸淫在这些诗作之中。陶渊明的诗句在人格的审美层面上做到了儒道互补,在田园的审美层面上虚静淡然,在社会的审美层面上则和谐敦厚,为我们留下珍贵的精神食粮和美学范本。本文分析了陶渊明审美意识的渊源,并在此基础上详细阐述了陶渊明诗歌中的人格审美意识、田园审美意识以及社会审美意识。
-
试论陶渊明诗歌的审美意识
-
作者:
杨晓 来源:名作欣赏(中旬)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诗歌 审美意识 陶渊明
-
描述:在陶渊明的诗作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于世间风景的审美观照,而作者的审美理想就寄托和浸淫在这些诗作之中。陶渊明的诗句在人格的审美层面上做到了儒道互补,在田园的审美层面上虚静淡然,在社会的审美层面上则和谐敦厚,为我们留下珍贵的精神食粮和美学范本。本文分析了陶渊明审美意识的渊源,并在此基础上详细阐述了陶渊明
-
全文:在陶渊明的诗作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于世间风景的审美观照,而作者的审美理想就寄托和浸淫在这些诗作之中。陶渊明的诗句在人格的审美层面上做到了儒道互补,在田园的审美层面上虚静淡然,在社会的审美层面上则和谐敦厚,为我们留下珍贵的精神食粮和美学范本。本文分析了陶渊明审美意识的渊源,并在此基础上详细阐述了陶渊明诗歌中的人格审美意识、田园审美意识以及社会审美意识。
-
对比分析田园诗之叶芝的《湖中的茵纳斯弗利岛》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
作者:
许秋萍 来源:译苑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现实主义 浪漫主义 田园诗
-
描述:本文从中西方田园诗角度出发,选取了叶芝的《湖中的茵纳斯弗利岛》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组诗之一进行对比分析.在欣赏优美诗句的同时,得出中西方田园诗中的一些异同.叶芝在的这首田园诗中,从浪漫主义的角度
-
全文:本文从中西方田园诗角度出发,选取了叶芝的《湖中的茵纳斯弗利岛》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组诗之一进行对比分析.在欣赏优美诗句的同时,得出中西方田园诗中的一些异同.叶芝在的这首田园诗中,从浪漫主义的角度
-
从陶渊明诗文自然美看其建构和谐的精神家园
-
作者:
卫雪利 来源:小说评论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陶渊明诗文 精神家园 建构 自然和谐 陶诗 田园生活 和谐美 自然美 思想影响 人与自然
-
描述:陶渊明诗文蕴藏着丰富的自然和谐美。朱熹在《朱子语类》中指出:"渊明诗平淡,出于自然。"陶诗是一幅幅和谐美丽的自然风景画;陶诗展现了人美、自然美、人和自然的和谐美,体现了陶渊明一尘不染的精神世界;陶诗再现了陶渊明建构和谐的精神生活家园的过程。
-
全文:陶渊明诗文蕴藏着丰富的自然和谐美。朱熹在《朱子语类》中指出:"渊明诗平淡,出于自然。"陶诗是一幅幅和谐美丽的自然风景画;陶诗展现了人美、自然美、人和自然的和谐美,体现了陶渊明一尘不染的精神世界;陶诗再现了陶渊明建构和谐的精神生活家园的过程。
-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一赏析陶渊明《杂诗·其-》
-
作者:
郭艳萍 来源:现代语文·文学研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杂诗(其一) 陶渊明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这首诗写在陶渊明的晚年,诗歌虽然字数不多,但充分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理解。人在晚年,都会总结一下自己的人生,诗人回首自己
-
全文:杂诗(其一) 陶渊明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这首诗写在
-
陶渊明诗风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
作者:
杨晓 来源:大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田园 诗歌 影响 陶渊明
-
描述:文化的传统张力是异常强烈的,可以穿越漫长的历史时间和纷繁复杂的社会时代变迁,以独特而顽强的精神内核传承并影响着后世.本文以陶渊明的诗风为切入点,通过对其整体风格的介绍,并佐以时代背景的阐述,探讨陶诗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
全文:文化的传统张力是异常强烈的,可以穿越漫长的历史时间和纷繁复杂的社会时代变迁,以独特而顽强的精神内核传承并影响着后世.本文以陶渊明的诗风为切入点,通过对其整体风格的介绍,并佐以时代背景的阐述,探讨陶诗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
浅议田园诗人陶渊明的自然观
-
作者:
李晓娟 来源: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自然观 陶渊明 田园诗
-
描述:陶渊明是我国古代第一位田园诗人,他在田园诗歌中体现出了独特的自然观.陶渊明的自然观有三个着力点:自然是美和善的;自然有"真",是灵魂的归宿;人面对自然应"委运化迁".
-
全文:陶渊明是我国古代第一位田园诗人,他在田园诗歌中体现出了独特的自然观.陶渊明的自然观有三个着力点:自然是美和善的;自然有"真",是灵魂的归宿;人面对自然应"委运化迁".
-
从陶渊明诗文中看其真实淡然的人生
-
作者:
刘璞 来源:现代语文(文学研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真实 陶渊明 恬淡 人生
-
描述:陶渊明的一生,志真,性真,情真,人真,诗文真。他以哲人的智慧悟彻了宇宙和生命,才有了一个自由真实而又恬淡自然的诗意人生。
-
全文:陶渊明的一生,志真,性真,情真,人真,诗文真。他以哲人的智慧悟彻了宇宙和生命,才有了一个自由真实而又恬淡自然的诗意人生。
-
论陶渊明诗文备受后人推崇的深层原因
-
作者:
何鲜贵 傅满仓 来源:甘肃高师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隐士形象 推崇 诗化的生活 中国传统文人
-
描述:对陶渊明诗文的研究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奇特现象。他的诗文备受后人的推崇,关于这一问题前人早有论述,现就这种现象形成的原因基本抛开他的诗歌作品本身所取得的成就进行讨论。他的诗文之所以影响如此之大,除了陶渊明的人格魅力对后世的影响之外,更重要的原因是其隐士形象首先被中国传统文人接受和他所追求的理想生活方
-
全文:对陶渊明诗文的研究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奇特现象。他的诗文备受后人的推崇,关于这一问题前人早有论述,现就这种现象形成的原因基本抛开他的诗歌作品本身所取得的成就进行讨论。他的诗文之所以影响如此之大,除了陶渊明的人格魅力对后世的影响之外,更重要的原因是其隐士形象首先被中国传统文人接受和他所追求的理想生活方式为中国传统文人提供了一种典范的生活方式,为他们构建了一个精神的家园和灵魂的归宿,有了他们的首先接受才使得陶渊明诗文备受后人推崇
-
《诗经》《庄子》与陶渊明的幽默论
-
作者:
苗慧 来源: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庄子》 幽默 《诗经》 《陶渊明集》
-
描述:本文共分四章,第一章通过对幽默与讽刺、滑稽的同异辨析,对幽默的内涵做出基本界定,总结出喜剧性、悲剧性和崇高性是幽默必须同时具备的,三者所占比重又决定了幽默的高下层次。以下三章选择《诗经》、《庄子》、《陶渊明集》这三个极能体现幽默精神的文本,来分析不同时期的幽默风格。希望通过对唐前幽默风格地梳理,以加
-
全文:本文共分四章,第一章通过对幽默与讽刺、滑稽的同异辨析,对幽默的内涵做出基本界定,总结出喜剧性、悲剧性和崇高性是幽默必须同时具备的,三者所占比重又决定了幽默的高下层次。以下三章选择《诗经》、《庄子》、《陶渊明集》这三个极能体现幽默精神的文本,来分析不同时期的幽默风格。希望通过对唐前幽默风格地梳理,以加深幽默内涵的理解。另外,对文本本身也是换个角度审视:《诗经》中的作者们已经十分擅长“善戏谑兮,不为虐兮”,他们或用机巧隐晦的语言旁敲侧击,或把可笑可鄙的事穷形尽相地描绘出来,以引导人们在友好的开怀一笑中,对对象进行含蓄的批评。无论是揶揄当权者,调侃各色人等的可笑情状,还是开自己的玩笑,都是那么新鲜活泼、生动有趣,开创了我国文学的幽默传统。其后的《庄子》、《陶渊明集》分别代表了他们那个时代幽默的最高成就,二者不同的幽默特色,又恰好代表了目前划分幽默的两大体系——硬幽默、软幽默。即庄子散文开创了“带着几分诙谐的”以丑为美的传统,此举既不是带有审丑怪癖的荒诞无聊,也不是单纯滑稽玩世的浅薄玩笑,而是埋在游戏之言下的激愤与嘲讽,荒唐之中浸着辛酸。这是庄子基于对人生悲剧性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在以可笑可悯的态度,表达着对人类困境的幽默调侃。陶渊明则开启了“诗化自适”的幽默,至此庄子孤高绝望的嘲笑也就变成了温婉轻松的解嘲。也就是说:面对人生的不完美:人事的乖讹、处境的凄凉、抱负无从寄托的苦闷,幽默家们不选择在风景琴酒的娱乐感官中麻醉自己、逃避现实,而是始终立足现实,保持直面困境的勇气,在对人事矛盾深刻理解的基础上,以批判的眼光,调侃各种形式的可笑可悲,表达着抗争的力量。他们正视矛盾而又不凝滞于矛盾,对矛盾的处境有批判也有和解、有悲悯也有无奈、有自怜也有自傲,于是能在自嘲自解的动态平衡中“使灰色暗淡的人生也罩上一层柔和的金光”。正如林语堂先生所说:陶渊明是“晋末成熟的幽默之大诗人”,我国的幽默发展到晋末陶渊明就已经成熟了,再经杜甫、韩愈、苏轼、辛弃疾等大家根据自己不同的特色,加以不同程度的继承丰富,经过俳优戏、滑稽词的酝酿,到元曲蔚为大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