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九江市图书馆陶渊明特色库!
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尊农农 诗意栖居:论陶渊明的田园农事诗
作者: 魏丽苹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精神家园  田园生活  农事诗  中国文学史  魏晋南北朝  陶渊明  文学成就  农业劳动  王国维  天才诗人 
描述:学问,助之德性,始能产真正之大文学,此屈子、渊明、子美、子瞻等,所以旷世而不一遇也",推崇赞誉之情
全文:学问,助之德性,始能产真正之大文学,此屈子、渊明、子美、子瞻等,所以旷世而不一遇也",推崇赞誉之情,无以复加。王国维之所以称许陶渊明,不仅是因为诗人突出的文学成就,更
陶渊明与华兹华斯的不同自然观:《饮酒·五》与《致杜鹃》之比较
作者: 马潇  来源:北方文学(下半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比较  《致杜鹃》  华兹华斯  陶渊明  《饮酒·其五》 
描述:陶渊明和威廉·华兹华斯分别是中国和英国著名的田园诗人。无论在东方或西方,陶渊明和华兹华斯的田园诗都享有很高的赞誉,受到高度的关注。他们的许多诗作成为经久不衰的名篇佳句。《饮酒·五》和《致杜鹃》为例,结合两位诗人所受的不同哲学影响和不同的文化背景,比较分析,指出他们不同的自然观及原因。
全文:陶渊明和威廉·华兹华斯分别是中国和英国著名的田园诗人。无论在东方或西方,陶渊明和华兹华斯的田园诗都享有很高的赞誉,受到高度的关注。他们的许多诗作成为经久不衰的名篇佳句。《饮酒·五》和《致杜鹃》为例,结合两位诗人所受的不同哲学影响和不同的文化背景,比较分析,指出他们不同的自然观及原因。
陶渊明“性不解音”新解
作者: 李小荣  来源: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灵宝“玉音”  陶渊明  “性不解音” 
描述:《宋书》、《晋书》、《南史》等史书皆有陶渊明"不解音声"、"性不解音"的记载,但从诗文作品看,陶氏是精通音乐的,尤其是古琴艺术。对此矛盾,历来治陶者的解释是史书有误。本文则从道教音乐出发,指出陶渊明所不解的是灵宝"玉音"。易言之,陶渊明精通的是世俗琴,而非宗教音乐。
全文:《宋书》、《晋书》、《南史》等史书皆有陶渊明"不解音声"、"性不解音"的记载,但从诗文作品看,陶氏是精通音乐的,尤其是古琴艺术。对此矛盾,历来治陶者的解释是史书有误。本文则从道教音乐出发,指出陶渊明所不解的是灵宝"玉音"。易言之,陶渊明精通的是世俗琴,而非宗教音乐。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简析陶渊明诗歌语言的白描艺术
作者: 张鹏丽 陈明富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白描艺术  陶渊明  大音希声  诗歌语言  大象无形 
描述:陶渊明诗歌今存一百多首,多为五言诗,从内容上可分为饮酒诗、咏怀诗和田园诗三类。这三类诗歌处处体现了高超的白描艺术,语言洗练质朴、清新自然,信手拈来,尽显神韵,达到了一种化境,可谓"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陶渊明诗歌的白描艺术深受汉乐府诗的影响。
全文:陶渊明诗歌今存一百多首,多为五言诗,从内容上可分为饮酒诗、咏怀诗和田园诗三类。这三类诗歌处处体现了高超的白描艺术,语言洗练质朴、清新自然,信手拈来,尽显神韵,达到了一种化境,可谓"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陶渊明诗歌的白描艺术深受汉乐府诗的影响。
一语天然万古新 豪华落尽见真淳:陶渊明《归园田居》五首赏析
作者: 吕蕴鸽  来源:金秋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赏析  庄稼  作者  园田居  描写  陶渊明  田园诗  真淳  农村生活  自然 
描述:陶渊明(约365-427年),字元亮,号五柳先生。29岁那年因家贫无计而出仕,此后13年中,出仕辞官反复多次。41岁出任彭泽县令,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而自我解职,从此彻底归隐。陶渊明早年也怀有济世之,只是当时的东晋社会已进入后期,官场势利恶浊,理想无从实现,加之个性任真自然,脱俗为怀,不能忍受官场
全文:陶渊明(约365-427年),字元亮,号五柳先生。29岁那年因家贫无计而出仕,此后13年中,出仕辞官反复多次。41岁出任彭泽县令,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而自我解职,从此彻底归隐。陶渊明早年也怀有济世之
浅说陶渊明的孤独
作者: 张启婷  来源:文学界(理论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生死  孤独  陶渊明  思想  感情 
描述:陶渊明历来隐士彰显,诗文平淡冲和。但细读陶渊明诗文,倒觉得其文中所体现的更多的是他难以排遣的浓郁的孤独。本文试图从思想、感情和对生死的关怀方面讨论陶渊明孤独的不可避免和孤独的体现。
全文:陶渊明历来隐士彰显,诗文平淡冲和。但细读陶渊明诗文,倒觉得其文中所体现的更多的是他难以排遣的浓郁的孤独。本文试图从思想、感情和对生死的关怀方面讨论陶渊明孤独的不可避免和孤独的体现。
张衡和陶渊明归隐心态探析:《归田赋》和《归去来兮辞》为中心
作者: 蔡德莉  来源: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归隐  陶渊明  张衡  集体无意识 
描述:张衡的《归田赋》与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均述归隐之。结合相关社会历史背景以及西方心理学"集体无意识"可探析张衡和陶渊明二者的归隐心态之异同。
全文:张衡的《归田赋》与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均述归隐之。结合相关社会历史背景以及西方心理学"集体无意识"可探析张衡和陶渊明二者的归隐心态之异同。
「前隐逸」与「後仕宦」的视野递换:陶渊明官游主题中出处记忆的造现
作者: 叶常泓  来源:中央大学人文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出处  记忆  陶渊明  宦游  商隐逸  後仕宦 
描述:陶渊明(365?-427)於壮年十余载间尝经「三出四处」之跌宕,而其宦游为主题或明确涉及宦游的诗赋,今存十一。此诸作品,再现了陶渊明透过若干诡谲多层的修饰技巧、传播策略及意义建构,而重新编辑、变造的出处记忆。在标示撰於宦游途中的作品里,陶渊明立足於「前隐逸」的视野而描述宦避、追念归田,经过正面化
全文:陶渊明(365?-427)於壮年十余载间尝经「三出四处」之跌宕,而其宦游为主题或明确涉及宦游的诗赋,今存十一。此诸作品,再现了陶渊明透过若干诡谲多层的修饰技巧、传播策略及意义建构,而重新编辑、变造
「前隐逸」与「後仕宦」的视野递换-陶渊明宦游主题中出处记忆的造现
作者: 葉常泓  来源:中央大学人文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出处  前隐逸  记忆  陶渊明  宦游  後仕宦 
描述:陶渊明(365?-427)於壮年十余载间尝经「三出四处」之跌宕,而其宦游为主题或明确涉及宦游的诗赋,今存十一。此诸作品,再现了陶渊明透过若干诡谲多层的修饰技巧、传播策略及意义建构,而重新编辑、变造的出处记忆。在标示撰於宦游途中的作品裡,陶渊明立足於「前隐逸」的视野而描述宦游、追念归田,经过正面化
全文:陶渊明(365?-427)於壮年十余载间尝经「三出四处」之跌宕,而其宦游为主题或明确涉及宦游的诗赋,今存十一。此诸作品,再现了陶渊明透过若干诡谲多层的修饰技巧、传播策略及意义建构,而重新编辑、变造
自传:由史学而至文学的第一篇: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作者: 于海峰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不求甚解  白居易  司马迁  叙述模式  史传文学  自传  典型事例  陶渊明  传记作品  史学 
描述:刘知几在《史通.序传》中说:"作者自序,流出于中古乎?屈原离骚经,首章上陈氏族,下列族考;先述厥生,次显名字。自叙发迹,实基于此。降及司马相如,始自叙为传。然其所叙者,但记自少及长,立身行事而
全文:刘知几在《史通.序传》中说:"作者自序,流出于中古乎?屈原离骚经,首章上陈氏族,下列族考;先述厥生,次显名字。自叙发迹,实基于此。降及司马相如,始自叙为传。然其所叙者,但记自少及长,立身行事而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