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九江市图书馆陶渊明特色库!
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陶渊明对佛教的态度
作者: 顾农  来源: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释慧远  《形影神》  西方净土  对佛教态度  陶渊明  十八贤  庐山  遗民  莲社  文史研究 
描述:《莲社高贤传》所载陶渊明与高僧慧远法师等人结莲社一事虽与事实不符,但从中仍可反映出渊明对佛教态度的“通性之真实”。他不赞成放弃世俗生活的乐趣入念佛坐禅,但并不排斥佛教的许多精义。他追求生活与心灵的自由自在,与后来的禅宗宗旨颇切合。由此观之,他的思想境界比慧远法师等人要高明得多。
全文:《莲社高贤传》所载陶渊明与高僧慧远法师等人结莲社一事虽与事实不符,但从中仍可反映出渊明对佛教态度的“通性之真实”。他不赞成放弃世俗生活的乐趣入念佛坐禅,但并不排斥佛教的许多精义。他追求生活与心灵的自由自在,与后来的禅宗宗旨颇切合。由此观之,他的思想境界比慧远法师等人要高明得多。
浅说陶渊明诗酒精神
作者: 郭序文  来源:兵团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归去来兮辞》  本真存在  个体存在  传统思想  《拟挽歌辞》  陶渊明  知天乐命  诗酒精神  “真”  《陶渊明集序》 
描述:南山脚下,一个不惑之年的中年男子,头戴竹笠,腰悬酒壶、采菊于东篱之边,表现出一副知天乐命、悠然自得的神情.他就是“心远地自偏”(《饮酒》其五)的陶潜,一位为后世人所景仰、所推崇备至、争相效仿的田园诗派的先祖.陶渊明出身于世宦之家,家道中贫,幼年饱学《老》《庄》《六经》,深受儒、道两家传统思想的影
全文:南山脚下,一个不惑之年的中年男子,头戴竹笠,腰悬酒壶、采菊于东篱之边,表现出一副知天乐命、悠然自得的神情.他就是“心远地自偏”(《饮酒》其五)的陶潜,一位为后世人所景仰、所推崇备至、争相效仿的田园诗派的先祖.陶渊明出身于世宦之家,家道中贫,幼年饱学《老》《庄》《六经》,深受儒、道两家传统思想的影
顺其自然心自安:——陶渊明《饮酒·其五》赏析
作者:暂无 来源:吐哈石油报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骆玉明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东晋末,在玄学的背景中,陶渊明的诗开始表现一种新人生观
全文:骆玉明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东晋末,在玄学的背景中,陶渊明的诗开始表现一种新人生观
陶渊明研究情况介绍:30年来陶渊明讨论和研究的回顾
作者: 陈言  来源:东方丛刊(1997年第1、2辑 总第十九、二十辑)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陶潜(公元365—427),字渊明,或曰名渊明,字元亮,东晋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历仕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令,中年辞官归隐,躬耕自资,最后寂寞地死去。陶渊明的时代,文坛上滋长了虚华浮艳的形式主义风气,旨归老庄的玄言诗和寄情闲适的山水诗风靡一时,而陶渊明却能独树一帜,成为中国文学史上屈指可
全文:陶潜(公元365—427),字渊明,或曰名渊明,字元亮,东晋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历仕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令,中年辞官归隐,躬耕自资,最后寂寞地死去。陶渊明的时代,文坛上滋长了虚华浮艳的形式主义风气,旨归老庄的玄言诗和寄情闲适的山水诗风靡一时,而陶渊明却能独树一帜,成为中国文学史上屈指可数的伟大诗人和散文大师。随着陶渊明在文学
论陶渊明诗文的文法自然美
作者: 吕相康  来源:黄石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其他方法  陶渊明诗文  写作方法  文法  三十年  审美对象  自然美  审美主体  作品  随物赋形 
描述:诗文的写法没有一成不变的定格,它总会因景、因事、因情、因意、因理而变。苏轼说他自己的文章如万斛泉源,不择地势而自然流动,“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经进东坡文集中略》)“随物赋形”就是没有固定的形式、方法、方式,只能随机应变。他还说自己所能掌握的写作方
全文:诗文的写法没有一成不变的定格,它总会因景、因事、因情、因意、因理而变。苏轼说他自己的文章如万斛泉源,不择地势而自然流动,“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经进东坡文集中略》)“随物赋形”就是没有固定的形式、方法、方式,只能随机应变。他还说自己所能掌握的写作方法,只是“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止”,其他方法自己也说不清。(同上)黄子云认为诗文的写作方法就象变化无穷的“太极”,能演变出宇宙间万事万物,但没有一件事物是相同的。“故一题有一义,一章有一格,一句有一法。虽一而至十,十而至千百,毋沿袭,勿雷同。如天之生人,亿万耳目口鼻,方寸闾,自无毫发之相似者。”(《野鸿诗的》)苏轼和黄子云的这些
试论陶渊明的田园诗和华兹华斯的自然诗
作者: 裴晓虎  来源: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山西焦化集团有限公司  隐逸诗人  华兹华斯  陶渊明  田园诗  桂冠诗人  文学史  文艺美学  诗歌理论  自然诗 
描述:在中外文学史上虽不乏写景状物的诗人,但陶渊明和华兹华斯能在当时独树一帜并流传后世,其地位是肯定的。在“采菊东篱下”的诗情画意中,暮辉远淡,气交融,陶氏把一个躬耕者的人格意念完全浸入物中,终达“欲辩
全文:在中外文学史上虽不乏写景状物的诗人,但陶渊明和华兹华斯能在当时独树一帜并流传后世,其地位是肯定的。在“采菊东篱下”的诗情画意中,暮辉远淡,气交融,陶氏把一个躬耕者的人格意念完全浸入物中,终达“欲辩
重读陶渊明
作者: 吴泽顺  来源:书屋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精神家园  美学价值  葡萄酸  门阀势力  生命的本质  陶渊明  大学生  兼济天下  艺术个性  文人 
描述:中文系大学生自然是要读陶渊明的,但在改革伊始,人人进取的年代,对这位成天只知采菊东篱、有酒自斟的“中国第一大隐”,着实有几分不屑。不就是官场不得意,跑回乡下说朝市的葡萄酸么?比起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来,简直不啻天壤之别。自己发发牢骚倒也罢了,连累后代文人也群起效尤,动辄“达则
全文:中文系大学生自然是要读陶渊明的,但在改革伊始,人人进取的年代,对这位成天只知采菊东篱、有酒自斟的“中国第一大隐”,着实有几分不屑。不就是官场不得意,跑回乡下说朝市的葡萄酸么?比起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来,简直不啻天壤之别。自己发发牢骚倒也罢了,连累后代文人也群起效尤,动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或上山,或下乡,或寄迹山水,或结庐而居。清代有个袁子才,居然用官换来个破园子(随园),在里面娱情养性。这不都是陶老夫子带的头么?
陶渊明由仕而隐心理历程探析
作者: 李霜琴  来源:古籍研究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悠然见南山  采菊东篱下  中国文学史  南岳  隐者  隐逸诗  济苍生  心理历程  隐逸传  刘敬宣 
描述: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杰出的诗人和散文家。在他的思想和生活中,隐逸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他的生前好友颜延之曾称他为"南岳之幽居者"~①,稍后的沈约又把他请进《宋书·隐逸传》,而钟嵘更冠之以"古今隐逸诗人之宗"~②的美称。此后,陶渊明隐逸的名气越来越大,成为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隐。千百年来,陶渊明一直以
全文: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杰出的诗人和散文家。在他的思想和生活中,隐逸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他的生前好友颜延之曾称他为"南岳之幽居者"~①,稍后的沈约又把他请进《宋书·隐逸传》,而钟嵘更冠之以"古今隐逸诗人之宗"~②的美称。此后,陶渊明隐逸的名气越来越大,成为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隐。千百年来,陶渊明一直以一个"隐者"的形象存在于人们的心目中;而人们在谈到他的隐逸时,也总是着眼于他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③那悠然陶然、飘然出世的一面。对此,鲁迅曾提出批评,指出陶渊明"在后人的心目中,实在飘逸得太久了"~④。诚然,陶渊明不如人们想象得那么飘逸和超然物外,他的隐逸实际上经历了一番异常艰苦曲折的心理历程。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