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
隐遁和隐逸:陶渊明归隐的两个阶段
-
作者:
石先进 来源:上饶师专学报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生活道路 古代文人 江州祭酒 士大夫 陶渊明 寄情山水 中国古典文学 自然山水 生活模式 刘敬宣
-
描述:隐遁和隐逸:陶渊明归隐的两个阶段石先进归隐是古代文人的一种重要生活方式,但过去的正史野史只记“隐途传”“逸士传”,忽视了归隐有隐通和隐逸之分,似乎把问题简单化了。这既掩盖了事物的真相,又不利于研究的深入。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的陶渊明,就以从隐遁...
-
全文:隐遁和隐逸:陶渊明归隐的两个阶段石先进归隐是古代文人的一种重要生活方式,但过去的正史野史只记“隐途传”“逸士传”,忽视了归隐有隐通和隐逸之分,似乎把问题简单化了。这既掩盖了事物的真相,又不利于研究的深入。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的陶渊明,就以从隐遁...
-
陶渊明和他的田园建构:兼论陶渊明的终极关怀及其现代属性
-
作者:
章海生 来源: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田园建构 人文意义 田园崇拜 田园诗
-
描述:陶渊明在古典诗人中第一次将中国士大夫内在性格冲突中摆脱社会通用文化,寻求文人特有的精神家园的这一面发挥到淋漓尽致的程度,使之成为知识分子精神的一种象征,他的田园诗也因为表达了这种近年纯粹的精神乌托邦的理想追求,为此后一千多年的中国文学奠定了一个永恒的艺术范式。
-
全文:陶渊明在古典诗人中第一次将中国士大夫内在性格冲突中摆脱社会通用文化,寻求文人特有的精神家园的这一面发挥到淋漓尽致的程度,使之成为知识分子精神的一种象征,他的田园诗也因为表达了这种近年纯粹的精神乌托邦的理想追求,为此后一千多年的中国文学奠定了一个永恒的艺术范式。
-
建构人生的自然——从个性因素看陶渊明之归隐二题
-
作者:
裴登峰 来源:青海师专学报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归去来兮辞》 人生境界 人生道路 生命意识 自我价值 建构人生 《拟挽歌辞》 个性因素 陶渊明 人生理想
-
描述:建构人生的自然──从个性因素看陶渊明之归隐二题裴登峰自从钟嵘提出陶渊明是“隐逸诗人之宗”之说后,关于他的出仕与归隐的探究就一直歧异纷呈,仁智互见。概括地说,对陶渊明出佳的基本动因或真实原因的讨论大致有两种看法:一是因家贫,为口腹。二是同其他众多的古代...
-
全文:建构人生的自然──从个性因素看陶渊明之归隐二题裴登峰自从钟嵘提出陶渊明是“隐逸诗人之宗”之说后,关于他的出仕与归隐的探究就一直歧异纷呈,仁智互见。概括地说,对陶渊明出佳的基本动因或真实原因的讨论大致有两种看法:一是因家贫,为口腹。二是同其他众多的古代...
-
群山连绵 后有奇峰——陶渊明、谢灵运山水田园之作的前奏
-
作者:
朱新法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谢灵运 创作经验 东晋 艺术价值 陶渊明 诗序 山水田园诗 庐山 作品 山水诗
-
描述:除了西晋的石崇在《金谷诗序》、东晋的王羲之在《兰亭序》中写到山水泉石之美外,现存的晋人篇什中尚有不少可称得上是山水田园诗的作品,这一方面说明陶渊明、谢灵运诸公的山水田园之作并非突兀而起的奇峰
-
全文:除了西晋的石崇在《金谷诗序》、东晋的王羲之在《兰亭序》中写到山水泉石之美外,现存的晋人篇什中尚有不少可称得上是山水田园诗的作品,这一方面说明陶渊明、谢灵运诸公的山水田园之作并非突兀而起的奇峰
-
躬耕生活的真实记录——读陶渊明《乞食》
-
作者:
周建忠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赏析 借贷过程 清代 陶渊明 颜延之 古诗 生活贫困 遗赠 真实记录 新矛盾
-
描述: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主人解余意,遗赠岂虚来?谈谐终日夕,觞至辄倾杯; 情欣新知欢,言咏遂赋诗。感子漂母惠,愧我非韩才; 衔戢知何谢,冥报以相贻。清代张荫嘉《古诗赏析》云:"此向人借贷,感人遗赠留饮而作,题云‘乞食’,盖乞借于人以为食计,非真丐人食也。"其说颇确。乞食,并非
-
全文:",亲自参加许多劳动,而且还曾"灌畦鬻蔬"、"织絇纬萧"(颜延之《陶征士诔》),但效果极不理想,如"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种稻子则
-
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论陶渊明田园诗对中国诗境的开拓
-
作者:
刘启云 来源:江汉论坛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文心雕龙 人生解脱 谢灵运 山水自然 山水诗派 陶渊明 诗歌创作 田园诗 玄言诗 中国诗境
-
描述:在南朝晋、宋诗坛,出现过两位卓尔不群的大诗人,一个是开创了山水诗派的谢灵运,一个则是田园诗派的奠基者陶渊明。尽管他们的创作题材不同,美学理想、审美情趣与艺术追求也迥异,但是他们在推进玄言诗从枯燥地敷陈庄玄名理,到理思哲辨向着诗人的审美对象、主体情感靠拢、渐浸直至浑然融洽的纵深演进过程中,都表现出非凡
-
全文:体。是以世极遭,而辞意夷泰,诗必柱下之旨归,赋乃漆园之义疏。《文心雕龙·时序》)而大多数的玄言诗都是枯燥的直陈玄理:大朴无象,钻之者鲜。玄风虽存,微言靡演。边美哲人,测深钩缅。谁谓道辽,得之无远。这是东晋
-
张飞与陶渊明
-
作者:
俞风 来源: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张飞 五斗米 《三国演义》 督邮 黑暗现实 刘备 饔飧不继 陶渊明 民主新路 知识分子
-
描述:张飞与陶渊明,一个是三国时人,一个是东晋末人,相差二百余年;一个是武将,一个是文士,隔行如隔山。把他们二位相提并论,似有点风马牛不相及。然而,他们中间有个牵线搭桥的,这就是督邮。 督邮,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上面派来负责考察下属政绩的官员。《三国演义》载,刘备任定州安喜县尉时,督邮来了,百般勒索,作威
-
全文:,也来了一位督邮,大概也不是善茬,吏请“柬带见之”,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惹不起,躲得起,渊明解绶去官,赋《归去来》,“种豆南山下”去了。一武一文,方式不同,却都是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与反抗。
-
论陶渊明自然率真的人生态度
-
作者:
李文河 傅杰 来源:张家口师专学报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归园田居》 仕隐 自然率真 《咏贫士》 仕与隐 人生态度 “真人” 陶渊明 纵浪大化
-
描述:陶渊明曾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珍贵的文学遗产,然而千百年来他为人推崇备至首先还在于他人格的伟大.梁萧统指出:陶渊明“语时事则指而可想,论怀抱则旷而且真.加以贞志不休,安道苦节,不以躬耕为耻,不以无财为病.自非大贤笃志,与道汗隆,孰能如此乎?”这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早对陶所作的公正评价,也是最为得道之言.得到如
-
全文:老而弥坚的固穷之志.“不委曲而累已”的“济意”追求,还有那“浑身静穆”的“悠然望南山”,“金刚怒目”的“猛志固常在”,都使他的人格平淡而深厚,充实且光辉.然而人格并非老天造就的,它是时代和个人共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