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九江市图书馆陶渊明特色库!
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5)
按栏目分组
学术研究 (5)
按年份分组
2015(1)
1997(1)
1996(1)
1989(1)
1983(1)
按来源分组
黄淮学刊(社会科学版)(1)
上饶师专学报(1)
贵州文史丛刊(1)
文史知识(1)
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
相关搜索词
论二十世纪陶渊明研究第三次大开拓
作者: 魏正申  来源: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生活道路  曹道衡  治陶方法  陶渊明研究 
描述:五六十年代,中国学界出现了两次空前规模的陶渊明问题大讨论。曹道衡针对当时恣意歪曲陶渊明的不正学风,深入而全面地论析了陶渊明其人其作,提出了许多令人注目的新观点,再次捍卫和发展了本世纪的陶学理论。
全文:五六十年代,中国学界出现了两次空前规模的陶渊明问题大讨论。曹道衡针对当时恣意歪曲陶渊明的不正学风,深入而全面地论析了陶渊明其人其作,提出了许多令人注目的新观点,再次捍卫和发展了本世纪的陶学理论。
古代文人的归宿:从屈原到陶渊明
作者: 于翠玲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采菊  生活道路  魏晋风流  宋易  士不遇赋  古代文人  两汉时期  元代文人  江时  以身 
描述:当屈原以身殉志、投入汨罗江时,绝对无法想到:那一时激起的波浪会在历代文人心中产生久远难平的震荡。如果说两汉时期,文人们还在争论着屈原的归宿到底有无意义?那么,到了晋、宋易代之际,当采菊东篱、悠然自得的贫士陶渊明,以自作挽辞、平淡而终的形象,向人们昭示了一条田园隐居的生活道路之后,屈原与陶渊明,便作为
全文:的贫士陶渊明,以自作挽辞、平淡而终的形象,向人们昭示了一条田园隐居的生活道路之后,屈原与陶渊明,便作为两种不同的人生归宿的象征,成为历代文人经常加以比较的对象。这正像失意的元代文人所感慨的:"试问屈原醒,争似渊
试论陶渊明的《饮酒二十首》
作者: 肖瑞峰  来源:贵州文史丛刊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生活道路  艺术风格  重要地位  饮酒  陶渊明  思想活动  思想内容  桓玄  社会现实  十三年 
描述:《饮酒二十首》在陶渊明作品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以饱含忧愤的笔触,勾勒了诗人这一时期的思想活动及其与当时社会现实的矛盾,并且肯定了自己归隐田园的生活道路的选择。这组诗,具有丰富的思想内容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本文试图对此作一些粗浅的探讨。一《饮酒二十首》的系年迄无定论。宋汤汉《陶靖节诗集注》、今人王瑶注《陶
全文:《饮酒二十首》在陶渊明作品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以饱含忧愤的笔触,勾勒了诗人这一时期的思想活动及其与当时社会现实的矛盾,并且肯定了自己归隐田园的生活道路的选择。这组诗,具有丰富的思想内容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隐遁和隐逸:陶渊明归隐的两个阶段
作者: 石先进  来源:上饶师专学报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生活道路  古代文人  江州祭酒  士大夫  陶渊明  寄情山水  中国古典文学  自然山水  生活模式  刘敬宣 
描述:隐遁和隐逸:陶渊明归隐的两个阶段石先进归隐是古代文人的一种重要生活方式,但过去的正史野史只记“隐途传”“逸士传”,忽视了归隐有隐通和隐逸之分,似乎把问题简单化了。这既掩盖了事物的真相,又不利于研究的深入。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的陶渊明,就以从隐遁...
全文:隐遁和隐逸:陶渊明归隐的两个阶段石先进归隐是古代文人的一种重要生活方式,但过去的正史野史只记“隐途传”“逸士传”,忽视了归隐有隐通和隐逸之分,似乎把问题简单化了。这既掩盖了事物的真相,又不利于研究的深入。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的陶渊明,就以从隐遁...
陶渊明《咏贫士七首》诗主旨新探
作者: 魏正申  来源:黄淮学刊(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咏贫士  生活道路  思想矛盾  刘宋政权  人生道路  晋宋易代  主旨  坚定性  文学创作  陶渊明 
描述:陶渊明的组诗《咏贫士七首》,写于其生活历程中的关键时刻,是考察他思想和创作的重要诗篇。但是,千多年来对诗旨的论析,或囿于晋宋易代的政治变革,归旨于孤臣遗老的精神面貌,不满刘宋政权的愤慨;或过分强调当官与守穷的思想矛盾,归旨于安贫守贱、不慕荣利的情
全文:陶渊明的组诗《咏贫士七首》,写于其生活历程中的关键时刻,是考察他思想和创作的重要诗篇。但是,千多年来对诗旨的论析,或囿于晋宋易代的政治变革,归旨于孤臣遗老的精神面貌,不满刘宋政权的愤慨;或过分强调当官与守穷的思想矛盾,归旨于安贫守贱、不慕荣利的情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