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
自由是一颗藏在心中的种子:陶渊明《饮酒》
-
作者:暂无 来源:辅导员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不自由 东晋 饮酒 审美需求 陶渊明 隐士 粉丝 特殊群体 种子 山林
-
描述:【闲言碎语】据说东晋时最流行的做法是到幽美的山林中当一名隐士,显得自己低调又有深度,还能赢得粉丝们的崇敬和敬仰。那些想遁世、想成仙、想研学的学者,或者有强烈审美需求的特殊群体,通通到大山里隐居起
-
全文:【闲言碎语】据说东晋时最流行的做法是到幽美的山林中当一名隐士,显得自己低调又有深度,还能赢得粉丝们的崇敬和敬仰。那些想遁世、想成仙、想研学的学者,或者有强烈审美需求的特殊群体,通通到大山里隐居起
-
从陶渊明的诗看其人生艺术化
-
作者:
黄明芳 来源:宜春学院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诗歌 人生艺术化 陶渊明
-
描述:在文化诗学的视野里,文学与人生之间是相互建构的关系,艺术化的生活方式和人生境界一直是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的理想追求,而实现精神与心灵的艺术化则是人生艺术化的最高境界,陶渊明的诗歌正是窥探其如何实现自我人生艺术化的窗口。
-
全文:在文化诗学的视野里,文学与人生之间是相互建构的关系,艺术化的生活方式和人生境界一直是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的理想追求,而实现精神与心灵的艺术化则是人生艺术化的最高境界,陶渊明的诗歌正是窥探其如何实现自我人生艺术化的窗口。
-
陶渊明拒绝檀道济馈赠原因一二
-
作者:
王琦 来源: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兴观群怨 苏轼词
-
描述:孔子在《论语·阳货》中云:"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①寥寥数语,就十分简洁而又高度概括了以《诗经》为代表的诗歌所具有的审美功能(即"兴")、认识功能(即"观")、社会交往与心灵沟通的功能(即"群"与"怨")。其实,
-
全文:孔子在《论语·阳货》中云:"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①寥寥数语,就十分简洁而又高度概括了以《诗经》为代表的诗歌所
-
自由是一颗藏在心中的种子:陶渊明《饮酒》
-
作者:暂无 来源:辅导员(教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饮酒》 审美需求 隐居 自由 陶渊明 隐士 种子
-
描述:[闲言碎语] 据说东晋时最流行的做法是到幽美的山林中当一名隐士,显得自己低调又有深度,还能赢得粉丝们的崇敬和敬仰。那些想遁世、想成仙、想研学的学者,或者有强烈审美需求的特殊群体,通通到大山里隐居起来。陶渊明不愿为五斗米折腰,也当起了隐士。他把房屋建在人们聚居的地方,在门前栽了五棵柳树.自称“五柳先生
-
全文:[闲言碎语] 据说东晋时最流行的做法是到幽美的山林中当一名隐士,显得自己低调又有深度,还能赢得粉丝们的崇敬和敬仰。那些想遁世、想成仙、想研学的学者,或者有强烈审美需求的特殊群体,通通到大山里隐居起来
-
西西缝熊志之陶渊明
-
作者:暂无 来源:济南时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西西和《缝熊志》简介:西西,香港作家,癌症患者,因放射性治疗导致右手失灵,开始练习使用左手缝制熊偶。西西缝制的毛熊多为著名历史人物,钟离春、花木兰之外,还有嫘祖、妇好等人,集结成《缝熊志》一书。熊的穿着考究古代服饰学和历史史料,富有文化含量又趣味盎然。“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归隐之初,靖节先生的
-
全文:西西和《缝熊志》简介:西西,香港作家,癌症患者,因放射性治疗导致右手失灵,开始练习使用左手缝制熊偶。西西缝制的毛熊多为著名历史人物,钟离春、花木兰之外,还有嫘祖、妇好等人,集结成《缝熊志》一书。熊的穿着考究古代服饰学和历史史料,富有文化含量又趣味盎然。“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归隐之初,靖节先生的
-
陶渊明图像研究
-
作者:
罗洁 来源:上海大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陶渊明图像 主题传统 归去来 文人画
-
描述:本文以历代陶渊明及其相关题材的美术创作(绘画、书法)为研究对象,以大量相关文字记载和现存作品为实证,采用资料考据、图像分析与接受美学的研究方法,通过实和虚的两个方面,试图寻找陶渊明题材的作品中反映出的中国历史上不同时期创作者在图像中表现出来的审美趣味、价值取向,及整个中国古代美学精神的嬗变。第一部分
-
全文:本文以历代陶渊明及其相关题材的美术创作(绘画、书法)为研究对象,以大量相关文字记载和现存作品为实证,采用资料考据、图像分析与接受美学的研究方法,通过实和虚的两个方面,试图寻找陶渊明题材的作品中反映出的中国历史上不同时期创作者在图像中表现出来的审美趣味、价值取向,及整个中国古代美学精神的嬗变。第一部分把陶渊明图像与中国画的“主题传统”相联系,通过陶渊明图像来加强对主题传统的认识,又通过主题传统来加强对陶渊明图像的认识。强调了陶渊明图像是中国美术史上具有核心价值的主题传统,并指出“归去来”是陶渊明图像的主题精神,也是中国传统文人画的核心精神。第二部分阐述了陶渊明图像的历史发展。从唐及以前开始,历经宋、元、明、清五个时间段。从创作的历史文化背景、图像的特点和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品及代表画家几个方面来阐述。唐代陶渊明的精神刚刚开始为人们所认识,到了宋代才“始遇知音”。宋代“桃花源图”和“归去来图”是画家喜爱表现的题材,陶渊明图像的各个母本也在此时初步形成并出现了里程碑式的大家李公麟。元代以后陶渊明图像有一种趋同的现象,正式走向定型化,赵孟頫和钱选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明代陶渊明图像开始多元化,创作上更带上了画家的个性色彩,手法也更趋丰富。同时,人物题材开始衰退,山水题材依旧繁盛,花卉题材兴起。清代陶渊明图像创作可以说是“琳琅满目”、数量倍增,随着商品经济和市民文化的发展,陶渊明图像也越来越世俗化。第三部分分析了陶渊明主题中的各个子题。从作为绣像的陶渊明像开始,按照题材把陶渊明主题分为:陶渊明肖象绘画;“归去来”题材绘画;“桃花源”题材绘画;陶渊明诗意图;菊花题材及“虎溪三笑”题材绘画。通过对社会文化背景的回顾,对画家身份的认知及代表作品的分析,来阐述各子题在历史中的发展演化及特点,深化了第二部分的研究。陶渊明人物形象绘画展现的是文人理想的自我;“归去来”题材展现了文人心中对人生道路的选择;“桃花源”题材表现了文人理想中的社会图景;陶渊明诗意图折射了文人们诗意的人生;菊花图作为诗意图的特写是文人精神的象征符号;“虎溪三笑”题材则反映了传统文人“儒、道、禅”三者结合的哲学思想基础。本文的研究在前人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表现为三大创新:一、将陶渊明图像与主题传统结合起来,认识这些图像并不仅仅作为数量庞大的作品而存在于绘画史,更在中国绘画史上体认了一种核心价值的精神,推动着中国绘画史的发展演变。二、在对陶渊明图像的传世作品作更全面整理的基础上:①对每一时代陶渊明图像的不同侧重点和艺术特色进行深入的比较,分析它们的文化背景,相互关系,并揭示其精神内涵;②对陶渊明图像中不同子题作更科学的分类并分析它们在不同时代的不同文化背景及艺术特色,揭示其精神内涵。三、文章最终得出结论:“传统千古不移”,同时又“传统与时俱进”。绘画中的陶渊明,形象的提供了中国文化对于个人的心理和谐,个人和社会的和谐,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的最佳表达。同时,这一传统也在持续传承之中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地演绎着新的诠释。
-
试论陶渊明田园诗的绘画美
-
作者:
秦海霞 来源:东西南北(教育观察)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绘画美 白描手法 田园诗
-
描述:晋宋丈坛处于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低谷,文学固有的真正意义上的美学色彩黯然无光。陶之田园、山水诗力挽文风于既败,给沉闷的文坛带来了清新的空气,形成了独特艺术个性。他从自己“躬耕自资”的生活实践出发,选取了前代诗人从未采用的题材,从田园生活这个独特的角度抒写了他对于社会生活的种种感受。本文选取《归园田居》
-
全文:晋宋丈坛处于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低谷,文学固有的真正意义上的美学色彩黯然无光。陶之田园、山水诗力挽文风于既败,给沉闷的文坛带来了清新的空气,形成了独特艺术个性。他从自己“躬耕自资”的生活实践出发,选取了前代诗人从未采用的题材,从田园生活这个独特的角度抒写了他对于社会生活的种种感受。本文选取《归园田居》、《桃花源》、《乞食》等对陶之田园诗的绘画美进行论述,从诗中将田园诗的绘画美展现出表。
-
晚清汉魏六朝诗派对陶渊明的接受
-
作者:
何荣誉 来源: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多样性 陶渊明 汉魏六朝诗派
-
描述:历代对陶渊明的接受都各取所需,各有侧重,因此造成了陶渊明形象的多样性。近代汉魏诗派对陶渊明的接受类同南宋,重点关注他心念世事而表现出的慷慨、沉痛。进入民国,陶渊明的遗老形象凸显,汉魏派诗人借其以自慰。汉魏诗派对陶诗艺术成就的评价并不统一,出现了扬陶和抑陶的分化,这种分化是由其诗学观念的差异造成的。发
-
全文:历代对陶渊明的接受都各取所需,各有侧重,因此造成了陶渊明形象的多样性。近代汉魏诗派对陶渊明的接受类同南宋,重点关注他心念世事而表现出的慷慨、沉痛。进入民国,陶渊明的遗老形象凸显,汉魏派诗人借其以自慰。汉魏诗派对陶诗艺术成就的评价并不统一,出现了扬陶和抑陶的分化,这种分化是由其诗学观念的差异造成的。发掘陶渊明对晚清汉魏诗派诗人的影响,体现了他们对社会的担待,对美好人格的向往以及所作出的努力。
-
诗意地栖居与沉静的激情:对陶渊明《归园田居》五首的还原阐释
-
作者:
范子烨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归园田居》 种豆诗案 自然平淡 文本异文 经济基础
-
描述:依据可靠的文献资料,通过细密的作品分析和文字辨析,笔者对《归园田居》的文本异文进行了甄别。在此基础上,对此组诗进行了全新的阐释:首先揭示了陶渊明隐逸生活的经济基础,通过与谢灵运的对比,阐释了陶氏田园诗与谢氏山水诗的成因以及陶、谢审美追求、诗学倾向乃至人格风范的巨大差异;其次开掘了此组诗与中国历史上第
-
全文:依据可靠的文献资料,通过细密的作品分析和文字辨析,笔者对《归园田居》的文本异文进行了甄别。在此基础上,对此组诗进行了全新的阐释:首先揭示了陶渊明隐逸生活的经济基础,通过与谢灵运的对比,阐释了陶氏田园诗与谢氏山水诗的成因以及陶、谢审美追求、诗学倾向乃至人格风范的巨大差异;其次开掘了此组诗与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文字狱种豆诗案的关系,深入分析了诗人的历史反思以及诗中蕴含的关心人的命运的宏伟旨趣,指出传统的以平淡冲和概论陶诗,以隐逸诗人概论陶渊明本人,乃是绝大的学术偏颇,最后得出结论:陶渊明是集诗人、历史家和哲学家于一身的文化巨人。
-
从自然审美的视角看陶渊明诗歌中的意象
-
作者:
俞志飞 来源: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外射性 陶渊明 自然意象 人文性 自然性
-
描述:云南师范大学李健夫所著的《现代美学原理——科学主体论美学体系》,一书阐述了自然审美的原理和自然审美的特点。他提出自然审美有三个特点:人文性、外射性和自然性。本文结合书中关于自然审美的相关理论对陶渊明诗歌中的自然意象进行分析:一、通过对陶渊明诗歌中"菊"意象的分析阐述其人文性;二、通过对陶渊明诗歌"鸟
-
全文:云南师范大学李健夫所著的《现代美学原理——科学主体论美学体系》,一书阐述了自然审美的原理和自然审美的特点。他提出自然审美有三个特点:人文性、外射性和自然性。本文结合书中关于自然审美的相关理论对陶渊明诗歌中的自然意象进行分析:一、通过对陶渊明诗歌中"菊"意象的分析阐述其人文性;二、通过对陶渊明诗歌"鸟意象的分析"阐述其外射性;三、通过对陶渊明诗歌中《归园田居》其一分析阐述其自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