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
陶渊明儒道人格的美学研究
-
作者:
江婉瑜 来源:台湾师范大学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儒道人格美学 陶渊明 人格美学
-
描述:陶淵明是我國文學史上一顆熠熠明星,為後人留下豐富而珍貴的文學遺產,千百年來淵明所以垂諸不朽,作品千秋傳頌,主要即在人格與作品合而為一,相得益彰,均為高尚而偉大。其所以偉大者,乃在於其不朽之作品,出於不朽的人格。淵明所處的時代,距離我們如此之遙,但人們對他的作品的興趣與研究,卻千古不減。這些研究與詮釋
-
全文:術的創作。本論文共分五章,其大旨如下:第一章是緒論,說明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研究範疇與題目義界,研究方法與研究大綱等,俾後續論文進行時,皆有準則。第二章則是介紹陶淵明所處的時代背景及生命歷程,透過對
-
[0图]陶渊明集全译
-
作者:
晋 陶渊明 郭维林 包景诚译注 来源: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图书
-
描述:陶渊明诗文最早由梁昭明太子萧统编集为八卷。北齐阳休之重编为十卷,据其叙录称当时流行三本:一本八卷,无序;一本六卷,有序目,而编比颠乱;一本为萧统本。阳休之参合三本,定为十卷。《隋书·经籍志》著录《宋徵士陶潜集》九卷,又有集五卷,录一卷。《旧唐书·经籍志》录《陶潜集》二十卷,又集五卷。至北宋宋庠,称当
-
全文:徵士陶潜集》九卷,又有集五卷,录一卷。《旧唐书·经籍志》录《陶潜集》二十卷,又集五卷。至北宋宋庠,称当时所行本,一为萧统八卷本,以文列诗前,一为阳休之十卷本,其他又数十本,莫衷一是。又称晚得江左旧本
-
从桃花源到浣花溪:杜甫对陶渊明精神家园的守望
-
作者:
谭卓华 来源:辽宁师范大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对比 杜甫 桃花源 陶渊明 家园
-
描述:陶渊明和杜甫是风格迥异的两位大诗人,很多人都注意到了他们的差别。本文避熟就新,求同存异,对陶渊明和杜甫的相似之处进行分析。本文分为三个部分,下面分别给予论述:第一章论述杜甫对陶渊明的接受。第一节包括四个循序渐进的阶段,第二节和第三节从宏观角度分析陶渊明的沉郁和杜甫的萧散,因为这两种风格特点是杜甫能够
-
全文:引用陈寅恪的考证,第二节引用苏轼的观点,第三节则吸收了陈贻焮的观点,然后将杜诗中的“桃源”、“桃花”意象作具体的分析。文章最后认为陶渊明和杜甫在田园诗上、在桃花和桃花源意象上、在沉郁和萧散上、在诗歌艺术和处世哲学上是一脉相承的,他们用诗歌构建的精神家园,是留给后人的珍贵遗产。
-
从俗士之心到圣人之境——玄学背景下的陶渊明
-
作者:
于雪芳 来源: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圣人之境 陶渊明 玄言诗 玄学 俗士之心
-
描述:东晋一朝,玄学盛行,玄学成为一种社会风气,指导着人们的思想和生活方式。陶渊明作为东晋的一位文学家,不免受到玄学的影响,但他不同于一般的玄学之士,他达到了玄学之士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圣人之境,成为了玄学的真正实践者。本文以玄学对陶渊明的影响为主要论述对象,论述在玄学的影响下,陶渊明如何达到玄学的理想境
-
全文:东晋一朝,玄学盛行,玄学成为一种社会风气,指导着人们的思想和生活方式。陶渊明作为东晋的一位文学家,不免受到玄学的影响,但他不同于一般的玄学之士,他达到了玄学之士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圣人之境,成为了玄学的真正实践者。本文以玄学对陶渊明的影响为主要论述对象,论述在玄学的影响下,陶渊明如何达到玄学的理想境界——圣人之境,成为一个玄学的真正实践者,并探讨了陶诗对玄言诗的继承与超越,力求对陶渊明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全文共由四部分组成。 引言部分先界定了俗士之心与圣人之境的含义。俗士指东晋玄学之士,东晋玄学之士一边功名利禄,一边追求通过悟道获得心灵自由、达到“与道合一”的境界的精神生活。圣人是指人生的理想人格。圣人之境就是人的内在精神修养和外在言行举止都升华到一个高于常人的境界,而且有这种境界的人格,就是人生的理想人格。本文的“圣人”是东晋士人的理想人格,“圣人之境”就是东晋理想人格达到的境界。 第一章着重从人生经历分析陶渊明的超凡入圣。陶渊明独特的人生经历,使他能超越一般的玄学之士,成为玄学的真正实践者,达到圣人之境。首先分析了陶渊明青年时代受到经学和玄学的影响。其次分析了陶渊明的仕宦经历。他出仕五次,屡仕屡辞。先辈显赫的功迹和传统的儒家教育使他怀着强烈的救世理想而出仕,黑暗的社会与他的政治理想不合,心向自然且不愿同流合污,使他最终对仕途绝望,回归了田园。第三节分析了陶渊明超越一般士人达到了圣人之境。他完全与仕途断绝,隐居于家乡,躬耕于田园,将自身存在与自然融为一体,将自己的全部行为同化于自然之中,将老庄及玄学追求的顺应自然从思想转化为生活实践,将庄子的凝神静虑转化为日常劳作,在平凡的劳动中体验自然的生命律动。 第二章着重分析他归田后独特的生活方式。他独特的生活方式,使他不但能保持独立的个性,内心和谐,而且能与大自然、社会、周围的人保持和谐。陶渊明以自己的个性,吸取了道家和儒家两家精神中与自己追求相契合的成份,并用生命进行了成功实践,成为自己独具特色的生活方式和精神个性。在精神上,既有深谙道家精神而获得心灵解脱的自由,还有屡践儒家道德规范、保持自我高洁节操而获得的精神充实感。在生活中,既有士人高雅的生活情趣,读书、弹琴、饮酒、赋诗、登高、交游,又有儒家的天伦之乐,邻里之和,朋友之友。达到了儒道的有机统一,实现了东晋士人理想的人格境界。 第三章着重分析陶渊明对玄言诗的继承和超越。首先分析了玄言诗的基本特点:体悟玄理。其次分析了玄学对陶渊明诗文的影响。陶渊明受当时玄学的影响,诗集中有许多谈论哲理的诗,除像《形影神》这样直接谈论哲理的诗外,其他诗大都也包含哲理的意蕴,而所表现的哲学命题,所使用的哲学词汇,有的甚至连诗的风貌都与玄言诗并无大异。但陶诗又与一般的玄言诗人不一样,他是把老庄精神转化为一种人生态度,在躬耕中体悟大道的人,他是站在哲理的高度观察人生,并把人生体验上升为哲理,因此,他能将哲理化入日常生活,化入日常景物,将情景事理巧妙融为一体,且恢复了汉魏古诗的兴寄抒怀的传统。
-
《自祭文》评论赏析
-
作者:
佚名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 祭文起笔,展现的是一个凄清的虚境:深秋的夜晚,萧瑟的寒风刮得正紧;草木相约着一起枯黄萎去;夜色里还传来几声鸿雁南飞的哀唳。诗人终于感觉到生命的大限已到,该是辞别人世、永归“本宅”的时候了。恍惚间“嘉蔬”、“清酌”已供满祭案,“娇儿索父啼,良友抚我哭”(《挽歌辞》)的景象,依稀都飘浮眼前。诗人
-
全文:”的自得。文中所展示的诗人的平生,很琐碎,很平淡,没有官场中人车骑雍容的气象、笙歌院落的富丽。但这恰恰是诗人引为自豪的人生。从“含欢”、“行歌”的轻笔点染中描写了一位遗世独立、超逸不群的高蹈之士的身影
-
《赠羊长史·并序》评论赏析
-
作者:
佚名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 这诗是陶集赠答诗中的名篇。诗中念古伤今,流露着作者对时局的观感和政治态度,也体现了“君子赠人以言”的古训,对友人进行讽示、忠告,大有别于一般伤离惜别、应酬敷衍之作。羊长史,名松龄,是和作者周旋日久的友人,当时任江州刺史、左将军檀韶的长史。这次是奉使去关中,向新近北伐取胜的刘裕称贺。
-
全文:。 次节四句,转入赠诗。现在九域(九州,指天下)已经初步统一起来了,诗人下了决心,要整治船只车辆,北上一行。听说羊长史要先走一步,自己因身有疾病,难以联袂同行,只有赠诗相送。作者早衰多病,五十以后
-
陶渊明诗文的美学意蕴及当代意义
-
作者:
杨小旭 来源:西北大学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美学意蕴 审美风格 陶渊明 田园诗
-
描述:对陶渊明的研究和接受,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且至今仍有许多人对他充满兴趣。对陶渊明诗文的审美意蕴的探究,为本文的目标。 审美意蕴也较含混,经过翻阅大量资料,最终将框架定为人格(人性)审美、田园审美和社会审美。这三个方面基本可概括他诗文中所蕴涵的审美观。由于他的至情至性和绝俗超越皆十分感人,
-
全文:审美观,应以《桃花源诗并记》为最典型的体现。这里所展现的淳朴和谐的社会审美,没有压迫和战乱,与世隔绝、自给自足的桃源仙境,深受道家美学的影响,有浓郁的小国寡民色彩,折射出乱世之中普通百姓的痛苦及他们适彼
-
陶渊明:归隐田园诚无奈
-
作者:暂无 来源:传奇故事.探案经典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惠泉 东晋末,是“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的人才扭曲的时代,也是内部倾轧,野心与虚伪交相辉映的年代,更是民众深受战乱和兵戈折磨的苦难年代。这种情况下,立于人生歧路的陶渊明,便选择了独善其身的归隐园田之路,并以躬耕自资、乐天安命的恬适姿态来实现他的人生哲学价值。不过,探寻陶渊明的足迹和心路,
-
全文:惠泉 东晋末,是“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的人才扭曲的时代,也是内部倾轧,野心与虚伪交相辉映的年代,更是民众深受战乱和兵戈折磨的苦难年代。这种情况下,立于人生歧路的陶渊明,便选择了独善其身的归隐园田之路,并以躬耕自资、乐天安命的恬适姿态来实现他的人生哲学价值。不过,探寻陶渊明的足迹和心路,会发现,他的最终归隐田园也是无可奈何的选择。 因家贫不能自给,陶渊明选择“投来去学仕”,29岁时应召去到江州,做了个名不见经传的祭酒小官。据《晋书·职官志》的记载,在州级设置的诸多官职中,是没有设祭酒之位的。陶渊明在江州没干多久,便自行辞归了,去职的理由,是他“不堪吏职”。这是什么意思呢?不外乎两点:要么是不满意这个职位;要么是难以“胜任”祭酒之职。后来,州里又召陶渊明去做主簿,跟祭酒级别差不多大,但在“职官”的榜上有名。陶渊明却没有去应职,而是在家“躬耕自资”。 本来,受“畴昔苦长饥”所困,也由于内心有着“少时壮且历,抚剑独行游”的建功立业的抱负,陶渊明才走上仕途。但是,他为何又要“负其所愿”呢?是怎样的情绪支配着他这种自相矛盾的做法呢? 当时社会环境的动荡与险恶,是形成陶渊明进退动机的重要外因。晋朝宗室、会稽王司马道子把持朝政后(公元385年,陶渊明21岁),东晋政权更加腐败和凶残,成为其败乱之局的开始。 有史记载,在司马道子主政期间,“孝武帝不亲万几,但与道子酣歌为务。郡守长吏,多为道子所树立,既为扬州总录,势倾天下。官以贿迁,政刑谬乱”。公元399年(陶渊明35岁),司马道子的儿子司马元显又乱政,导致“人不堪命,天下苦之”。面对如此“乱世”,陶渊明虽极度焦虑,对心中所想的“清明之治”却仍抱有几许期待,所以,旋即辞归,既而不就江州刺史的主簿,当属他冷静观察时局的权宜之计。 另外,作为“遍观百家”之书的学子,传统文化中的那种“全性保真”、“隐身山林”的安身观念,也深深地吸引着陶渊明,并左右着他在人生进退之间的权衡和选择。在陶渊明所写的《饮酒》组诗里,我们看到了他“有酒不肯饮,但顾世间名”的苦闷,也看到了他“世路廓悠悠,杨朱所以止”的茫然。 公元400年,时当36岁的陶渊明第二次踏上仕途,赴任荆州刺史桓玄属下参军。不过到了当年冬天,由于生母病故,他便尊礼制还家守丧。三年期满之后,桓玄也因“篡晋称帝”,被挥军“勤王”的将领刘裕打败,后遭剿杀。也许是陶渊明感到了晋室中兴的某些希望,便接受了刘裕的征辟,前往京口,成为刘裕镇军府里的一名参军,不久又转为建威将军刘敬宣军府的参军。第二年春,刘敬宣上表请辞军职,随后,陶渊明也回了他在浔阳柴桑的上京里家中。 同年秋天,陶渊明的叔父看他依旧贫苦,便引荐他做了“离家百里”的彭泽县令。在官80天后,陶渊明“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自免去职,写下了他人生的宣言书——《归去来兮辞》! 诗人在反复权衡了人生的进退取合后,对归隐园田的决定和生活表现出乐天知命的自得之意。梁启超对此评说道:“就佛家眼光看来,这种论调,全属断见,自然不算健全的人生观。但渊明却已够自己受用了。他靠这种人生观,一生能够‘酣饮赋诗以乐其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一直到临死时,还是悠然自得,不慌不忙的留下几篇自祭、自挽的妙文。” 然而,从陶渊明的形迹,以及各类诗文的表现来看,他做出这一重大决定也是矛盾重重的。陶渊明是世家子弟,曾经对他曾祖父陶侃的建功立业,又功成身退的事迹和风格引以为荣,他的祖父和父亲也做过地方的中级官员,并且不在乎名利、清廉淡然。前辈们留下的“光辉足迹”,必将激励陶渊明积极处世,建功立业,光宗耀祖。 这样的心情,已在他诸如“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等诗句里充分地体现了,但是,世风日下、政道险恶,陶渊明深感“从政”或“建功”之想太让自己为难了,他既没有“扶大厦之将倾”的个人资本,也没有准备从事“地下斗争反抗暴政”的野心,为了坚守“独善其身”的这后一道儒家之本色,更不愿去迎逢官场,同流合污。但是,归隐之后的陶渊明似乎还是没能彻底放弃“人世”,仍在诗文中表达、寄托他的雄心壮志。 辞去彭泽令,归隐田居后的次年,陶渊明写出《归园田居》组诗五首,以及《感士不遇赋》等重要作品。在《归园田居》组诗的第一首中,陶渊明说他“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并且将世俗与政治喻为“尘网”,因而他便“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了。诗中重要之处,是说他本性自然,具有不适应“庸禄俗世”和“污浊官场”的气质。 在《感士不遇赋》里,陶渊明以历史上“正道直行”名士的悲惨遭遇这一违背“好人好报”俗成规则为写作动机,并大发感慨,进而表明自己的人生价值观。他认为,之所以“夷(伯夷与叔齐),皓(商代四贤)有‘安归’之叹,三闾(屈原)发‘已矣’之哀”,完全是当时出现的“大伪斯兴,真风告逝”之故。其世风表现为:“闾阎懈廉退之节,市朝驱易进之心。”于是,那些“怀正志道之士,洁己清操之人”就无所作为了,因此,也就有了高士伯夷的老来饿死,贤者颜回的贫困早夭。 这样是非颠倒的世相使陶渊明感慨万分,再联想到自己,他便怀疑是“上天”不公道了。 反抗不行,做附庸傀儡不能干,出世的路已经堵塞了,该如何处理现实跟儒家精神的矛盾呢?无可奈何之下,陶渊明还是从“死生有命,富贵在天”的圣贤言教里,寻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陶渊明不相信道教的修道成仙之说,也不信佛教徒的形尽神不灭之说,但他信命,相信人生一切都是命运的安排,所以他安贫乐道、随遇而安,心情愉悦地接受着命运的安排。那么,从此而后,陶渊明真的“从隐而终”、“波澜不兴”了吗? 事情并非如我们想象得那么简单,陶渊明依旧关注外界,他的济世雄心还没有彻底泯灭。诚如鲁迅先生所言:“陶潜并非混身的静穆,所以他伟大!”似乎有点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味道。各种矛盾在陶渊明心里交织着,主导着他的言行,甚至有时他还言不由衷,几经徘徊,才于晚年(56岁后)彻底“乐耕陇亩”。这多少显现出一种他对当时沧桑的无奈,对自己“归隐”也无奈的心境。 44岁时,陶渊明作《读山海经》诗共13首。该诗通过对古代神话中的精卫填海、夸父追日以及刑天斗帝的不屈不挠拼搏精神的赞美,寄寓了他当时并不太想服从命运安排的复杂心情。公元416年(陶渊明52岁),晋将刘裕起兵北征后秦,于八月收复洛阳,次年秋攻占了长安,并俘获了后秦主姚泓。东晋收复失地的消息,令国人欢欣鼓舞。陶渊明的朋友、左军羊长史奉使秦川劳军,陶渊明雄心再度勃发,赠诗以言志。 在诗里,陶渊明表现出对故国中都长安悠久传统文化的仰慕之情,对即将到来的九州“一统”尤感欢欣,虽然以他当时的政治眼光并不能察觉出刘裕的政治野心。然而在另一面,陶渊明却两次拒绝出仕为“著作郎”,一次是在他49岁时;另一次是在他54岁时。有趣的是,陶渊明却在其《杂诗十二首》之二里,流露出壮志难酬的叹息:“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 陶渊明一面在诗中表现出“惜寸阴”之情,一面也用“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发泄对人生虚幻的感叹;-面以“忧道不忧贫”、“吾驾不可回”来称述他的归隐之志,一面又因自己“黾倪辞世”,使五个孩子“幼而饥寒”,表现出“何时可免,念之在心”的愧疚之意。这样矛盾的心理,真实地显现了人间的世相,深沉并无处不在,正如“一阴一阳之谓道也”! 公元413年,陶渊明在朝廷“征召著作郎”后,写出了极富哲学韵味的《形影神》诗三首。后世有识之士,对此分外重视,且评价甚高。梁启超先生说:“这三首诗,正是写他的人生观。”陈寅恪先生亦言:“渊明著作文传于世者不多,就中最可窥见其宗旨者,莫如形影神赠答释诗”,“此三首诗,实代表自曹魏末至东晋士大夫政治思想人生观演变之历程,以及渊明己身创获之结论,即依据此结论以安身立命者也”。 该诗由《形赠影》、《影答形》及《神释》三首组成。诗的主旨,从人生必有死立论,反对佛教宣扬的“形尽神不灭、三世轮回”说,以及道教的“人可修道得仙、长生不老”说,后归结为顺应自然、乐以安命的人生哲学境界。按梁启超说,即“乐天委分”。这四个字,虽是摘自于陶渊明的《自祭文》,但足已代表他的人生观。 有了这样的人生观,陶渊明可以“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了,也能够“躬耕非所叹”而“但道桑麻长”了,也“不言春作苦,但恐负所怀”了,更可以同村民“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了!有了这样的人生观,陶渊明可以在他晚年(62岁)贫病交困时,婉言谢绝檀道济劝他出仕的美意,并拒收了檀道济所赠的“梁肉”。 <
-
没有外物负担又没有心灵负担的境界——读陶渊明《饮酒·其五》《归园田居·其一》
-
作者:暂无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福建】孙绍振 前记:陶渊明《饮酒·其五》有教授认为其主旨是“诗人在美好的大自然环境中自得其乐的情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由衷的热爱”(《名作欣赏》,201 0年第8期,第20页)。此或可作一解。吾则以为,此解尚有深化的余地。 《饮酒·其五》 要真正品出陶诗的纯真韵味来,有
-
全文:,所抒发的感情往往是强烈的感情,也就是所谓的激情。我们分析过的李白的都是把话说得很绝的:“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也一样:“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翰的《凉州词
-
苏轼和陶诗与陶渊明诗歌之比较研究
-
作者:
杨松冀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比较 陶诗 和陶诗
-
描述:陶渊明为“千古隐逸诗人之宗”,苏轼为宋型文化的典型代表,乃百代罕见全才,陶、苏二人对华夏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的形成,皆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论文选择苏轼和陶诗与陶诗进行比较研究,通过对他们的创作以及生命实践的比较,揭示出二位诗人的诗歌特质及其异同,进而揭示他们的伟大人格精神和崇高的生命境界,试图为正在遭受
-
全文:心中思,跟着感觉走。苏轼学习模仿陶诗,其自然风格主要表现在其诗歌的“冲口而出,纵手而成”的不待安排上。其次,陶诗更多的是本真的自然,是心之所行的自然,是身之所居的自然,是内在自然与外在自然的结合;而苏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