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九江市图书馆陶渊明特色库!
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中外现代陶渊明接受之研究
作者: 田晋芳  来源:复旦大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现代接受模式  接受类型  陶渊明接受  西方汉学  文化意识 
描述:陶渊明(公元365~427)是我国古代著名诗人和杰出的文学家,他的影响力穿越了时代和地域,以其独特的艺术风采感动着一代代读者,直至现代世界。从比较文学的角度看,则正是中外读者的持续的接受,构成了陶渊明至今不灭的艺术生命力。聚焦于这一现象,以比较文学的接受研究为途径,探讨其中不同的历史文化因子和中外文
全文:陶渊明(公元365~427)是我国古代著名诗人和杰出的文学家,他的影响力穿越了时代和地域,以其独特的艺术风采感动着一代代读者,直至现代世界。从比较文学的角度看,则正是中外读者的持续的接受,构成了陶渊明至今不灭的艺术生命力。聚焦于这一现象,以比较文学的接受研究为途径,探讨其中不同的历史文化因子和中外文化的异同,将陶渊明的文学效应视为动态的作用与反作用,即是本学位论文的主题和宗旨。这也是坚持比较文学的学科性,运用新的观念和方法,来探讨一位古典诗人在现代全球化语境下得到接受的图景的尝试。 论文主体由序论与四章内容构成。序论包括:第一,关于中西文化交汇下的陶渊明及其研究的课题史。第二,接受研究的理论来源与论文的学理支撑。第三,接受的主体——“读者”的独特界定。第四,论文的理论意义及创新之处。 第一章“现代思潮催生的接受模式”,评述现代思潮中对陶渊明接受的新模式。一是以梁启超为代表的批评新标准。他的关注点转向了诗人的个性,这种以诗人人格为核心的做法,体现了将陶渊明的精神境界引向艺术审美领域的努力。二是以陈寅恪为代表的文史兼通与中西合璧的独特研究视角。他在现代历史意识觉醒的大背景下形...
陶渊明为何专弹无弦琴?
作者: 刘隆有  来源:百家讲坛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陶渊明生平有两个爱好:喝酒、读书,喝酒每喝必醉,读书则不求甚解,这在《五柳先生传》中有着诗意盎然的描摹。其实,陶渊明还特痴迷于弹琴。 陶渊明在诗文中自述“少学琴书”,学琴学得很早,学得忘情,“弱龄寄事外,委怀在琴书”,从此与琴不离不弃,为能一心一意“卧起弄琴书”,竟不惜绝交息游,不惜辞官归隐,困穷终
全文:陶渊明生平有两个爱好:喝酒、读书,喝酒每喝必醉,读书则不求甚解,这在《五柳先生传》中有着诗意盎然的描摹。其实,陶渊明还特痴迷于弹琴。 陶渊明在诗文中自述“少学琴书”,学琴学得很早,学得忘情,“弱龄寄事外,委怀在琴书”,从此与琴不离不弃,为能一心一意“卧起弄琴书”,竟不惜绝交息游,不惜辞官归隐,困穷终生。陋室之中,只要“有琴有书”,有“清琴横床,浊酒半壶”,能够边读边弹边饮,在陶渊明的感觉里,“斯晨斯夕”便是“黄唐莫逮”。 这样投入,若按常理,陶渊明所用之琴定然名贵无比,但据南朝和唐初几部史书,以及时人有关记述,陶渊明用的只是一架没有任何装饰、很简陋的“素琴”,而且“弦徽不具”,说白了就是一个略具琴型的木板或木箱。 陶渊明饮酒好醉,李白写《山中与幽人对酌》:“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醉眼朦胧又无比留恋地叮嘱友人,如果您觉得今天这酒喝得还算尽兴,我这琴弹得也还有点儿意思,明天就请您也把琴带上,咱俩一起边弹边饮吧,就是典出陶渊明。此情此景,怕是仙人也难以模拟。 陶渊明整天抱着一个无弦无徽的木板木箱,抚弄来抚弄去,开始人们只是觉得新鲜怪异好玩儿,久而久之就难免形成一种近乎共识的猜疑:这老先生怕是压根儿不懂音乐,不过拿块木头扎扎架子,过把弹琴之瘾而已。
陶渊明新传
作者: 未羊  来源:杂文选刊(中旬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九十年代  学习  主观愿望  六十年代  桃花源  陶渊明  县长  田园诗人  彭泽县  二十世纪 
描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陶渊明转世。上帝仍然眷顾他,在九十年代初又让他当了彭泽县县长。他自己想与上辈子一样,先过几天官瘾,然后再去桃花源当"田园诗人"。可事情的发展却与他的主观愿望大相径庭。尽管彭泽县还是彭泽县,"山还是那座山,河还
全文: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陶渊明转世。上帝仍然眷顾他,在九十年代初又让他当了彭泽县县长。他自己想与上辈子一样,先过几天官瘾,然后再去桃花源当"田园诗人"。可事情的发展却与他的主观愿望大相径庭。尽管彭泽县还是彭泽县,"山还是那座山,河还
陶渊明与儒道文化
作者: 汪永华  来源: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道家文化  陶渊明  儒家文化  魏晋 
描述:政治大动荡,带来魏晋时期思想的大解放。陶渊明既出生名门,又恰逢魏晋时代,儒家所标榜的不朽,是陶渊明一生的追求。而东晋是一个苦闷的时代,渊明的儒家理想注定不能实现,渊明为了找到生命的出口,于是道家文化就构建了渊明笔下田园风光的恬淡。本文结合渊明的身世、时代和其诗文,多个角度分析了陶渊明与儒道文化的内在
全文:政治大动荡,带来魏晋时期思想的大解放。陶渊明既出生名门,又恰逢魏晋时代,儒家所标榜的不朽,是陶渊明一生的追求。而东晋是一个苦闷的时代,渊明的儒家理想注定不能实现,渊明为了找到生命的出口,于是道家文化就构建了渊明笔下田园风光的恬淡。本文结合渊明的身世、时代和其诗文,多个角度分析了陶渊明与儒道文化的内在互动关系。
陶渊明思想转换过程探究
作者: 李祥鹏  来源:东京文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家族荣耀  玄学  魏晋士人 
描述:陶渊明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著名的田园诗人,一生创作了大量的作品,但在陶渊明的前期他是以积极入世的态度展现在世人面前,后期却突然转变思想,归隐田园,是什么原因促使他的思想发生转变呢?本文试就内外两重因素并结合当时社会的历史状况就此问题进行探讨.
全文:陶渊明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著名的田园诗人,一生创作了大量的作品,但在陶渊明的前期他是以积极入世的态度展现在世人面前,后期却突然转变思想,归隐田园,是什么原因促使他的思想发生转变呢?本文试就内外两重因素并结合当时社会的历史状况就此问题进行探讨.
陶渊明美学思想核心论
作者: 雷文彪 唐骋帆  来源:宜春学院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美学思想  "自然化迁"  陶渊明  "真" 
描述:陶渊明美学思想核心在于一个"真"字,陶渊明美学思想核心的形成有着厚实的现实基础和深刻的哲学基础,他把人格之"真"与艺术之"真"完美的融为一体,陶渊明"真"美显示出来的境界主要表现在他对诗意乡土生活的营构和死亡意识的超然解脱以及其"自然化迁"的人生境界.
全文:陶渊明美学思想核心在于一个"真"字,陶渊明美学思想核心的形成有着厚实的现实基础和深刻的哲学基础,他把人格之"真"与艺术之"真"完美的融为一体,陶渊明"真"美显示出来的境界主要表现在他对诗意乡土生活的营构和死亡意识的超然解脱以及其"自然化迁"的人生境界.
散文大家朱自清的陶渊明研究
作者: 田晋芳  来源:大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朱自清陶渊明研究文本诗人形象 
描述:现代作家朱自清在文学史上以散文创作称著,但他也是一位踏实严谨的学者,对陶渊明的研究虽专论不多,但其鲜明的治学特色,足以让他在现代陶渊明研究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朱自清的陶渊明研究,特点是既关注文学本身,又具有融传统和现代于一体的长处,并以作家的直觉恰如其分地把握住了陶渊明的诗人形象。
全文:现代作家朱自清在文学史上以散文创作称著,但他也是一位踏实严谨的学者,对陶渊明的研究虽专论不多,但其鲜明的治学特色,足以让他在现代陶渊明研究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朱自清的陶渊明研究,特点是既关注文学本身,又具有融传统和现代于一体的长处,并以作家的直觉恰如其分地把握住了陶渊明的诗人形象。
陶渊明真的“不为五斗米折腰”吗
作者: 王重旭  来源:廉政瞭望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桃花源记》  诗人  陶潜  “不为五斗米折腰”  陶渊明  彭泽  辞官  《归去来辞》 
描述:以《桃花源记》、《归去来辞》而名世的晋代大诗人陶潜,“不为五斗米折腰”,愤而辞去彭泽县令,一下子身价百倍,名垂千古。你看他辞官路上,“舟摇摇以轻飑,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辞官后的陶潜,多么自由,多么轻松,多么快乐!
全文:以《桃花源记》、《归去来辞》而名世的晋代大诗人陶潜,“不为五斗米折腰”,愤而辞去彭泽县令,一下子身价百倍,名垂千古。你看他辞官路上,“舟摇摇以轻飑,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辞官后的陶潜,多么自由,多么轻松,多么快乐!
南宋文人对陶渊明归隐原因的认同
作者: 马丽  来源:现代交际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南宋文人  归隐  陶渊明 
描述:南宋文人对于陶渊明归隐原因的认同有着自身的精神需要。“耻事二姓”这种说法在南宋末元初时期日益受到重视,在这天翻地覆、国破家亡的时代,陶渊明的精神情怀和行为方式深深影响了这一特殊时代的士人群体,陶渊明“不仕二朝”的忠义之说更是为宋末爱国诗人所大加宣扬。忠义气节、亡国悲愤和超然情怀,从情感深层到理性高度
全文:南宋文人对于陶渊明归隐原因的认同有着自身的精神需要。“耻事二姓”这种说法在南宋末元初时期日益受到重视,在这天翻地覆、国破家亡的时代,陶渊明的精神情怀和行为方式深深影响了这一特殊时代的士人群体,陶渊明“不仕二朝”的忠义之说更是为宋末爱国诗人所大加宣扬。忠义气节、亡国悲愤和超然情怀,从情感深层到理性高度都有了深刻的体认。
陶渊明真的“不为五斗米折腰”吗
作者: 王重旭  来源:廉政瞭望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桃花源记》  诗人  陶潜  “不为五斗米折腰”  陶渊明  彭泽  辞官  《归去来辞》 
描述:以《桃花源记》、《归去来辞》而名世的晋代大诗人陶潜,“不为五斗米折腰”,愤而辞去彭泽县令,一下子身价百倍,名垂千古。你看他辞官路上,“舟摇摇以轻飑,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辞官后的陶潜,多么自由,多么轻松,多么快乐!
全文:以《桃花源记》、《归去来辞》而名世的晋代大诗人陶潜,“不为五斗米折腰”,愤而辞去彭泽县令,一下子身价百倍,名垂千古。你看他辞官路上,“舟摇摇以轻飑,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辞官后的陶潜,多么自由,多么轻松,多么快乐!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