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九江市图书馆陶渊明特色库!
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陶渊明《归去来辞》与韩国汉文学
作者: 曹虹  来源: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陶渊明  韩国汉文学  《归去来辞》 
描述:陶渊明《归去来辞》在中国文学史上久享盛誉,且 因苏轼等文豪的拟效阐扬,这篇名作的人格范式与文学范式的意义更其光大。在《归去来辞 》的流传史上,海东文人所表现出的崇仰之情甚为浓烈,从高丽中期至李朝之末,赞评之语 与拟效之篇源源不断。从形式上看,韩国汉文学家主要通过三种途径来表达其仰慕效法之情 :一是集
全文:相应的文化意蕴和一定的审美得失,对于全面了解陶渊明在汉文 化圈文学史上的地位以及中韩文化的结缘,尤具意义。
处士胸中别有春——陶渊明人格力量探微
作者: 吴华渊  来源:中国文学研究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自我人格  解放意识  陶潜  冲积层  平等观念  《闲情赋》  陶渊明  宇宙人生  人格力量  魏晋 
描述:陶潜,中国诗艺之一代宗师,人格风范之一代楷模。然千百年来,云遮雾翳,难睹真容。我们应该在对民族的深层意识、民族传统审美心理结构的承传与变异的挖掘探讨中,正确评估其人、其诗文,让其流光溢彩,更放光芒。本文试图从陶潜的人格力量入手探讨陶风的形式及其存的意义,以期对解开陶潜诗文之所以具有不朽魅力之谜有所裨
全文:,还蕴藏着更为深刻的精神界之变动,这就是出现了中国中古时代的一个文化冲积层。揭开这一文化冲积层,始能窥见形成意识觉醒激流的内在因素,显示陶潜人格的历史地位
萧统编《陶渊明集》的时间及其诗文“无丝毫胎息渊明处”
作者: 胡耀震  来源:江汉论坛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时间  钱钟书  萧统  《陶渊明集序》 
描述:今本《陶渊明集》的篇次,大抵都是承萧统所编《陶渊明集》而来。萧统编成该集,为之作序,是在中大通三年(531)四月他病死前,并且不早于前一年的正月。萧统《陶渊明集序》推崇陶渊明,而他的创作并未显现陶渊明的影响,正说明萧统爱嗜陶渊明文风,是在他去世前不久,萧统没有足够的时间融化陶渊明的文风,创作出相似风
全文:陶渊明的影响,正说明萧统爱嗜陶渊明文风,是在他去世前不久,萧统没有足够的时间融化陶渊明的文风,创作出相似风格的作品。萧统编《陶渊明集》时正惭慨埋蜡鹅事的闯祸失足,失爱于父亲梁武帝,忧虑自己太子的地位被夺去,在极度矛盾苦闷中努力寻求解脱。古直和日本学者桥川时雄关于萧统《陶渊明集序》写作时间的说法都是错误的。
陶渊明种菜
作者:暂无 来源:新智慧(故事)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文/王清铭 陶渊明好不容易当上了公务员,他是干部,不搞腐败,没有灰色收入,彭泽又是贫困县,五斗米的俸禄还抵不上农夫的收入。县城里的房价一涨再涨,他不愿当“房奴”,再加上整天文山会海的,生性疏懒的他很想挂印归田,过一种“农妇、山泉、有点田”的生活。 亲朋好友纷纷来劝说他。他们说:“
全文:有头脑;种菜种得精,说明思路清;半夜偷菜忙,定是工作狂;种菜算得细,说明懂经济……” 衙门清闲,每天喝茶看报,再加上他本来就喜欢种菜,他在“全民种菜”的狂潮中能不湿鞋?他的诗人朋友在诗歌沙龙上
第十三讲 面对千万个“梭罗”和“陶渊明”
作者: 何永康  来源:全国优秀作文选·初中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何永康 “绿色生活”,当今流行词。考生若从浅层人手,很容易,也不易跑题,如写“环保”、“低碳”、“植树”、“哥本哈根会议”等等。若要写得深八一些,就得紧扣“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热爱自然、护卫自然、顺乎自然。 人,来自自然。大自然的绿色,凝成了人的某些本能和基因。人的祖先是猴子,
全文:“归隐”山林湖海呢?隐居,需要经济实力;没有“面包”,谁也无法乐山乐水。梭罗能在瓦尔登湖饱览美景,扬帆击水,是因为有人“资助”他,他是个“名人”。陶渊明能悠悠然与五柳相伴,采采菊花,看看南山,是因为他小有
陶渊明图像研究
作者: 罗洁  来源:上海大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陶渊明图像  主题传统  归去来  文人画 
描述:本文以历代陶渊明及其相关题材的美术创作(绘画、书法)为研究对象,以大量相关文字记载和现存作品为实证,采用资料考据、图像分析与接受美学的研究方法,通过实和虚的两个方面,试图寻找陶渊明题材的作品中反映出的中国历史上不同时期创作者在图像中表现出来的审美趣味、价值取向,及整个中国古代美学精神的嬗变。第一部分
全文:,创作上更带上了画家的个性色彩,手法也更趋丰富。同时,人物题材开始衰退,山水题材依旧繁盛,花卉题材兴起。清代陶渊明图像创作可以说是“琳琅满目”、数量倍增,随着商品经济和市民文化的发展,陶渊明图像也越来越
从接受美学视角看陶渊明诗歌中的意象翻译
作者: 张洁  来源:苏州大学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陶渊明  翻译策略  接受美学  意象 
描述: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位著名诗人。他的诗歌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意象。众所周知,意象是诗歌的灵魂。因此,诗歌翻译中对于意象的翻译就显得尤其重要,也充满了困难。那么如何能够恰当地将这些意象翻译成英语就成了一大问题。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如文化、读者接受等,我们不能一直采用直译的方法来翻译意象,而需要采用
全文:的不确定性以及读者的角色和地位。译者应根据接受美学的观点选择不同的翻译策略,从而让读者更好地理解意象及其传达的意义。因此,本文推荐了几种翻译策略。除了简介与参考文献,这篇论文由五章构成。第一章首先对这篇论文
神交陶渊明
作者: 曹桂莲  来源:语文建设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生于家道衰落的士大夫家庭,生活贫寒,仅靠一点田地产业的收入来维持全家布衣疏食的简朴生活,“短褐穿结,箪瓢屡空”。但它的精神生活却相当丰富。它不仅学习了《老子》《庄子》这些必读的经典著作,而且还读了儒家的“六经”,它在《饮酒》中写到:“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儒家的经典教导他有所
全文:儒家君臣等级的伦理关系和合乎道家的“自然”以维护统治阶级的特权地位,一方面又用老庄消极无为的哲学麻痹人民。很多作家也深受玄学思想的影响,使文学创作变成了演绎老庄哲学的工具,用玄学的语言来粉饰太平,艺术
陶渊明为何辞官
作者: 蓝风  来源:民间故事选刊·秘闻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陶渊明本来是想当官的,还当过好几回官,到他不为五斗米折腰、最后一次辞掉彭泽县令的时候,那已经是他第四次当官了。 他当官的动机,不是出于什么济世安邦的远大理想,主要是想挣些俸禄,让家里过上富足体面的生活。如果说还有点什么精神追求的话,也不过是光宗耀祖之类的面子上的满足。对自己的这种动机,他从不隐瞒,每
全文:的生活。如果说还有点什么精神追求的话,也不过是光宗耀祖之类的面子上的满足。对自己的这种动机,他从不隐瞒,每次做官之前,都会坦白地说,是因为家贫而去的。他从不掩饰自己对权力、地位的向往与羡慕。他最津津乐道
陶渊明:门阀制度造就的一代隐士
作者: 侯海阳 刘玉真  来源:新高考·高三政史地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五斗米  园田居  东晋  世俗  陶渊明  隐士  门阀制度  彭泽县  辞职  曾祖父 
描述:东晋诗人陶渊明因“不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人折腰”愤然辞去彭泽县令的职务,隐居山林,此举历来被人称颂,认为他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其实陶渊明并不愿意辞职,只是在东晋的门阀制度下,社会等级森严,自己出身寒门,饱受歧视,不得已才辞职的。可以说他是门阀制度造就的一代隐士,而且他的隐士生活也不像大家想象的那么惬意。
全文:宋代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辨证》的说法,从陶渊明的太祖父起,陶氏代代为官。陶渊明太祖父陶丹,任扬武将军、封柴桑侯。陶渊明的曾祖父是名垂青史的陶侃,官至大司马。陶侃地位之崇高,从他死后的情况可见一斑。咸和九年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