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九江市图书馆陶渊明特色库!
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晨一赏析陶渊明《杂诗·其-》
作者: 郭艳萍  来源:现代语文·文学研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杂诗(其一) 陶渊明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这首诗写在陶渊明的晚年,诗歌虽然字数不多,但充分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理解。人在晚年,都会总结一下自己的人生,诗人回首自己
全文:杂诗(其一) 陶渊明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这首诗写在
论陶渊明的归隐及其对中国传统人格的影响
作者: 沈宁生  来源: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统治者  《读山海经》  五斗米  庄子  陶渊明  精神自由  当政者  悲壮性  传统人格  魏晋时代 
描述:论陶渊明的归隐及其对中国传统人格的影响沈宁生一、陶渊明归隐的双重身份及意义人类社会是在无数的“之”字形上前行的,如果说,汉代的大一统是对先秦的自由意志的否定,那么,魏晋时代的崇尚个体。又是对汉代大一统的否定,而且,由于汉代大一统对个体极端的钳制,作...
全文:论陶渊明的归隐及其对中国传统人格的影响沈宁生一、陶渊明归隐的双重身份及意义人类社会是在无数的“之”字形上前行的,如果说,汉代的大一统是对先秦的自由意志的否定,那么,魏晋时代的崇尚个体。又是对汉代大一统的否定,而且,由于汉代大一统对个体极端的钳制,作...
论“以文为诗”始于陶渊明——兼答张明华、魏宏灿先生的质疑
作者: 高建新  来源: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陶渊明  玄言诗  以文为诗  散文化 
描述:陶渊明的“以文为诗”首先是一个写作方法问题,是诗歌艺术表现手法,跟“运动”不“运动”实在是没有什么关系!至于“以文为诗”应“载道”问题就更是如此。陶渊明要表达的是现实人生中的真情、真境,而“以文为诗”作为一种艺术手法,自然朴实,无需雕饰,正好应和了陶渊明的这种需求。所以“以文为诗”由陶渊明发端,是
全文:”作为一种艺术手法,自然朴实,无需雕饰,正好应和了陶渊明的这种需求。所以“以文为诗”由陶渊明发端,是自然不过的事情。
从陶诗看陶渊明真还淳后的田园生活
作者: 祁琪  来源:剑南文学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归鸟  《归去来兮辞》  陶诗  田园生活  山水田园  田居  田园诗人  柱史  宋庠  乌托邦式 
描述:陶渊明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隐士,他的田园诗的数量最多也是成就最高的,而这类诗大多创作于他归隐田园生活后,诗中充分表现了诗人对素朴田园生活的热爱与追求,同时也描绘了一个乌托邦式的理想国——"桃花源"。他也因此成为山水田园派的代表作家,同时开辟了山水诗的新篇章。
全文:陶渊明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隐士,他的田园诗的数量最多也是成就最高的,而这类诗大多创作于他归隐田园生活后,诗中充分表现了诗人对素朴田园生活的热爱与追求,同时也描绘了一个乌托邦式的理想国——"桃花源"。他也因此成为山水田园派的代表作家,同时开辟了山水诗的新篇章。
陶渊明《饮酒》诗作年考——兼论"亭亭一纪"之年代问题
作者: 邓小军  来源:晋阳学刊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年代  《饮酒》  刘宋 
描述:历来注家皆认为《饮酒》作于东晋,本文提出《饮酒》作于刘宋.《饮酒》用邵平典故寄托易代之感,言新朝也会灭亡,当作于入宋.据《宋书》纪传、谢灵运《永初三年七月十六日之郡初发都诗》及陆游《入蜀记》自建康溯江抵达江州需时22日,可知颜延之自京贬始安郡路过江州,是在宋永初三年八月八日左右;《饮酒》序"余闲居寡
全文:历来注家皆认为《饮酒》作于东晋,本文提出《饮酒》作于刘宋.《饮酒》用邵平典故寄托易代之感,言新朝也会灭亡,当作于入宋.据《宋书》纪传、谢灵运《永初三年七月十六日之郡初发都诗》及陆游《入蜀记》自建康溯江抵达江州需时22日,可知颜延之自京贬始安郡路过江州,是在宋永初三年八月八日左右;《饮酒》序"余闲居寡欢,兼比夜已长(指近来秋分八月初十以后夜比昼长).偶有名酒,无夕不饮",与廷之"为始安郡,经过,日日造潜,每往必酣饮致醉,临去,留二万钱与潜,潜悉送酒家,稍就取酒"日期、事实相合;《饮酒》当作于永初三年秋分之后."比夜已长"与《述酒》"流泪抱中叹,倾耳听司晨"皆以黑夜象征刘宋政治黑暗.以饮酒象征政治不合作,来自竹林七贤;象征政治不合作以及隐逸躬耕以保全独立自由人格和生命权利,则是来自陶渊明的新玄学实践境界.
论陶渊明“为贫而仕”
作者: 张芝秀  来源: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归隐  陶渊明  为贫而仕 
描述:对于陶渊明出仕及归隐的原因,研究者虽不乏其人,看法却基本一致。陶渊明出仕,不少研究者持为贫而仕的说法,而他的归隐,则被认为是不为五斗米折腰,即不向权贵低头,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结果。这里作者对陶渊明的贫提出疑问,进而对为贫而仕提出不同看法。
全文:对于陶渊明出仕及归隐的原因,研究者虽不乏其人,看法却基本一致。陶渊明出仕,不少研究者持为贫而仕的说法,而他的归隐,则被认为是不为五斗米折腰,即不向权贵低头,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结果。这里作者对陶渊明的贫提出疑问,进而对为贫而仕提出不同看法。
[0图]访陶渊明纪念馆
作者:暂无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新闻
描述:‍‍ ‍‍ 昨天上午,组织老协的理事们参观陶渊明纪念馆。该馆位于九江县,交通比较方便,占地1600多平方米,建筑风格为江南民居风格,历史‍‍上多次重修,1985年正式开馆。导游告诉我们,陶渊明原来的墓地是在附近的面阳山,后来面阳山设为军事基地,九江县文物部门又按照原貌将墓和祠堂复制到现在的馆址。我1
全文:

  昨天上午,组织老协的理事们参观陶渊明纪念馆。该馆位于九江县,交通比较方便,占地1600多平方米,建筑风格为江南民居风格,历史上多次重修,1985年正式开馆。导游告诉我们,陶渊明原来的墓地是在附近的面阳山,后来面阳山设为军事基地,九江县文物部门又按照原貌将墓和祠堂复制到现在的馆址。我1995年第一次来是作为单位的团总支书记,带领团员青年来到这里参观的,没有想到,十二年后我第二次来到这里,又组织单位的离退休干部来这里参观,刚好形成了恰到好处的对映,我觉得很有意味。

  陶渊明,字元亮,亦名潜,寻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县人),但星子县人却认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南山”是指庐山山南的星子县,所以,现在两个县为了名人效应相互争夺“属地权”,当然,做过80多天彭泽县令的陶渊明也让九江所属的另一个县--彭泽县以他的名字制造了很多宣传品牌,也想让外人知道陶渊明是彭泽人。但是,陶渊明是九江人在国内外学术界已成定论。据说,陶渊明写下的名篇《桃花源记》又惹来“桃花源”位置之争,有说其就在九江星子,还有人说在湖南等等,表面上是一个学术问题,但争来争去其根源只为一个“利”字,我想,五柳先生生前就“不为五斗米折腰”淡漠名利,岂料后人为其归属问题竟然“挺起腰杆”争论不休,看来,这件事做得很不好.他虽怀有“大济苍生”的壮志,但事与愿违,只做过祭酒、参军、县令等小官。41岁终于与仕途决裂,抛弃功名利禄,归隐田园,44岁以后,家中又不幸遭遇大火,生活日渐清贫,但是,诗人在精神上却恬然自适,写出了大量的田园诗,艺术上日臻成熟,终至炉火纯青。陶渊明所处的时代,正是形式主义风行之时,而他却一扫当时文坛雕章琢句的华靡之风,以朴素而真挚的感情歌咏劳动生活和劳动人民,开创了田园诗派,成为了我国文学史上开宗立派的重要诗人。我想,陶渊明在世的时候,不是为了改革什么诗风,如现在“时髦”的梨花体诗歌那样而写作;不是为了成名成家在文坛呼风唤雨而写作;更不是为了签名售书挣得银两而写作。他只是想抒发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抒发自己对普通百姓的同情和喜爱,抒发对当时黑暗腐败的官场藩篱的痛恨而已。至于后世给予的所谓“田园诗歌奠基人”的崇高评价,对于他生前肯定也无所预期。

  记得在中学读《桃花源记》的时候,老师要求我们全文背诵,背诵倒不难,因为语言通俗,皆为短句,难就难在理解,尤其是当时的我很不理解里面描绘的所谓“桃花源”指的是什么,以为是幻想小说。其实,每一个人的大脑中可能都会有理想社会中的“幻景”,虽然自己未必能够亲眼目睹它的实现,但是却在精神上走在了世人的前列,甚至把世人抛得很远,超越了时空。真正能够看到这种现象的人其实是很痛苦的,因为现实离自己“幻觉”的那个“桃花源”可能很远,这需要一种执著,需要摆脱很多庸扰,这是陶渊明的心之所归,是陶渊明内心的真性情,这才是“真归”,而不是简单的对现实的逃避,陶渊明做到了人生的重大转移,而许许多多后人由于内心的境界不够未必能够做得到。


美在言外:对陶诗“种豆南山下”的思考:[陶渊明]
作者: 傅杰 李文河  来源:文科教学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诗歌  中国  文学研究 
描述:美在言外:对陶诗“种豆南山下”的思考:[陶渊明]
纵浪大化中 不喜亦不忧——论陶渊明“新自然说”与魏晋佛教之关系
作者: 丁永忠  来源:万县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纵浪大化中 不喜亦不忧——论陶渊明“新自然说”与魏晋佛教之关系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解释问题的讨论 “归去来兮”句释意之商榷
作者: 叶晨晖  来源: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解释问题的讨论 “归去来兮”句释意之商榷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