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九江市图书馆陶渊明特色库!
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基于生态美学的陶渊明田园诗研究
作者: 周健伟  来源:参花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陶渊明  田园诗  生态美学 
描述:陶渊明作为东晋末期初期的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在诗歌、散文、辞赋等诸多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其创作具有独特的风格和极高的造诣,其中对后世影响最为深刻的以其田园诗为典型,诗多描绘自然景色
全文:陶渊明作为东晋末期初期的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在诗歌、散文、辞赋等诸多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其创作具有独特的风格和极高的造诣,其中对后世影响最为深刻的以其田园诗为典型,诗多描绘自然景色
陶渊明何以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重审陶渊明与应璩的诗学关系
作者: 林葆玲 卞东波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诗歌  隐逸诗人  陶潜  贫困  陶渊明  建安时期  个人化  隐士  钟嵘  诗学 
描述:应璩(字休琏)是建安时期(196—220)最著名的作家与书法家之一,也是当时政治舞台上一位重要的角色,但在今天却相对声名不彰。钟嵘(约468—约518)在《诗品》中将其列为陶潜(365—427)诗学谱系的渊源,成为现代读者了解这位诗人的主要途径。钟嵘的断语在宋代以来遭到很多评论家的攻击,关于两者文学
全文:应璩(字休琏)是建安时期(196—220)最著名的作家与书法家之一,也是当时政治舞台上一位重要的角色,但在今天却相对声名不彰。钟嵘(约468—约518)在《诗品》中将其列为陶潜(365—427)诗学谱系的渊源,成为现代读者了解这位诗人的主要途径。钟嵘的断语在宋代以来遭到很多评论家的攻击,关于两者文学上的血缘关系的讨论一直延续到明清两代。然而不管是赞同还是反对钟嵘的观点,后世学者对两位诗人的比较都是建立在应璩现存少量诗歌(主要出自他著
陶渊明何以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重审陶渊明与应璩的诗学关系
作者: 林葆玲 卞东波  来源: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诗学谱系  隐逸诗人  书法家  血缘关系  陶渊明  建安时期  《诗品》  钟嵘 
描述:应璩(字休琏)是建安时期(196-220)最著名的作家与书法家之一,也是当时政治舞台上一位重要的角色,但在今天却相对声名不彰。钟嵘(约468-约518)在(《诗品》中将其列为陶潜(365—427)诗学谱系的渊源,成为现代读者了解这位诗人的主要途径。钟嵘的断语在宋代以来遭到很多评论家的攻击,关于两者文
全文:应璩(字休琏)是建安时期(196-220)最著名的作家与书法家之一,也是当时政治舞台上一位重要的角色,但在今天却相对声名不彰。钟嵘(约468-约518)在(《诗品》中将其列为陶潜(365—427)诗学谱系的渊源,成为现代读者了解这位诗人的主要途径。钟嵘的断语在宋代以来遭到很多评论家的攻击,关于两者文学上的血缘关系的讨论一直延续到明清两代。然而不管是赞同还是反对钟嵘的观点,
关于陶渊明无弦琴与酒适的文化解读
作者: 孙晓梅  来源:求实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宋书》  琴中趣  朋酒之会  无弦琴  《晋书》  后世文人  人生理想  宇宙自然  任真  音声 
描述:沈约《宋书》卷九十三《隐逸·陶潜传》:"潜不解音声,而畜素琴一张,无弦,每有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萧统《陶渊明传》:"渊明不解音律,而畜无弦琴一张,每适酒,辄抚弄以寄其意。"房玄龄《晋书》卷九十四《隐逸·陶潜传》:"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
全文:沈约《宋书》卷九十三《隐逸·陶潜传》:"潜不解音声,而畜素琴一张,无弦,每有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萧统《陶渊明传》:"渊明不解音律,而畜无弦琴一张,每适酒,辄抚弄以寄其意。"房玄龄《晋书》卷九十四《隐逸·陶潜传》:"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这几处权威性的记载,不仅令人确信无疑,而且颇使人遐想不已,不禁为陶渊明之"风流"所倾倒。这几处记载
浅谈陶渊明田园诗的自然美
作者: 杨小刚  来源:中小学学校管理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杰出的诗人,他的诗歌以田园生活为题材,开创了田园诗歌新的艺术境界,使田园诗歌在唐宋以后成为诗歌的重要内容。陶诗沿袭魏晋诗歌的古朴伤风而进入更纯更熟的境地,他成功地将自然提升为一种美的至境,他创造了中国诗歌中一种新的、美的类型,一种意韵极为醇厚而又朴实无华的冲淡美,这就是它的自然美
全文: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杰出的诗人,他的诗歌以田园生活为题材,开创了田园诗歌新的艺术境界,使田园诗歌在唐宋以后成为诗歌的重要内容。陶诗沿袭魏晋诗歌的古朴伤风而进入更纯更熟的境地,他成功地将自然提升为一种美的至境,他创造了中国诗歌中一种新的、美的类型,一种意韵极为醇厚而又朴实无华的冲淡美,这就是它的自然美。
论陶渊明诗文中的生命意识及其成因
作者: 刘玉琢  来源:青海师范大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诗文  生命意识  陶渊明  成因 
描述:易代之际,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最动荡的时代之一,皇权的频繁更替,致使战乱频繁,无论政治、经济、文化都遭遇了重置,死亡的气息笼罩在士人的心头,对生命的高度关注成为这一时期的社会主要思潮。陶渊明作为东晋诗坛的一颗耀眼的明星,同时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以其卓越的诗文成就和高尚的人格修养,为历代士
全文:易代之际,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最动荡的时代之一,皇权的频繁更替,致使战乱频繁,无论政治、经济、文化都遭遇了重置,死亡的气息笼罩在士人的心头,对生命的高度关注成为这一时期的社会主要思潮。陶渊明作为
论陶渊明诗的“沉郁顿挫”
作者: 汪洋  来源:文艺评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陶渊明诗  陶诗  士不遇赋  《饮酒》  赠羊长史  渊明  商山四皓  晋宋  沉郁顿挫  言有尽而意无穷 
描述:研究者曾用"顿挫沉郁"、"沉郁顿挫"点评过陶渊明的数句诗或某首诗,在笔者看来,这一问题尚需全面考察。本文从全部陶诗出发,认为"沉郁顿挫"实乃陶诗主要风格之一。以下先举例论说陶诗"沉郁顿挫"之风格,进而分"内因"、"外因"两端考察其成因。一、陶诗"沉郁顿挫"的表现陶诗写幽居乐趣之作大都流利圆润、朗朗上
全文:比兴,述晋间史实,诗人感情沉郁悲痛,而表现手法隐微婉转,实乃陶诗沉郁顿挫之典范。该诗前人讲论已多1,另举《赠羊长史》(并序)为例
试论陶渊明诗歌语言与魏晋诗风之关系
作者: 时红明  来源:社科纵横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骈俪  陶渊明  魏晋诗风  质朴  诗歌语言 
描述:关于陶渊明诗歌的语言特色,历来论者虽多,观点却大致统一,基本都认可其诗纯真自然、平淡清新、明白如话、质朴率真。在当时"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字之奇"、"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的文坛上,陶诗确实别开生面,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但要说陶诗的语言和当时诗歌崇尚骈俪和追求辞藻华美的风气相对立,倒也
全文:关于陶渊明诗歌的语言特色,历来论者虽多,观点却大致统一,基本都认可其诗纯真自然、平淡清新、明白如话、质朴率真。在当时"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字之奇"、"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的文坛上,陶诗确实别开生面,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但要说陶诗的语言和当时诗歌崇尚骈俪和追求辞藻华美的风气相对立,倒也言之偏颇。因为陶诗的语言风格是在当时玄言诗流行的环境中形成的,而玄言诗其实并不崇尚骈俪辞藻。而与陶渊明基本同时的著名诗人谢灵运、颜延年等的确崇尚骈俪,喜欢堆砌辞藻,但他们俩毕竟是挺有名的晚辈,创作活动主要是在刘宋初年的元嘉时期。而陶渊明的诗风在晋代已经形成,他在创作上是不可能有意识地和颜延年、谢灵运相对立的。
乾嘉时期陶渊明接受研究
作者: 李婷  来源:湖北大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陶诗  陶渊明  乾嘉时期  接受 
描述:陶渊明是开创了中国田园诗,丰富了中国诗歌的主题内容。陶渊明作品平淡、自然的艺术特征,为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竖立了一个审美标准。他崇高的人格亦是中国文人的典范,他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学遗产和精神财富。清代乾嘉时期是学术研究大放异彩的时期,此时的学术研究从整体上来说,是对前人学术研究成果的归纳和总结,这个时
全文:陶渊明是开创了中国田园诗,丰富了中国诗歌的主题内容。陶渊明作品平淡、自然的艺术特征,为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竖立了一个审美标准。他崇高的人格亦是中国文人的典范,他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学遗产和精神财富。清代乾嘉时期是学术研究大放异彩的时期,此时的学术研究从整体上来说,是对前人学术研究成果的归纳和总结,这个时期的陶渊明研究的特点,概括起来,可谓是全、专、深。全,体现在乾嘉时期的陶渊明研究涵盖了宋代陶渊明研究的诸多方面,并且运用新的方法,拓展了陶诗的研究领域。专,体现在乾嘉时期的陶渊明研究,在选择研究对象上更加细化,有对陶诗某一篇章或是某一类作品的专门研究。深,则体现在乾嘉学者对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再进行深入挖掘。本文主要从三个部分来进行探讨:首先是简单地梳理回顾乾嘉之前陶渊明及其诗文的接受状况,并根据不同时期陶渊明及其诗文的接受状况,概括出各个时期的总体特征。陶渊明及其诗文经历了一个由晦而显的漫长过程,从南北朝时期的门庭清冷,唐代的表面热闹,宋代繁荣,元明的低迷,清代的再次繁荣,中间虽然有起有落,但从整个陶学研究史看,一直都是不断地累积和渐进,在材料和理论上为清代陶学研究的归纳和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二部分是乾嘉文人对陶渊明其人接受的论述。乾嘉时期对陶渊明其人的接受,焦点主要投射在对陶渊明生平的探讨、陶公仕与隐的评议、陶公哲学思想归属的争论、人格性情的论说等方面,以求再现乾嘉时期对陶渊明形象的完整展示以及精神世界的解读。乾嘉文人对陶渊明人格的儒化程度远超前朝历代,大有将陶渊明列于孔门圣人之势,这虽然存在有失理智的地方,但也是乾嘉文人评陶特点之-第三部分是乾嘉文人对陶渊明诗文接受及美学特征的具体阐释。作为本文的重心部分,将从陶集版本和陶诗内容的考校、陶诗的艺术魅力的深层透析、陶诗的文学地位以及对后世诗人创作的影响三方面展开,并以陶渊明的诗文为依据,结合乾嘉文人对其诗文的鉴赏和评价,概括出乾嘉时期陶渊明诗文接受的特征,且联系当时学界的诗学态度,探析当时的诗学观念。乾嘉文人对陶渊明诗文的接受虽然是对前人研究成果的纵深,但持着理性公正的态度,敢于对先贤的观点提出不同看法,而不是一味附合。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