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
陶渊明的怀古意识与典范形塑
-
作者:
蔡瑜 来源:台大文史哲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神话 贫士 典范 乐园 咏史 怀古
-
描述:在陶渊明诗文中的「怀古意识」具有两个明显的面向,一为「人格典范」,另一则是「乐园图象」。前者关乎个体存在的意义价值,後者则是群体共在的理想世界。其「怀古意识」不论是指向人格或是乐园,都具有典范形塑的意义,而对於典范的认同合一则是其精神力量的主要来源,这些深刻的意涵透过陶集中与历史及神话相关的篇章共同
-
全文:在陶渊明诗文中的「怀古意识」具有两个明显的面向,一为「人格典范」,另一则是「乐园图象」。前者关乎个体存在的意义价值,後者则是群体共在的理想世界。其「怀古意识」不论是指向人格或是乐园,都具有典范形塑的意义,而对於典范的认同合一则是其精神力量的主要来源,这些深刻的意涵透过陶集中与历史及神话相关的篇章共同表而出之。本文拟以几个主要部分进行论证,首先,分析他如何以「典范化」的思维掌握历史的意义。其次,析论陶渊明贯穿历史与神话,揭举出具有抗争精神的典范。再次,说明陶渊明如何建构出隐者与贫士合一的典范,以安顿己身并重塑士人精神。接续则比较神话乐园与仙境乐园的差异,以彰显陶渊明如何紧密结合上古乐园与历史文化及田园风土的关系,进一步将乐园图象人境化,而形塑出崭新的乐园典型-「桃花源」。最後,则综述陶渊明在典范形塑与实践上所具有的时代意义。
-
《陶渊明集译注》序
-
作者:
钟优民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义理考据 陶学 资料统计 中国大陆 七十年 魏正申 陶渊明研究 发展时期 二十世纪 历史悠久
-
描述:陶渊明研究历史悠久,若从颜延之《陶征士诔》算起,迄今已有一千五百六十五年。在这漫长的陶学发展里程上,高潮迭起,如唐代对陶诗的竞相祖述、宋代对陶公的推崇备至,清代于陶作的义理考据等等,都是异彩纷呈,蔚为壮观的盛举。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以来,陶渊明研究更是历史上罕见的迅速发展时期,据有关资料统计,1997
-
全文:陶渊明研究历史悠久,若从颜延之《陶征士诔》算起,迄今已有一千五百六十五年。在这漫长的陶学发展里程上,高潮迭起,如唐代对陶诗的竞相祖述、宋代对陶公的推崇备至,清代于陶作的义理考据等等,都是异彩纷呈
-
陶渊明与晋宋之际的政治风云
-
作者:
袁行霈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孝武帝 政治势力 参军 刘裕 陶渊明 江州刺史 晋宋之际 桓玄 将军 刘敬
-
描述:本文把陶渊明放到晋宋之际的政治风云中,通过对其几次任履的考证论析,说明诗人和当时各种政治势力之间的关系、他对当时一些重大政治事件的实际态度以及他在从政期间真实的心理状态,力图再现一个"真实的、立体的、活生生的"陶渊明的形象,并由这个典型看到中国封建时代一类知识分子共同的幻想、彷徨和苦闷。作者重点考察
-
全文:本文把陶渊明放到晋宋之际的政治风云中,通过对其几次任履的考证论析,说明诗人和当时各种政治势力之间的关系、他对当时一些重大政治事件的实际态度以及他在从政期间真实的心理状态,力图再现一个"真实的、立体的、活生生的"陶渊明的形象,并由这个典型看到中国封建时代一类知识分子共同的幻想、彷徨和苦闷。作者重点考察了陶渊明的第二、三、四次出仕,认为陶渊明于晋安帝隆安二年入桓玄军幕,元兴三年入刘裕幕任镇军参军,义熙元年入刘敬宣幕任建威参军,几次投身于晋宋之际的政治漩涡中。他在政治斗争中不是一个风云人物,但也不甘寂寞。仅仅用亲老家贫解释他的出仕,用生性恬淡解释他的归隐,都是不全面的。他的进退出处都有政治原因,他是矛盾地度过了自己的仕宦生涯。
-
陶渊明的社会发展阶段观
-
作者:
魏正申 来源:九江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真风 桃源 仕隐 陶渊明 孔学 阶级论 社会发展阶段 群分 历史阶段 阶级社会
-
描述:翻捡陶集不难发现,陶渊明的好些诗文涉及了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的问题,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观点。诚然,生活在中古时代的陶渊明,还不可能运用阶级论观点,科学地解释社会发展不同阶段中的诸多问题。但是,陶渊明的观点是相当鲜明的,颇有研究价值。 陶渊明关于社会发展分为不同阶段的观点,较集中地体现在《感士不遇赋》中:
-
全文:翻捡陶集不难发现,陶渊明的好些诗文涉及了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的问题,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观点。诚然,生活在中古时代的陶渊明,还不可能运用阶级论观点,科学地解释社会发展不同阶段中的诸多问题。但是,陶渊明的观点是相当鲜明的,颇有研究价值。 陶渊明关于社会发展分为不同阶段的观点,较集中地体现在《感士不遇赋》中: 恣大块之受气,何斯人之独灵。禀神智以藏照,秉三五而垂名。或击壤以自欢,或大济于苍生。靡潜跃之非分,常傲然以称情。世流浪而遂徂,物群分以相形。密网裁而鱼骇,宏罗制而鸟惊。彼达人之善觉,乃逃禄而归耕。山嶷嶷而怀
-
陶渊明的社会发展阶段观
-
作者:
魏正申 来源: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真风 桃源 仕隐 陶渊明 孔学 阶级论 社会发展阶段 群分 历史阶段 阶级社会
-
描述:翻捡陶集不难发现,陶渊明的好些诗文涉及了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的问题,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观点。诚然,生活在中古时代的陶渊明,还不可能运用阶级论观点,科学地解释社会发展不同阶段中的诸多问题。但是,陶渊明的观点是相当鲜明的,颇有研究价值。 陶渊明关于社会发展分为不同阶段的观点,较集中地体现在《感士不遇赋》中:
-
全文:翻捡陶集不难发现,陶渊明的好些诗文涉及了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的问题,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观点。诚然,生活在中古时代的陶渊明,还不可能运用阶级论观点,科学地解释社会发展不同阶段中的诸多问题。但是,陶渊明的观点是相当鲜明的,颇有研究价值。 陶渊明关于社会发展分为不同阶段的观点,较集中地体现在《感士不遇赋》中: 恣大块之受气,何斯人之独灵。禀神智以藏照,秉三五而垂名。或击壤以自欢,或大济于苍生。靡潜跃之非分,常傲然以称情。世流浪而遂徂,物群分以相形。密网裁而鱼骇,宏罗制而鸟惊。彼达人之善觉,乃逃禄而归耕。山嶷嶷而怀
-
试论陶渊明“桃花源”理想的社会根源
-
作者:
田毅 来源: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社会风尚 社会根源 桃花源记 社会意识形态 中国文学史 小国寡民 老庄思想 陶渊明 社会现实意义 经济基础
-
描述:陶渊明的代表作《桃花源记并诗》,是中国文学史上的杰作.此篇写于刘宋永初年间.自唐代以来就引起人们的重视,解放以后,人们对它又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表过不少的评论文章,但众说纷纭,其中有个令人注目的观点
-
全文:陶渊明的代表作《桃花源记并诗》,是中国文学史上的杰作.此篇写于刘宋永初年间.自唐代以来就引起人们的重视,解放以后,人们对它又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表过不少的评论文章,但众说纷纭,其中有个令人注目的观点
-
在两种文化的冲突中求生存:解读陶渊明
-
作者:
严玲琍 来源: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学语文 文化冲突 陶渊明
-
描述:东晋大诗人陶渊明 ,在其并不算太长的一生中 ,屡次出仕又屡次归隐。对其出仕之因 ,中学语文教材中以为是“家境贫寒 ,为谋生”。本文对此观点提出了异议 ,并对陶渊明的几次出仕又几次归隐的具体原因作了剖析。作者认为 :陶渊明的几次出仕又几次归隐的原因是复杂的 ,不能用“因贫寒 ,为谋生”一语以概之。其根
-
全文:东晋大诗人陶渊明 ,在其并不算太长的一生中 ,屡次出仕又屡次归隐。对其出仕之因 ,中学语文教材中以为是“家境贫寒 ,为谋生”。本文对此观点提出了异议 ,并对陶渊明的几次出仕又几次归隐的具体原因作了剖析。作者认为 :陶渊明的几次出仕又几次归隐的原因是复杂的 ,不能用“因贫寒 ,为谋生”一语以概之。其根本原因是由于陶渊明集儒家文化与道家文化于一身 ,两种文化两种思想在他的头脑中不断斗争 ,不断地起作用的结果。同时还有一个原因也不能忽视 ,那就是 :他凭自己多年从政的政治敏感 ,看到了东晋政权已日薄西山不会久长的必然结局。
-
在两种文化的冲突中求生存:解读陶渊明
-
作者:
严玲琍 来源:绍兴文理学院学报:教育教学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学语文 文化冲突 陶渊明
-
描述: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在其并不算太长的一生中,屡次出仕又屡次归隐。对其出仕之因,中学语文教材中以为是“家境贫寒,为谋生”。本文对此观点提出了异议,并对陶渊明的几次出仕又几次归隐的具体原因作了剖析。作者认为:陶渊明的几次出仕又几次归隐的原因是复杂的,不能用“因贫寒。为谋生”一语以概之。其根本原因是由于陶渊
-
全文: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在其并不算太长的一生中,屡次出仕又屡次归隐。对其出仕之因,中学语文教材中以为是“家境贫寒,为谋生”。本文对此观点提出了异议,并对陶渊明的几次出仕又几次归隐的具体原因作了剖析。作者认为:陶渊明的几次出仕又几次归隐的原因是复杂的,不能用“因贫寒。为谋生”一语以概之。其根本原因是由于陶渊明集儒家文化与道家文化于一身,两种文化两种思想在他的头脑中不断斗争,不断地起作用的结果。同时还有一个原因也不能忽视,那就是:他凭自己多年从政的政治敏感,看到了东晋政权已日薄西山不会久长的必然结局。
-
陶侃、陶渊明果真是溪族人吗?-与路景云同志商榷
-
作者:
魏本亚 来源: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门阀世族 世说新语 大司马 门第观念 陶渊明 溪族 长沙郡 少数民族 商榷 士族
-
描述:拜读路景云同志的大作《陶渊明门第观念之我见》(见本刊1981年第三期)一文,对陶渊明的门第观念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但路文中提出陶侃、陶渊明是溪族人这一观点,却难以令人置信,似有商榷的必要。路文说:陶渊明“虽出身于士族家庭,但不是门阀世族。在陶氏的家族史上,却曾出过陶侃那样的达官显宦。陶侃是诗人的曾祖
-
全文:拜读路景云同志的大作《陶渊明门第观念之我见》(见本刊1981年第三期)一文,对陶渊明的门第观念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但路文中提出陶侃、陶渊明是溪族人这一观点,却难以令人置信,似有商榷的必要。路文说:陶渊明“虽出身于士族家庭,但不是门阀世族。在陶氏的家族史上,却曾出过陶侃那样的达官显宦。陶侃是诗人的曾祖,凭战功封长沙郡公,死后进位大司马。但陶侃不是门阀世族,是少数民族溪人,尽管战功卓著,仍被时人所轻。温峤曾骂这位大司马为‘溪狗’(《世说新语·容止篇》)。《晋书·陶侃传》也说他‘望非世族,俗异诸华’,因而被人所耻笑。”
-
[0图]陶渊明的文学世界
-
作者:
孙晓明 来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陶渊明(365~427) 文学研究
-
描述:陶渊明是我国文学史上的著名诗人,他与《归园田居》、《饮酒》、《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等经典名篇共存,被称为“隐逸诗人之宗”。他的一百多首诗、十余篇文章,和一些流传广泛的逸事趣闻,永久性地存留
-
全文:陶渊明是我国文学史上的著名诗人,他与《归园田居》、《饮酒》、《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等经典名篇共存,被称为“隐逸诗人之宗”。他的一百多首诗、十余篇文章,和一些流传广泛的逸事趣闻,永久性地存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