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
桃花源里续搜神,三家交融显玄机:浅析陶渊明《搜神后记》中儒释道交织的文化心理
-
作者:
刘菲 来源:西江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道家 《搜神后记》 佛教 文化心理 儒家
-
描述:《搜神记》是六朝志怪小说的代表,而作为它的续篇和发展之作的《搜神后记》却鲜少有人关注。本文试图从分析《搜神后记》中所体现的儒释道三家交织的文化心理角度出发,探寻《搜神后记》新的内在价值及其在我国古典小说中的意义。
-
全文:《搜神记》是六朝志怪小说的代表,而作为它的续篇和发展之作的《搜神后记》却鲜少有人关注。本文试图从分析《搜神后记》中所体现的儒释道三家交织的文化心理角度出发,探寻《搜神后记》新的内在价值及其在我国古典小说中的意义。
-
从“心理距离说”看陶渊明诗歌艺术的审美创造
-
作者:
陆烨 魏家文 来源: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审美创造 陶渊明 田园诗 心理距离
-
描述:陶渊明在诗歌艺术的审美创造上所提出的"心远说",不仅是诗人诗歌创作的经验总结,而且揭示了诗歌艺术审美创造中十分重要的"心理距离"问题。"心远"不仅让诗人成为精神上自由的审美主体,而且使他能够用诗意的眼光看待躬耕田园的生活,从而使得田园生活成为审美的对象,而诗人和农人一体的特殊身份以及诗歌意象选择上的
-
全文:陶渊明在诗歌艺术的审美创造上所提出的"心远说",不仅是诗人诗歌创作的经验总结,而且揭示了诗歌艺术审美创造中十分重要的"心理距离"问题。"心远"不仅让诗人成为精神上自由的审美主体,而且使他能够用诗意
-
陶渊明归隐及创作的心理结构
-
作者:
郭静 来源:青年文学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陶渊明 审美人生 心理结构
-
描述:陶渊明在其理想和现实双重人格下决定了他一生无论出世与归隐,都摆脱不了痛苦矛盾的挣扎。他以他的生活方式和文学创作实践着一种审美意义上的人生。
-
全文:陶渊明在其理想和现实双重人格下决定了他一生无论出世与归隐,都摆脱不了痛苦矛盾的挣扎。他以他的生活方式和文学创作实践着一种审美意义上的人生。
-
陶渊明出仕与归隐的矛盾心理
-
作者:
李华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门阀世族 矛盾心理 五斗米 陶潜 济世理想 忠晋 刘裕 陶渊明 晋王 陶侃
-
描述:在我国文学史上,陶渊明的出仕与归隐是个争议颇多的问题。历代的评论家有说他是东晋王朝的孤臣遗老,对司马氏一片忠诚;有说:“若说所争在什么姓司马的,姓刘的,未免把他看小了”(梁启超语);有说他是看不惯黑暗的社会和污浊的官场,弃官为了保命;有说他嫌五斗米少了之类,等等。总之,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
全文:在我国文学史上,陶渊明的出仕与归隐是个争议颇多的问题。历代的评论家有说他是东晋王朝的孤臣遗老,对司马氏一片忠诚;有说:“若说所争在什么姓司马的,姓刘的,未免把他看小了”(梁启超语);有说他是看不惯黑暗的社会和污浊的官场,弃官为了保命;有说他嫌五斗米少了之类,等等。总之,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
论陶渊明进入田园诗境界的心理与艺术调整(兼说陶渊明的豪放诗作)
-
作者:
章海生 来源: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论陶渊明进入田园诗境界的心理与艺术调整(兼说陶渊明的豪放诗作)
-
〈桃花源记并诗〉的神话、心理学诠释:陶渊明的道家式「乐园」新探
-
作者:
赖锡三 来源:中国文哲研究集刊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桃花源记并诗〉的神话、心理学诠释:陶渊明的道家式「乐园」新探
-
〈桃花源记并诗〉的神话、心理学诠释:陶渊明的道家式「乐园」新探
-
作者:
赖锡三 来源:中国文哲研究集刊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桃花源记并诗〉的神话、心理学诠释:陶渊明的道家式「乐园」新探
-
《陋轩诗》中的“陶渊明情结”——吴嘉纪道德心理补偿
-
作者:
叶珏 刘海侠 来源:读与写(教师教育)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康熙元年 道德心理补偿 吴嘉纪 陶渊明情结
-
描述:吴嘉纪是明清之际著名的遗民诗人,著有《陋轩诗》及《陋轩诗续》十五卷。明清易代,以吴嘉纪为代表的遗民群体,一面承受着汉文化传统失落的感伤,一面头顶笼罩着文化高压的威胁,对自己的悲剧命运发出浩叹。康熙元年,是吴嘉纪人生的转折之年。应周亮工之招吴嘉纪正式走进了扬州文化圈,生存方式与人生定位发生了巨大变化。
-
全文:元年,是吴嘉纪人生的转折之年。应周亮工之招吴嘉纪正式走进了扬州文化圈,生存方式与人生定位发生了巨大变化。在道德缺失的现实境遇下,吴嘉纪通过自己的文学创造,寻找道德心理补偿,吴嘉纪作品中的陶渊明情怀,正是隐逸文化与节操观念尤为突出的明清易代大背景下的产物。
-
从陶渊明其人看魏晋时审美追求
-
作者:
陈晓丽 来源:都市家教(下半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生命美学意识 陶渊明 隐逸 无弦寄意
-
描述:陶渊明无疑是最能感应东晋以至六朝时代审美理想的诗人。他目睹着世事,又远离着世事,他既受到玄学的影响,又摆脱了玄言的简单机制;既有同时代人的审美意识,却又超越了他们,本文对他的隐逸、无弦寄意及对生命意识的彻底参透进行了探讨,充分肯定他在中国美学方面的独特贡献。
-
全文:陶渊明无疑是最能感应东晋以至六朝时代审美理想的诗人。他目睹着世事,又远离着世事,他既受到玄学的影响,又摆脱了玄言的简单机制;既有同时代人的审美意识,却又超越了他们,本文对他的隐逸、无弦寄意及对生命意识的彻底参透进行了探讨,充分肯定他在中国美学方面的独特贡献。
-
陶渊明的精神生态景观
-
作者:
张治国 来源: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淡泊名利 顺应自然 精神生态 陶渊明 安贫乐道
-
描述:对于生命个体而言,精神生态是由诸多元素构成、具有内在能量吞吐转换机制的精神活动系统。陶渊明精神生态景观主要为"质性自然"、文化熏染与躬耕实践等因素所催生,并通过安贫乐道的欣然、淡泊名利的超然和对待
-
全文:对于生命个体而言,精神生态是由诸多元素构成、具有内在能量吞吐转换机制的精神活动系统。陶渊明精神生态景观主要为"质性自然"、文化熏染与躬耕实践等因素所催生,并通过安贫乐道的欣然、淡泊名利的超然和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