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
评范子烨《悠然望南山:文化视域中的陶渊明》
-
作者:
吴国富 来源:文学评论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南山 无弦琴 文化视域 陶渊明研究 文化角度 思想含量 音乐生活 审视 文化转型 佛教思想
-
描述:从文化的视野来审视陶渊明,近些年来已经有很多学者做出了努力;就广义而言,从任何一个角度审视陶渊明,皆是从文化角度去审视,不过是审视面的宽与窄有些区别
-
全文:从文化的视野来审视陶渊明,近些年来已经有很多学者做出了努力;就广义而言,从任何一个角度审视陶渊明,皆是从文化角度去审视,不过是审视面的宽与窄有些区别
-
陶渊明与华兹华斯诗歌中的生死观之比较
-
作者:
许辉 来源:保山学院学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生死观 华兹华斯 陶渊明
-
描述:陶渊明与华兹华斯虽身处不同的国度、不同的时代,但其诗歌都充满着对生死问题的关注与思考,都表现出死亡之痛,这是相似之处,但二者对待死亡的态度却不相同,陶渊明借助自然来跨越生死,具有庄学之意味,达到不以
-
全文:陶渊明与华兹华斯虽身处不同的国度、不同的时代,但其诗歌都充满着对生死问题的关注与思考,都表现出死亡之痛,这是相似之处,但二者对待死亡的态度却不相同,陶渊明借助自然来跨越生死,具有庄学之意味,达到不以
-
论陶渊明的生命意识
-
作者:
杨剑锋 来源: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生命意识 焦虑 陶渊明 理性
-
描述:本文主要从生命意识入手 ,论述了陶渊明的生命哲学思想。笔者认为陶渊明对生死的认识是非常理性的 ,因而他能够坦然地面对死亡。但是作为一位有抱负的诗人 ,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 ,因而对死亡的来临充满了焦虑和痛苦。本文不同意时下流行的对陶渊明及其作品的某些评价 ,而认为他是一位内心充满矛盾和痛苦的杰出诗人
-
全文:本文主要从生命意识入手 ,论述了陶渊明的生命哲学思想。笔者认为陶渊明对生死的认识是非常理性的 ,因而他能够坦然地面对死亡。但是作为一位有抱负的诗人 ,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 ,因而对死亡的来临充满了焦虑和痛苦。本文不同意时下流行的对陶渊明及其作品的某些评价 ,而认为他是一位内心充满矛盾和痛苦的杰出诗人
-
陶渊明和华兹华斯的生死观
-
作者:
张叉 来源:东方丛刊(2004年第1辑 总第四十七辑)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一人是万物之灵长,但还是无法摆脱始而必终、生而必死的命运。《孔子家语·本命解》:"命者性之始也,死者生之终也,有始则必有终矣。"~①艾布·阿塔希叶在《为死亡而生殖》中说:"灭亡是你们所有人的归宿。"~②人的死亡既是生命个体的消失,也是文化个体的灭亡。生死是人哲学思考和文学创作的重要命题,这对陶渊明和
-
全文:一人是万物之灵长,但还是无法摆脱始而必终、生而必死的命运。《孔子家语·本命解》:"命者性之始也,死者生之终也,有始则必有终矣。"~①艾布·阿塔希叶在《为死亡而生殖》中说:"灭亡是你们所有人的归宿
-
巴赫金诗学视野中的陶渊明诗歌英译:复调的翻译现实
-
作者:
蔡华 来源:苏州大学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诗歌 翻译 陶渊明 英语 文学研究 诗学
-
描述:齐梁起,陶渊明诗歌的文学价值和历史地位受到关注,后经唐宋时杜甫提携、苏轼推崇,誉满学界,从此陶诗文经典地位少有异议。经典作品往往具有跨时空的可读性和超时空的意义指向。明清时,陶渊明及其诗文研究兼及研究的研究全面展开。1898年,陶诗德语译本问世,自此,陶诗吸引着众多译者为... >> 详细
-
全文:齐梁起,陶渊明诗歌的文学价值和历史地位受到关注,后经唐宋时杜甫提携、苏轼推崇,誉满学界,从此陶诗文经典地位少有异议。经典作品往往具有跨时空的可读性和超时空的意义指向。明清时,陶渊明及其诗文研究兼及研究的研究全面展开。1898年,陶诗德语译本问世,自此,陶诗吸引着众多译者为... >> 详细
-
[0图]写给儿童的名人故事 08 陶渊明
-
作者:
章衣萍 来源:北京:团结出版社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图书
-
描述:本书讲述了历史上名人小时候成长的故事。全书采用浅显的白话文和有趣的叙述风格,使少年儿童读起来朗朗上口,颇有趣味。书籍配以精美的插图,旨在提高儿童阅读乐趣。儿童在读书的同时亦可以扩大视野,陶冶情操。章衣萍先生在精彩处更是采用儿童易懂的文笔积极引导儿童深入思考,培养儿童高尚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
-
全文:本书讲述了历史上名人小时候成长的故事。全书采用浅显的白话文和有趣的叙述风格,使少年儿童读起来朗朗上口,颇有趣味。书籍配以精美的插图,旨在提高儿童阅读乐趣。儿童在读书的同时亦可以扩大视野,陶冶情操。章衣萍先生在精彩处更是采用儿童易懂的文笔积极引导儿童深入思考,培养儿童高尚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
-
我们不是陶渊明
-
作者:
陆悦良 来源:旅行者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九十年代 旅行者 陶渊明 出国 历史遗迹 大都市 农业大国
-
描述: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们出国更想看的是大都市的繁华,这让当时的我们瞪大了好奇和羡慕的双眼。时至今日,更多的旅行者开始关注他国的艺术殿堂、历史遗迹,而田园乡村也进入了视野。生长在这个传统的农业大国,
-
全文: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们出国更想看的是大都市的繁华,这让当时的我们瞪大了好奇和羡慕的双眼。时至今日,更多的旅行者开始关注他国的艺术殿堂、历史遗迹,而田园乡村也进入了视野。生长在这个传统的农业大国,
-
陶渊明田园诗创作的参照维度
-
作者:
李红岩 来源:青海社会科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陶渊明 田园诗 参照维度
-
描述:陶渊明诗歌总体风格静穆清雅,其诗歌是从官场世界、政治视野、世俗世界的维度对比、参照而营造出的理性的诗性价值世界。作为田园诗人的宗师,他一一关闭了通往官场、政治与世俗的大门,让自己的诗歌臻至飘逸空灵之化境。
-
全文:陶渊明诗歌总体风格静穆清雅,其诗歌是从官场世界、政治视野、世俗世界的维度对比、参照而营造出的理性的诗性价值世界。作为田园诗人的宗师,他一一关闭了通往官场、政治与世俗的大门,让自己的诗歌臻至飘逸空灵之化境。
-
陶渊明《闲情赋》接受论研究及启示
-
作者:
蒋金华 来源: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期待视野 闲情赋 读者 接受美学 召唤结
-
描述:关于陶渊明的《闲情赋》的主旨研究,自梁代始就聚讼不断,至今未能得到一致的见解。本文运用"接受美学"中的交流、期待视野、召唤结构的原理来分析和研究《闲情赋》的接受过程,论证了"接受美学"对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作用,阐述了它的重要意义。
-
全文:关于陶渊明的《闲情赋》的主旨研究,自梁代始就聚讼不断,至今未能得到一致的见解。本文运用"接受美学"中的交流、期待视野、召唤结构的原理来分析和研究《闲情赋》的接受过程,论证了"接受美学"对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作用,阐述了它的重要意义。
-
从陶渊明的诗看其人生艺术化
-
作者:
黄明芳 来源:宜春学院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诗歌 人生艺术化 陶渊明
-
描述:在文化诗学的视野里,文学与人生之间是相互建构的关系,艺术化的生活方式和人生境界一直是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的理想追求,而实现精神与心灵的艺术化则是人生艺术化的最高境界,陶渊明的诗歌正是窥探其如何实现自我人生艺术化的窗口。
-
全文:在文化诗学的视野里,文学与人生之间是相互建构的关系,艺术化的生活方式和人生境界一直是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的理想追求,而实现精神与心灵的艺术化则是人生艺术化的最高境界,陶渊明的诗歌正是窥探其如何实现自我人生艺术化的窗口。
上页
1
2
3
...
6
7
8
...
14
15
16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