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九江市图书馆陶渊明特色库!
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陶渊明的辞职报告
作者:暂无 来源:华商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朗吟这句千古名句,陶渊明将大红印绶高挂彭泽县令大堂上,飘然归隐,从此不仕。是年,他40,正值不惑。那枚印绶揣在兜里仅80余日。那是魏晋时期。个性正游走在跷跷板两极:或压抑或奔放。陶渊明的辞职报告便删繁就简,轻弹唇舌,一句带过。300多年后,被“赐金放还”的李白在南
全文:“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朗吟这句千古名句,陶渊明将大红印绶高挂彭泽县令大堂上,飘然归隐,从此不仕。是年,他40,正值不惑。那枚印绶揣在兜里仅80余日。那是魏晋时期。个性正游走在跷跷板两极:或压抑或奔放。陶渊明的辞职报告便删繁就简,轻弹唇舌,一句带过。300多年后,被“赐金放还”的李白在南
陶渊明:南山种豆
作者: 鲍鹏山  来源:出版参考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南山  个人修养  人物  文化传统  陶渊明  隐士  晋宋  逻辑思路 
描述:朱熹曾经说:“晋宋人物,虽曰尚清高,然个个要官职。这边一面清谈.那边一面招权纳货。陶渊明真个是能不要,此所以高于晋宋人物。”实际上.在我们的文化传统中(不仅是道家。甚至是儒家),都给予洁身自好、隐遁避世以极崇高的文化褒奖.把这种行为看作是个人修养的最高境界。既有这样的文化大勋章悬挂在那里诱惑.便少
全文:避世以极崇高的文化褒奖.把这种行为看作是个人修养的最高境界。既有这样的文化大勋章悬挂在那里诱惑.便少不了有人要假惺惺地去做隐士.来领这枚勋章。这种文化怪胎的逻辑思路是这样的:因为他不愿为官而隐居
陶渊明的田园诗儒学传统
作者: 张杰  来源: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志在兼济  道统说  桃源理想  曾点气象 
描述:陶渊明的田园诗儒学传统
全文:
陶渊明到吴承恩——对生死超越的再探索
作者: 刘卫华  来源: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生死超越  吴承恩  陶渊明  探索 
描述:陶渊明在面对生命有限性的问题时,经过反复的理性求索采取了“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的态度。千百年后,对陶渊明颇有知己之感的《西游记》作者吴承恩,通过在小说创作中打破阴司传统上对生死的绝对决定权,塑造一个完整美好的神仙社会,在感性的道路上淡化了世俗社会对于生死的恐惧。二人通过理性、感性两条道路,殊途同
全文:陶渊明在面对生命有限性的问题时,经过反复的理性求索采取了“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的态度。千百年后,对陶渊明颇有知己之感的《西游记》作者吴承恩,通过在小说创作中打破阴司传统上对生死的绝对决定权,塑造一个完整美好的神仙社会,在感性的道路上淡化了世俗社会对于生死的恐惧。二人通过理性、感性两条道路,殊途同归,最终体现的是两者摒弃名利、返归自然的价值追求上的一致。
白鹿洞学规看朱熹对陶渊明的尊崇
作者: 吴国富  来源:九江学院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白鹿洞学规  朱熹  尊崇  陶渊明 
描述:朱熹建白鹿洞书院,将理学重义轻利的精义浓缩在学规之中.他将陶渊明思想境界总结为重君臣大义,远离名利,这与白鹿洞学规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因此,朱熹尊崇陶渊明,以地方文化名人的人生实践对白鹿洞学规做了清晰的说明.
全文:朱熹建白鹿洞书院,将理学重义轻利的精义浓缩在学规之中.他将陶渊明思想境界总结为重君臣大义,远离名利,这与白鹿洞学规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因此,朱熹尊崇陶渊明,以地方文化名人的人生实践对白鹿洞学规做了清晰的说明.
陶渊明作品看其"出淤泥而不染"的伟大人格
作者: 关中州  来源:安阳工学院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高尚情操  弃官归田  陶渊明 
描述:陶渊明面对黑暗的社会、腐败的官场,毅然决定辞官归田,这是一种难能可贵的人生选择,为中国古代的士人树起了一座另类的精神丰碑.不能仅仅把陶渊明看作只求自己生活安逸恬淡的一般意义上的隐士.
全文:陶渊明面对黑暗的社会、腐败的官场,毅然决定辞官归田,这是一种难能可贵的人生选择,为中国古代的士人树起了一座另类的精神丰碑.不能仅仅把陶渊明看作只求自己生活安逸恬淡的一般意义上的隐士.
陶渊明谢灵运诗歌之比较
作者: 杨菲 杨琴  来源:文学教育(上半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谢灵运诗  自然景物  山水诗派  陶渊明  田园诗  游赏  大地主  真我  永嘉  袁行霈 
描述:在中国繁盛的诗坛上,曾出现两位泰斗,一个是田园诗派的奠基者陶渊明,一个是开创了山水诗派的谢灵运。袁行霈先生认为,"陶渊明的思想可以这样概括:通过泯去后天的经过世俗熏染的‘伪我’,以求返归一个‘真我’。"而谢灵运出身于士族大地主家庭,他为永嘉太守时,每次游赏山水,者动辄数百,以致被误解为盗贼。正如《
全文:’。"而谢灵运出身于士族大地主家庭,他为永嘉太守时,每次游赏山水,者动辄数百,以致被误解为盗贼。正如《宋书》所记载,"故自出任永嘉太守之后,无论是在任还是隐居,他总是纵情山水,肆意遨游。"对于谢灵运
归隐之路不隐之心——浅析陶渊明的隐逸心态
作者: 刘卫莉  来源: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归隐  陶渊明  隐逸心态 
描述:陶渊明并不是一位传统意义上的隐逸诗人。陶渊明在隐逸身形的背后,是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陶渊明的隐逸是其从政到文的转志。本文通过分析陶渊明的隐逸特征及诗文内容,来探讨其隐逸心态的实质。
全文:陶渊明并不是一位传统意义上的隐逸诗人。陶渊明在隐逸身形的背后,是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陶渊明的隐逸是其从政到文的转志。本文通过分析陶渊明的隐逸特征及诗文内容,来探讨其隐逸心态的实质。
陶渊明的孤独及诗酒及女人之关系——陶渊明《子俨等疏》赏析
作者: 郭景华  来源: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老莱子  咏贫士  楚国人  种秫  安贫守道  疏文  羲皇上人  伍举  班荆道旧  林云铭 
描述:陶渊明晚年曾写有一篇诫子的文章《子俨等疏》,关于此疏文间大意,前人多有阐释,大多数人都只是把它当作普通诫子文章来读。此疏文粗粗一看,确实一般历史上的教子书没有多大区别。无外乎教育儿子们要团结友爱,互相扶持罢了。但是穿越在文本间有许多言外之意
全文:陶渊明晚年曾写有一篇诫子的文章《子俨等疏》,关于此疏文间大意,前人多有阐释,大多数人都只是把它当作普通诫子文章来读。此疏文粗粗一看,确实一般历史上的教子书没有多大区别。无外乎教育儿子们要团结友爱,互相扶持罢了。但是穿越在文本间有许多言外之意
陶渊明的孤独及诗酒及女人之关系——陶渊明《子俨等疏》赏析
作者: 郭景华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老莱子  孤独  陶渊明  萧统  李延寿  红颜知己  历史上  列女传  楚国  妻子 
描述:陶渊明晚年曾写有一篇诫子的文章《子俨等疏》,关于此疏文间大意,前人多有阐释,大多数人都只是把它当作普通诫子文章来读。此疏文粗粗一看,确实一般历史上的教子书没有多大区别。无外乎教育儿子们要团结友爱,互相扶持罢了。但是穿越在文本间有许多言外之意,
全文:陶渊明晚年曾写有一篇诫子的文章《子俨等疏》,关于此疏文间大意,前人多有阐释,大多数人都只是把它当作普通诫子文章来读。此疏文粗粗一看,确实一般历史上的教子书没有多大区别。无外乎教育儿子们要团结友爱,互相扶持罢了。但是穿越在文本间有许多言外之意,
上页 1 2 3 ... 7 8 9 ... 20 21 22 下页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