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九江市图书馆陶渊明特色库!
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论陶渊明“无弦琴”故事的两种类型及其寓意之异同
作者: 李小荣  来源: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寓意异同  无弦琴  陶渊明  故事类型 
描述:以房玄龄《晋书》、沈约《宋书》为代表,分别记载了两个繁简不同的陶渊明"无弦琴"故事,它们在后世都有广泛的流传。其实,这两类故事是诗人不同饮酒场景的写照:简单型(第1型)说的是独饮,复杂型(第2型
全文:以房玄龄《晋书》、沈约《宋书》为代表,分别记载了两个繁简不同的陶渊明"无弦琴"故事,它们在后世都有广泛的流传。其实,这两类故事是诗人不同饮酒场景的写照:简单型(第1型)说的是独饮,复杂型(第2型
超世不绝俗的积极人生选择:论陶渊明的用世一面
作者: 洪蕾  来源: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用世  载道文化  陶渊明 
描述:陶渊明的诗歌在其生活的时代少有人赏识,但在唐代独特的隐逸文化和宋代特定的文化氛围、文人心态以及审美趣味的显扬下,使得陶渊明成为中国士大夫的典型,并成为“闲情文化”①的代表。然而,陶渊明亦有积极用世的一面,即其具有“载道文化”①的表征。作为“载道文化”接受者的陶渊明,毫无例外地走上了这条“学而优则仕”
全文:陶渊明的诗歌在其生活的时代少有人赏识,但在唐代独特的隐逸文化和宋代特定的文化氛围、文人心态以及审美趣味的显扬下,使得陶渊明成为中国士大夫的典型,并成为“闲情文化”①的代表。然而,陶渊明亦有积极用世的一面,即其具有“载道文化”①的表征。作为“载道文化”接受者的陶渊明,毫无例外地走上了这条“学而优则仕”的道路,并成为其积极用世的一个显例。
菊样的人生,恬然的智慧:浅析陶渊明田园诗中的人生诉求
作者: 巫玉荣  来源:作家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人生意义  终极关怀  陶渊明  田园诗 
描述:东晋诗人陶渊明是大自然的歌者,他的田园诗清新美丽,引起人无尽的遐思。人们对于陶渊明的敬仰,并不仅仅在于他是魏晋时期最杰出的诗人,而更在于他的人格魅力。陶渊明的菊样人生给人们很多启示,他恬然的感悟、超脱的智慧,将人的觉醒提到了一个远远超出同时代人的高度,提到寻求一种更深沉的人生态度和精神境界的高度。陶
全文:东晋诗人陶渊明是大自然的歌者,他的田园诗清新美丽,引起人无尽的遐思。人们对于陶渊明的敬仰,并不仅仅在于他是魏晋时期最杰出的诗人,而更在于他的人格魅力。陶渊明的菊样人生给人们很多启示,他恬然的感悟、超脱的智慧,将人的觉醒提到了一个远远超出同时代人的高度,提到寻求一种更深沉的人生态度和精神境界的高度。陶渊明的人生智慧对于当下社会仍然具有较高的价值。
浅析陶渊明《归园田居》的艺术成就
作者: 林琼华  来源:大观周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归园田居》  陶渊明  艺术成就 
描述:中国文坛,人才辈出。陶渊明出身在东晋,其诗文、诗品、人品都趋于完美富有魅力,可谓是中华几千年文明史上遗世独立的大诗人,博采众长,自铸新词,形成独树一帜的田园诗派,其平淡自然的诗歌特点对后世田园诗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所创作的田园诗作至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几乎无人能超越其艺术高峰。特别是他的《归园
全文:中国文坛,人才辈出。陶渊明出身在东晋,其诗文、诗品、人品都趋于完美富有魅力,可谓是中华几千年文明史上遗世独立的大诗人,博采众长,自铸新词,形成独树一帜的田园诗派,其平淡自然的诗歌特点对后世田园诗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所创作的田园诗作至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几乎无人能超越其艺术高峰。特别是他的《归园田居》,更以欢愉、达观的明朗色彩辉映全篇,但陶渊明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也曲折地暴露了社会政治的黑暗。陶渊明对后代的影响主要是积极的。但也包含了不少明哲保身、安分守己、人生如梦、及时行乐的消极思想。
元问题:人与自然:关于陶渊明与卢梭、梭罗的比较陈述
作者: 鲁枢元 马治军  来源:文艺研究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天人合一  卢梭  回归自然  瓦尔登湖  精神愉悦  梭罗  陶渊明  自然人  元问题  人与自然 
描述:"人与自然"问题是一个"元问题",在时间上先于、在空间上笼罩其他所有问题,是其他所有问题的根本。遗憾的是,现代人对它的解答长期处于层层迷误之中。中国古代诗人陶渊明、法国18世纪思想家卢梭、美国诗人兼学者梭罗,三位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哲人,面对"人与自然"这一元问题,却给出相近的答案:热爱自然,顺应自
全文:"人与自然"问题是一个"元问题",在时间上先于、在空间上笼罩其他所有问题,是其他所有问题的根本。遗憾的是,现代人对它的解答长期处于层层迷误之中。中国古代诗人陶渊明、法国18世纪思想家卢梭、美国诗人兼学者梭罗,三位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哲人,面对"人与自然"这一元问题,却给出相近的答案:热爱自然,顺应自然,珍惜人的天性,像大自然一般自然地生活,在与自然的交流融汇中享受天地间至高的精神愉悦。本文以日益严峻的全球性生态危机为背景,在对三位诗哲的比较陈述中,探究"人与自然"的当代意义。
诗意地栖居与沉静的激情:对陶渊明《归园田居》五首的还原阐释
作者: 范子烨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归园田居》  种豆诗案  自然平淡  文本异文  经济基础 
描述:依据可靠的文献资料,通过细密的作品分析和文字辨析,笔者对《归园田居》的文本异文进行了甄别。在此基础上,对此组诗进行了全新的阐释:首先揭示了陶渊明隐逸生活的经济基础,通过与谢灵运的对比,阐释了陶氏田园诗与谢氏山水诗的成因以及陶、谢审美追求、诗学倾向乃至人格风范的巨大差异;其次开掘了此组诗与中国历史上第
全文:依据可靠的文献资料,通过细密的作品分析和文字辨析,笔者对《归园田居》的文本异文进行了甄别。在此基础上,对此组诗进行了全新的阐释:首先揭示了陶渊明隐逸生活的经济基础,通过与谢灵运的对比,阐释了陶氏田园诗与谢氏山水诗的成因以及陶、谢审美追求、诗学倾向乃至人格风范的巨大差异;其次开掘了此组诗与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文字狱种豆诗案的关系,深入分析了诗人的历史反思以及诗中蕴含的关心人的命运的宏伟旨趣,指出传统的以平淡冲和概论陶诗,以隐逸诗人概论陶渊明本人,乃是绝大的学术偏颇,最后得出结论:陶渊明是集诗人、历史家和哲学家于一身的文化巨人。
孤岛田园式隐世情怀:叶芝《茵尼斯弗里湖岛》与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对比赏析
作者: 侯腊一  来源:大家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田园生活  诗歌  隐逸诗人  园田居  陶渊明  浪漫主义  尼斯  孤岛  叶芝  象征主义 
描述:威廉·巴特勒·叶芝(William Butler Yeats,1865~1939)是爱尔兰杰出的诗人、剧作家,他的诗歌吸收了象征主义、浪漫主义、玄学主义的精华,又融入了自己的风格,其早期诗作朦胧、神秘、华美,浸染着明显的遁世理想;陶渊明(365~427)是古代中国的伟大诗人、辞赋家,被誉为"隐逸诗人
全文:威廉·巴特勒·叶芝(William Butler Yeats,1865~1939)是爱尔兰杰出的诗人、剧作家,他的诗歌吸收了象征主义、浪漫主义、玄学主义的精华,又融入了自己的风格,其早期诗作朦胧、神秘、华美,浸染着明显的遁世理想;陶渊明(365~427)是古代中国的伟大诗人、辞赋家,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他开创了田园派诗体,其作品风格冲淡邈远、恬静自然、无与伦比,并蕴含着超凡脱俗的人生哲学以及浓厚的隐逸情怀。本文选取了两位诗人隐世诗歌的代表作《茵尼斯弗里湖岛》与《归园田居》(其一),旨在鉴赏佳作的同时,探讨其隐世情怀的相似之处及不同之处,以更加全面的解读孤岛田园式隐世情怀。
浅议陶渊明饮酒诗的艺术特色
作者: 牛永旺  来源:神州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饮酒诗  陶渊明  艺术特色 
描述: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大量写饮酒诗的诗人。他的20首《饮酒》诗的艺术特色更表现在平淡与醇美的结合;情、景、理在诗中的高度统一性;朴素的语言和白描手法的相结合;并没有雕词琢句、裁云绣月,用的只是朴素的口语化句子,如实写来,他的诗篇看来古朴无华,读起来却琅琅上口。在中国文学史上,可谓前无古人,后有袭
全文: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大量写饮酒诗的诗人。他的20首《饮酒》诗的艺术特色更表现在平淡与醇美的结合;情、景、理在诗中的高度统一性;朴素的语言和白描手法的相结合;并没有雕词琢句、裁云绣月,用的只是朴素的口语化句子,如实写来,他的诗篇看来古朴无华,读起来却琅琅上口。在中国文学史上,可谓前无古人,后有袭者,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受世人推崇。
论陶渊明之田园诗与唐代山水田园诗的源流关系
作者: 李博  来源: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王维  孟浩然  陶渊明  田园诗  山水田园诗 
描述:陶渊明袭魏晋诗歌的古朴作风,将“自然”提升为一种美的至境,使诗歌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开创了田园诗这一新题材,并形成了平淡自然的特点。盛唐诗人王维和孟浩然在继承陶诗平淡自然的基础上,将生动传神的形象与充沛深邃的情志融合起来,兴象玲珑凑泊,意境整一和谐。从陶诗的继承中实现了山水与田园二家的合流,并在其中体
全文:陶渊明袭魏晋诗歌的古朴作风,将“自然”提升为一种美的至境,使诗歌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开创了田园诗这一新题材,并形成了平淡自然的特点。盛唐诗人王维和孟浩然在继承陶诗平淡自然的基础上,将生动传神的形象与充沛深邃的情志融合起来,兴象玲珑凑泊,意境整一和谐。从陶诗的继承中实现了山水与田园二家的合流,并在其中体现出新的特点。 。
陶渊明、谢灵运诗歌风格的形成及比较
作者: 罗小虎  来源: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谢灵运  诗歌  陶渊明  风格 
描述:陶渊明、谢灵运的比较研究是一个很热门的话题。本文主要从陶渊明和谢灵运诗歌风格的形成入手,研究陶谢在中国诗歌史上的特殊地位,以期把握风格形成的一般规律,进一步加深对陶谢诗歌的理解。本文试图从文学史的角度前后纵向的分析比较陶渊明、谢灵运诗歌风格形成的内因和外因;从美学、文艺心理学及风格学的角度对他们的诗
全文:陶渊明、谢灵运的比较研究是一个很热门的话题。本文主要从陶渊明和谢灵运诗歌风格的形成入手,研究陶谢在中国诗歌史上的特殊地位,以期把握风格形成的一般规律,进一步加深对陶谢诗歌的理解。本文试图从文学史的角度前后纵向的分析比较陶渊明、谢灵运诗歌风格形成的内因和外因;从美学、文艺心理学及风格学的角度对他们的诗歌作静态的横向比较,总结两者诗歌风格的特点及他们风格之间的联系。把对陶渊明、谢灵运诗歌风格的形成及特点放在文学发展的历史中考虑,既考虑文学发展自身的规律,也兼顾历史演变、社会发展等外部的因素。考察思想史与风格史之间的某种结合。同时又结合各个时代的“趣味史”,既对公众趣味作历史的研究。并且把陶渊明、谢灵运放在界定清楚的历史——文化氛围之中,考察与这一环境之间的关系。本文共分三章:第一章论述陶渊明、谢灵运诗歌的风格特点及意象生成和意境构建与风格的关系。通过分析古代以刘勰、钟嵘、苏轼、严羽等为代表,近代以王夫之、沈德潜、叶燮等为代表和现代以鲁迅、朱光潜、袁行霈等为代表的诗论家的论述,概括陶渊明和谢灵运诗歌的风格特点。将陶渊明的诗歌风格特点概括为:自然、平淡、古朴、情真、意远,同时表现出风格的多样性特点。谢灵运诗歌风格特点为:清丽、新俊、奇秀。从意境的建构看,陶诗中建构的兴象天然的意境,让读者面对诗人所创设的“第二自然”感受和体悟其对人生、历史、宇宙的思考,这是超越当下景物的一种哲理性的升华,是区别于哲学思辨的感性思考。谢灵运所创设的空寂中彰显生命的诗境,传达出的是鲜活的生命力。谢为其找到的归宿是抱朴含真的隐遁中彰显生命的活力,而陶渊明是在大自然和生活的“顺化”中去寻求自己的落脚点。第二章论述陶渊明、谢灵运诗歌风格形成的外因。分析研究了陶渊明、谢灵运的诗歌对诗歌传统的借鉴,主要分析了与《诗经》、《楚辞》、《古诗十九首》及建安诗风、游仙诗和玄言诗风格的关系。认为在历史的土壤中陶渊明、谢灵运分别汲取了不同的养料。陶、谢借鉴了《诗经》“比”、“兴”的情景构成方式,并且在自己的诗歌中形成了各自情景构成的特点。陶诗把“赋”法用在抒写个人的性情怀抱、理想、志愿上。也就是后人所评陶诗的“浅直”处,但也是其诗歌的“真率”处。陶诗继承了《楚辞》以物喻人,以物写志的方法,如以松、菊、归鸟、孤云、荣木等意象写自己的人格追求和理想。谢灵运对屈骚风格的借鉴主要不在喻象上,而在于一种“苦闷、求索”的格调、自我形象的塑造上。另一方面考察了社会政治、哲学思想、家族地域文化对陶谢诗歌风格形成的影响。政治经历的挫折决定了对不同哲学思想的选择和吸收,家族地域文化的影响,决定了他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表现为文学创作中不同的审美观。第三章论述陶渊明、谢灵运诗歌风格形成的内因。主要从个性特征、社会阅历和审美趣味三个方面分析了陶渊明、谢灵运诗歌风格形成的内在原因。认为从个人来讲,不同的个性特征、人生目标以及不同的人生阅历等因素形成了不同的审美趣味。而审美趣味直接影响了诗歌风格的形成。可以这样概括:陶渊明是向内寻求自己人格的独立完善,人生境界的升华。谢灵运身上有挥之不去的家族文化的影子和对家族荣誉的追求,诗歌中表现一种重振家族的愿望,审美趣味表现为对生命力的抒写和赞美。陶渊明、谢灵运经历不同、地位不同,但他们都共同找到了自己的情趣,而且在生活中不断的丰富自己的情趣,形成了各自独特的诗歌风格。本文的结论是陶渊明、谢灵运的诗歌在中国诗歌史上是承前启后的。陶诗受传统诗歌影响较大,意象构成相对稳定,在“比”的框架内,多是静态性的构成。陶诗的意象也是如此的简单,但简单并不同于单调,同样在寻求一种对人生、宇宙的阐释。陶既是古朴诗风的集大成者,也是士人人格精神的代表。他的诗歌和精神影响了一代代诗人。谢灵运诗歌的意象重视当下,在诗人和景物性灵契合的瞬间构成动态性的意象,在诗歌中不断地捕捉这种相同中的不同,不变中的变化,幽寂中的活力,抓住那些能和自己内在的情感的律动相契合的物象,形成山水意境中明快的格调、清丽的风格,为成熟的唐代诗歌高潮的到来开创了道路。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