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九江市图书馆陶渊明特色库!
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陶渊明的田园美学思想及其对后世园林的影响
作者: 张凯旋 王云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士人园林  陶渊明  田园诗  风景园林  田园美学 
描述:介绍了陶渊明的生平及代表的田园诗作,归纳了陶渊明清淡自然、笃意真古、气韵生动的田园美学思想,总结分析了其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山水田园风格、士人园林的开创、生态人文思想的共融、诗情画意的表现手法以及对东方园林的指导意义等方面的影响.
全文:介绍了陶渊明的生平及代表的田园诗作,归纳了陶渊明清淡自然、笃意真古、气韵生动的田园美学思想,总结分析了其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山水田园风格、士人园林的开创、生态人文思想的共融、诗情画意的表现手法以及对东方园林的指导意义等方面的影响.
自然美的和合之境——论陶渊明诗文中的自然美意识
作者: 崔晓艾  来源: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自然美意识  自由  自然  和谐 
描述:陶渊明的诗文蕴涵着独特的自然美意识。他的自然美意识的形成与其自身的经历和高韬的人生境界密不可分。这种独特性在他的诗文中具体表现为:以自然为载体表现自己的自然、自由之心,以自然为载体表现人与自然的和合之境。其诗文字里行间流露出魏晋风度的余韵。
全文:陶渊明的诗文蕴涵着独特的自然美意识。他的自然美意识的形成与其自身的经历和高韬的人生境界密不可分。这种独特性在他的诗文中具体表现为:以自然为载体表现自己的自然、自由之心,以自然为载体表现人与自然的和合之境。其诗文字里行间流露出魏晋风度的余韵。
巴赫金诗学视野中的陶渊明诗歌英译:复调的翻译现实
作者: 蔡华  来源:苏州大学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诗歌  翻译  陶渊明  英语  文学研究  诗学 
描述:齐梁起,陶渊明诗歌的文学价值和历史地位受到关注,后经唐宋时杜甫提携、苏轼推崇,誉满学界,从此陶诗文经典地位少有异议。经典作品往往具有跨时空的可读和超时空的意义指向。明清时,陶渊明及其诗文研究兼及研究的研究全面展开。1898年,陶诗德语译本问世,自此,陶诗吸引着众多译者为... >> 详细
全文:齐梁起,陶渊明诗歌的文学价值和历史地位受到关注,后经唐宋时杜甫提携、苏轼推崇,誉满学界,从此陶诗文经典地位少有异议。经典作品往往具有跨时空的可读和超时空的意义指向。明清时,陶渊明及其诗文研究兼及研究的研究全面展开。1898年,陶诗德语译本问世,自此,陶诗吸引着众多译者为... >> 详细
美国教科书里的陶渊明
作者:暂无 来源:现代生活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在当今世界强国美国眼中,中国是什么样子的?也许,从美国的教科书入手,来自异域之视角,颇具可读。陶渊明是中国人最喜爱的诗人之一,他生活在东晋至南北朝天下大乱的年代。就像许多跟他背景相似的同时代人一样,他早期也希望进入仕途、博取功名。有好几年他投奔于一些将军门下,跟着他们戎马倥偬,但是他很快就对这样的
全文:在当今世界强国美国眼中,中国是什么样子的?也许,从美国的教科书入手,来自异域之视角,颇具可读。陶渊明是中国人最喜爱的诗人之一,他生活在东晋至南北朝天下大乱的年代。就像许多跟他背景相似的同时代人一样,他早期也希望进入仕途、博取功名。有好几年他投奔于一些将军门下,跟着他们戎马倥偬,但是他很快就对这样的
论陶渊明、华兹华斯作品中的自然观念
作者: 许辉  来源:云南大学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学审美  比较文学  浪漫主义  田园诗歌 
描述:自然,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对人类而言是同一的;但作为一种折射在不同文化中的概念,则是千差万别。中国在约公元5世纪左右便出现了田园诗的“开山之祖”陶渊明,而西方直到公元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浪漫主义时期才出现像华兹华斯这样的“湖畔之魂”。他们都崇尚自然,返回到了自然之中。他们都以自然的山水田园景象作为
全文:时期才出现像华兹华斯这样的“湖畔之魂”。他们都崇尚自然,返回到了自然之中。他们都以自然的山水田园景象作为主要的诗歌素材;他们的审美观注集中在这些景物上,在其中寄托自己的思想情感。可以说,自然是两位诗人
简议陶渊明的田园情结
作者: 赵治中  来源:鞍山社会科学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情结  回归自然  田园  正价值  陶渊明  官场  文人士大夫  入仕 
描述:东晋大诗人陶渊明与田园有着特殊的关系:入仕前好田园,出仕时心系田园,弃官后回归田园,晚年终死田里。总之,他的一生由田园而误入官场,又从官场而返回田园,在回归自然、躬耕田园、找到归宿,实现人生的真正价值,达到人格的升华与诗品的精醇。这在我国古代文人士大夫中,几乎是绝无仅有的。然而,对于陶渊明的回归自
全文:东晋大诗人陶渊明与田园有着特殊的关系:入仕前好田园,出仕时心系田园,弃官后回归田园,晚年终死田里。总之,他的一生由田园而误入官场,又从官场而返回田园,在回归自然、躬耕田园、找到归宿,实现人生的真正
“道中庸”的陶渊明
作者: 高原  来源:甘肃高师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陶渊明  道中庸 
描述:陶渊明最高妙处、最难以企及处是其于人生所行之中道:在人生实践中的精神追求及诗文创作的主题意蕴与艺术表现手法等许多方面他都真正做到了无过亦无不及。“乐天之诚”与“忧世之志”并行不悖,“情怀激荡忧愤”与“吐属温雅蕴藉”融然为一,“品格高迈超旷”与“性情平易慈祥”共举不二,以及“平淡朴素”与“警策绮丽”妙
全文:陶渊明最高妙处、最难以企及处是其于人生所行之中道:在人生实践中的精神追求及诗文创作的主题意蕴与艺术表现手法等许多方面他都真正做到了无过亦无不及。“乐天之诚”与“忧世之志”并行不悖,“情怀激荡忧愤”与“吐属温雅蕴藉”融然为一,“品格高迈超旷”与“性情平易慈祥”共举不二,以及“平淡朴素”与“警策绮丽”妙合一体。这也许是“定位”陶渊明其人其诗价值与意义的最关键视角。
辛弃疾对陶渊明的接受与扬弃
作者: 葛琳  来源:社会科学论坛(B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辛弃疾  陶渊明  扬弃  接受 
描述:辛弃疾在被迫闲退期间以陶渊明作为自己的精神榜样,这与文化背景、时代气候相关,也与他们相似的经历有关。辛弃疾对陶渊明的接受是从陶的闲适入手的,但因为他的性格、气质等因素和南宋的思想潮流使辛弃疾对陶渊明的接受产生了扬弃,由最初的在山水田园的恬静中与陶隔世唱和转而追慕陶的豪放气概。区别于以往对陶静穆的接受
全文:辛弃疾在被迫闲退期间以陶渊明作为自己的精神榜样,这与文化背景、时代气候相关,也与他们相似的经历有关。辛弃疾对陶渊明的接受是从陶的闲适入手的,但因为他的性格、气质等因素和南宋的思想潮流使辛弃疾对陶渊明的接受产生了扬弃,由最初的在山水田园的恬静中与陶隔世唱和转而追慕陶的豪放气概。区别于以往对陶静穆的接受,辛弃疾以英雄词人的立场树立了接受史上陶渊明豪放的新形象。[著者文摘]
陶渊明诗歌的生命意识及哲学思考
作者: 何梅琴  来源: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生命意识  诗歌  陶渊明  哲学思考 
描述:陶渊明所处的魏晋时期是人的生命意识全面觉醒的时期,生命成为人们主要关注的对象。陶渊明对生死的认识是非常理性的,因而他能够坦然地面对死亡。但作为一位有抱负的诗人,理想无法实现,因而对时光飞逝、生命短促充满了焦虑和痛苦。陶渊明自觉探求生命的根本,关注人类的命运或生存境遇,去追求生命存在的意义与永恒,力求
全文:陶渊明所处的魏晋时期是人的生命意识全面觉醒的时期,生命成为人们主要关注的对象。陶渊明对生死的认识是非常理性的,因而他能够坦然地面对死亡。但作为一位有抱负的诗人,理想无法实现,因而对时光飞逝、生命短促充满了焦虑和痛苦。陶渊明自觉探求生命的根本,关注人类的命运或生存境遇,去追求生命存在的意义与永恒,力求实现生命的理想境界。他对人生的哲学思考,为后代士人努力追求自身的生命价值意义提供了有力的借鉴。
在隐逸身形的背后:浅析精神层面上的陶渊明及其影响
作者: 郭阳卿  来源:武汉大学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田园  精神层面  陶渊明  人格  自然 
描述:在我国历史上,陶渊明是知名的隐士,更是一流的文学家。陶渊明不囿于时代风气,躬耕南山,放歌丘壑,开垦出一方自己的精神家园。他牺牲了物质享受而以清贫为代价换取精神自由,显示了精神对物质的高度驾驭。然而在他反复仕隐的人生道路中、在他隐逸身形的背后,有着深刻的精神矛盾与精神危机,显现了其精神层面的复杂。从
全文:在他反复仕隐的人生道路中、在他隐逸身形的背后,有着深刻的精神矛盾与精神危机,显现了其精神层面的复杂。从理想人格与现实人格的碰撞、交织到两种人格的对立统一,陶渊明选择了回归自然、躬耕田园的生活道路,在对
上页 1 2 3 ... 8 9 10 11 下页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