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九江市图书馆陶渊明特色库!
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5)
学位论文(1)
按栏目分组
学术研究 (6)
按年份分组
2015(1)
2012(2)
2010(1)
2009(1)
1987(1)
按来源分组
中央音乐学院(1)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
中国诗歌研究(1)
江西教育学院学刊(1)
名作欣赏(文学研究版)(1)
名作欣赏(1)
相关搜索词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简析陶渊明诗歌语言的白描艺术
作者: 张鹏丽 陈明富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白描艺术  陶渊明  大音希声  诗歌语言  大象无形 
描述:陶渊明诗歌今存一百多首,多为五言诗,从内容上可分为饮酒诗、咏怀诗和田园诗三类。这三类诗歌处处体现了高超的白描艺术,其语言洗练质朴、清新自然,信手拈来,尽显神韵,达到了一种化境,可谓"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陶渊明诗歌的白描艺术深受汉乐府诗的影响。
全文:陶渊明诗歌今存一百多首,多为五言诗,从内容上可分为饮酒诗、咏怀诗和田园诗三类。这三类诗歌处处体现了高超的白描艺术,其语言洗练质朴、清新自然,信手拈来,尽显神韵,达到了一种化境,可谓"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陶渊明诗歌的白描艺术深受汉乐府诗的影响。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简析陶渊明诗歌语言的白描艺术
作者: 张鹏丽 陈明富  来源:名作欣赏(文学研究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白描艺术  陶渊明  大音希声  诗歌语言  大象无形 
描述: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简析陶渊明诗歌语言的白描艺术
陶渊明并非“不解音声”-从陶渊明抚弄无弦琴看其美学思想
作者: 雷代浩  来源:江西教育学院学刊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陶渊明诗文  无弦琴  音乐美学思想  音乐美感  音律  演奏技巧  大音希声  音乐美学观  我国古代  音声 
描述:史称陶渊明“不解音声”,殆成定论。《宋书·列传·隐逸》载:“潜不解音声,而蓄素琴一张,无弦,每有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萧统《陶渊明传》亦云:“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另据《晋书·列传·隐逸》载:陶渊明“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起,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辄抚而和之,曰:‘
全文:史称陶渊明“不解音声”,殆成定论。《宋书·列传·隐逸》载:“潜不解音声,而蓄素琴一张,无弦,每有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萧统《陶渊明传》亦云:“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另据《晋书·列传·隐逸》载:陶渊明“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起,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辄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又《南史·列传·隐逸上》亦记其事,文字与《宋书》同,唯无“无弦”二字。三人成市虎,诗人遂“蒙冤”焉。其实,诗人是懂音律的。今天我们所见到的最早的陶传载于南朝
陶渊明的音乐生活与诗歌世界
作者: 范子烨  来源:中国诗歌研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乐教  自然之声  道境  老子哲学  无弦琴  艺境  乐府诗  楚声  音乐 
描述:对于陶渊明无弦琴的故事,人们素来是津津乐道,耳熟能详的。本文首先阐发了陶公无弦琴与老子哲学的密切关系,指出这件风流雅器实际上深寓着老子有生于无、大音希声和有无相生的哲学本体论理念,它显示的不仅是一种
全文:对于陶渊明无弦琴的故事,人们素来是津津乐道,耳熟能详的。本文首先阐发了陶公无弦琴与老子哲学的密切关系,指出这件风流雅器实际上深寓着老子有生于无、大音希声和有无相生的哲学本体论理念,它显示的不仅是一种
艺术的灵境与哲理的沉思:对陶渊明“无弦琴”的还原阐释
作者: 范子烨  来源: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自然之声  老子哲学  无弦琴  艺术  哲理  音乐 
描述:陶渊明本人是精通音乐,并通晓古琴艺术的。读书和弹琴是陶渊明日常生活中的赏心乐事。陶渊明的音乐艺术修养还表现在他对自然之声的敏感和兴趣。弹奏无弦琴,是诗人的风流,这种风流本身也就是一个充满诗意的浪漫的艺术显现过程。陶渊明的无弦琴深寓着老子有生于无、大音希声和有无相生的哲学本体论理念,它显示的不仅是一种
全文:的艺术显现过程。陶渊明的无弦琴深寓着老子有生于无、大音希声和有无相生的哲学本体论理念,它显示的不仅是一种艺境——诗人的脱俗气质和音乐家的潇洒风流,更是一种道境——超越寰中、凌驾今古的终极性的哲理。
琴之妙趣,心明足矣 陶渊明"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音乐美学思想探究
作者: 王笑微  来源:中央音乐学院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魏晋贤士陶渊明的诗文随世而传。在他提出“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的观点后,随之而来的是对其观点产生、形成、正确与否的猜测和认知。本文以陶渊明所处的魏晋时期为历史背景,以陶渊明不被世俗所困、规避于尘世的性格情操,及其他所作“清琴横床、浊酒半壶”、“荣叟老带索,欣然方弹琴;原生纳决履,清歌畅商音”等诗文
全文:,“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音乐美学思想的提出,体现出佛教禅学中的“无所得故为得”“色即是空”、道家中的“大音希声”等思想。也体现出陶渊明视琴如知己的心境,以及他同魏晋时期其他贤士“得意而忘形”的共性。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