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
朝鲜文人权斗经《次〈感士不遇赋〉》与陶渊明《感士不遇赋》之比较
-
作者:
杨昊 来源:滨州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感士不遇赋》 陶渊明 《次〈感士不遇赋〉》 权斗经 辞赋
-
描述:陶渊明对古代朝鲜文学影响颇深。朝鲜文人权斗经的《次〈感士不遇赋〉》,按照陶渊明《感士不遇赋》的原韵、原字和次序相和而作,且部分语句和思想化自陶渊明的《感士不遇赋》,也有部分语句反用其意,表达的意旨和《感士不遇赋》不同。《感士不遇赋》通过对天道、人事的分析,得出不遇是文士的宿命,表现出陶渊明归隐的理性
-
全文:陶渊明对古代朝鲜文学影响颇深。朝鲜文人权斗经的《次〈感士不遇赋〉》,按照陶渊明《感士不遇赋》的原韵、原字和次序相和而作,且部分语句和思想化自陶渊明的《感士不遇赋》,也有部分语句反用其意,表达的意旨
-
浅谈陶渊明《闲情赋》
-
作者:
邢钿浩 来源:青年文学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理想 《闲情赋》 陶渊明
-
描述:在魏晋辞赋中,《闲情赋》是一篇非常优秀的作品,虽其艺术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思想主旨始终饱受争议,历来多受贬评。笔者认为《闲情赋》的主旨仍归于理想无法实现的悲慨。
-
全文:在魏晋辞赋中,《闲情赋》是一篇非常优秀的作品,虽其艺术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思想主旨始终饱受争议,历来多受贬评。笔者认为《闲情赋》的主旨仍归于理想无法实现的悲慨。
-
析论陶渊明〈闲情赋〉
-
作者:
陈成文 来源:台湾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仕隐 闲情赋 陶渊明 闲邪
-
描述:析论陶渊明〈闲情赋〉
-
六士新说陶渊明
-
作者:
范子烨 来源: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积极用世 理想价值 陈寅恪 儒家思想 政治理想 思想史 文学创作 陶渊明
-
描述:一时间,六篇赏陶品陶论陶之文汇聚于此,令人感到热闹,令人情思飞跃。 建新之文,阐发陶渊明与儒道玄之关系,是从思想史的角度解读陶渊明的文学创作,深厚而有力,这篇文章令我们回想起陈寅恪的《陶渊明之思想与清谈之关系》。他指出,陶渊明早年接受的主要是儒家思想。儒家的积极用世、投身人生社会、实现个人的理想价
-
全文:一时间,六篇赏陶品陶论陶之文汇聚于此,令人感到热闹,令人情思飞跃。 建新之文,阐发陶渊明与儒道玄之关系,是从思想史的角度解读陶渊明的文学创作,深厚而有力,这篇文章令我们回想起陈寅恪的《陶渊明之思想与清谈之关系》。他指出,陶渊明早年接受的主要是儒家思想。儒家的积极用世、投身人生社会、实现个人的理想价值等思想,曾激发青年陶渊明施展才能、实现政治理想的热情;
-
六士新说陶渊明
-
作者:
范子烨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积极用世 理想价值 陈寅恪 儒家思想 政治理想 道家思想 思想史 文学创作 陶渊明 独立自由
-
描述:一时间,六篇赏陶品陶论陶之文汇聚于此,令人感到热闹,令人情思飞跃。建新之文,阐发陶渊明与儒道玄之关系,是从思想史的角度解读陶渊明的文学创作,深厚而有力,这篇文章令我们回想起陈寅恪的《陶渊明之思想与清谈之关系》。他指出,陶渊明早年接受的主要是儒家思想。儒家的积极用世、投身人生社会、实现个人的理想价值等
-
全文:一时间,六篇赏陶品陶论陶之文汇聚于此,令人感到热闹,令人情思飞跃。建新之文,阐发陶渊明与儒道玄之关系,是从思想史的角度解读陶渊明的文学创作,深厚而有力,这篇文章令我们回想起陈寅恪的《陶渊明之思想与清谈之关系》。他指出,陶渊明早年接受的主要是儒家思想。儒家的积极用世、投身人生社会、实现个人的理想价值等思想,曾激发青年陶渊明施展才能、实现政治理想的热情;而陶渊明的随顺自然、执守个性、超然生死、忘怀得失、厌弃功名、鄙视官场、追求独立自由、乐与大自然为伍等思想及行为,都与道家思想有关。凡此种种,均
-
从陶渊明《闲情赋》探析赋体的审美特质
-
作者:
霍建波 吴晓梦 来源:安康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闲情赋》 审美特质 陶渊明 赋体
-
描述:陶渊明的《闲情赋》是一篇非常奇特的赋作,无论其主题内容、表现手法,还是艺术结构、艺术风格,都与多数人印象中的陶渊明迥然有别。学界对该赋主题的理解一直众说纷纭,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见。本文以为,《闲情赋》恰恰典型地展现了汉赋以来,赋体表现艺术上一贯的本质特征,即似讽似劝,亦讽亦劝,劝大于讽,呈现出"舛互式
-
全文:陶渊明的《闲情赋》是一篇非常奇特的赋作,无论其主题内容、表现手法,还是艺术结构、艺术风格,都与多数人印象中的陶渊明迥然有别。学界对该赋主题的理解一直众说纷纭,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见。本文以为,《闲情赋
-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的隐士?--我所看到的陶渊明的隐逸
-
作者:
姚丹丹 来源:青年文学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桃花源记》 尘想 菊东 中有 《杂诗》 文人雅士 精神归宿 辞官 田居 个人性格
-
描述:他,仰面长吁"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成为中国古代士大夫的一个精神归宿。然而,纷繁混乱的时代及个人性格等因素,使得他终究不能如愿而选择辞官归隐。喜欢鲁迅先生对他的评价:"陶潜正因为并非浑身是‘静穆’,所以他伟大。"历朝历代的文人雅士、掮客学者把他赞颂,予以真隐士的美誉,只是,陶渊明也不过是个凡人而
-
全文:他,仰面长吁"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成为中国古代士大夫的一个精神归宿。然而,纷繁混乱的时代及个人性格等因素,使得他终究不能如愿而选择辞官归隐。喜欢鲁迅先生对他的评价:"陶潜正因为并非浑身是‘静穆’,所以他伟大。"历朝历代的文人雅士、掮客学者把他赞颂,予以真隐士的美誉,只是,陶渊明也不过是个凡人而已,有着凡人的喜怒哀乐。读他的诗作,我并未听到所谓的真隐士的自豪声,相反是一阵阵将内心缱绻的恋仕思绪隐藏于"采菊东篱,悠见南山"背后的哀叹。
-
歷史與空間:陶淵明歸隱與現代隱士
-
作者:暂无 来源:香港文汇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陶淵明。網上圖片文:馬承鈞「歸隱」一詞,在中國古代屬於「流行語」,說起「歸隱」,自然會想起東晉末年南朝人陶淵明來。陶淵明(約365年-427年),潯陽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自號「五柳先生」,他還同時贏得「歸隱詩人」和「田園詩人」兩種雅號,最享盛名的代表作乃是《桃花源記》和那首「結廬在人境,而無車
-
全文:陶淵明。網上圖片文:馬承鈞「歸隱」一詞,在中國古代屬於「流行語」,說起「歸隱」,自然會想起東晉末年南朝人陶淵明來。陶淵明(約365年-427年),潯陽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自號「五柳先生」,他還同時贏得「歸隱詩人」和「田園詩人」兩種雅號,最享盛名的代表作乃是《桃花源記》和那首「結廬在人境,而無車
-
试比较陶渊明和鸭长明的隐逸
-
作者:
孙立立 来源:吉林大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比较 陶渊明 鸭长明 隐逸
-
描述:隐士文化是特殊时代精神所孕育的独特文化形式。隐逸文化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一批名士遁迹山林,当起隐士。笔者选择了中日隐士中的代表人物进行探讨,以此来标本性地研究中日隐士在隐逸方面的异同。中国隐士的代表,选择了被称为“古今隐逸之宗”的陶渊明。日本隐士的代表选择了“日本中世隐士文学的开拓者”鸭长明。本论文试图
-
全文:隐士文化是特殊时代精神所孕育的独特文化形式。隐逸文化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一批名士遁迹山林,当起隐士。笔者选择了中日隐士中的代表人物进行探讨,以此来标本性地研究中日隐士在隐逸方面的异同。中国隐士的代表,选择了被称为“古今隐逸之宗”的陶渊明。日本隐士的代表选择了“日本中世隐士文学的开拓者”鸭长明。本论文试图通过对陶渊明和鸭长明文学作品以及其所处时代和人生经历的分析,标本性地阐释中日隐士隐逸的异同。分析从三方面展开。第一部分分析二人隐逸社会原因的异同。陶渊明和鸭长明隐逸的共同点是虽然生活在不同的国度,不同的时代,但他们都生活于乱世。此外,二人走向隐逸的道路,都与其所处时代思想意识的变化密切相关。东晋儒学衰退,玄学盛行;日本平安末期净土宗和无常观对人们的思想影响深远。不同点在于陶渊明的隐逸是对政治的绝望,是消极遁世的老庄思想影响的产物。而鸭长明则主要受无常观的影响。第二部分对造成二人隐逸的个人原因进行分析。二人隐逸个人原因的不同之处在于,陶渊明隐逸的主要原因是出于对政治的不满,而鸭长明的隐逸则是由于自身人生经历的不幸而深感人世无常,最终走向归隐。与陶渊明政治色彩浓厚的隐逸相比,鸭长明的隐逸的宗教色彩更浓。第三部分对二人的隐逸生活和隐逸程度进行分析。隐逸原因的不同,造成了二人隐逸程度和隐逸生活的不同。虽然在隐逸后二人都对原来的生活抱有留恋,但由于陶渊明是隐于政治,所以他总是在“仕”与“隐”之间徘徊。归隐后的诗作多赞美田园生活。而鸭长明的隐逸受无常观影响深远,所以他总是彷徨于“现实社会”和“隐”之间,归隐后的作品多感叹人世无常。笔者认为造成二人隐逸不同的主要原因在于两国文化传统的不同。以陶渊明为代表的中国知识分子受儒家思想影响深远。与此相对,日本文化则具有脱政治性的特点。
-
[0图]陶渊明诗歌、散文欣赏 插图版
-
作者:
陶渊明 来源:沈阳:万卷出版公司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诗歌欣赏 古典散文 古典诗歌 散文评论
-
描述:本书共分为诗四言、诗五言、赋辞、记传赞述、疏祭文等共七卷,主要内容包括:停云并序、时运并序、荣木并序、赠长沙公并序、酬丁柴桑、答庞参军并序等。
-
全文:本书共分为诗四言、诗五言、赋辞、记传赞述、疏祭文等共七卷,主要内容包括:停云并序、时运并序、荣木并序、赠长沙公并序、酬丁柴桑、答庞参军并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