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九江市图书馆陶渊明特色库!
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谈谈陶渊明的“手杖”:《归去来兮辞》一处易被误解的注释
作者: 乔四海  来源:读写月报(高中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归去来兮辞》  课本注释  误解  手杖  陶渊明 
描述: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有一句“或植杖而耘籽”。什么是“杖”?课本注释为“一说把手杖立在一边.一说倚着手杖”:而另一句“策扶以流憩”.“扶”译为“手杖”。那么两处的手杖是否是同一手杖呢?是否就是我们平时用来帮助行走的拐杖呢?
全文: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有一句“或植杖而耘籽”。什么是“杖”?课本注释为“一说把手杖立在一边.一说倚着手杖”:而另一句“策扶以流憩”.“扶”译为“手杖”。那么两处的手杖是否是同一手杖呢?是否就是我们平时用来帮助行走的拐杖呢?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序》“瓶无贮粟”解
作者: 范子烨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物质保障  解注文  生活  陶潜  魏晋墓  基本的  陶渊明  陈述  敦煌  粮食 
描述:《陶渊明集》卷5《归去来兮辞序》说: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这是诗人对自己出仕原因的陈述。"瓶无储粟"表明诗人的生活非常困苦,连最基本的物质保障都没有。有趣的是,后代佛书常常以此作为清贫生活之代
全文:《陶渊明集》卷5《归去来兮辞序》说: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这是诗人对自己出仕原因的陈述。"瓶无储粟"表明诗人的生活非常困苦,连最基本的物质保障都没有。有趣的是,后代佛书常常以此作为清贫生活之代
力耕不吾欺——农夫陶渊明
作者: 吴云  来源:天津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陶渊明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伟大诗人。他生于东晋,因家贫,为了维持生计,曾断断续续做了13年的地方官。晋末宋初,政治黑暗,在他41岁那年,毅然诀别官场,归隐田里。归田后的陶渊明,其生活来源靠耕田。在此期间,他和农民的来往更加频繁:“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
全文:陶渊明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伟大诗人。他生于东晋,因家贫,为了维持生计,曾断断续续做了13年的地方官。晋末宋初,政治黑暗,在他41岁那年,毅然诀别官场,归隐田里。归田后的陶渊明,其生活来源靠耕田。在此期间,他和农民的来往更加频繁:“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
陶渊明热衷官场嗜酒不顾家?
作者:暂无 来源:辽沈晚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陶渊明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伟大诗人。他生于东晋,因家贫,为了维持生计,曾断断续续做了13年的地方官。晋末宋初,政治黑暗,在他41岁那年,毅然诀别官场,归隐田里。归田后的陶渊明,其生活来源靠耕田。在此期间,他和农民的来往更加频繁:“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
全文:陶渊明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伟大诗人。他生于东晋,因家贫,为了维持生计,曾断断续续做了13年的地方官。晋末宋初,政治黑暗,在他41岁那年,毅然诀别官场,归隐田里。归田后的陶渊明,其生活来源靠耕田。在此期间,他和农民的来往更加频繁:“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
做回陶渊明都市种菜笔记:阳台、屋顶、荒地,立体作战
作者: 李斐  来源:大武汉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种菜  屋顶  笔记  都市  作战  陶渊明  荒地  阳台 
描述:730路由常青花园驶入金银湖,种菜气氛愈浓,水泥路旁的荒地已被彻底改造为菜地。戴草帽、穿雨鞋的爷爷拎着一桶蒜苗折回小区,站在路边和邻居聊:“今天蒜苗有点。”大片莱地里也有李新园的一小块,那是去年9月接手租来,暴雨前夜,刚收获了蒜头。
全文:730路由常青花园驶入金银湖,种菜气氛愈浓,水泥路旁的荒地已被彻底改造为菜地。戴草帽、穿雨鞋的爷爷拎着一桶蒜苗折回小区,站在路边和邻居聊:“今天蒜苗有点。”大片莱地里也有李新园的一小块,那是去年9月接手租来,暴雨前夜,刚收获了蒜头。
一语天然万古新 豪华落尽见真淳:陶渊明《归园田居》五首赏析
作者: 吕蕴鸽  来源:金秋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赏析  庄稼  作者  园田居  描写  陶渊明  田园诗  真淳  农村生活  自然 
描述:陶渊明(约365-427年),字元亮,号五柳先生。29岁那年因家贫无计而出仕,此后13年中,出仕辞官反复多次。41岁出任彭泽县令,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而自我解职,从此彻底归隐。陶渊明早年也怀有济世之志,只是当时的东晋社会已进入后期,官场势利恶浊,理想无从实现,加之个性任真自然,以脱俗为怀,不能忍受官场
全文:陶渊明(约365-427年),字元亮,号五柳先生。29岁那年因家贫无计而出仕,此后13年中,出仕辞官反复多次。41岁出任彭泽县令,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而自我解职,从此彻底归隐。陶渊明早年也怀有济世之志
古典士魂 现代文心:《陶渊明写〈挽歌〉》之知识分子精神阐释
作者: 胡小兰  来源:创作评谭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古典文学研究  挽歌  中国文学  精神立场  文化名人  陶渊明  知识分子精神  创作  人格  短篇小说 
描述:借古喻今是中国文学的一个创作传统。陈翔鹤这一从"五四"时期就开始创作的作家,1949年后放下了其一以贯之的现实题材创作,转向古典文学研究,而后又执笔历史题材的创作。曾拟将庄子、屈原等十二位文化名人之事写成系列短篇小说,虽只完成写陶渊明与嵇康的两篇,却颇有影响。
全文:借古喻今是中国文学的一个创作传统。陈翔鹤这一从"五四"时期就开始创作的作家,1949年后放下了其一以贯之的现实题材创作,转向古典文学研究,而后又执笔历史题材的创作。曾拟将庄子、屈原等十二位文化名人之事写成系列短篇小说,虽只完成写陶渊明与嵇康的两篇,却颇有影响。
为人当学陶渊明
作者:暂无 来源:河北法制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余保成在历史长河中,陶渊明固守寒庐、寄情田园、超凡脱俗的人生追求,备受文人墨客推崇;陶渊明诗文淡泊渺远、恬淡自然、意蕴深远的艺术风格,更是让后人叹为观止。更令人敬仰的是,他辞官回乡21年,一直过着安贫乐道的田园生活,尤其是他“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风骨,甘于固贫守节的志向,而益坚的精神……更是流芳百世
全文:余保成在历史长河中,陶渊明固守寒庐、寄情田园、超凡脱俗的人生追求,备受文人墨客推崇;陶渊明诗文淡泊渺远、恬淡自然、意蕴深远的艺术风格,更是让后人叹为观止。更令人敬仰的是,他辞官回乡21年,一直过着安贫乐道的田园生活,尤其是他“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风骨,甘于固贫守节的志向,而益坚的精神……更是流芳百世
陶渊明的大腕“粉丝”们
作者: 曾秋华  来源:旧闻新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陶令日日醉,不知五柳春。素琴本无弦,漉酒用葛巾。清风北窗下,自谓羲皇人。何时到栗里,一见平生。”字里
全文::“陶令日日醉,不知五柳春。素琴本无弦,漉酒用葛巾。清风北窗下,自谓羲皇人。何时到栗里,一见平生。”字里行间洋溢着粉丝对偶像的仰慕之情。 说起来,陶渊明的粉丝还真不少,除李白外,还有很多重量级、大腕级
陶渊明的超级粉丝
作者: 曾秋华  来源:时代青年(上半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李白  白居易  五斗米  偶像  诗歌作品  文章  孟浩然  陶渊明  萧统  粉丝 
描述:读一篇介绍李白“粉丝”的文章,联想到自己喜欢的陶渊明,心想:李白还是陶渊明的粉丝呢! 很明显,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和陶渊明的“不为五斗米折腰”是一脉相承的。李白在《戏赠郑溧阳》中写道:“陶令日日醉,不知五柳春。素琴本无弦,漉酒用葛巾。清风北窗下,自谓羲皇人。何时到栗里,一见平生。”字里行间
全文:日日醉,不知五柳春。素琴本无弦,漉酒用葛巾。清风北窗下,自谓羲皇人。何时到栗里,一见平生。”字里行间洋溢着粉丝对偶像的仰慕之情。 说起来,陶渊明的粉丝还真不少,除李白外,还有很多“重量级”、“大腕级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