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九江市图书馆陶渊明特色库!
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在隐逸中坚守:陶渊明的诗化人生
作者: 黄智  来源:中学语文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桃花源记》  用世  怡然自乐  《归去来兮辞》  咏贫士  安贫守贱  安贫守道  隐者  田居  返巢 
描述:陶渊明的作品如《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归园田居》等被选入各个版本的中学语文教本中。透过这些作品,我们认识到一个在东晋黑暗乱世中虽有强烈的用世情怀,但经过三仕三隐的痛苦徘徊,最后毅然与黑暗的官场决裂而归隐田园的清流诗人形象。作为隐者,回看官场,那是一张巨大的"尘网",也是一个巨大的"樊笼"。归隐以
全文:陶渊明的作品如《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归园田居》等被选入各个版本的中学语文教本中。透过这些作品,我们认识到一个在东晋黑暗乱世中虽有强烈的用世情怀,但经过三仕三隐的痛苦徘徊,最后毅然与黑暗的官场决裂而归隐田园的清流诗人形象。作为隐者,回看官场,那是一张巨大的"尘网",也是一个巨大的"樊笼"。归隐以后的陶公,像倦飞的鸟儿返巢,像池里
陶渊明《桃花源诗并记》“悉如外人”解
作者: 白彬彬  来源:中华读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东晋诗人陶渊明在公元405年归隐山林后写下如是诗句。1600余年后,一位已过知命之年的职业摄影师,在陶公笔下《桃花源记》的原型地,与妻子过上了夫耕于前、妻锄于后的隐居生活。中新网记者来到有千年历史的重庆酉阳桃花源,探访这位“怡然自乐”的桃花源园主———吴晓波。清晨7时,武
全文:“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东晋诗人陶渊明在公元405年归隐山林后写下如是诗句。1600余年后,一位已过知命之年的职业摄影师,在陶公笔下《桃花源记》的原型地,与妻子过上了夫耕于前、妻锄于后的隐居生活。中新网记者来到有千年历史的重庆酉阳桃花源,探访这位“怡然自乐”的桃花源园主———吴晓波。清晨7时,武
在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隐居
作者:暂无 来源:余姚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东晋诗人陶渊明在公元405年归隐山林后写下如是诗句。1600余年后,一位已过知命之年的职业摄影师,在陶公笔下《桃花源记》的原型地,与妻子过上了夫耕于前、妻锄于后的隐居生活。中新网记者来到有千年历史的重庆酉阳桃花源,探访这位“怡然自乐”的桃花源园主———吴晓波。清晨7时,武
全文:“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东晋诗人陶渊明在公元405年归隐山林后写下如是诗句。1600余年后,一位已过知命之年的职业摄影师,在陶公笔下《桃花源记》的原型地,与妻子过上了夫耕于前、妻锄于后的隐居生活。中新网记者来到有千年历史的重庆酉阳桃花源,探访这位“怡然自乐”的桃花源园主———吴晓波。清晨7时,武
陶渊明的社会理想及其现实意义
作者: 饶艳  来源:青年文学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陶渊明  和谐社会  社会理想 
描述:陶渊明社会理想集中体现在他的《桃花源诗并记》中,在作品中诗人用简洁优美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和乐富足所在。这个理想社会是诗人立足现实,反思当时的社会制度的结果,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社会的向往。尽管这样的理想社会在现实世界中并不存在,但它旨在与当时的黑暗现实形成
全文:陶渊明社会理想集中体现在他的《桃花源诗并记》中,在作品中诗人用简洁优美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和乐富足所在。这个理想社会是诗人立足现实,反思当时的社会制度
陶渊明 南山何处见,采菊价更高
作者: 陈默  来源:优品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南山  生活  空气污染  桃花源  空气质量  陶渊明  环境  农产品  有机蔬菜  文学家 
描述:东晋文学家陶渊明,开创了伟大的传统。他在乱世当中,创作了一篇伟大的文学——《桃花源》。桃花源里,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怡然自乐。古往今来,这份怡然自得,悠然自在,成为后代人永远心向往之的乐土。更有无数诗人、小说家、文学家,被陶渊明的家园情结滋养,纷纷书写自己心目中的"桃花源"。陶渊明离我们很
全文:东晋文学家陶渊明,开创了伟大的传统。他在乱世当中,创作了一篇伟大的文学——《桃花源》。桃花源里,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怡然自乐。古往今来,这份怡然自得,悠然自在,成为后代人永远心向往之的乐土
在隐逸中坚守:陶渊明的诗化人生
作者: 黄智  来源: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桃花源记》  《归园田居》  《归去来兮辞》  诗人形象  陶渊明  隐逸  人生  诗化 
描述:陶渊明的作品如《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归园田居》等被选入各个版本的中学语文教本中。透过这些作品,我们认识到一个在东晋黑暗乱世中虽有强烈的用世情怀,但经过三仕三隐的痛苦徘徊,最后毅然与黑暗的官场决裂而归隐田园的清流诗人形象。作为隐者,回看官场,那是一张巨大的“尘网”,也是一个巨大的“樊笼”。归隐以
全文:,桃李罗堂前。……户庭无尘杂,墟室有余闲”的家中过着衣食自足、怡然自乐的生活。在他的心目中,有着青山绿水白云蓝天、长着桑麻稻麦蔬果花草的田园,还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耕而食、织而衣的人们,才是合乎“自然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