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九江市图书馆陶渊明特色库!
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0图]陶渊明集
作者: 迪志文化公司  来源: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它們的記載及詮釋。最早一種書是漢揚雄撰、鄭樸編《揚子雲集》,繼有東晉潛撰《集》、唐李白撰《李
全文:它們的記載及詮釋。最早一種書是漢揚雄撰、鄭樸編《揚子雲集》,繼有東晉潛撰《集》、唐李白撰《李太白文集》,下至杜甫撰、清仇兆鼇註《杜詩詳註》、前蜀杜光庭撰《廣成集》等。
[0图]陶渊明集
作者: 汪榕培英译 熊治祁今译  来源: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东晋时代)  汉语)  古典文学  英语(学科:  年代:  汉语  中国  古典文学(地点:  英语 
描述:本书共收集了诗120余首、散文和词赋等11篇。
全文:本书共收集了诗120余首、散文和词赋等11篇。
藏心曲 谦抑避雄猜——论萧统《陶渊明集序》的另一面
作者: 汪习波 张春晓  来源:中州学刊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重隐  自明  尊陶 
描述:萧统尊崇陶渊明有相当明显的避嫌自意味。梁武帝的阴忍猜忌 ,使萧统后期居储环境恶化 ,是萧统尊的重要原因。南朝尤其萧梁宫廷重隐的大背景 ,则为萧统的避嫌自提供了一种有意味的形式。
全文:萧统尊崇陶渊明有相当明显的避嫌自意味。梁武帝的阴忍猜忌 ,使萧统后期居储环境恶化 ,是萧统尊的重要原因。南朝尤其萧梁宫廷重隐的大背景 ,则为萧统的避嫌自提供了一种有意味的形式。
[0图]自然之子陶渊明
作者: 高建新  来源: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人物研究)  陶渊明(学科:  陶渊明 
描述:内蒙古大学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本书介绍了陶渊明的家世、生平、隐居及思想、生死观,诗的内容:酒,诗的艺术成就,被后世责难的《闲情赋》,陶渊明的人格价值等。
全文:内蒙古大学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本书介绍了陶渊明的家世、生平、隐居及思想、生死观,诗的内容:酒,诗的艺术成就,被后世责难的《闲情赋》,陶渊明的人格价值等。
陶渊明的幸福生活
作者: 邱家兴  来源:寿光日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长子俨刚刚行了冠礼,次子俟和三子份、四子佚都能够干农活了,陶渊明就把他们留在家里,让他们侍弄自家的田地。他和夫人带着年方十岁的小儿子佟,赶着牛车上路了。好在彭泽县跟寻阳县紧挨着,坐牛车有
全文:长子俨刚刚行了冠礼,次子俟和三子份、四子佚都能够干农活了,陶渊明就把他们留在家里,让他们侍弄自家的田地。他和夫人带着年方十岁的小儿子佟,赶着牛车上路了。好在彭泽县跟寻阳县紧挨着,坐牛车有
试论元好问的陶渊明批评
作者: 高林广  来源: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批评  元好问  陶渊明 
描述:对陶渊明的品评是元好问诗学批评最重要的内容。在前人有关论述的基础上,元好问结合金源诗歌的创作实际,对陶渊明在中国诗史上的地位和价值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元氏创作了大量的和、拟、集类诗,对陶渊明的人格精神表现出了由衷的钦羡。元氏以"天然"、"真淳"概括诗的美学品质,颇得诗之真髓。元氏还以诗及其
全文:对陶渊明的品评是元好问诗学批评最重要的内容。在前人有关论述的基础上,元好问结合金源诗歌的创作实际,对陶渊明在中国诗史上的地位和价值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元氏创作了大量的和、拟、集类诗,对陶渊明的人
北宋党争与苏轼的陶渊明情结
作者: 丁晓 沈松勤  来源: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历史记忆  和陶遣情  重新建构  朋党之争 
描述:作为"触媒",北宋党争激活并深化了苏轼对陶渊明的历史记忆,使之产生陶渊明情结;同时,在社会背景、文化结构和时代接受心理的共同影响下,苏轼根据现实处境的需要对陶渊明重新进行了诠释和建构。在习
全文:作为"触媒",北宋党争激活并深化了苏轼对陶渊明的历史记忆,使之产生陶渊明情结;同时,在社会背景、文化结构和时代接受心理的共同影响下,苏轼根据现实处境的需要对陶渊明重新进行了诠释和建构。在习
陶渊明并非真正意义上的隐士
作者: 王涘海  来源:零陵学院学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陶渊明  隐士  入仕 
描述:从陶渊明的多次入仕、从其归隐后诗文体现出来的思想来看,的归隐乃是不得已为之,是社会不能见容的结果,是理想不得伸的转向。在归隐后,仍念念不忘“樊笼”般的社会,仍渴望知遇贤主君,希望自己的大志能得以伸展。由此可见,陶渊明并非是真正意义上的隐士。
全文:从陶渊明的多次入仕、从其归隐后诗文体现出来的思想来看,的归隐乃是不得已为之,是社会不能见容的结果,是理想不得伸的转向。在归隐后,仍念念不忘“樊笼”般的社会,仍渴望知遇贤主君,希望自己的大志能得以伸展。由此可见,陶渊明并非是真正意义上的隐士。
[0图]陶渊明集笺注
作者:  东晋 陶渊明 袁行霈撰  来源:北京:中华书局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东晋时代)  古典文学  年代:  中国  古典文学(地点: 
描述:国家古籍整理出版重点规划项目 全国高校古籍整理工作委员会资助项目 华夏英才基金支持:本书以今存集最早刻本《陶渊明集》为底本,本书底本共十卷,全书对收录的四言诗,五言诗,词赋,记传,祭文等进行分析,评点和欣赏。
全文:国家古籍整理出版重点规划项目 全国高校古籍整理工作委员会资助项目 华夏英才基金支持:本书以今存集最早刻本《陶渊明集》为底本,本书底本共十卷,全书对收录的四言诗,五言诗,词赋,记传,祭文等进行分析,评点和欣赏。
从《荣木》诗看陶渊明的内心世界
作者: 马荣江 刘香兰  来源:青海师专学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生命与功业意识  荣木  陶渊明  矛盾 
描述:本文通过阐述《荣木》诗的主旨,“荣木”的象征意味,及集中其他诗篇,论述了陶渊明的生命意识、功业意识及其与现实人生的矛盾冲突,力图从“矛盾”这一角度来理解陶渊明及其作品。
全文:本文通过阐述《荣木》诗的主旨,“荣木”的象征意味,及集中其他诗篇,论述了陶渊明的生命意识、功业意识及其与现实人生的矛盾冲突,力图从“矛盾”这一角度来理解陶渊明及其作品。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