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九江市图书馆陶渊明特色库!
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6461)
报纸(959)
图书(482)
学位论文(236)
会议论文(61)
新闻(24)
诗文作品(23)
视频(18)
图片(8)
按栏目分组
学术研究 (7240)
人物生平 (959)
作品著述 (34)
影音制品 (18)
缅怀纪念 (12)
珍贵图片 (8)
新闻栏目 (1)
按年份分组
2016(480)
2015(495)
2014(484)
2012(540)
2011(551)
2009(514)
2008(430)
2006(271)
2005(212)
2004(204)
2003(199)
2000(130)
1999(109)
1997(113)
1996(94)
1995(78)
1994(93)
1993(70)
1992(72)
1983(55)
1979(15)
1963(2)
1956(9)
1947(6)
1937(3)
1935(10)
1933(7)
1931(3)
1929(2)
1913(1)
按来源分组
北京:中华书局(37)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1)
商务印书馆(15)
北京:文津出版社(8)
南京:凤凰出版社(6)
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5)
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4)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4)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4)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4)
长沙:岳麓书社(4)
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3)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3)
海口:海南出版社(3)
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3)
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
宜丰县陶渊明研究会(2)
武汉:崇文书局(2)
开明书店(2)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
太原:三晋出版社(1)
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
北京:外文出版社(1)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
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
知书房出版社(1)
天津:新蕾出版社(1)
上海儿童书局(1)
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
相关搜索词
试论陶渊明的人生美学
作者: 黄向荣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处世哲学  陶渊明  人生美学 
描述:陶渊明的一生在中国知识分子中是别具一格的,他任真的人生态度及由此达到的和谐之人生境界,不仅在中古时期,更对我们当下的知识分子有着重要的启示。陶渊明在作品中所展现的人格结构的完美应该让现代人学习受用。处在这样的物欲横流的社会,怎样保持淡定的心境?陶渊明的处世哲学给我们上了生动一课。
全文:陶渊明的一生在中国知识分子中是别具一格的,他任真的人生态度及由此达到的和谐之人生境界,不仅在中古时期,更对我们当下的知识分子有着重要的启示。陶渊明在作品中所展现的人格结构的完美应该让现代人学习受用。处在这样的物欲横流的社会,怎样保持淡定的心境?陶渊明的处世哲学给我们上了生动一课。
陶渊明田园诗的思想感情初探
作者: 李品 刘立闯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思想感情  陶渊明田园诗  双重人格 
描述:陶渊明的田园诗多写于归田之后,并以崭新的内容,淳朴自然的风格,为我国古典诗歌开拓了一个新的领域。他在诗中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是极其复杂的,这主要是由其深层心理中的双重人格决定的。
全文:陶渊明的田园诗多写于归田之后,并以崭新的内容,淳朴自然的风格,为我国古典诗歌开拓了一个新的领域。他在诗中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是极其复杂的,这主要是由其深层心理中的双重人格决定的。
基于《桃花源诗并序》评述陶渊明的理想美
作者: 白莉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理想社会  世外桃源  陶渊明  《桃花源诗并序》  和谐 
描述:人总是因拥有理想而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在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时期,陶渊明面对社会的黑暗、官场的腐败,不与世俗同流合污,隐居田园.当时的人民过着水深火热的生活,面对这种现状,陶渊明也无可奈何,只好归隐田园.由于他长期生活在田园中,亲自耕田实践,构造出了他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桃花源.陶渊明所描绘的桃花源,人们
全文:人总是因拥有理想而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在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时期,陶渊明面对社会的黑暗、官场的腐败,不与世俗同流合污,隐居田园.当时的人民过着水深火热的生活,面对这种现状,陶渊明也无可奈何,只好归隐田园.由于他长期生活在田园中,亲自耕田实践,构造出了他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桃花源.陶渊明所描绘的桃花源,人们生活安定富庶,没有战争,无忧无虑.他借鉴了老子等哲人们的社会理想,并根据自己对社会的理想,把先前哲人的某些理想社会和自己的理想社会相结合,构造成一个蕴含深厚底蕴的“乐土”文化传统,并显示出具有那个时代的新特点,是古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和平安定的追求.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人类向往美好和谐的社会,并且坚定不移地朝着美好和谐的社会走去.
试析陶渊明归隐
作者: 魏静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归隐  诗歌  辞官 
描述:魏晋时代是一个政权更替频繁、动荡不安的时代.陶渊明以其平淡自然质朴的风格开辟了诗歌题材的新领域,他对自然的追求和理解走在了时代的前列.可以说归隐将他推向了文学的殿堂,成就了他的艺术人生.而陶渊明归隐的原因和动机也是后人迷惑、探求的,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他舍弃来自不易的县令,而选择归隐呢?本文从陶渊明的思
全文:魏晋时代是一个政权更替频繁、动荡不安的时代.陶渊明以其平淡自然质朴的风格开辟了诗歌题材的新领域,他对自然的追求和理解走在了时代的前列.可以说归隐将他推向了文学的殿堂,成就了他的艺术人生.而陶渊明归隐的原因和动机也是后人迷惑、探求的,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他舍弃来自不易的县令,而选择归隐呢?本文从陶渊明的思想性格、为官中的自我矛盾和田园诗歌中一二探究.
陶渊明的“自然”探源
作者: 张领军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归隐  道家思想  陶渊明  自然 
描述:陶渊明诗文中的“自然”概念是道家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认识的总概括,陶渊明本人是这一思想的忠实践行者,“不为五斗米折腰”只是归隐的诱因,而不是根本原因,陶氏的归隐并不表现其高风亮节,而是人生观的重大转折。回归田园的道遥自在的生活就是“自然”的真实写照。
全文:陶渊明诗文中的“自然”概念是道家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认识的总概括,陶渊明本人是这一思想的忠实践行者,“不为五斗米折腰”只是归隐的诱因,而不是根本原因,陶氏的归隐并不表现其高风亮节,而是人生观的重大转折。回归田园的道遥自在的生活就是“自然”的真实写照。
浅议陶渊明诗歌情感的真淳美
作者: 杨飞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真淳美  陶渊明  诗歌情感 
描述:被誉为"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的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诗歌,不仅具有朴实清新的自然美,更富有率真淳厚的人情美,表达了淳朴的乡情和深厚的亲情。
全文:被誉为"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的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诗歌,不仅具有朴实清新的自然美,更富有率真淳厚的人情美,表达了淳朴的乡情和深厚的亲情。
浅谈陶渊明田园诗的创作风格
作者: 刘杰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自然真淳  人生写照  陶渊明  田园诗歌 
描述:伟大诗人陶渊明毕生追求质朴自然、称情适意的自由生活和旷远恬静的人生境界,他长期居住在农村,创作了大量的田园诗,首创了具有冲淡自然之美的诗歌艺术境界,表达了自己的人格和理想.
全文:伟大诗人陶渊明毕生追求质朴自然、称情适意的自由生活和旷远恬静的人生境界,他长期居住在农村,创作了大量的田园诗,首创了具有冲淡自然之美的诗歌艺术境界,表达了自己的人格和理想.
陶渊明平淡自然诗文风格探源
作者: 崔嵬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平淡自然  探源  陶渊明  诗文风格 
描述:本文对陶渊明"平淡自然"的基本诗文风格之形成进行了探讨.作者认为形成"平淡自然"的风格特点,是内因和外因两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主要是探讨陶渊明生活即诗、性情即诗影响到诗文风格.他的出身、生活经历、人生观等直接影响其诗文内容,进而影响其诗文风格;他的性情受他外祖父孟嘉的影响很大,从而从另一重要侧面
全文:本文对陶渊明"平淡自然"的基本诗文风格之形成进行了探讨.作者认为形成"平淡自然"的风格特点,是内因和外因两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主要是探讨陶渊明生活即诗、性情即诗影响到诗文风格.他的出身、生活经历、人生观等直接影响其诗文内容,进而影响其诗文风格;他的性情受他外祖父孟嘉的影响很大,从而从另一重要侧面影响到他诗文的内容和风格.外因主要是当时社会的意识形态(佛道盛行、谈玄说理、崇尚隐逸)和中的农事诗对其诗文内容有重要影响,从而影响到他的风格的形成.
宁静淡泊中的智慧:话说陶渊明
作者: 艾士敏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菊花  陶渊明  物我合一 
描述:当清爽的秋风将金黄撒向田园,当陌生的孩子望断最后一只南飞雁,当橙黄逐渐蔓到枝上的绿叶,当一点点凄凉倚着枝条,便又到了菊花飘香的时节.历史的流沙悄悄地掩埋,菊花的飘香却带不走这样一个熟悉的名字:一个闲静少言、不慕荣利而为人所崇敬的人--陶渊明.
全文:当清爽的秋风将金黄撒向田园,当陌生的孩子望断最后一只南飞雁,当橙黄逐渐蔓到枝上的绿叶,当一点点凄凉倚着枝条,便又到了菊花飘香的时节.历史的流沙悄悄地掩埋,菊花的飘香却带不走这样一个熟悉的名字:一个闲静少言、不慕荣利而为人所崇敬的人--陶渊明.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