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九江市图书馆陶渊明特色库!
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陶渊明故里辨
作者: 徐新杰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柴桑  浔阳  星子县  陶渊明故里  栗里  南康  庐山  故居  江西  九江县 
描述:陶渊明故里在何处?至今众说纷纭。较流行的说法,有以下几种: 一、《中国文学史》(十三所高等院校编)及中学语文书上的介绍是:“陶渊明…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 二、古典文学知识丛书《陶渊明》(上海古籍出版社)中的说法是:“浔阳郡柴桑县(今江西九江西南)”。 三、《庐山历代诗选》(江西人民出版社)陶
全文:》(上海古籍出版社)中的说法是:“浔阳郡柴桑县(今江西九江西南)”。 三、《庐山历代诗选》(江西人民出版社)陶诗作者注中,为“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荆林街)人”。
陶渊明咏史诗试论
作者: 韦春喜  来源: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美学价值  主题内涵  咏史诗  咏史方式  咏史风格 
描述:陶氏咏史诗是其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 ,咏史内蕴丰厚 ,主题内涵主要包括 :表易代之际慷慨幽愤的情怀 ;显表达其对归隐之路的自我体认和固穷安贫的精神理念 ;以史抒写其对人生哲理的思索等。不仅如此 ,陶氏咏史诗亦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 ,主要表现在 :美学价值、咏史主题、咏史方式和结构体式、咏史风格和诗体等
全文:咏史诗亦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 ,主要表现在 :美学价值、咏史主题、咏史方式和结构体式、咏史风格和诗体等方面。基于主题内涵和艺术成就的分析 ,我们可以陶氏把至左思手中成熟起来的咏史诗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在咏史诗发展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
陶渊明人格论
作者: 李华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猛志  道家  固穷  现实人格  陶渊明  人格论  理想人格  “真”  “伪”  儒家 
描述:陶渊明的诗品和人格,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敬仰和羡慕。他的诗,可以说是他的人格的焕发;而他的人格,则又是一首蕴含深刻的感人的诗。梁萧统指出:陶渊明“语时事则指而可想,论怀抱则旷而且真。加以贞志不休,安道苦节,不以躬耕为耻,不以无财为病,自非大贤笃志,与道污隆,孰能为此乎?”(《陶渊明集·序》)这是我
全文:,安道苦节,不以躬耕为耻,不以无财为病,自非大贤笃志,与道污隆,孰能为此乎?”(《陶渊明集·序》)这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对陶渊明真实人格所作出的公正评价。尔后,宋代苏轼:“陶渊明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饥则扣门而乞食,饱则鸡黍以延客。古今贤之,贵其真也。”
陶渊明的“不求甚解”
作者: 刘钝文  来源:语文学习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联系上下文  学习  不求甚解  人生态度  交互  陶渊明  思想情感  读书  讲道理  安贫乐道 
描述:"不求甚解"一语出自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现在多指学习不认真、不求深入理解,而这并非陶渊明的原意。为此,邓拓于60年代作《不求甚解》一文,加以辨释。文中指出,对陶渊明所说的"不求甚解",不应该"滥加粗暴的不讲道理的非议",并指出对陶渊明的话要联系上下文来看,"前后两句话紧紧相连,交互阐明",这些意
全文:加粗暴的不讲道理的非议",并指出对陶渊明的话要联系上下文来看,"前后两句话紧紧相连,交互阐明",这些意见都是对的,而且在当时情况下这些话是要有些勇气的。但今天看来,由于作者未能联
陶渊明的人格和诗品
作者: 张羽  来源: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桃花源记》  “五柳先生”  《文心雕龙》  陶渊明  乌托邦  独特的艺术风格  田园诗  道德人格  统治阶级  《陶渊明集序》 
描述: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他是晋宋时代著名的诗人、辞赋散文家。 陶渊明的人格和诗品,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敬仰。他的诗,可以说是他的人格的焕发;而他的人格则蕴含在一首首感人的诗篇中。梁萧统指出:陶渊明语时事则指而可想,论怀抱则旷而且真,加以贞志不休,安道苦节,不以躬耕为耻,不以无财
全文:。梁萧统指出:陶渊明语时事则指而可想,论怀抱则旷而且真,加以贞志不休,安道苦节,不以躬耕为耻,不以无财为病,自非大贤笃志,……孰能为此乎?”(《陶渊明集序》)宋代苏轼:“陶渊明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饥则扣门而乞食,饱则鸡黍以延客。古今贤者,贵其真也”。
陶渊明《咏贫士》试析
作者: 吴云  来源: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贫富  咏贫士  论语  古籍  地主阶级  孔子  刘裕  陶渊明  试析  儒家 
描述:(一) 陶渊明《咏贫士》七首,是一组主题相同的诗,除一、二两首纯属自咏外,其它五首分别歌颂了古代六个“贫士”,即阮公、荣叟、黔娄、袁安、张仲尉、黄子廉。了解上述诸“贫士”的事迹,就可以看出作者写这一组诗的目的。作者歌颂的这六个“贫士”,除阮公事迹不明外,其余五人在有关古籍中均有所记载。荣叟,即荣启期
全文:组诗的目的。作者歌颂的这六个“贫士”,除阮公事迹不明外,其余五人在有关古籍中均有所记载。荣叟,即荣启期,据《列子·天瑞篇》记载:孔子游于泰山,见到荣启期行乎郕之野,鹿裘带索,鼓琴而歌。当孔子问到他感到快乐的事有哪些,荣作了具体回答;最后荣:“贫
论《桃花源记》与陶渊明的归隐体验
作者: 张维  来源: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桃花源记》  归隐  体验  陶渊明 
描述:《桃花源记》是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一般都认为《桃花源记》反映了陶渊明“乌托邦”的社会理想。然而,从这篇散文中,我们还能看出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者对归隐的体验。在写作年代上,《桃花源记》写于陶渊明对归隐已深有体会的晚年;内容上,字里行间流露着他对归隐的感受;此外,其朴拙平淡的表现手法也反映出他朴素的
全文:归隐已深有体会的晚年;内容上,字里行间流露着他对归隐的感受;此外,其朴拙平淡的表现手法也反映出他朴素的田园隐逸生活。可以,《桃花源记》正是他归隐体验的艺术概括。
释陶渊明:从陈寅恪到朱光潜:兼及朱光潜在民国时期的人格角色变奏
作者: 夏中义  来源:文艺理论研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外儒内道  儒大于道  陶渊明  朱光潜  学者议政 
描述:《陶渊明》是朱光潜毕生著述中,仅有的一篇作家论。本文从陈寅恪与朱光潜"释陶渊明",是"外儒内道"还是"儒大于道"的不同路径楔入,尝试对陶诗作编年史阅读,即把陶的诗歌创作史,当作其心史来读。亦即,主张将陶的角色人格选择与其因袭语境的大错位,所激化的、持续一生的心灵震荡,读作是陶诗赖以发生的价值本源。而
全文:将陶的角色人格选择与其因袭语境的大错位,所激化的、持续一生的心灵震荡,读作是陶诗赖以发生的价值本源。而朱光潜所以在1945年刻意将陶成是"儒大于道",客观上,是为其在1947-1948年间的"学者议政"即自我角色转换,提供了隐喻性预言。
陶渊明的《闲情赋》与辞赋中的爱情闲情主题
作者: 袁行霈  来源: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艺文类聚  闲情赋  主题  萧氏  陶渊明  爱情  张自烈  辞赋  昭明文选  苏轼 
描述:1 萧统《陶渊明集序》曰:“余爱嗜其文,不能释手;尚想其德,恨不同时。故更加搜求,粗为区目。白璧微瑕者,惟在《闲情》一赋。扬雄所谓劝百而讽一者,卒无讽谏,何必摇其笔端。惜哉,无是可也!”盖陶渊明之
全文:1 萧统《陶渊明集序》曰:“余爱嗜其文,不能释手;尚想其德,恨不同时。故更加搜求,粗为区目。白璧微瑕者,惟在《闲情》一赋。扬雄所谓劝百而讽一者,卒无讽谏,何必摇其笔端。惜哉,无是可也!”盖陶渊明之
上页 1 2 3 ... 49 50 51 ... 54 55 56 下页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