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九江市图书馆陶渊明特色库!
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陶渊明作品的艺术特色
作者: 刘作芳  来源:党政干部学刊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分析  作品特色  陶渊明 
描述:作为在文学史上做出过划时代贡献的伟大诗人陶渊明,他的诗歌跳出东晋时代玄言诗的藩篱,给晋宋之交的文坛带来了一股清新的风气。他的诗歌内涵神韵明晰高远,透露着平淡自然的特色,诗风真切纯朴,不事雕琢,但并没有陷入浅薄乏味的泥淖,相反却醇厚有味,生活基础深厚;他的诗歌思想感情静穆深切,咏怀咏史诗作风格刚健、豪
全文:的语言色彩质朴清丽,没有堆砌的辞藻,没有不必要的修饰和浓墨重彩的铺展,因而作品清丽鲜亮;他的作品语言特质平淡新奇,通俗无奇的“田家语”使他的诗作近似口语,读来感到朗朗上口,形象鲜明;哲学思想新奇向善,对后世生态观念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关于刘勰《文心雕龙》不提陶渊明的再思考
作者: 李剑锋  来源:中国文论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刘勰  《文心雕龙》  陶渊明  文学观 
描述:"《文心雕龙》为什么没有提及陶渊明"是一个从《隐秀》补文真伪争论中引申和独立出来,在陶渊明和刘勰接受史特定发展阶段上必然产生的问题。学术考察不能满足于从多角度来正面回答这个问题,而应以此为契机从刘勰《文心雕龙》的局限,从它思考停止的地方起步,去思考和探索它没有来得及思考或者思考有待深入之处。陶渊明的
全文:了陶渊明深有体会的文学超功利倾向的特点;对于陶渊明深有体会的具有"物"特点的物我关系,刘勰的思考略差一步;在肯定和重视语言可以尽意,在对"言不尽意"的体会、运用和思考上有相合之处,但陶渊明还经常感受到言意之间的复杂错位和矛盾现象。刘勰因追求隐秀、复意、不尽之意,而相对忽视语言与道、生活的根本联系。
陶渊明〈饮酒〉二十首的感怀与超越
作者: 邱以正  来源:有凤初鸣年刊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超越  饮酒  陶渊明  感怀 
描述:〈飲酒〉二十首作為一組詠懷組詩,向來被視為陶淵明「有託而逃」的無奈告白。識者由「詠懷」或「感懷」內涵與「組詩」形式所開展的觀察視角,可聚焦為〈飲酒〉與詠懷傳統抒情詩的對話關係,而〈飲酒〉作為一個流傳不朽的文學作品,自應充滿歷久彌新的解釋潛力。本文以「詠懷傳統」作為〈飲酒〉的一個觀照切面,探討〈飲酒〉
全文:不朽的文學作品,自應充滿歷久彌新的解釋潛力。本文以「詠懷傳統」作為〈飲酒〉的一個觀照切面,探討〈飲酒〉承繼〈古詩十九首〉的人生感懷與阮籍〈詠懷〉的政治感懷,將感懷轉並提升為生存情境與生命意義的省思
陶渊明对田园世界的审美发现
作者: 韩波 邓福舜  来源: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田园意象  陶渊明  隐逸  安贫乐道 
描述:隐逸诗人陶渊明以他自然,真淳的诗风,安贫乐道的人生体悟,在中国文学史上彰显出独特的艺术魅力.在追寻人生自我价值的道路上,时官时隐的陶渊明在矛盾中寻求到了心灵的归宿.对于田园世界的探寻,儒家的"独善其身"和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都对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他发现了田园世界的美,以苦为乐,沉醉其中.陶渊明的
全文:隐逸诗人陶渊明以他自然,真淳的诗风,安贫乐道的人生体悟,在中国文学史上彰显出独特的艺术魅力.在追寻人生自我价值的道路上,时官时隐的陶渊明在矛盾中寻求到了心灵的归宿.对于田园世界的探寻,儒家的"独善其身"和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都对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他发现了田园世界的美,以苦为乐,沉醉其中.陶渊明的田园世界有着独特的诗化的审美意象,与酒为伴,以菊为友,快意山林,乐守田园,为后世隐逸诗树立了典范,从而开创了田园诗派,同时也为士大夫文人建立了一个桃花源似的精神家园.
“散文化”与“自然主义”―论陶渊明诗歌的审美特征
作者: 张节末 蔡建梅  来源:浙江学刊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陶渊明  自然主义  散文化  时序感 
描述:陶渊明诗把“时序感”种植到田园之中,超脱了政治、历史,自然主义为其基本主题。自然就是自己生存的家园,他与田园为邻,从事劳作,饮酒赋诗。陶公作诗执持一种“欲辨已忘言”的玄学态度和“但使愿无违”的个体追求。既无须在诗中汲汲于抒情,也不必刻意表现自我,且不再调用“比兴”来高扬道德人格。陶诗对自然和人生取珍
全文:追求。既无须在诗中汲汲于抒情,也不必刻意表现自我,且不再调用“比兴”来高扬道德人格。陶诗对自然和人生取珍视当下、目前的观法,是庄子的逍遥哲学和玄学的独、顺化哲学相结合的产物,正是此一观法,要求把自然
陶渊明诗的人民性和艺术性
作者: 罗根泽  来源:人民文学 年份:195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陶渊明这一伟大的诗人,也和历史上的其他伟大诗人的命运一样,在长期的反动封建统治的社会里,被人扩大了他的封建性,泯没了他的人民性。「除论客所佩服的『悠然见南山』之外,」鲁迅先生早已指出,他「还有『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形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之类的『金刚怒目式』」的诗。现在我们还可以指出下列三点:(
全文:的范围内,他还提出了「迁」的宇宙观和「靡王税」的理想社会。(三)他的退隐归田,并不是「耻復屈身异代」,而是憎恶当时政治仕途的窗朽恶浊。
陶渊明《归去来辞》与韩国汉文学
作者: 曹虹  来源: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陶渊明  韩国汉文学  《归去来辞》 
描述:陶渊明《归去来辞》在中国文学史上久享盛誉,且 因苏轼等文豪的拟效阐扬,这篇名作的人格范式与文学范式的意义更其光大。在《归去来辞 》的流传史上,海东文人所表现出的崇仰之情甚为浓烈,从高丽中期至李朝之末,赞评之语 与拟效之篇源源不断。从形式上看,韩国汉文学家主要通过三种途径来表达其仰慕效法之情 :一是集
全文:相应的文化意蕴和一定的审美得失,对于全面了解陶渊明在汉文 圈文学史上的地位以及中韩文化的结缘,尤具意义。
从陶渊明的训子诗文看其仕宦思想的变迁
作者: 聂言之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生产劳动  桃花源记  门第观念  仕途  晚年  诸子学  陶渊明  仕宦  无君论思想  具体内容 
描述:陶渊明自二十九岁为州祭酒,至四十一岁挂印彭泽令,其间三进三退,浮沉宦海十三载。此后,他坚拒利诱,甘守贫贱,再未涉足仕途。然而,我们不可因此认为陶渊明归隐后便不存在仕宦思想。陶集内有训子诗文三篇:《命子》诗、《责子》诗及《与子俨等疏》。它们分别作于陶渊明仕宦初期、归隐前期和归隐后期。三篇诗文皆对儿子寄
全文:陶渊明自二十九岁为州祭酒,至四十一岁挂印彭泽令,其间三进三退,浮沉宦海十三载。此后,他坚拒利诱,甘守贫贱,再未涉足仕途。然而,我们不可因此认为陶渊明归隐后便不存在仕宦思想。陶集内有训子诗文三篇:《命子》诗、《责子》诗及《与子俨等疏》。它们分别作于陶渊明仕宦初期、归隐前期和归隐后期。三篇诗文皆对儿子寄以关怀和期望,具体内容却有不同:《命子》以祖先业绩勉励长子有为于仕途;《责子》为诸子学业无望而悲哀;《疏》一扫仕宦说教,惟愿儿辈友爱相处,患难与共。训子诗文反映了陶渊明仕宦思想由强而弱而完全消释的变化过程,归隐前期他还残存仕宦思想,晚年才彻底摒弃了它。
今日见余晖——关于陶渊明研究的点滴杂感
作者: 孙静  来源:九江师专学报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杂感  太元  沈约  《咏贫士》  十九岁  刘裕  仕宦  颜延之  陶渊明研究  刘敬宣 
描述:陶渊明《咏贫士》其一说:“万族各有托,孤云独无依。暖暖空中灭,何时见余晖!”一朵孤云,飘荡无依,它凝成了,又消散了,似乎没有留下什么痕迹,无声无息地自生自灭了。这朵浮游的白云就是诗人及其一生命运的象征。它高洁,却找不到落脚处;它想有作为却不可能有什么作为,只能充满幻灭之感。诗人通过这朵白云发出深沉的
全文:陶渊明《咏贫士》其一说:“万族各有托,孤云独无依。暖暖空中灭,何时见余晖!”一朵孤云,飘荡无依,它凝成了,又消散了,似乎没有留下什么痕迹,无声无息地自生自灭了。这朵浮游的白云就是诗人及其一生命运的象征。它高洁,却找不到落脚处;它想有作为却不可能有什么作为,只能充满幻灭之感。诗人通过这朵白云发出深沉的叹息:“何时见余晖!”他是不会被当时污秽庸俗的社会所理解和容纳的,只有在珍视和继承一切优秀文化遗产的今天,他的真实价值才被日益充分地揭示出来。如果陶渊明有知,他可以吐口气说:“今日见余晖”了。当然这项工作仍在不断推进当中,没有也不会达到终点的。
魏晋风度与盛唐魅力——论陶渊明、李白诗文中自由精神的张扬
作者: 张忠云  来源:安顺学院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比较  李白  个性与时代精神  陶渊明  飞鸟意象 
描述:文章从比较陶渊明、李白诗歌中飞鸟意象的形态及内涵差异入手、认识他们建构自由人生的不同情致,并蠡测由魏晋到盛唐文人士子实现人格独立的实际情形和嬗变过程,以及他们追求自由人生的思考。陶渊明诗歌中鸟意象不但有象征意义,而且表现了飞鸟意象在文学史上的发展和演变。李白不仅将飞鸟意象推上了一个高峰,还从整体意义
全文:文章从比较陶渊明、李白诗歌中飞鸟意象的形态及内涵差异入手、认识他们建构自由人生的不同情致,并蠡测由魏晋到盛唐文人士子实现人格独立的实际情形和嬗变过程,以及他们追求自由人生的思考。陶渊明诗歌中鸟意象不但有象征意义,而且表现了飞鸟意象在文学史上的发展和演变。李白不仅将飞鸟意象推上了一个高峰,还从整体意义上积淀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形成一种时代精神,是千百来人类追求个性的自由抒发,追求生命价值的实现的集中反映。中华民族奋飞的精神,由魏晋到盛唐,得到了很好的展现。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