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九江市图书馆陶渊明特色库!
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7)
按栏目分组
学术研究 (7)
按年份分组
2010(4)
2009(1)
2007(1)
2005(1)
按来源分组
文学教育(2)
文艺研究(1)
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1)
文学教育(上)(1)
语文学刊(1)
中国高等学校学术文摘·文学研究(1)
相关搜索词
古代绘画中的陶渊明
作者: 袁行霈 汤君  来源:中国高等学校学术文摘·文学研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传统绘画  美学意蕴  陶潜  文化符号 
描述:现存关于陶潜的绘画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类取材于他的作品;第二类取材于他的遗闻轶事;第三类是他的肖像画.考察这些以陶潜为题材的绘画,可以看到陶潜在画家心目中的影像,进而探讨陶潜作为中国文化的一个符号所体现的人生追求和美学理想,以及陶潜所产生的广泛影响.
全文:现存关于陶潜的绘画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类取材于他的作品;第二类取材于他的遗闻轶事;第三类是他的肖像画.考察这些以陶潜为题材的绘画,可以看到陶潜在画家心目中的影像,进而探讨陶潜作为中国文化的一个符号所体现的人生追求和美学理想,以及陶潜所产生的广泛影响.
论陶渊明与魏晋放达之风
作者: 贾桂强  来源:语文学刊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生命意识  放达  个性自觉  文化符号 
描述:文人放达作为魏晋时期一种具有代表意义的文化现象,有着不同于一般名士清狂、深沉的文化内涵。陶渊明深受魏晋放达之风的影响,并超越了前人的放达,具有自己独特的人生体悟;他的放达对后世具有特殊的文化价值。
全文:文人放达作为魏晋时期一种具有代表意义的文化现象,有着不同于一般名士清狂、深沉的文化内涵。陶渊明深受魏晋放达之风的影响,并超越了前人的放达,具有自己独特的人生体悟;他的放达对后世具有特殊的文化价值。
陶渊明文化符号的当代意义
作者: 王韶华  来源:文学教育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归隐  陶渊明  文化人格  自然  文化符号 
描述:陶渊明文化符号的当代意义
陶渊明文化符号的当代意义
作者: 王韶华  来源:文学教育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归隐  陶渊明  文化人格  自然  文化符号 
描述:陶渊明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优秀的诗人,其不仅创立了田园诗,开拓了一种朴实、淳厚的艺术风格,还摆脱了社会世俗名利的羁绊烦忧,走出了由官场到乡村的“归隐”之路,在精神上真正达到了委运任化、与自然泯一的境界,千百年来,陶渊明已成为有特定意向的文化符号。陶渊明是个性自由与文化自觉的行为者,崇尚自然、热爱自然是其
全文:陶渊明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优秀的诗人,其不仅创立了田园诗,开拓了一种朴实、淳厚的艺术风格,还摆脱了社会世俗名利的羁绊烦忧,走出了由官场到乡村的“归隐”之路,在精神上真正达到了委运任化、与自然泯一的境界,千百年来,陶渊明已成为有特定意向的文化符号。陶渊明是个性自由与文化自觉的行为者,崇尚自然、热爱自然是其作为文化符号的美学核心,此外,陶渊明的诗歌高扬着一种“诗意”文化人格与人生理想,田园生活是陶渊明文化符号意义的立足点。
陶渊明文化符号的当代意义
作者: 王韶华  来源:文学教育(上)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归隐  陶渊明  文化人格  自然  文化符号 
描述:陶渊明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优秀的诗人,其不仅创立了田园诗,开拓了一种朴实、淳厚的艺术风格,还摆脱了社会世俗名利的羁绊烦忧,走出了由官场到乡村的归隐之路,在精神上真正达到了委运任化、与自然泯一的境界,千百年来,陶渊明已成为有特定意向的文化符号。陶渊明是个性自由与文化自觉的行为者,崇尚自然、热爱自然是其作为
全文:陶渊明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优秀的诗人,其不仅创立了田园诗,开拓了一种朴实、淳厚的艺术风格,还摆脱了社会世俗名利的羁绊烦忧,走出了由官场到乡村的归隐之路,在精神上真正达到了委运任化、与自然泯一的境界,千百年来,陶渊明已成为有特定意向的文化符号。陶渊明是个性自由与文化自觉的行为者,崇尚自然、热爱自然是其作为文化符号的美学核心,此外,陶渊明的诗歌高扬着一种诗意文化人格与人生理想,田园生活是陶渊明文化符号意义的立足点。
陶渊明的日暮情结
作者: 严登平  来源: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生命意识  日暮情结  自然  文化符号  回归 
描述:在陶渊明的诗文中,屡次出现对日暮景色的描写,表现出他对日暮的一种依恋。本文把这种依恋概括为“日暮情结”,并依据陶渊明的人生经历分析这种情结的生成原因。由此可以看出他的这种依恋其实就是其心路历程的“变形”体现,也是其个性特征的体现、理想人格的体现。因此,陶渊明的这种日暮情结,实际上就是他理想化境界失落
全文:在陶渊明的诗文中,屡次出现对日暮景色的描写,表现出他对日暮的一种依恋。本文把这种依恋概括为“日暮情结”,并依据陶渊明的人生经历分析这种情结的生成原因。由此可以看出他的这种依恋其实就是其心路历程的“变形”体现,也是其个性特征的体现、理想人格的体现。因此,陶渊明的这种日暮情结,实际上就是他理想化境界失落后的一种“期待”及其理想人生的“投影”。
“四皓”、“南山”与陶渊明
作者: 刘翠 刘石  来源:文艺研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沈从文  陶诗  理解  终南山  饮酒  陶渊明  南山四皓  并行  文化符号  王国维 
描述:文章讨论商山四皓和南山四皓二称在古代文献中流传和并行的情况,并从历史地理的角度解释二称并行的原因;对四皓隐居地的具体所在及其真实性问题发表看法,指出四皓在相当程度上是被后人不断建构的一个文化符号;针对学术界的一些观点,着重辨析陶渊明名句幽然见南山与南山四皓的故事无涉,仍当以理解为实写和表现闲远之趣为
全文:文章讨论商山四皓和南山四皓二称在古代文献中流传和并行的情况,并从历史地理的角度解释二称并行的原因;对四皓隐居地的具体所在及其真实性问题发表看法,指出四皓在相当程度上是被后人不断建构的一个文化符号;针对学术界的一些观点,着重辨析陶渊明名句幽然见南山与南山四皓的故事无涉,仍当以理解为实写和表现闲远之趣为是,并由此就如何全面、准确地把握陶诗以及其他古典文学作品提出己见。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