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九江市图书馆陶渊明特色库!
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陶渊明的寂寞
作者: 文继炬  来源:师道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学  文继炬  杂文  语文  《陶渊明的寂寞》  阅读欣赏 
描述:陶渊明的寂寞
喜欢陶渊明
作者: 陈星宇  来源:中学语文园地:高中版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作文  教学  高中  陶渊明  语文  《喜欢陶渊明》  评析 
描述:喜欢陶渊明
试吃一句陶渊明,免费!
作者: 张晓风  来源:现代语文(高中读写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免费!》  高中  散文  张晓风  语文  阅读欣赏  《试吃一句陶渊明 
描述:试吃一句陶渊明,免费!
热爱生活的人:陶渊明
作者: 苟海平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桃花源记》  《归园田居》  诗歌  陶渊明  初中  语文  阅读欣赏 
描述:热爱生活的人:陶渊明
解读陶渊明的“五斗米”
作者: 钱辉  来源:语文知识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学  《归去来兮辞》  “五斗米”  陶渊明  古诗  语文  教学参考 
描述: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表达了作者对黑暗官场的厌恶和鄙弃,对农村自然景物和劳动生活的赞美。陶渊明为县令八十余日就毅然解印弃官,归隐田园,此举历来为人称道。
全文: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表达了作者对黑暗官场的厌恶和鄙弃,对农村自然景物和劳动生活的赞美。陶渊明为县令八十余日就毅然解印弃官,归隐田园,此举历来为人称道。
《桃花源记》:陶渊明的乌托邦
作者: 李彩  来源:中学语文园地(初中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桃花源记》  中学  陶渊明  古诗  语文  阅读欣赏 
描述:《桃花源记》:陶渊明的乌托邦
陶渊明《饮酒》诗赏析
作者: 孙晓旭  来源:中学语文园地(初中版)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赏析  中学  教学  《饮酒》诗  阅读  陶渊明  语文 
描述:《饮酒》诗是我国大诗人陶渊明的名作之一。 陶渊明(365-427),又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荆林街)人,是我国东晋时期最杰出的诗人。 陶渊明生活的时代,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统治阶级内部矛盾都非常复杂尖锐,社会始终处于极其动荡的状态之中。陶渊明出身贫寒,青少年时代便有远大的政治抱负
全文:《饮酒》诗是我国大诗人陶渊明的名作之一。 陶渊明(365-427),又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荆林街)人,是我国东晋时期最杰出的诗人。 陶渊明生活的时代,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统治阶级内部矛盾都非常复杂尖锐,社会始终处于极其动荡的状态之中。陶渊明出身贫寒,青少年时代便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希望将来能“大济于苍生”,29岁时已及第为官。然而,黑暗的社会现实又无情地粉碎了他的梦想:统治阶段内部争权夺利,官僚士子荒淫无耻。他既无力改变现状,又不愿和当时的腐败官僚同流合污,于是在41岁时,便采取了消极的避世态度,弃官归隐,躬耕垄亩,“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在这一时期,他写下了大量优秀的田园诗歌,《饮酒》就是其中的代表作之一。
陶渊明是贪官吗?:与王青先生商榷
作者: 周良华  来源:中学语文(教师版)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学  陶渊明  王青  人物评价  语文  商榷 
描述:陶渊明是贪官吗?:与王青先生商榷
创设一片洁净的精神家园:陶渊明《归园田居》赏析
作者: 吴文锋  来源:中学语文(教师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归园田居》  阅读指导  中学  陶渊明  田园诗  语文 
描述:《归园田居》是陶诗及田园诗的代表作,千百年来,传颂不衰。慢慢品读此诗,我们仿佛能领略到那淡雅而又宁谧的桃园天地,能触摸到诗人那安逸而又兴奋的情感律动,能目睹到诗人那怡然自乐的古拙身影。
全文:《归园田居》是陶诗及田园诗的代表作,千百年来,传颂不衰。慢慢品读此诗,我们仿佛能领略到那淡雅而又宁谧的桃园天地,能触摸到诗人那安逸而又兴奋的情感律动,能目睹到诗人那怡然自乐的古拙身影。
光靠推测是远远不够的——也谈陶渊明的辞官
作者: 王从  来源:阅读与写作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学  陶渊明  语文  辞官  背景  推测 
描述:陶渊明不肯为五斗米折腰,辞官归隐,已成千秋定论,也是千古美谈。但耿宝强先生却认为这“仅仅是后人的美好想象”,在他看来,陶渊明辞官不做是“有经济问题,最起码是巨额财产来历不明。他见督邮前来,大事不妙”,“畏罪潜逃”。(《阅读与写作》2003.4)可谓视角独特,观点新颖,文笔也很生动。无如证据不足,光靠
全文:陶渊明不肯为五斗米折腰,辞官归隐,已成千秋定论,也是千古美谈。但耿宝强先生却认为这“仅仅是后人的美好想象”,在他看来,陶渊明辞官不做是“有经济问题,最起码是巨额财产来历不明。他见督邮前来,大事不妙”,“畏罪潜逃”。(《阅读与写作》2003.4)可谓视角独特,观点新颖,文笔也很生动。无如证据不足,光靠推测,难以服人。
上页 1 2 3 4 5 ... 9 10 11 下页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