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
[0图]文人的理想品格 从陶渊明到苏轼
-
作者:
张亚新 来源:济南:济南出版社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人物研究) 李白 李白(学科: 陶渊明(学科: 陶渊明 苏轼(学科: 苏轼
-
描述:本书针对陶渊明、李白、苏轼这三位历来被视作古代文人理想品格的代表人物,进行介绍与评析,通过阐述其理想品格的表现,及其品格形成的思想根源,对古代文人理想品格的构成、表现、影响等获得总体印象。
-
全文:本书针对陶渊明、李白、苏轼这三位历来被视作古代文人理想品格的代表人物,进行介绍与评析,通过阐述其理想品格的表现,及其品格形成的思想根源,对古代文人理想品格的构成、表现、影响等获得总体印象。
-
论江州文学氛围对陶渊明创作的影响
-
作者:
李剑锋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庶族文学 陶渊明 僧人文学活动 隐逸文学 江州文学
-
描述:陶渊明诗文的产生不是一个孤立的文学现象。他是“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尤其是庐山周围隐士文学的代表 ;是江州庶族文学成就最高的作家 ;又是庐山僧人文学活动和作品影响下产生的一种山林气息浓厚的文学。
-
全文:陶渊明诗文的产生不是一个孤立的文学现象。他是“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尤其是庐山周围隐士文学的代表 ;是江州庶族文学成就最高的作家 ;又是庐山僧人文学活动和作品影响下产生的一种山林气息浓厚的文学。
-
阮籍与陶渊明的比较
-
作者:
赵治中 来源: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忧生 写志 哲学家 陶渊明 达人 阮籍
-
描述:阮籍与陶渊明 ,同中有异 :经历相近 ,而入仕动机和陷入官场程度有异 ;阮成为意识形态的突出代表 ,陶仅是个善觉之“达人” ;两人都是“魏晋风度的最高优秀代表” ,阮“忧愤无端 ,慷慨任气” ,陶则“超然事外 ,平淡冲和” ;创作上 ,阮多写忧生之叹 ,多比兴寄托 ,陶对阮有传承更有突破 ,多抒情写
-
全文:阮籍与陶渊明 ,同中有异 :经历相近 ,而入仕动机和陷入官场程度有异 ;阮成为意识形态的突出代表 ,陶仅是个善觉之“达人” ;两人都是“魏晋风度的最高优秀代表” ,阮“忧愤无端 ,慷慨任气” ,陶则
-
陶渊明归田之“志”决不是“以诗文传世”:复魏正申教授
-
作者:
梅大圣 来源:九江师专学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志” 陶渊明 “立言” 创作 自然 文化性格
-
描述:魏正申教授在《辽宁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上以《彭泽归田后的陶令真的没有“事功”思想吗——答梅大圣教授》一文中,释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常著文章以自娱,颇示己志”,“衔觞赋诗,以乐其志”之“志
-
全文:魏正申教授在《辽宁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上以《彭泽归田后的陶令真的没有“事功”思想吗——答梅大圣教授》一文中,释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常著文章以自娱,颇示己志”,“衔觞赋诗,以乐其志”之“志
-
2003年全国报刊陶渊明研究论文索引
-
作者:
朱和君 来源:九江师专学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2003年 陶渊明 报刊 索引 研究论文
-
描述:2003年全国报刊陶渊明研究论文索引
-
全文:
-
热爱生活的人:陶渊明
-
作者:
苟海平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桃花源记》 《归园田居》 诗歌 陶渊明 初中 语文 阅读欣赏
-
描述:热爱生活的人:陶渊明
-
《桃花源记》:陶渊明的乌托邦
-
作者:
李彩 来源:中学语文园地(初中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桃花源记》 中学 陶渊明 古诗 语文 阅读欣赏
-
描述:《桃花源记》:陶渊明的乌托邦
-
陶渊明人生的错误抉择
-
作者:
张颖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归去来兮辞》 人民的利益 建功立业 社会现状 放光彩 陶渊明 中国文坛 浙江诸暨 隐居生活 选择放弃
-
描述:陶渊明人生的错误抉择
-
陶渊明隐居浔阳考
-
作者:
陈元胜 来源:中国地名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别集 宗谱 浔阳 陶渊明 彭泽 证明史 《诗纪》 《陶渊明集》 东阳 浙江金华
-
描述:陶渊明隐居浔阳考
-
感受陶渊明
-
作者:
郁超 来源:语文天地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高级中学 南山 《归去来兮辞》 地望 意志 蔑视权贵 陶渊明 粗麻布 《五柳先生传》 指导教师
-
描述:陶渊明就像一本书,耐看、耐读、耐寻味。细细地读着《五柳先生传》,一个超然物外、蔑视权贵的丰满形象便浮现在眼前:他身上披着粗麻布衣,腰间常系一壶酒;他有时“采菊东篱下”,且不经意而“悠然”地望望苍翠的“南山”。
-
全文:陶渊明就像一本书,耐看、耐读、耐寻味。细细地读着《五柳先生传》,一个超然物外、蔑视权贵的丰满形象便浮现在眼前:他身上披着粗麻布衣,腰间常系一壶酒;他有时“采菊东篱下”,且不经意而“悠然”地望望苍翠的“南山”。
上页
1
2
3
...
9
10
11
...
18
19
20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