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
[0图]走近陶渊明
-
作者:
王义华 来源: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诗歌研究 人物研究 陶渊明(365 427)
-
描述:陶渊明研究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课题,本书通过陶渊明诗文的译读、历代名人对陶渊明的解读以及陶渊明纪念馆的介绍,对陶渊明的为人、为文、为事及其思想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和深入研究,有利于后来者正确理解陶渊明的生存背景。
-
全文:陶渊明研究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课题,本书通过陶渊明诗文的译读、历代名人对陶渊明的解读以及陶渊明纪念馆的介绍,对陶渊明的为人、为文、为事及其思想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和深入研究,有利于后来者正确理解陶渊明的生存背景。
-
美国的陶渊明
-
作者:
朱安 来源:视野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陪审员 美国政府 美国人 世外桃源 法律义务 陶渊明 子女 父母 兰开斯特 电视
-
描述:凡是《圣经》上没有提到的事,艾米逊人认为都不可以做。美国宾夕法尼亚州有一个名副其实的"世外桃源",那里的人们不看电视,不坐汽车,一切保持古风。
-
全文:凡是《圣经》上没有提到的事,艾米逊人认为都不可以做。美国宾夕法尼亚州有一个名副其实的"世外桃源",那里的人们不看电视,不坐汽车,一切保持古风。
-
关于陶渊明的享年问题
-
作者:
李文初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享年 考据 《文学遗产》 陶渊明研究 袁行霈
-
描述:《文学遗产》1996年第一期发表了袁行霈先生的《陶渊明享年考辨》。这是一篇很有分量的考据文章,自然引起学界普遍的关注,使陶渊明研究中这一长期聚讼纷纭而又踟蹰不前的难题有了新的转机,确是一件令人鼓舞的事。
-
全文:《文学遗产》1996年第一期发表了袁行霈先生的《陶渊明享年考辨》。这是一篇很有分量的考据文章,自然引起学界普遍的关注,使陶渊明研究中这一长期聚讼纷纭而又踟蹰不前的难题有了新的转机,确是一件令人鼓舞的事。
-
隐士与世情——陶渊明《和刘柴桑》诗析义
-
作者:
钟书林 来源: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西庐 《归去来兮辞》 柴桑 采菽堂古诗选 昭昧詹言 陶诗 芳芷 析义 时见 春醪
-
描述:山泽久见招,胡事乃踌躇。直为亲旧故,未忍言索居。良辰入奇怀,挈杖还西庐。荒途无归人,时时见废墟。茅茨已就治,新畴复应畲。谷风转凄薄,春醪解饥劬。弱女虽非男,慰情良胜
-
全文:山泽久见招,胡事乃踌躇。直为亲旧故,未忍言索居。良辰入奇怀,挈杖还西庐。荒途无归人,时时见废墟。茅茨已就治,新畴复应畲。谷风转凄薄,春醪解饥劬。弱女虽非男,慰情良胜
-
陶渊明妻“与其同志”说献疑
-
作者:
郭景华 来源:博览群书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陶诗 接受者 沈约 家庭责任感 陶渊明 红颜知己 历史上 列女传 妻子 生活状况
-
描述:陶渊明有《和刘柴桑》云:山泽久见招,胡事乃踌躇?直为亲旧故,未忍言索居。渊明实在是一个有家庭责任感的男人。历史上在评价陶渊明时,有相当部分接受者把他作为高洁
-
全文:陶渊明有《和刘柴桑》云:山泽久见招,胡事乃踌躇?直为亲旧故,未忍言索居。渊明实在是一个有家庭责任感的男人。历史上在评价陶渊明时,有相当部分接受者把他作为高洁
-
隐士与世情:陶渊明《和刘柴桑》诗析义
-
作者:
钟书林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柴桑 吴瞻泰 陶诗 诗歌 谷风 山泽 陶渊明 方东树 隐士 废墟
-
描述:山泽久见招,胡事乃踌躇。直为亲旧故,未忍言索居。良辰入奇怀,挈杖还西庐。荒途无归人,时时见废墟。茅茨已就治,新畴复应畲。谷风转凄薄,春醪解饥劬。弱女虽非男,慰情良胜
-
全文:山泽久见招,胡事乃踌躇。直为亲旧故,未忍言索居。良辰入奇怀,挈杖还西庐。荒途无归人,时时见废墟。茅茨已就治,新畴复应畲。谷风转凄薄,春醪解饥劬。弱女虽非男,慰情良胜
-
住石房草庐,做现代“陶渊明”
-
作者:暂无 来源:齐鲁晚报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西厢村寓乐屋民宿内景。文/片本报记者乔显佳景佳山外的世界已经变得喧哗燥热,“寓乐屋”依然徜徉在舒适的暖阳中,这里地处鲁中山区的深处,不仅是时间、节气,就连气候、环境、温度似乎都比山外慢了一个“节拍”。“寓乐屋”是淄博博山原山景区范围内,正在兴起的一处乡村民宿,位于博山区西厢村,地处博山、章丘、莱芜三
-
全文:西厢村寓乐屋民宿内景。文/片本报记者乔显佳景佳山外的世界已经变得喧哗燥热,“寓乐屋”依然徜徉在舒适的暖阳中,这里地处鲁中山区的深处,不仅是时间、节气,就连气候、环境、温度似乎都比山外慢了一个“节拍”。“寓乐屋”是淄博博山原山景区范围内,正在兴起的一处乡村民宿,位于博山区西厢村,地处博山、章丘、莱芜三
-
以嵇康和陶渊明为例试谈魏晋文人的两种生死观
-
作者:
徐隆 来源:华夏文化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魏晋时期 生死问题 司马氏 中国古代 陶渊明 魏晋文人 嵇康集 人生理想 生死观念 中国思想史
-
描述:不乏谈论生死的内容,以儒家为例,"若把关于事死和事鬼神的两方面除掉,儒家经典恐要删去一大半."(杜正胜著
-
全文:不乏谈论生死的内容,以儒家为例,"若把关于事死和事鬼神的两方面除掉,儒家经典恐要删去一大半."(杜正胜著《从眉寿到长生:医疗文化与中国古代生命观》,台北:三民书局,2005年,第309页).
-
陶渊明、谢灵运与道教关系之再审视
-
作者:
姚素华 来源: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谢灵运 道教 陶渊明 天命
-
描述:中仍能保持超然、自由的心灵境界。另外,道教教义对于天命的敬畏与对于自然的亲近也深刻地影响到了陶、谢的世
-
全文:中仍能保持超然、自由的心灵境界。另外,道教教义对于天命的敬畏与对于自然的亲近也深刻地影响到了陶、谢的世界观,使之形成了一种对于自然与天命双向认同的态度。这一点对于准确理解陶渊明的"委运任化"观和谢灵运"守道顺性"观具有积极的意义。
-
陶渊明诗文中的矛盾心结解析
-
作者:
毋燕燕 来源: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出仕 归隐 矛盾心结 安贫乐道
-
描述:高深的文化修养平息内心深处的层层波澜,以乐观放达的生活态度使生命中的各种矛盾达到高度和谐,成就了超然旷达
-
全文:高深的文化修养平息内心深处的层层波澜,以乐观放达的生活态度使生命中的各种矛盾达到高度和谐,成就了超然旷达的生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