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九江市图书馆陶渊明特色库!
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陶渊明与晋宋之际的政治风云
作者: 袁行霈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孝武帝  政治势力  参军  刘裕  陶渊明  江州刺史  晋宋之际  桓玄  将军  刘敬 
描述:本文把陶渊明放到晋宋之际的政治风云中,通过对其几次任履的考证论析,说明诗人和当时各种政治势力之间的关系、他对当时一些重大政治事件的实际态度以及他在从政期间真实的心理状态,力图再现一个"真实的、立体的、活生生的"陶渊明的形象,并由这个典型看到中国封建时代一类知识分子共同的幻想、彷徨和苦闷。作者重点考察
全文:的、活生生的"陶渊明的形象,并由这个典型看到中国封建时代一类知识分子共同的幻想、彷徨和苦闷。作者重点考察了陶渊明的第二、三、四次出仕,认为陶渊明于晋安帝隆安二年桓玄军幕,元兴三年刘裕幕任镇军参军,义
陶渊明乡村发现的美学意义
作者: 易小斌  来源:中华文化论坛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文人与乡村  陶渊明  乡村美学 
描述:长期以来,文人与乡村的关系非常复杂。反映在文学领域,就是文人在城市感觉与乡村经验变迁中的难以自适。作为一种农耕文化培育出来的中国文化,却迟至公元5世纪才有了真正文学意义上的乡村发现。这一发现,造就了中国文学的田园即乡村美学传统。然而,这一传统当今又面临着消亡的危险。反思这一现象,我们得首先从陶渊明
全文:长期以来,文人与乡村的关系非常复杂。反映在文学领域,就是文人在城市感觉与乡村经验变迁中的难以自适。作为一种农耕文化培育出来的中国文化,却迟至公元5世纪才有了真正文学意义上的乡村发现。这一发现,造就了中国文学的田园即乡村美学传统。然而,这一传统当今又面临着消亡的危险。反思这一现象,我们得首先从陶渊明入手,剖析诗人于5世纪的这一乡村发现的重大意义。
陶渊明的五次学仕机遇
作者: 本刊辑部  来源:躬耕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陶渊明传》有萧统、晋书、宋史三个版本,仔细核对,没找到“学仕”字样,但对其为官经历,都略有记述。学仕的说法,在他《饮酒》诗里,是有明确言及的:“畴昔苦长饥,投耒去学仕”。 “学仕”是陶渊明的谦虚说法。为生活所迫,不得已时,才勉强学着去当官,很显然,如果不是饿肚子,他事先就没这个打算。 探讨陶渊明出
全文:说法。为生活所迫,不得已时,才勉强学着去当官,很显然,如果不是饿肚子,他事先就没这个打算。 探讨陶渊明出世仕前因后果,还得从他祖上说起。
陶渊明的人情物理
作者: 荣茂根  来源:固原师专学报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士不遇  园田居  饮酒  刘裕  陶渊明  杂诗  颜延之  江州刺史  人情物理  太武帝 
描述:(一)陶渊明主要生活于东晋后期。当时,主上昏乱,将相交争,世族火并,变乱蜂起,兵连祸结,国无宁日,民不聊生。于是佛、道二教上上下下,广为流布,而祸害之深广,甚使诗人震惊。诗人出生之年(365年),晋哀帝轻信方士,服药求长生,反中毒而死,年仅二十五。十六年后,晋太武帝亲奉佛法,建“精舍”于宫内,请僧人
全文:哀帝轻信方士,服药求长生,反中毒而死,年仅二十五。十六年后,晋太武帝亲奉佛法,建“精舍”于宫内,请僧人居诵经;同年,江州刺史桓
陶渊明诗歌典型意象研究
作者: 任江维  来源:西北大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诗歌  典型意象  陶渊明 
描述:意象是诗歌的基本要素。古典诗歌辉煌成就,在很大程度上要归结到意象的塑造,特别是典型意象。陶渊明是古典文学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位诗人,历代研究陶渊明的成果非常丰硕。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对陶渊明诗歌意象的研究趋向热烈。但是,总体看来,对于陶诗意象研究缺乏系统,特别是对陶诗典型意象研究不够充分。仕途上的五
全文:意象是诗歌的基本要素。古典诗歌辉煌成就,在很大程度上要归结到意象的塑造,特别是典型意象。陶渊明是古典文学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位诗人,历代研究陶渊明的成果非常丰硕。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对陶渊明诗歌意象的研究趋向热烈。但是,总体看来,对于陶诗意象研究缺乏系统,特别是对陶诗典型意象研究不够充分。仕途上的五入五出,儒玄双修,长期的亲和自然隐逸生活,这样复杂的身世阅历,为陶渊明创作诗歌提供了诸多素材。这些素材经过艺术的想象、加工、锤炼,进入诗歌,成为展现在读者面前的审美意象。阅读诗歌,读者就能感觉到扑面而来的陶渊明气息。这就要归结于陶渊明诗歌中的典型意象的成功塑造。理解陶渊明和他的诗歌,关键在于对诗歌中呈现的典型意象的分析研究,关键在于对典型意象象征内涵的研究。本文选择了桑、鸟、酒、菊、妻儿五个典型意象,通过反复吟咏,细致体味,统计陶渊明五个典型意象的出现频度,梳理这些意象在漫长的古典诗歌长河中的流变脉络,比较这些意象与其他诗歌中意象的不同,总结得出陶渊明诗歌典型意象的五个方面的特点,即继承既定意象内涵、创新原有象征意义、艺术性地运用意象、主体与意象的空前亲和、意象寄予的丰富蕴藉等。
陶渊明、王维山水田园诗之比较
作者: 梁有光  来源:考试(新语文)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悠然见南山  田园气息  采菊东篱下  辋川  隐逸思想  彭蠡  隐逸诗  文学潮流  山水田园诗  田居 
描述:陶渊明、王维都是隐逸诗人。陶渊明在彭蠡隐居时,"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留下了《归去来兮》、《归园田居》等大量隐逸之作,是东晋时期一位非常重要的诗人,被后人誉为"隐逸诗人之宗"。而且开创了田园文学这一文学潮流,他的诗文充满了田园气息,他的风范和对简朴生活的热爱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文人,乃至整个中
全文:这一文学潮流,他的诗文充满了田园气息,他的风范和对简朴生活的热爱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文人,乃至整个中国文化都深受其影响。王维先后在终南山和辋川隐居,田园山色入眼诗入画,终于成为山水田园诗派的一个杰出代表。隐逸文学是一种特殊的文学现象。那么,陶渊明、王维的隐逸思想与方式有区别吗?有联系吗?
大隐的缺席——陶渊明不入《世说新语》新释
作者: 卞东波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魏晋时期  中国历史  陶渊明  魏晋名士  北京大学出版社  《世说新语》 
描述:《世说新语》是魏晋名士的“风流宝鉴”(冯友兰先生《论风流》中语,见《三松堂论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进入《世说新语》的人大多从某一方面体现了魏晋名士风流,而进入《世说新语》也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某人在魏晋时期的影响。《世说新语》记载的是汉末至晋末二百多年的士林风流,记载的最末一个名士为谢
全文:上肯定了某人在魏晋时期的影响。《世说新语》记载的是汉末至晋末二百多年的士林风流,记载的最末一个名士为谢灵运,这已经刘宋了。全书分为三十六门,其中第十八门为《栖逸》,记录魏晋时期一些隐士的事迹,如苏门
论陶渊明的“诗圣”之名
作者: 刘中文  来源: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诗艺  陶潜  品德  诗圣 
描述:中国古人曾以"诗圣"之名称许曹植、陶潜、李白、杜甫。而清末以来,"诗圣就是杜甫"的观点似乎成为不刊之论了。评判"诗圣",究竟是以诗歌艺术价值为标准,还是以诗歌的道德教化为标准,这是应该澄清和解决的学术问题。我们认为,评判"诗圣"的首要标准是诗歌的艺术价值,其次是诗歌弘扬圣贤先达思想,以及善化人心、教
全文:和解决的学术问题。我们认为,评判"诗圣"的首要标准是诗歌的艺术价值,其次是诗歌弘扬圣贤先达思想,以及善化人心、教化社会的功效。在数千年的诗史上,"诗圣"不止一人,"中国诗圣"当为集合名词。从诗道、守训、弘儒、圣四个层面论证陶潜的"诗圣"之名,并认为,陶渊明堪为中国首席诗圣。
诗歌·陶渊明·酒
作者: 何梅琴  来源: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诗歌  陶渊明  诗酒合一 
描述: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大量表现饮酒的诗人,他使酒和文人的精神生活发生了紧密而重要的联系。嗜酒的时代风尚影响了陶渊明,他借饮酒追求精神的超越与解放,化解人生的种种感伤、焦虑与痛苦,他在酒中获得了无限的乐趣和慰藉。他以自己的真性情和大才气实现了诗与酒的完美结合,达到了酒与诗的最高境界。诗酒合一表现为
全文:无限的乐趣和慰藉。他以自己的真性情和大才气实现了诗与酒的完美结合,达到了酒与诗的最高境界。诗酒合一表现为陶渊明引酒诗,以酒寄意。诗酒合一使陶渊明更自然地袒露出生命深层的本然状态,使其诗文中体现了一种独特的审美境界。
苍凉:陶渊明诗的真实底蕴
作者: 程世和  来源: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司马相如  司马迁  自然之道  理性精神  陶渊明  宗教  死亡  人文主义  人生  中国文人 
描述:一中国文人向来具有理性精神,很少迷信色彩,孔子“不语怪力乱神”①,“敬鬼神而远之”②,闪烁的就是一种人文主义的精神。老庄更以为死亡不可避免,而大力弘扬自然之道,后来秦皇汉武时期方士仙道之术虽盛极一时,但一般文人如司马相如、司马迁诸人并没有卷入那种迷信旋涡中去。东汉以后,佛学渐入中国,受到中国文人的欢
全文:,但一般文人如司马相如、司马迁诸人并没有卷入那种迷信旋涡中去。东汉以后,佛学渐入中国,受到中国文人的欢迎,不过文人们大多也只是把玩它的禅定之说,对佛门天国却很少信奉,从总体上看,自先秦以来,中国文在生死问题上并没有多少宗教上的幻想。这里,我们可以引用一下明人何孟春《余冬录》中的材料
上页 1 2 3 ... 14 15 16 ... 18 19 20 下页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