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
刍议陶渊明《饮酒(五)》及其英译诗中的美学思想
-
作者:
朱美英 来源:科技信息(学术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美学思想 质朴清逸美 美学共性和个性 饮酒(五) 禅境哲理美 空灵充实美
-
描述:本文从古诗《饮酒(五)》和其英译诗的美学共性和个性比较,探析原诗和英译诗中的美学思想1.质朴清逸美;2.禅境哲理美;3.空灵充实美。
-
全文:本文从古诗《饮酒(五)》和其英译诗的美学共性和个性比较,探析原诗和英译诗中的美学思想1.质朴清逸美;2.禅境哲理美;3.空灵充实美。
-
苏轼对陶渊明美学思想的“发现”研究
-
作者:
刘文霞 来源:武汉大学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发现 陶渊明 苏轼
-
描述:陶渊明和苏轼是中国美学史上的两个重要人物,对中国美学的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陶渊明从未明确阐述过关于美的见解,陶渊明文集中“美”字也很少见,然而,陶渊明诗文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因而,就有可能通过分析他的作品来探讨他的审美观,并进而评估它在魏晋美学史上的地位。本文从人格美、自然美、社会美、劳动美四个方
-
全文:陶渊明和苏轼是中国美学史上的两个重要人物,对中国美学的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陶渊明从未明确阐述过关于美的见解,陶渊明文集中“美”字也很少见,然而,陶渊明诗文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因而,就有可能通过分析他的作品来探讨他的审美观,并进而评估它在魏晋美学史上的地位。本文从人格美、自然美、社会美、劳动美四个方面对陶渊明的美学思想作了具体论述。 苏轼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一生创造了大量的诗、词、文、绘画、书法等文学艺术作品。他遗留下来的诗、书序、记、跋、笔记文,有着极其丰富、深刻的美学思想。他的美学思想体现出打破艺术门类界限、融会贯通的特色。苏轼是封建士大夫美学的集大成者,本文主要从“寓意于物”的审美观、平淡的审美境界、形神观、诗画统一论和“身与竹化”的绘画艺术观四个方面论述了苏轼的美学思想。 在苏轼以前,陶渊明地位较低。魏晋南北朝时期,陶渊明首先被看作是闻名遐尔的隐士,然后才是独具风格的诗人;隋唐时,陶诗也并不显赫;而两宋时,陶渊明的人品和诗文之所以被逐渐推到了典范的地位,应归功于苏轼对陶渊明的“发现”。苏轼对陶渊明的“发现”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苏轼发现了陶渊明个性之“真”的精神实质,一是苏轼发现了陶渊明以“淡”为美的审美境界。 苏轼对陶渊明的美学思想进行了阐释。首先是苏轼对陶渊明率真的美学思想的阐释。他认为陶渊明为自然率真之人,其诗也体现了自然率真之美。其次是苏轼对陶渊明平淡美学思想的开掘。苏轼提出“枯淡”说来阐释平淡美的内涵,并将平淡美的源头推到了陶渊明。苏轼通过对陶渊明诗歌的剖析,揭示了“平淡”不是淡薄无味,而是“似淡而实美”、“外枯中膏”,这是很难达到的美学境界。苏轼还从陶诗的“平淡”中体会到了奇趣,他认为“平淡”是一种成熟美。可以说,苏轼对陶渊明的审美接受是全面而深入的,他不但在诗歌创作上深受陶诗的影响,而且,在理性上深刻揭示了陶诗率真以及平淡的审美理想,把陶诗推到了诗美的典范地位。
-
论陶渊明隐逸思想之继承与创新
-
作者:
吴怀东 来源:古籍研究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孟嘉 陶诗 陶征士诔 隐逸思想 《饮酒》 陶渊明诗歌 南岳 隐逸诗 《诗品》 周续之
-
描述:陶渊明一生除了几次短时间的出仕外,大部分时间隐逸于田园,过着一种自由而又贫困的生活,他生前就被作为"浔阳三隐"之一而颇受时人注目;死后,其好友颜延之称之为"南岳之幽居者"(《陶征士诔》),稍后被钟嵘赞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诗品》),萧统称颂其乃"贤人遁世"(《陶渊明集序》),由此可见,隐逸是陶渊
-
全文:陶渊明一生除了几次短时间的出仕外,大部分时间隐逸于田园,过着一种自由而又贫困的生活,他生前就被作为"浔阳三隐"之一而颇受时人注目;死后,其好友颜延之称之为"南岳之幽居者"(《陶征士诔》),稍后被钟嵘赞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诗品》),萧统称颂其乃"贤人遁世"(《陶渊明集序》),由此可见,隐逸是陶渊明一生中最引人注目、最具特征性的行为。
-
陶渊明接受研究的历史回顾与学理反思
-
作者:
刘绍瑾 汪全刚 来源: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陶渊明 反思 回顾 研究 接受
-
描述: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将现代西方的接受美学和阐释学视野引入传统的陶渊明研究,进行接受的、影响的和效果的研究,隐然成为了陶学研究的一个新的学术生长点。它不但推动了陶渊明研究领域自身的发展,也对整个中国古代文学及文论研究在新时期的开拓、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启示意义。
-
全文: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将现代西方的接受美学和阐释学视野引入传统的陶渊明研究,进行接受的、影响的和效果的研究,隐然成为了陶学研究的一个新的学术生长点。它不但推动了陶渊明研究领域自身的发展,也对整个中国古代文学及文论研究在新时期的开拓、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启示意义。
-
把握三道环节 实现三维目标——陶渊明《桃花源记》教学反思
-
作者:
雷声良 来源: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桃花源记》 课后作业 自主预习
-
描述:通过《桃花源记》的教学实践,采用并把握好课前自主预习、课堂小组讨论和课后作业优化设计三道环节,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达到基本素质要求。
-
全文:通过《桃花源记》的教学实践,采用并把握好课前自主预习、课堂小组讨论和课后作业优化设计三道环节,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达到基本素质要求。
-
海德格尔的栖居观与陶渊明隐居观比较研究
-
作者:
崔晖 来源: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栖居 隐居 陶渊明 存在 海德格尔
-
描述:中国古代思想要获得新的生机,离不开与西方哲学及其他学科的对话。但是,众所周知,只有为数不多的一种或几种西方思想能与中国某种思想发生有机的交和及繁衍变通,只有少数思想家能与中国古代思想进行有孕育力的对话。20世纪初的思想大师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是一个待选者。如果我们正确地理解了海德格尔的栖居观及陶渊明的
-
全文:中国古代思想要获得新的生机,离不开与西方哲学及其他学科的对话。但是,众所周知,只有为数不多的一种或几种西方思想能与中国某种思想发生有机的交和及繁衍变通,只有少数思想家能与中国古代思想进行有孕育力的对话。20世纪初的思想大师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是一个待选者。如果我们正确地理解了海德格尔的栖居观及陶渊明的隐居思想,那么两者之间就有了思想上对话的可能。
-
极高明而道中庸的“天地境界”——试论陶渊明《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之思想价值
-
作者:
高原 来源:甘肃高师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 陶渊明 极高明而道中庸 天地境界
-
描述:陶渊明《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所表现的诗意与襟怀现实而完美地昭示了一种“极高明而道中庸”的人生境界。或者说,借用冯友兰先生的人生“四境界说”,可以认为《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代表了陶渊明站在“天地境界”对自然、功利乃至道德境界的同时超越。这就是陶渊明选择返归田园过耕读生活所必不可少的勇气与智慧的
-
全文:陶渊明《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所表现的诗意与襟怀现实而完美地昭示了一种“极高明而道中庸”的人生境界。或者说,借用冯友兰先生的人生“四境界说”,可以认为《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代表了陶渊明站在“天地境界”对自然、功利乃至道德境界的同时超越。这就是陶渊明选择返归田园过耕读生活所必不可少的勇气与智慧的思想资源,也是陶渊明为人为诗何以超绝凡俗的根本原因。
-
陶渊明辞官归隐的原因探析
-
作者:
刘波 来源:安康师专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辞官归隐 陶渊明 原因
-
描述:对陶渊明辞官归隐的原因,历来有各种各样的认识和评价。但无论是归因于道家思想的影响,还是责罪于社会的黑暗,似乎都有失偏颇。若对陶渊明出仕前的思想基础以及出仕过程进行解析,则可明瞭其辞官归隐的思想成因和社会根源。
-
全文:对陶渊明辞官归隐的原因,历来有各种各样的认识和评价。但无论是归因于道家思想的影响,还是责罪于社会的黑暗,似乎都有失偏颇。若对陶渊明出仕前的思想基础以及出仕过程进行解析,则可明瞭其辞官归隐的思想成因和社会根源。
-
陶渊明孔学观之我见
-
作者:
李华 来源:鞍山社会科学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儒佛道 魏晋时期 陶渊明 社会影响 孔学 “自然” 孔子学说 社会生活
-
描述:魏晋时期,儒佛道三家思想活跃。广泛流行,但仍以儒家为当时社会生活中唯一正统的学派。陶渊明生活在东晋时代,自然受其社会影响。他既奉行孔子标举的“名教”观念,又追求老庄崇尚的“自然”意识;在他的思想范畴里。时而儒道相糅;他不信佛,故其思想核心。仍是孔子学说。[第一段]
-
全文:魏晋时期,儒佛道三家思想活跃。广泛流行,但仍以儒家为当时社会生活中唯一正统的学派。陶渊明生活在东晋时代,自然受其社会影响。他既奉行孔子标举的“名教”观念,又追求老庄崇尚的“自然”意识;在他的思想范畴里。时而儒道相糅;他不信佛,故其思想核心。仍是孔子学说。[第一段]
-
中西文化背景下的诗化自然——陶渊明与华兹华斯创作比较谈
-
作者:
王玉珍 来源:新乡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华兹华斯 陶渊明 差异
-
描述:陶渊明与华兹华斯在创作思想与作品风格上既有相同之处又有明显的区别,这源于他们文化背景的差异。中国厚重的儒道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底蕴深深地影响着陶渊明的思想和诗风,他能把心身与自然和谐相处,融为一体;而在西方理性分析文化滋养下的华兹华斯却常常以充满情绪、累积经验与价值判断的“我”去观照自然。
-
全文:陶渊明与华兹华斯在创作思想与作品风格上既有相同之处又有明显的区别,这源于他们文化背景的差异。中国厚重的儒道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底蕴深深地影响着陶渊明的思想和诗风,他能把心身与自然和谐相处,融为一体;而在西方理性分析文化滋养下的华兹华斯却常常以充满情绪、累积经验与价值判断的“我”去观照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