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
孤标傲世偕谁隐——从《饮酒》、《归园田居》论陶渊明的德操与诗风
-
作者:
朱英姿 来源: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归园田居》 古代文学研究 隐逸诗人 《饮酒》 诗风 陶渊明 田园诗 中国 古典诗歌
-
描述:孤标傲世偕谁隐——从《饮酒》、《归园田居》论陶渊明的德操与诗风
-
陶渊明与佛教关系体现的文化意蕴
-
作者:
王灵均 来源: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佛教 审美 陶渊明 儒道 玄学
-
描述:本文从陶的不参加东晋庐山慧远佛教集团的个案入手,揭示其中国文化本位的立场。他融会传统的儒道玄思想,以审美代宗教,形成了一种独立世俗的委运任化的人生哲学,对后世中国人的文化心理结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全文:本文从陶的不参加东晋庐山慧远佛教集团的个案入手,揭示其中国文化本位的立场。他融会传统的儒道玄思想,以审美代宗教,形成了一种独立世俗的委运任化的人生哲学,对后世中国人的文化心理结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陶渊明的心灵围城——兼论陶诗文的感伤
-
作者:
吴俊平 来源: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心灵围城 陶渊明 感伤特质
-
描述:陶渊明心灵深处有一座“大济于苍生”的理想之“城”,而“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的时代致使他“有志不获骋”,他最终“归园田居”了。然而即便归隐后,他依然难以忘怀于世,为志不得行而悲愤伤感。本文力图阐明陶渊明始终遭其心灵“围城”纠缠困扰,其诗文创作也因而带来了感伤特质。
-
全文:陶渊明心灵深处有一座“大济于苍生”的理想之“城”,而“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的时代致使他“有志不获骋”,他最终“归园田居”了。然而即便归隐后,他依然难以忘怀于世,为志不得行而悲愤伤感。本文力图阐明陶渊明始终遭其心灵“围城”纠缠困扰,其诗文创作也因而带来了感伤特质。
-
论萧统对陶渊明的全面开发
-
作者:
王汇涓 来源: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陶渊明 萧统 全面开发
-
描述:陶渊明及其诗文,在他生活的时代和去世后的100年间并不被重视,直到南朝梁代遇到了隔世知音——昭明太子萧统。萧统对陶渊明及其作品进行了系统的整理、研究、评价,不仅把他的诗收入我国第一部文学作品总集《文选》,还为其编集、作序、作传。这些对之后的近1600年,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萧统对陶渊明的全面开发,
-
全文:陶渊明及其诗文,在他生活的时代和去世后的100年间并不被重视,直到南朝梁代遇到了隔世知音——昭明太子萧统。萧统对陶渊明及其作品进行了系统的整理、研究、评价,不仅把他的诗收入我国第一部文学作品总集《文选》,还为其编集、作序、作传。这些对之后的近1600年,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萧统对陶渊明的全面开发,功不可没。
-
陆机与陶渊明仕宦体验之比较
-
作者:
孙明君 来源: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世网 陆机 陶渊明
-
描述:奔走于官场之内的陆机和陶渊明皆有陷入“世网”的感觉,两人的体验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他们陷入“世网”的共同原因在于儒家文化观念的熏陶,比如家族荣誉感、门第观念等。官场的黑暗、政局的险恶,使他们深感痛苦。最终,陆机厮混在官场,长期执迷不悟;陶渊明则无法忍受心为形役的官场生活,毅然挂冠归去。
-
全文:奔走于官场之内的陆机和陶渊明皆有陷入“世网”的感觉,两人的体验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他们陷入“世网”的共同原因在于儒家文化观念的熏陶,比如家族荣誉感、门第观念等。官场的黑暗、政局的险恶,使他们深感痛苦。最终,陆机厮混在官场,长期执迷不悟;陶渊明则无法忍受心为形役的官场生活,毅然挂冠归去。
-
论杜甫与陶渊明对田园的不同心态
-
作者:
吴增辉 来源: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杜甫 田园 出世 陶渊明 入世
-
描述:杜甫与陶渊明都曾胸怀大志,都因理想破灭而辞官,而且杜甫心仪陶渊明,诗中大量化用陶渊明的诗句,并一再表现出归隐的念头,二人的经历及情趣表现出极大的相似性。但二人辞官后的心态有着本质的不同。陶渊明对现实彻底失望,坚决归隐,追求个人的自由,守护心灵的安宁,完全是出世的心态;杜甫则身在江湖,心存魏阙,忧患社
-
全文:杜甫与陶渊明都曾胸怀大志,都因理想破灭而辞官,而且杜甫心仪陶渊明,诗中大量化用陶渊明的诗句,并一再表现出归隐的念头,二人的经历及情趣表现出极大的相似性。但二人辞官后的心态有着本质的不同。陶渊明对现实彻底失望,坚决归隐,追求个人的自由,守护心灵的安宁,完全是出世的心态;杜甫则身在江湖,心存魏阙,忧患社稷民生,渴望供职朝廷,是积极的入世心态。因而,杜甫并非陶渊明的继踵者。二人出世入世的不同心态深刻反映出晋宋与李唐时代精神的差异。
-
陶渊明对唐代文人的影响
-
作者:
尹彦维 来源:中学文科(教研论坛)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学 诗歌 人生态度 陶渊明 唐代 门阀制度 语文 社会理想 背景知识 文人
-
描述:诗人陶渊明生活在政治腐败、门阀制度盛行的东晋时期。他经过多次努力,济世的抱负无由施展,于是对污浊现实彻底绝望,决然走上归隐田园之路,并提出了桃花源的社会理想。他开创了田园诗体,为玄言文学占统治地位的文坛带来了现实内容和生机。李泽厚在《华夏美学》中这样评价:“寄情自然却未忘怀世事,猛志常在但又悠然南山
-
全文:诗人陶渊明生活在政治腐败、门阀制度盛行的东晋时期。他经过多次努力,济世的抱负无由施展,于是对污浊现实彻底绝望,决然走上归隐田园之路,并提出了桃花源的社会理想。他开创了田园诗体,为玄言文学占统治地位的文坛带来了现实内容和生机。李泽厚在《华夏美学》中这样评价:“寄情自然却未忘怀世事,猛志常在但又悠然南山。”他这样超脱的人生态度赢得了后人的崇敬。他诗文中那份恬淡平和的情感所透射出的光明峻洁的人格影响了中国后代文人,成为后代文人借以安慰自己失意心灵的良药。在他之后,唐文人就深受其影响。[第一段]
-
泥土的颜色——漫谈陶渊明
-
作者:
李咏芳 来源:基础教育理论研究成果荟萃 下卷(一)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茫茫大地,悠悠高冥,是生万物,余得为人。"常常会感叹,作为人,来这世上一遭,"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究竟是幸或不幸。有人感谢生命,把爱的、恨的、快乐的、遗憾的,统统纠缠在一起,归结为"体验";也有的人,让生命从高处飘然而落,从此他自己即是一片空白,而功过种种,是非种种,任由世人评说;还有的人,
-
全文:"茫茫大地,悠悠高冥,是生万物,余得为人。"常常会感叹,作为人,来这世上一遭,"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究竟是幸或不幸。有人感谢生命,把爱的、恨的、快乐的、遗憾的,统统纠缠在一起,归结为"体验";也有的人,让生命从高处飘然而落,从此他自己即是一片空白,而功过种种,是非种种,任由世人评说;还有的人,他们没有离去,他们走开了……
-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简论陶渊明的人生理想及归隐原因
-
作者:
吕爱梅 来源: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归去来兮辞》 归隐行为 陶渊明 原因 社会黑暗 人生理想
-
描述:陶渊明是我国文学史上的大家之一,对他的归隐,评之为对黑暗社会、丑恶政治不满而忤世隐逸者有之(钟优民、李文初);评之为立志从文以成就功业、为文求仕者有之(魏正申)(1);评之为救世不成而转向自救者亦有之(李春青)(2)。上述评价都有一定道理,不过,笔者认为若将其归结为对人生美的追求似乎更为妥帖。因为对
-
全文:陶渊明是我国文学史上的大家之一,对他的归隐,评之为对黑暗社会、丑恶政治不满而忤世隐逸者有之(钟优民、李文初);评之为立志从文以成就功业、为文求仕者有之(魏正申)(1);评之为救世不成而转向自救者亦有
-
论陶渊明其人其诗的“拙”
-
作者:
赵宏艳 来源: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陶渊明 拙 处世之道 艺术特征
-
描述:“拙”在陶渊明诗文中出现八次,它的频频出现引人注意。我们认为,“拙”在陶诗中的出现并非偶然,从艺术层面来说,它概括了陶诗在语言上质朴、自然,不饰雕琢的风格,是陶诗的一种艺术特征;在精神层面上,它是陶渊明思想之体现,是洞彻了人生的真谛而产生的极有智慧的处世与自处之道;他藏“拙”为守,保持个体独立价值与
-
全文:“拙”在陶渊明诗文中出现八次,它的频频出现引人注意。我们认为,“拙”在陶诗中的出现并非偶然,从艺术层面来说,它概括了陶诗在语言上质朴、自然,不饰雕琢的风格,是陶诗的一种艺术特征;在精神层面上,它是陶渊明思想之体现,是洞彻了人生的真谛而产生的极有智慧的处世与自处之道;他藏“拙”为守,保持个体独立价值与精神自由,寻求“真”的自我,对后世士人用诗与处世产生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