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九江市图书馆陶渊明特色库!
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陶渊明《杂诗》诗歌意象结构管窥
作者: 祝菊贤  来源: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诗歌  陶渊明  形式结构  意象 
描述:西方结构主义诗学认为,语言学中二项对立的原则是人脑思维产生意义的基本动因。对于在创作中处于想象与直觉状态的诗人来说,一个个意象的出现仿佛都是即兴而偶然的。其实,情感的逻辑和诗人思维中两种因素的区别与对待构成的二项对立结构,却在无意识中引导诗人营造出一系列意象群,从而使诗歌意象呈出现有机的生命的形式。
全文:对待构成的二项对立结构,却在无意识中引导诗人营造出一系列意象群,从而使诗歌意象呈出现有机的生命的形式。时间与生命的二项对立,正是陶渊明《杂诗》等诗歌意象的深层结构。诗人在时间与生命的矛盾、对峙、抗争、妥协、和解与冲突中生发、扩展、构造了一系列诗歌的意象。
“缅思桃源内,益叹身世拙”:身处困境中的唐代文人对陶渊明桃源理想的认同
作者: 郭鹏  来源: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陶渊明  桃源理想  唐代文人 
描述:陶渊明在《桃花源记并诗》中创造出的桃源世界代表着在那个特定时代生活在动乱中的人民对太平生活的普遍向往,它凝聚了陶渊明本人对理想、人生和社会的思考与追求,也浓缩了他独特的生命体验和心路历程。唐代文人唱和其诗、用其典故者层出不穷,尤其是身处困境中的文人们对桃源更具企慕之情。一方面,一些唐代文人因身经战乱
全文:的官场、坎坷的仕途与文人们傲岸的性格、正直的人品产生矛盾时,那个风景优美、快乐无忧的桃源世界同样会成为他们的企慕之所。这些都体现出唐代文人对陶渊明桃源理想的认同之感。
一曲无可奈何的悲歌──陶渊明的归隐与诗歌创作新论
作者: 郑德开  来源:楚雄师专学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门阀政治  庶族  士不遇  悲歌  世胄  田园诗  待骋  隐逸  静穆 
描述:魏晋隐逸之风盛行,与当时动荡的社会政治环境有直接的联系。名士惧祸,许多知识分子走上了归隐山林、田园的消极避世的道路。东晋政坛,是世袭豪门大姓把持朝政。只看家庭出身,不拔庶族人才。形成了“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的用人制度。陶渊明由于家世门第的低微,命运注定了他在仕途上无法逾越门第之艰而有所作为。陶渊
全文:,英俊沉下僚”的用人制度。陶渊明由于家世门第的低微,命运注定了他在仕途上无法逾越门第之艰而有所作为。陶渊明的一生,是在矛盾中痛苦挣扎的一生。他的生活道路之多艰与思想变幻的多元化,是当时特殊社会历史政治背景下的必然产物!其故作放达的田园牧歌,是一曲曲充满伤感的无可奈何的痛苦的人生之悲歌!
萧统编《陶渊明集》的时间及其诗文“无丝毫胎息渊明处”
作者: 胡耀震  来源:江汉论坛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时间  钱钟书  萧统  《陶渊明集序》 
描述:今本《陶渊明集》的篇次,大抵都是承萧统所编《陶渊明集》而来。萧统编成该集,为之作序,是在中大通三年(531)四月他病死前,并且不早于前一年的正月。萧统《陶渊明集序》推崇陶渊明,而他的创作并未显现陶渊明的影响,正说明萧统爱嗜陶渊明文风,是在他去世前不久,萧统没有足够的时间融化陶渊明的文风,创作出相似风
全文:陶渊明的影响,正说明萧统爱嗜陶渊明文风,是在他去世前不久,萧统没有足够的时间融化陶渊明的文风,创作出相似风格的作品。萧统编《陶渊明集》时正惭慨埋蜡鹅事的闯祸失足,失爱于父亲梁武帝,忧虑自己太子的地位被夺去,在极度矛盾苦闷中努力寻求解脱。古直和日本学者桥川时雄关于萧统《陶渊明集序》写作时间的说法都是错误的。
神交陶渊明
作者: 曹桂莲  来源:语文建设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生于家道衰落的士大夫家庭,生活贫寒,仅靠一点田地产业的收入来维持全家布衣疏食的简朴生活,“短褐穿结,箪瓢屡空”。但它的精神生活却相当丰富。它不仅学习了《老子》《庄子》这些必读的经典著作,而且还读了儒家的“六经”,它在《饮酒》中写到:“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儒家的经典教导他有所
全文:的经典著作,而且还读了儒家的“六经”,它在《饮酒》中写到:“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儒家的经典教导他有所进取,道家的哲学又教导他有所不为,这些相互矛盾的哲理使他在进入社会前,已经对人生道路有了种种设想
「前隐逸」与「後仕宦」的视野递换:陶渊明官游主题中出处记忆的造现
作者: 叶常泓  来源:中央大学人文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出处  记忆  陶渊明  宦游  商隐逸  後仕宦 
描述:陶渊明(365?-427)於壮年十余载间尝经「三出四处」之跌宕,而其以宦游为主题或明确涉及宦游的诗赋,今存十一。此诸作品,再现了陶渊明透过若干诡谲多层的修饰技巧、传播策略及意义建构,而重新编辑、变造的出处记忆。在标示撰於宦游途中的作品里,陶渊明立足於「前隐逸」的视野而描述宦避、追念归田,以经过正面化
全文:」的游移和不一致,声明个人向百代隐逸谱系归位的趋同性,并引导史家与读者肯认其归田意志;其次,亦将得以至显其较少被後世精读的宦游诗和最为人称颂的田园诗之间,实存在着意蕴上的重合与理路上的链接;最後,则得以修正传统史家及评论者视陶渊明毫无出处矛盾的「经典化」认知。
「前隐逸」与「後仕宦」的视野递换-陶渊明宦游主题中出处记忆的造现
作者: 葉常泓  来源:中央大学人文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出处  前隐逸  记忆  陶渊明  宦游  後仕宦 
描述:陶渊明(365?-427)於壮年十余载间尝经「三出四处」之跌宕,而其以宦游为主题或明确涉及宦游的诗赋,今存十一。此诸作品,再现了陶渊明透过若干诡谲多层的修饰技巧、传播策略及意义建构,而重新编辑、变造的出处记忆。在标示撰於宦游途中的作品裡,陶渊明立足於「前隐逸」的视野而描述宦游、追念归田,以经过正面化
全文:四处」的游移和不一致,声明个人向百代隐逸谱系归位的趋同性,并引导史家与讀者肯认其归田意志;其次,亦将得以呈显其较少被後世精讀的宦游诗和最为人称颂的田园诗之间,实存在着意蕴上的重合与理路上的链接;最後,则得以修正传统史家及评論者视陶渊明毫无出处矛盾的「经典化」认知。
莫道诗人竟平澹:陶渊明《咏荆轲》中的荆轲形象
作者: 黄世锦  来源:台北教育大学语文集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陶诗  史记  陶渊明  荆轲  人物形象 
描述:傳世的陶詩,以充滿生命情調的田園詩篇,或友朋家人關懷的詩作為主,若〈詠荊軻〉情緒之悲壯慷慨,語言剛毅豪放,音調高亢激越,在平澹自然,雅趣天成的陶詩中,可謂別具一格,誠屬陶氏「金剛怒目」、「露出本相」之作。篇中的荊軻形象,生氣凜然,豪氣干雲,視死如歸,充滿豪情壯志;全篇充盪著忠義浩然之氣,深深震撼著讀
全文:更深入的探索與關照。對這位回歸田園,躬耕南畝,強作平澹語的隱者,心中複雜的矛盾糾葛,棧戀風塵,徘徊躊躇的心境,能有更深入的觀察與探索!
谁解其中味:论陶渊明归隐后的心情
作者: 白晓朗  来源: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拟挽歌辞  九首  陶诗  士不遇赋  《饮酒》  《杂诗》  隐逸诗  济苍生  论诗  田园诗人 
描述:历来论诗的人都把陶渊明看作“田园诗人”或“隐逸诗人”,说他的田园诗大都以兴奋的心情写出了田园景物的美好和他对归隐生活的热爱,歌唱了这种陶然自乐的生活;诗人在这种悠然自得的生活中快活得飘飘然,获得了自由而恬静的心情。陶诗意境的淡远,正由诗人心情的恬淡而来。 陶渊明归隐以后的心情果然是恬静的吗? 不
全文:的则是不平、痛苦和愤懑。这是他心情的常态和主导方面。根据主要矛盾决定事物性质的原理,我们可以说,他归隐以后的心情决不能用恬静来概括。说恬静显然是误解他了,或者是被老陶表面的强作欢笑和故作轻松迷惑
论陶渊明的内心世界
作者: 潘多灵  来源:中南民族大学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学创作  陶渊明  内心世界  晋宋时期  田园诗歌 
描述: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伟大诗人,但是经过接受史的重重堆叠,“经典化”之后的陶渊明呈现出了单一化的形象特征。陶渊明的文学成就是毋庸置疑的,而单一化的诗人如何能产生伟大的文学作品,这便很可怀疑。 因此本文以大量陶渊明的诗文为佐证,用最直观的方式来亲近陶渊明的内心世界,经过细致地分析与归类,发掘陶渊明内心
全文:本文以大量陶渊明的诗文为佐证,用最直观的方式来亲近陶渊明的内心世界,经过细致地分析与归类,发掘陶渊明内心世界的复杂性。具体而言其内心世界包括以下三组矛盾关系: 一、孤独与自足。孤独是诗人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