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九江市图书馆陶渊明特色库!
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浅析陶渊明诗歌中的鸟意象
作者: 万小洁  来源: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诗歌  陶渊明  意象   
描述:鸟意象在陶渊明作品中出现了四十多次,贯之始终.有''飞鸟、众鸟、归鸟、羁鸟等等.陶渊明运用鸟意象,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自己不同人生阶段、不同境遇中的心境,诗意地勾勒出了诗人思想脉络的变化.
全文:鸟意象在陶渊明作品中出现了四十多次,贯之始终.有''飞鸟、众鸟、归鸟、羁鸟等等.陶渊明运用鸟意象,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自己不同人生阶段、不同境遇中的心境,诗意地勾勒出了诗人思想脉络的变化.
崇尚自然:陶渊明思想的核心与灵魂
作者: 杨忠善  来源: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教师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灵魂  思想家  陶渊明  “理趣”  耐人寻味  田园诗人  崇尚自然 
描述:陶渊明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田园诗人,也是一位思想家。他的作品,既有理性的思考,又有感性的升华,因而,更富有“理趣”,隽永自然,耐人寻味。
全文:陶渊明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田园诗人,也是一位思想家。他的作品,既有理性的思考,又有感性的升华,因而,更富有“理趣”,隽永自然,耐人寻味。
《诗经》与陶渊明诗中“南山”意象之考证
作者: 晏资坤  来源:科教文汇(下旬刊)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南山  陶渊明  诗经 
描述:像许许多多其他的词一样,由于神话传说、文学作品等因素的作用,"南山"一词还具有丰富的文化附加义,即在理性意义之外,它还具有重要的联想意义。
全文:像许许多多其他的词一样,由于神话传说、文学作品等因素的作用,"南山"一词还具有丰富的文化附加义,即在理性意义之外,它还具有重要的联想意义。
《诗经》与陶渊明诗中“南山”意象之考证
作者: 晏资坤  来源:科教文汇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南山  陶渊明  诗经 
描述:像许许多多其他的词一样,由于神话传说、文学作品等因素的作用,“南山”一词还具有丰富的文化附加义,即在理性意义之外,它还具有重要的联想意义。
全文:像许许多多其他的词一样,由于神话传说、文学作品等因素的作用,“南山”一词还具有丰富的文化附加义,即在理性意义之外,它还具有重要的联想意义。
陶渊明归隐原因探微
作者: 聂艳  来源:黑龙江科技信息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陶渊明  时代社会  个人性格 
描述:陶渊明的诗尤其以其归隐后的田园诗特别引人注目,这些诗大部分创作于陶渊明归隐时期,这个时期也是诗人一生中最失落、艺术经验最成熟时期。以其作品为重心,从时代社会和个人性格两方面试论陶渊明归隐的原因。
全文:陶渊明的诗尤其以其归隐后的田园诗特别引人注目,这些诗大部分创作于陶渊明归隐时期,这个时期也是诗人一生中最失落、艺术经验最成熟时期。以其作品为重心,从时代社会和个人性格两方面试论陶渊明归隐的原因。
陶渊明的形貌及其艺术想象
作者: 吕菊  来源:肇庆学院学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标准像  神仙色彩  想象  风湿  丰满 
描述:从最直观的美术作品中看到的陶渊明形象,就已经经过了民族心理、文化理想的包装和美化。其中包括对品德高尚者的美好想象、陶渊明诗文的影响和中国文化中的神仙色彩。而实际上陶渊明苦于疟疾和风湿,身体病弱。
全文:从最直观的美术作品中看到的陶渊明形象,就已经经过了民族心理、文化理想的包装和美化。其中包括对品德高尚者的美好想象、陶渊明诗文的影响和中国文化中的神仙色彩。而实际上陶渊明苦于疟疾和风湿,身体病弱。
论辛弃疾对陶渊明的接受
作者: 王雨婷  来源: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辛弃疾  陶渊明  接受 
描述:宋代是陶渊明接受史的高峰期,作为爱国词人的辛弃疾尤其受到陶渊明的影响,其作品中出现了各种与陶渊明有关的意象,究其原因,与二人不尽相似的经历、宋代对陶渊明的推崇之风以及整个社会文化思想息息相关。
全文:宋代是陶渊明接受史的高峰期,作为爱国词人的辛弃疾尤其受到陶渊明的影响,其作品中出现了各种与陶渊明有关的意象,究其原因,与二人不尽相似的经历、宋代对陶渊明的推崇之风以及整个社会文化思想息息相关。
玉抑、克制下的“闲远自得”:陶渊明归隐后的心态分析
作者: 张秋爽  来源:中国校外教育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归隐  心态  陶渊明 
描述:陶渊明自义熙元年(公元405年)辞彭泽令,至元嘉四年(公元427年)卒于柴桑,20余年一直隐居田园。本文通过对陶之思想、与作品内容与创作年份的对照分析,得出陶渊明在归隐之后的心态是痛苦与平静互相交织,终其一生。
全文:陶渊明自义熙元年(公元405年)辞彭泽令,至元嘉四年(公元427年)卒于柴桑,20余年一直隐居田园。本文通过对陶之思想、与作品内容与创作年份的对照分析,得出陶渊明在归隐之后的心态是痛苦与平静互相交织,终其一生。
压抑、克制下的“闲远自得”:陶渊明归隐后的心态分析
作者: 张秋爽  来源:现代教育科学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归隐  心态  陶渊明 
描述:陶渊明自义熙元年(公元405年)辞彭泽令,至元嘉四年(公元427年)卒于柴桑,二十余年一直隐居田园。本文通过对陶之思想、作品内容与写作年代的对照分析,得出陶渊明在归隐之后的心态是痛苦与平静互相交织而终其一生的。
全文:陶渊明自义熙元年(公元405年)辞彭泽令,至元嘉四年(公元427年)卒于柴桑,二十余年一直隐居田园。本文通过对陶之思想、作品内容与写作年代的对照分析,得出陶渊明在归隐之后的心态是痛苦与平静互相交织而终其一生的。
压抑、克制下的“闲远自得”:陶渊明归隐后的心态分析
作者: 张秋爽  来源: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归隐  心态  陶渊明 
描述:陶渊明自义熙元年(公元405年)辞彭泽令,至元嘉四年(公元427年)卒于柴桑,二十余年一直隐居田园。本文通过对陶之思想、作品内容与写作年代的对照分析,得出陶渊明在归隐之后的心态是痛苦与平静互相交织而终其一生的。
全文:陶渊明自义熙元年(公元405年)辞彭泽令,至元嘉四年(公元427年)卒于柴桑,二十余年一直隐居田园。本文通过对陶之思想、作品内容与写作年代的对照分析,得出陶渊明在归隐之后的心态是痛苦与平静互相交织而终其一生的。
上页 1 2 3 4 ... 5 6 7 下页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