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
陶渊明与田园
-
作者:
赵治中 来源:九江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田园 陶渊明 诗品 人格
-
描述:陶渊明一生性好田园,心系田园,回归田园,终死田里,与田园有着特殊的关系.他在回归自然、躬耕田园中,实现人生的真正价值.是重本寻根的历史传统,人与万物自然契合的哲学背景,魏晋动乱残酷的社会现实,浔阳独特的地理环境,长期躬耕的劳动实践,铸造了陶渊明的田园人格,提炼了精醇的诗品.[著者文摘]
-
全文:陶渊明一生性好田园,心系田园,回归田园,终死田里,与田园有着特殊的关系.他在回归自然、躬耕田园中,实现人生的真正价值.是重本寻根的历史传统,人与万物自然契合的哲学背景,魏晋动乱残酷的社会现实,浔阳独特的地理环境,长期躬耕的劳动实践,铸造了陶渊明的田园人格,提炼了精醇的诗品.[著者文摘]
-
陶渊明:归去来兮
-
作者:
鲍鹏山 来源:中学生阅读(高中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谢灵运 田园生活 中国传统文化 生活中 道德 生活方式 陶渊明 田园诗 幸福 自然
-
描述:“元康之英”过后,有作为的便是东晋末年刘宋初年的陶渊明和谢灵运了。陶是“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的开山;谢是“元嘉之雄”,山水诗的鼻祖。他们是试图从体制中解脱自己的一代。从汉末至西晋,除了短暂的建安时期外,知识分子走的是一条为保命而不断退却的路。他们放弃了道德,放弃了正义,放弃了良心,最后甚至放弃
-
全文:“元康之英”过后,有作为的便是东晋末年刘宋初年的陶渊明和谢灵运了。陶是“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的开山;谢是“元嘉之雄”,山水诗的鼻祖。他们是试图从体制中解脱自己的一代。从汉末至西晋,除了短暂的建安时期外,知识分子走的是一条为保命而不断退却的路。他们放弃了道德,放弃了正义,放弃了良心,最后甚至放弃了是非
-
陶渊明的三只“鸟”
-
作者:
徐昌才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阅读鉴赏 “鸟” 晋代 陶渊明 田园诗 人生观念 初中 语文 意象
-
描述:晋代大诗人陶渊明爱菊,这在文学史上是众人皆知的,除此之外,“飞鸟”的意象也频频出现在陶渊明的田园诗中。这里,我想选取陶诗中三只飞鸟意象的描绘,略作分析,以求对陶渊明的人生观念、思想情趣有一个具体的了解。[第一段]
-
全文:晋代大诗人陶渊明爱菊,这在文学史上是众人皆知的,除此之外,“飞鸟”的意象也频频出现在陶渊明的田园诗中。这里,我想选取陶诗中三只飞鸟意象的描绘,略作分析,以求对陶渊明的人生观念、思想情趣有一个具体的了解。[第一段]
-
陶渊明田园诗的创作略论
-
作者:
魏永贵 来源:集宁师专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陶渊明 田园诗 反映 社会现实
-
描述:陶渊明的田园诗创作,作品内容相当丰富、复杂,不仅吟诵了他的田园生活的乐趣,也或隐或显地反映了他不能忘怀世事和个人不幸遭遇的苦闷和激愤。这些作品表面恬淡平和,实则深蕴着一个“有志不获骋”并不“静穆”的灵魂,反映了当时社会现实的某些侧面,是我们了解诗人的思想,认识当时社会面貌的“活化石”。
-
全文:陶渊明的田园诗创作,作品内容相当丰富、复杂,不仅吟诵了他的田园生活的乐趣,也或隐或显地反映了他不能忘怀世事和个人不幸遭遇的苦闷和激愤。这些作品表面恬淡平和,实则深蕴着一个“有志不获骋”并不“静穆”的灵魂,反映了当时社会现实的某些侧面,是我们了解诗人的思想,认识当时社会面貌的“活化石”。
-
陶渊明、苏轼生活态度和人生追求比较
-
作者:
杨岳华 来源:科教文汇(下半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生活态度 人生的追求 陶渊明 苏轼
-
描述:陶渊明、苏轼都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伟大诗人之一。他们的生活态度和对人生的思考和追求,使他们在中国士人阶层中有典型意义和深远影响。苏轼一生宦海沉浮,非常喜欢、仰慕陶渊明,深受陶渊明的影响。但他们具有不同的文化内涵,代表着不同的类型。文章从他们的生活态度和对人生的追求的四方面来加以比较。
-
全文:陶渊明、苏轼都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伟大诗人之一。他们的生活态度和对人生的思考和追求,使他们在中国士人阶层中有典型意义和深远影响。苏轼一生宦海沉浮,非常喜欢、仰慕陶渊明,深受陶渊明的影响。但他们具有不同的文化内涵,代表着不同的类型。文章从他们的生活态度和对人生的追求的四方面来加以比较。
-
从诗歌看陶渊明的晚年生活
-
作者:
张素娟 来源:老人世界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晚年生活 诗歌 建功立业 东晋 青年时代 陶渊明 统治阶级 内部矛盾 政治腐败
-
描述:陶渊明,又名陶潜,字元亮,自称“五柳先生”。东晋诗人。他幼年家境贫寒,青年时代曾有建功立业的大志,但未得朝廷重用,只做过几任小官。东晋末年,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加之政治腐败,陶渊明对现实很失望。他不愿在纷乱黑暗的现实里随波逐流,从彭泽令职位上隐退,时年41岁。以后终老农村,死后世人称他为“靖节先生
-
全文:陶渊明,又名陶潜,字元亮,自称“五柳先生”。东晋诗人。他幼年家境贫寒,青年时代曾有建功立业的大志,但未得朝廷重用,只做过几任小官。东晋末年,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加之政治腐败,陶渊明对现实很失望。他不愿在纷乱黑暗的现实里随波逐流,从彭泽令职位上隐退,时年41岁。以后终老农村,死后世人称他为“靖节先生”。[第一段]
-
陶渊明诗文旷达美的美育价值
-
作者:
王叔新 来源: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陶渊明 美育 旷达 价值
-
描述: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田园诗派的创始人,旷达美是其诗文的主要美学特征之一。陶渊明旷达美的思想主要源头在道家,老庄的天地赋命的旷达情怀对陶渊明产生直接影响。陶渊明诗文的旷达美在树立美好人生观、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具有很高的美育价值。
-
全文: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田园诗派的创始人,旷达美是其诗文的主要美学特征之一。陶渊明旷达美的思想主要源头在道家,老庄的天地赋命的旷达情怀对陶渊明产生直接影响。陶渊明诗文的旷达美在树立美好人生观、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具有很高的美育价值。
-
论陶渊明诗歌中的和谐思想
-
作者:
谭忠国 来源:怀化学院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名利观 自我和谐 生死观 陶渊明 贫富观
-
描述:陶渊明虽然不是思想家,但其诗文中展现出丰富的和谐思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自我的和谐、与他人的和谐以及与自然的和谐。自我和谐由三部分组成:淡泊的名利观;“固穷”的贫富观;旷达的生死观。其和谐思想对我国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动和谐世界建设,都具有许多启示、很好的借鉴作用和较大的实用价值。
-
全文:陶渊明虽然不是思想家,但其诗文中展现出丰富的和谐思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自我的和谐、与他人的和谐以及与自然的和谐。自我和谐由三部分组成:淡泊的名利观;“固穷”的贫富观;旷达的生死观。其和谐思想对我国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动和谐世界建设,都具有许多启示、很好的借鉴作用和较大的实用价值。
-
陆机与陶渊明仕宦体验之比较
-
作者:
孙明君 来源: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世网 陆机 陶渊明
-
描述:奔走于官场之内的陆机和陶渊明皆有陷入“世网”的感觉,两人的体验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他们陷入“世网”的共同原因在于儒家文化观念的熏陶,比如家族荣誉感、门第观念等。官场的黑暗、政局的险恶,使他们深感痛苦。最终,陆机厮混在官场,长期执迷不悟;陶渊明则无法忍受心为形役的官场生活,毅然挂冠归去。
-
全文:奔走于官场之内的陆机和陶渊明皆有陷入“世网”的感觉,两人的体验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他们陷入“世网”的共同原因在于儒家文化观念的熏陶,比如家族荣誉感、门第观念等。官场的黑暗、政局的险恶,使他们深感痛苦。最终,陆机厮混在官场,长期执迷不悟;陶渊明则无法忍受心为形役的官场生活,毅然挂冠归去。
-
陶渊明与“嗟来之食”——《有会而作》新解
-
作者:
程亚林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有会而作》 陶渊明 “嗟来之食”
-
描述:与王瑶、逯钦立、袁行霈先生的理解不同,陶渊明《有会而作》一诗最值得注意的地方是提出了反传统的新观念:在生死关头,不包含改变社会政治文化根本立场这种无理要求的“嗟来之食”可食,体现了诗人尊重人的生命、鄙视并捐弃虚礼的思想。这是陶渊明思想中至今尚未被人发掘、重视的一个亮点。
-
全文:与王瑶、逯钦立、袁行霈先生的理解不同,陶渊明《有会而作》一诗最值得注意的地方是提出了反传统的新观念:在生死关头,不包含改变社会政治文化根本立场这种无理要求的“嗟来之食”可食,体现了诗人尊重人的生命、鄙视并捐弃虚礼的思想。这是陶渊明思想中至今尚未被人发掘、重视的一个亮点。
上页
1
2
3
...
6
7
8
9
10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