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
陶渊明的三只“鸟”
-
作者:
徐昌才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阅读鉴赏 “鸟” 晋代 陶渊明 田园诗 人生观念 初中 语文 意象
-
描述:晋代大诗人陶渊明爱菊,这在文学史上是众人皆知的,除此之外,“飞鸟”的意象也频频出现在陶渊明的田园诗中。这里,我想选取陶诗中三只飞鸟意象的描绘,略作分析,以求对陶渊明的人生观念、思想情趣有一个具体的了解。[第一段]
-
全文:晋代大诗人陶渊明爱菊,这在文学史上是众人皆知的,除此之外,“飞鸟”的意象也频频出现在陶渊明的田园诗中。这里,我想选取陶诗中三只飞鸟意象的描绘,略作分析,以求对陶渊明的人生观念、思想情趣有一个具体的了解。[第一段]
-
陶渊明诗文中的“鸟”意象解读
-
作者:
史玉凤 来源: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陶渊明 鸟意象 玄学思想
-
描述:鸟是陶渊明诗文中频繁出现的意象。不同姿态的鸟形象既是诗人心路历程的象征,又是诗人人生道路的形象体现,也是我们了解诗人玄学思想形成的重要切入点。文章试图从飞鸟──羁鸟──归鸟的意象转换中探讨诗人的玄学思想形成的过程。
-
全文:鸟是陶渊明诗文中频繁出现的意象。不同姿态的鸟形象既是诗人心路历程的象征,又是诗人人生道路的形象体现,也是我们了解诗人玄学思想形成的重要切入点。文章试图从飞鸟──羁鸟──归鸟的意象转换中探讨诗人的玄学思想形成的过程。
-
论陶渊明的隐逸情怀及其人格理想
-
作者:
逯雪梅 来源:理论观察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人格理想 田园 陶渊明 隐逸情怀
-
描述:陶渊明归隐思想的形成有着曲折的过程。“质性自然”的个性使他在实现儒家传统人生价值观的道路上,对社会现实有了深刻的认识,一步步走入田园。然而,归隐田园的陶渊明内心并未真正平静过。在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困惑和人生道路探索的躬行中,陶渊明完成了对儒道两种传统理想人格的超越。
-
全文:陶渊明归隐思想的形成有着曲折的过程。“质性自然”的个性使他在实现儒家传统人生价值观的道路上,对社会现实有了深刻的认识,一步步走入田园。然而,归隐田园的陶渊明内心并未真正平静过。在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困惑和人生道路探索的躬行中,陶渊明完成了对儒道两种传统理想人格的超越。
-
超越与重构——陶渊明文化精神的儒道互补
-
作者:
肖辉 来源:铜陵学院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超越 重构 儒道互补 陶渊明
-
描述:陶渊明的生命境界和文化精神显示了与儒、道传统的深厚关系,但又超越传统,并重构为一种儒道互补的文化精神。因而体现了他的个人风采,从而使东方文化的一种深刻内涵和独特魅力在陶渊明的文化精神中得到了最质朴最完美的表现,成为众多文人仰慕与效法的对象,成为一种理想的人格模式,为文人士大夫建构了一座精神家园,进而
-
全文:陶渊明的生命境界和文化精神显示了与儒、道传统的深厚关系,但又超越传统,并重构为一种儒道互补的文化精神。因而体现了他的个人风采,从而使东方文化的一种深刻内涵和独特魅力在陶渊明的文化精神中得到了最质朴最
-
陶渊明与鲁迅——从对陶渊明的评论观鲁迅对传统文化之通变
-
作者:
鲁克兵 来源:晋阳学刊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解构 辩证统一 自由
-
描述:鲁迅赞赏陶渊明以追求自由的方式安顿人生;受佛道文化的影响,鲁迅的思想和陶渊明一样具有解构性,但更倾向于解构之后的建立;鲁迅认为陶渊明是“悠然”与“金刚怒目”的辩证统一,又强调后者,这是其社会关怀和时代要求的必然选择。我们可以从这些评价中透视鲁迅对陶渊明归隐乃至对传统文化的真正态度。
-
全文:鲁迅赞赏陶渊明以追求自由的方式安顿人生;受佛道文化的影响,鲁迅的思想和陶渊明一样具有解构性,但更倾向于解构之后的建立;鲁迅认为陶渊明是“悠然”与“金刚怒目”的辩证统一,又强调后者,这是其社会关怀和时代要求的必然选择。我们可以从这些评价中透视鲁迅对陶渊明归隐乃至对传统文化的真正态度。
-
陶渊明与“嗟来之食”——《有会而作》新解
-
作者:
程亚林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有会而作》 陶渊明 “嗟来之食”
-
描述:与王瑶、逯钦立、袁行霈先生的理解不同,陶渊明《有会而作》一诗最值得注意的地方是提出了反传统的新观念:在生死关头,不包含改变社会政治文化根本立场这种无理要求的“嗟来之食”可食,体现了诗人尊重人的生命、鄙视并捐弃虚礼的思想。这是陶渊明思想中至今尚未被人发掘、重视的一个亮点。
-
全文:与王瑶、逯钦立、袁行霈先生的理解不同,陶渊明《有会而作》一诗最值得注意的地方是提出了反传统的新观念:在生死关头,不包含改变社会政治文化根本立场这种无理要求的“嗟来之食”可食,体现了诗人尊重人的生命、鄙视并捐弃虚礼的思想。这是陶渊明思想中至今尚未被人发掘、重视的一个亮点。
-
弗罗斯特的自然诗与陶渊明的田园诗
-
作者:
高军玲 来源: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田园诗 外化自然 和谐自然 自然诗
-
描述:美国著名诗人弗洛斯特以写自然诗享誉世界,他的诗被拿采与陶渊明的田园诗作比较。而本文通过对弗罗斯特的三首自然诗代表作和陶渊明的田园诗的比较分析,试图指出弗氏笔下的自然是一种外化的自然,和中国田园派诗人陶渊明的田园诗中的和谐自然是两种文化传统下具有不同气质的不同事物。
-
全文:美国著名诗人弗洛斯特以写自然诗享誉世界,他的诗被拿采与陶渊明的田园诗作比较。而本文通过对弗罗斯特的三首自然诗代表作和陶渊明的田园诗的比较分析,试图指出弗氏笔下的自然是一种外化的自然,和中国田园派诗人陶渊明的田园诗中的和谐自然是两种文化传统下具有不同气质的不同事物。
-
陶渊明与“嗟来之食”-《有会而作》新解
-
作者:
程亚林 来源: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陶渊明 嗟来之食 有会而作
-
描述:与王瑶、逯钦立、袁行霈先生的理解不同,陶渊明《有会而作》一诗最值得注意的地方是提出了反传统的新观念:在生死关头,不包含改变社会政治文化根本立场这种无理要求的“嗟来之食”可食,体现了诗人尊重人的生命、鄙视并捐弃虚礼的思想。这是陶渊明思想中至今尚未被人发掘、重视的一个亮点。
-
全文:与王瑶、逯钦立、袁行霈先生的理解不同,陶渊明《有会而作》一诗最值得注意的地方是提出了反传统的新观念:在生死关头,不包含改变社会政治文化根本立场这种无理要求的“嗟来之食”可食,体现了诗人尊重人的生命、鄙视并捐弃虚礼的思想。这是陶渊明思想中至今尚未被人发掘、重视的一个亮点。
-
陶渊明的诗与酒——兼论中国文人与酒的关系
-
作者:
李文 来源: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陶渊明 诗与酒
-
描述:在晋末宋初,陶渊明乃是一个极具个性的作家。他以山水诗酒为乐,爱好自然。陶渊明嗜酒,一饮必醉,在他一生的性情、行事中,可看到魏晋名士的典型风骨。文章通过阐述陶渊明的诗与酒的关系,深层次揭示其饮酒诗之内蕴,并兼论中国文人与酒的关系。
-
全文:在晋末宋初,陶渊明乃是一个极具个性的作家。他以山水诗酒为乐,爱好自然。陶渊明嗜酒,一饮必醉,在他一生的性情、行事中,可看到魏晋名士的典型风骨。文章通过阐述陶渊明的诗与酒的关系,深层次揭示其饮酒诗之内蕴,并兼论中国文人与酒的关系。
-
中西文化背景下的诗化自然——陶渊明与华兹华斯创作比较谈
-
作者:
王玉珍 来源:新乡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华兹华斯 陶渊明 差异
-
描述:陶渊明与华兹华斯在创作思想与作品风格上既有相同之处又有明显的区别,这源于他们文化背景的差异。中国厚重的儒道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底蕴深深地影响着陶渊明的思想和诗风,他能把心身与自然和谐相处,融为一体;而在西方理性分析文化滋养下的华兹华斯却常常以充满情绪、累积经验与价值判断的“我”去观照自然。
-
全文:陶渊明与华兹华斯在创作思想与作品风格上既有相同之处又有明显的区别,这源于他们文化背景的差异。中国厚重的儒道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底蕴深深地影响着陶渊明的思想和诗风,他能把心身与自然和谐相处,融为一体;而在西方理性分析文化滋养下的华兹华斯却常常以充满情绪、累积经验与价值判断的“我”去观照自然。
上页
1
2
3
...
6
7
8
...
9
10
11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