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九江市图书馆陶渊明特色库!
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物质精神皆困窘:谈归隐的陶渊明
作者: 侯海阳  来源: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生活  五斗米  陶渊明  田园诗  隐士  门阀制度  彭泽县  精神  辞职  社会等级 
描述:读陶渊明的田园诗,我们会感到他生活得很惬意,但实际上他的隐居生活并不十分美好。陶渊明因"不为五斗米折腰"愤然辞去彭泽县令的职务,隐居山林,此举历来被人称颂,认为他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其实陶渊明并不愿意辞职,只是在当时的门阀制度下,社会等级森严,自己出身寒门,饱受歧视,不得已才辞职的。可以说他是门阀制度
全文:读陶渊明的田园诗,我们会感到他生活得很惬意,但实际上他的隐居生活并不十分美好。陶渊明因"不为五斗米折腰"愤然辞去彭泽县令的职务,隐居山林,此举历来被人称颂,认为他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其实陶渊明并不愿意辞职,只是在当时的门阀制度下,社会等级森严,自己出身寒门,饱受歧视,不得已才辞职的。可以说他是门阀制度造就的一代隐士,而
追求解脱中的苦痛心迹——陶渊明“遇火”的园田诗探微
作者: 武宏璞  来源: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园田诗  追求  苦痛  陶渊明  崇高  嬗变  火灾 
描述:陶渊明园田诗饱含着诗人诸多的积郁与苦痛,特别是义熙四年的火灾使陶渊明完全走进了郁闷、苦痛的心理体验。《饮酒》组诗是他田园生活复杂、多重感受的记录。就火灾始至义熙十四年刘裕幽安帝而立恭帝前这一时段来说,诗人始终未能忘却"先师遗训",更未"常常达到物我一体、与道冥一的人生境界"。恰是这"未能达到",彰显
全文:陶渊明园田诗饱含着诗人诸多的积郁与苦痛,特别是义熙四年的火灾使陶渊明完全走进了郁闷、苦痛的心理体验。《饮酒》组诗是他田园生活复杂、多重感受的记录。就火灾始至义熙十四年刘裕幽安帝而立恭帝前这一时段来说,诗人始终未能忘却"先师遗训",更未"常常达到物我一体、与道冥一的人生境界"。恰是这"未能达到",彰显出了陶渊明作为一个社会个体的真实及其人格的崇高与伟大。
孤标傲世偕谁隐 东篱把酒黄昏:试读陶渊明
作者: 郭丹曦  来源:神州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陶渊明 
描述:这是一束盛开于纷繁乱世的山野奇葩,并不光鲜,并不张扬,却超越时空,屹立、年不倒,慰藉千百文人于末路穷途。本文基于陶渊明的诗文解读,全面分析了高洁自然、孤标傲世、独立率真,任放中和的品质内含。
全文:这是一束盛开于纷繁乱世的山野奇葩,并不光鲜,并不张扬,却超越时空,屹立、年不倒,慰藉千百文人于末路穷途。本文基于陶渊明的诗文解读,全面分析了高洁自然、孤标傲世、独立率真,任放中和的品质内含。
半个世纪的回眸——说李长之的《陶渊明传论》
作者: 于天池 李书  来源:书品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回眸  陶学  报刊杂志  著作  《陶渊明传论》  陶渊明研究  论文  李长之  现当代  20世纪50年代 
描述:如果在现当代有所谓“陶学”的话,那么李长之的《陶渊明传论》大概是其中最惹人瞩目和引起争议的著作了。根据不完全的统计,建国之后,在1953年《陶渊明传论》出版之前,大陆报刊杂志发表的有关陶渊明研究的论文不过三两篇,而在此之后,研究陶渊明的论文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至20世纪50年代末,已发表近百篇,而且基
全文:如果在现当代有所谓“陶学”的话,那么李长之的《陶渊明传论》大概是其中最惹人瞩目和引起争议的著作了。根据不完全的统计,建国之后,在1953年《陶渊明传论》出版之前,大陆报刊杂志发表的有关陶渊明研究的论文不过三两篇,而在此之后,研究陶渊明的论文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至20世纪50年代末,已发表近百篇,而且基本上都是围绕着《陶渊明传论》的相关话题而进行。
玉抑、克制下的“闲远自得”:陶渊明归隐的心态分析
作者: 张秋爽  来源:中国校外教育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归隐  心态  陶渊明 
描述:陶渊明自义熙元年(公元405年)辞彭泽令,至元嘉四年(公元427年)卒于柴桑,20余年一直隐居田园。本文通过对陶之思想、与作品内容与创作年份的对照分析,得出陶渊明在归隐之后的心态是痛苦与平静互相交织,终其一生。
全文:陶渊明自义熙元年(公元405年)辞彭泽令,至元嘉四年(公元427年)卒于柴桑,20余年一直隐居田园。本文通过对陶之思想、与作品内容与创作年份的对照分析,得出陶渊明在归隐之后的心态是痛苦与平静互相交织,终其一生。
压抑、克制下的“闲远自得”:陶渊明归隐的心态分析
作者: 张秋爽  来源:现代教育科学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归隐  心态  陶渊明 
描述:陶渊明自义熙元年(公元405年)辞彭泽令,至元嘉四年(公元427年)卒于柴桑,二十余年一直隐居田园。本文通过对陶之思想、作品内容与写作年代的对照分析,得出陶渊明在归隐之后的心态是痛苦与平静互相交织而终其一生的。
全文:陶渊明自义熙元年(公元405年)辞彭泽令,至元嘉四年(公元427年)卒于柴桑,二十余年一直隐居田园。本文通过对陶之思想、作品内容与写作年代的对照分析,得出陶渊明在归隐之后的心态是痛苦与平静互相交织而终其一生的。
压抑、克制下的“闲远自得”:陶渊明归隐的心态分析
作者: 张秋爽  来源: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归隐  心态  陶渊明 
描述:陶渊明自义熙元年(公元405年)辞彭泽令,至元嘉四年(公元427年)卒于柴桑,二十余年一直隐居田园。本文通过对陶之思想、作品内容与写作年代的对照分析,得出陶渊明在归隐之后的心态是痛苦与平静互相交织而终其一生的。
全文:陶渊明自义熙元年(公元405年)辞彭泽令,至元嘉四年(公元427年)卒于柴桑,二十余年一直隐居田园。本文通过对陶之思想、作品内容与写作年代的对照分析,得出陶渊明在归隐之后的心态是痛苦与平静互相交织而终其一生的。
以偏概全的误读:简析陶渊明隐居的生活状况
作者: 刘玉真  来源:阅读与鉴赏(高中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诗人  诗作  以偏概全  隐居  陶渊明  误读  生活状况 
描述:著名的诗人一般都写有很多诗,这些诗有的名闻天下,有的则汲汲无闻,有的甚至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之中。研究一位诗人的生活状况时,我们往往会以这位诗人闻名天下的诗作为依据,这样就会产生以偏概全的错误,以致对这位诗人
全文:著名的诗人一般都写有很多诗,这些诗有的名闻天下,有的则汲汲无闻,有的甚至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之中。研究一位诗人的生活状况时,我们往往会以这位诗人闻名天下的诗作为依据,这样就会产生以偏概全的错误,以致对这位诗人
读了《对于陶渊明的一点理解》的一点意见
作者: 周文俊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196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同志  陶渊明  抒情诗 
描述:读了范宁同志《对于陶渊明的一点理解》(本刊289期)一文,我有点意见。范宁同志在阐述抒情诗的特色中,
全文:读了范宁同志《对于陶渊明的一点理解》(本刊289期)一文,我有点意见。范宁同志在阐述抒情诗的特色中,
谁解其中味:论陶渊明归隐的心情
作者: 白晓朗  来源: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拟挽歌辞  九首  陶诗  士不遇赋  《饮酒》  《杂诗》  隐逸诗  济苍生  论诗  田园诗人 
描述:历来论诗的人都把陶渊明看作“田园诗人”或“隐逸诗人”,说他的田园诗大都以兴奋的心情写出了田园景物的美好和他对归隐生活的热爱,歌唱了这种陶然自乐的生活;诗人在这种悠然自得的生活中快活得飘飘然,获得了自由而恬静的心情。陶诗意境的淡远,正由诗人心情的恬淡而来。 陶渊明归隐以后的心情果然是恬静的吗? 不
全文:历来论诗的人都把陶渊明看作“田园诗人”或“隐逸诗人”,说他的田园诗大都以兴奋的心情写出了田园景物的美好和他对归隐生活的热爱,歌唱了这种陶然自乐的生活;诗人在这种悠然自得的生活中快活得飘飘然,获得了自由而恬静的心情。陶诗意境的淡远,正由诗人心情的恬淡而来。 陶渊明归隐以后的心情果然是恬静的吗? 不错,归隐以后陶渊明的心情间或也有恬静的时候,但这只是暂时的、表面的、好象的,而经常的、深刻的、根本的则是不平、痛苦和愤懑。这是他心情的常态和主导方面。根据主要矛盾决定事物性质的原理,我们可以说,他归隐以后的心情决不能用恬静来概括。说恬静显然是误解他了,或者是被老陶表面的强作欢笑和故作轻松迷惑了。如果不是单单品尝玩味一首两首诗,不是把某些句子抽出来孤立欣赏,不是浅尝辄止,而是把他所有的作品综合起来研究分析,而且透过表面的欢笑看到欢笑掩盖下的眼泪,那么你所品尝到的决不是怡静之味,你也决然得不到恬静的感受;你纵使不会和老陶一样苦闷,也会和他同时叹息。
上页 1 2 3 ... 6 7 8 ... 64 65 66 下页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