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九江市图书馆陶渊明特色库!
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无我之境与有我之境——陶渊明与华兹华斯自然诗的比较
作者: 梁燕丽  来源:黎明职业大学学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无我之境  有我之境  比较  华兹华斯  陶渊明 
描述:中国有一个非常丰富的自然诗创作传统 ,西欧直到十八、十九世纪浪漫主义诗人才创作了大量的自然诗。从整个传统来看 ,中西自然诗在美学境界上也存在着微妙而具有本质意义的差别 ,即中国自然诗创造了“无我之境” ,西欧自然诗创造的是“有我之境”。关于这一点 ,通过中西方自然诗人中最具代表性的陶渊明与华兹华斯的
全文:” ,西欧自然诗创造的是“有我之境”。关于这一点 ,通过中西方自然诗人中最具代表性的陶渊明与华兹华斯的比较 ,就可以看得很清楚。而他们之间的差异从更本质上说是两个文化传统的差异 ,即中国有着悠远而独特的“天人合一”的观念 ,西欧则主要是“天人相分”的传统。
晋宋易代及陶渊明晚年的心态
作者: 向彪  来源:湖南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古代文学研究  晋宋易代  心态  晚年  陶渊明  中国 
描述:晋宋易代及陶渊明晚年的心态
“颖脱不群,任真自得”的自画像——读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作者: 石泽镒  来源:阅读与写作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实用性自传  文学性自传  文学创作  陶渊明  《五柳先生传》  文学评论  语言特点 
描述:一、自况与实录萧统在《陶渊明传》中说:“渊明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群,任真自得,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五柳先生传》既为“自况”之文,当然属于“自传”之列,“实录”应该是传记写作的基本要
全文:一、自况与实录萧统在《陶渊明传》中说:“渊明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群,任真自得,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五柳先生传》既为“自况”之文,当然属于“自传”之列,“实录”应该是传记写作的基本要
陶渊明的“任真”与陶诗的自然本色
作者: 邓安生  来源:九江师专学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老子》  谢灵运  《庄子》  无弦琴  哲学概念  自然本色  陶渊明  《五柳先生传》  “真”  任真 
描述:陶渊明的“任真”与陶诗的自然本色
全文:
陶渊明与庐山佛教之关系
作者: 邓小军  来源:中国文化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桃花源记》  《形影神》  中国文化  佛教  陶渊明  庐山  《无量寿经》  《沙门不敬王者论》  委运任化  《桃花源记并诗》 
描述:陶渊明与庐山佛教之关系
全文:
加强陶渊明接受史研究
作者: 李剑锋  来源:九江师专学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接受史  古典文学研究  文学作品  不确定性  创作影响  期待视野  陶渊明  审美趣味  陶渊明研究  接受美学 
描述:加强陶渊明接受史研究
全文:
“委心”与“委运”——论陶渊明的存在方式
作者: 戴建业  来源:九江师专学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人格理想  中华书局  《归去来兮辞》  “心”  委心  委运  任真自得  陶渊明  魏晋名士  存在方式 
描述:“委心”与“委运”——论陶渊明的存在方式
全文:
2000年庐山中日学者第二届陶渊明学术研讨会参加人员名单
作者:暂无 来源:九江师专学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2000年  中日学者  陶渊明  学术研讨会  参加人员 
描述:2000年庐山中日学者第二届陶渊明学术研讨会参加人员名单
全文:
2000年庐山中日学者第二届陶渊明学术研讨会参加人员名单
作者:暂无 来源: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2000年  中日学者  陶渊明  学术研讨会  参加人员 
描述:2000年庐山中日学者第二届陶渊明学术研讨会参加人员名单
全文:
陶渊明“金刚怒目”式诗歌浅谈
作者: 黄越  来源:徐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金刚怒目”式  评价  诗歌  根源及表现  陶渊明 
描述:本文论述了人们对陶潜诗歌的认识过程 ,从白居易、苏轼、朱熹、龚自珍 ,到鲁迅、朱光潜都对陶诗有很好的评价 ,尤其是鲁迅 ,认为陶诗不仅有“静穆”的一面 ,也有“金刚怒目”的一面。陶诗“金刚怒目”的思想根源 ,在于对社会黑暗的不满 ,壮志未酬的愤懑。应正确认识和评价陶潜“金刚怒目”式的诗歌。
全文:本文论述了人们对陶潜诗歌的认识过程 ,从白居易、苏轼、朱熹、龚自珍 ,到鲁迅、朱光潜都对陶诗有很好的评价 ,尤其是鲁迅 ,认为陶诗不仅有“静穆”的一面 ,也有“金刚怒目”的一面。陶诗“金刚怒目”的思想根源 ,在于对社会黑暗的不满 ,壮志未酬的愤懑。应正确认识和评价陶潜“金刚怒目”式的诗歌。
上页 1 2 3 ... 7 8 9 ... 13 14 15 下页
Rss订阅